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麥價格價格為何坐上了“過山車”

老百姓沒餘糧

其實近幾年來老百姓自己囤積小麥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大部分都是在收割期直接賣給前來收糧的貿易商, 畢竟自己囤糧要佔用較大空間, 也不利於快速變現。 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出現很多熱錢集中採購老百姓的小麥, 所以使得現階段大部分老百姓手中並無餘糧。 也就是說想低價從老百姓手中採購大量的小麥已經不現實了。 小編認為這就是市場難見低價糧的主要原因。 那麼糧食到哪裡去了呢?通過分析現在市場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貿易商的囤糧量絕對不小。

貿易商囤待漲

截至2017年9月30日, 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7206萬噸, 市場預計今年中儲糧系統收購托市小麥大約2380萬噸左右, 占總收購量的33.75%, 較上年同期占比下降了3.48個百分點, 絕大部分為市場化收購。

如果糧源大部分在貿易商手中, 而今年小麥行情一直是高開高走, 那麼貿易商挺價心理會非常明顯。 所以今年恐難出現春節前的小麥集中拋售現象, 貿易商基本都是尋找高價企業, 逐步供應。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小麥市場價格上漲也很難刺激大量成交的主要原因。

國儲庫順價賣

雖然明年國家小麥托市收購價下調0.03元/斤, 降至1.15元/斤收購國標三等糧。 但是對今年國儲拍賣以及明年的新麥上市前的輪換糧出庫影響有限, 國儲庫還是會按照順價銷售的原則,

根據市場價格安排出庫, 而且在升貼水的費用上可能會有所增加。 這樣就會導致油廠想要拿貨, 就要承擔更高的費用, 畢竟糧庫與制粉企業之間還有不同程度的距離, 運輸費用也會增加成本。 可能會刺激小麥價格沖高。

需求旺用量大

其實上述三點都是為了這第四點服務的, 因為在春節前國內麵粉市場需求轉好將是大概率事件。 屆時麵粉走貨加快, 必然會推高制粉企業的開機率, 對小麥的消耗也將大大增加。 那麼在農戶無餘糧、貿易商囤糧惜售、國儲拍賣順價的背景下, 小麥價格還有沖高可能。 特別是一些大企業, 仍會根據集團優勢提高採購小麥的價格, 拖垮一些中小型制粉企業, 搶佔更大的市場佔有份額。

市場供需偏緊使得新小麥價格持續上漲, 尤其華北小麥價格頻繁刷新高點。 新陳麥價接軌, 國家上年政策性小麥不僅進入市場較早, 而且數量較大。 12月份小麥市場價格仍將處於小麥價格整體以穩為主, 但是綜合市場來看, 小麥雖然春節前有再次上漲得可能,

但是綜合考慮儲存費用及玉米現在得價格, 農糧通建議仍舊是及時出售, 但由於階段性型流通量的減少, 短時間來看小麥價格仍以高位頂部運行為主。 建議手中尚有餘糧的貿易商綜合考慮自身倉儲成本及利息等各方面因素, 趁著現在小麥價格高位運行出售獲利, 騰出倉庫來建立玉米的倉儲, 以獲取來年玉米更高的經濟利潤。

添加183-0315-5791, 獲取更多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