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短視頻還有很多紅利,但首先要解決變現和版權

2014年短視頻開始發展, 到2016年集中爆發。 資本和巨頭跑馬圈地, 火山快手等獨角獸出現, 短視頻一夜之間成為了眾多互聯網平臺的寵兒。

同時已經成為全球化的博弈的標配。 抖音快手UC出海, Youtube針對印度推出Youtube Go等等。

短視頻未來的想像空間很大, 但風口之下, 焦慮也在相伴而生。 流量、變現、版權等問題, 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 將成為整個視頻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

風口下的短視頻行業

50多年前, 安迪•沃霍爾曾預言, “在未來, 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 由於短視頻拍攝的便捷性, 它的製作和普及程度遠遠優於圖文等其他內容形式。

根據QuestMoible發佈的2017移動互聯網秋季大報告顯示, 目前有多達100多個大小的短視頻獨立APP, 行業使用者規模超過3個億, 較2016年翻了一倍;在細分領域裡, 短視頻使用者使用時長滲透率排名第一。 阿裡旗下土豆網轉型的短視頻APP Tudoo通過深耕海外市場,

在印度、印尼的視頻日消費量也已經過億, 年增長率超過100%。 而隨著本土人口紅利的消退, 短視頻逐漸成為全球化的競爭。 不斷攀升的流量資料也刺激了資本更加堅定不移地入局, 僅僅是2017年第二季度, 就有30家獲得投資, 超過50家投資機構入局短視頻。

在國際上, 截止到2017年6月份, YouTube全球的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15億, 用戶的每年平均使用超過1個小時, 基本上以短視頻為主。 Facebook的CEO明確的提出, 在未來全世界全球化的領域, 視頻的黃金視窗已經打開, 而Instagram的用戶已經超過了2個億。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 阿裡、今日頭條、騰訊等巨頭開始密集佈局和發力短視頻, 開始投入10億或20億扶持PGC的發展。 大量的用戶和製作者也開始湧入。 據保守估計,

現在從事短視頻製作的PGC或者個人, 不下30萬。 在早期, PAPI醬、暴走大事件這樣的PGC把握住了流量的紅利, 但隨著行業發展, PGC也開始已經洗牌, 在今年新榜11月資料上, 排在頭部的, 已經成了小伶玩具、和局座張召忠等更加垂直、專業化的內容。

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

流量紅利的逐漸消退, 行業賽道愈加擁擠的環境下, 短視頻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了。

風口之下的短視頻問題叢生

短視頻行業一片繁榮, 各種資本和內容創業者, 製作者如過江之鯽, 密集入局。

但是有三座大山, 是整個行業和局中人不得不面對的:

流量:業內曾流傳過一句話:90%中長尾的UGC, 貢獻了平臺90%以上內容, 而10%的頭部PGC, 卻收割了90%流量。 一言揭示了行業的“馬太效應”。 在流量成本日益增長的現狀下, 中長尾的視頻團隊, 如何高不可攀的流量成本, 成為了一個迫切問題。

變現:變現一直是內容創作者的最大難題之一。 新京報針對952個優質短視頻團隊, 47.9%的團隊至今還不能盈利, 21.85%也僅僅做到了收支平衡。 在短視頻風口下, 能盈利的公司只有三成。

二更B+輪融資一億元、一條C輪融資4000萬美元, 這些能夠融到上億資金的團隊, 都是頭部的專業團隊, 創始團隊在媒體和互聯網行業有著長達10多年的積累, 但即使如此, 目前也只實現了局部盈利。 而小有名氣的中長尾PGC體量的小團隊難融資、收入低。 短視頻的變現模式目前依然沒有突破原有的廣告模式, 主要靠平臺補貼、定制服務、內容植入、廣告變現和粉絲打賞等維持。

版權:隨著互聯網尤其是內容行業發展, 之前一直被人忽略的版權問題, 重要性日益凸顯, 成為短視頻整個行業的痛點。 一方面是, 由於原創視頻成本高、需求量大。 於是, 許多平臺上的短視頻創作者通過掐頭去尾、未經允許隨意轉載、重新剪輯等模式來二次改造內容, 嚴重侵害創作者的權益。另外一方面,很多商家或者創作團隊,需要用某個素材時,很多時候卻找不到原創作者,冒險或僥倖使用後,往往惹上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麻煩。

今年二月,介面旗下團隊箭廠視頻作品《川普背後神秘華人助選團長的一天》,申請到了全國第一張短視頻版權登記書,宣告短視頻行業自此開啟“維權時代”。據瞭解,箭廠是因為作品,被他人剪掉片頭片尾上傳在其他平臺,且未經允許被擅自下載傳播,所以才決定進行維權,過程並不輕鬆。

版權問題是行業升級的關鍵

在國內,短視頻維權機構基本還沒有成形的,加上國內對於版權的保護意識不足。從長遠看,只有構建一個良好的內容生態,才是行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於是,版權的保護升級就成了短視頻行業升級發展的關鍵。短視頻內容的大繁榮,從生產到變現,只有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機制,能夠保護作品的價值不遭受破壞,才會有繼續創作的動力。然而,版權維權,對於大多數中長尾創作者來說,成本高、時間長,收益少,大都會望而卻步,心有餘而力不足。

有痛點就有需求,各大平臺也在加強關於版權的保護,以及相關模組的推動。微信為了保護推出的原創及舉報機制,阿裡近日推出了鯨觀全鏈路數位版權平臺。使用者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短視頻領域維權問題,同時建立起視頻素材交易生態,説明內容變現。

鯨觀平臺在搭載了達摩院iDST人工智慧技術,讓視頻智慧編輯,並通過對視頻內容各個維度的分析,打上兩萬餘種標籤,然後利用知識圖譜對標籤進行多維度編目,讓視頻自動分解成可檢索、可再利用的短素材。同時,阿裡還計畫推出交易平臺,為這些素材在提供更好地保護和變現。

另外,基於一些音訊視頻在被盜用之後往往會被“整容”。基於這個問題,智慧編輯在打標的同時,還會在音視頻素材上抽取“指紋”,讓音視頻素材在全網範圍可追訴。“指紋”技術有助於視頻版權監控取證,且大大降低了取證成本。目前,5分鐘時長的視頻經過上述全鏈路處理可在10秒內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維權的門檻。

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維權和變現雙重問題。在維護版權的同時,説明內容創作者進行內容和版權交易,從而提升內容和版權價值。維權是基礎,變現是關鍵。通過一個平臺,既守得住自己的內容,也賣得出自己的價值。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容生態鏈,相輔相成,拉動短視頻行業進一步的升級和發展。

而在海外,由於內容量巨大,Youtube同樣是通過成熟的技術方法來説明音樂人維權。據瞭解,Youtube旗下軟體Audiam會和音樂人簽訂合約,音樂人會把自己的需要列入保護合約。之後,Audiam借用Youtube本身的內容ID軟體,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掃描和排查視頻,辨別出客戶的作品。客戶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Audiam便會有25%的提成。

在美國,有句關於版權的名言,“凡是太陽底下的新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雖然是帶有調侃性質,但是美國文化的繁盛,與與版權觀念不無相關。而國內內容創業領域,也只有解決版權問題,才能迎來真正的繁榮。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嚴重侵害創作者的權益。另外一方面,很多商家或者創作團隊,需要用某個素材時,很多時候卻找不到原創作者,冒險或僥倖使用後,往往惹上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麻煩。

今年二月,介面旗下團隊箭廠視頻作品《川普背後神秘華人助選團長的一天》,申請到了全國第一張短視頻版權登記書,宣告短視頻行業自此開啟“維權時代”。據瞭解,箭廠是因為作品,被他人剪掉片頭片尾上傳在其他平臺,且未經允許被擅自下載傳播,所以才決定進行維權,過程並不輕鬆。

版權問題是行業升級的關鍵

在國內,短視頻維權機構基本還沒有成形的,加上國內對於版權的保護意識不足。從長遠看,只有構建一個良好的內容生態,才是行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於是,版權的保護升級就成了短視頻行業升級發展的關鍵。短視頻內容的大繁榮,從生產到變現,只有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機制,能夠保護作品的價值不遭受破壞,才會有繼續創作的動力。然而,版權維權,對於大多數中長尾創作者來說,成本高、時間長,收益少,大都會望而卻步,心有餘而力不足。

有痛點就有需求,各大平臺也在加強關於版權的保護,以及相關模組的推動。微信為了保護推出的原創及舉報機制,阿裡近日推出了鯨觀全鏈路數位版權平臺。使用者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短視頻領域維權問題,同時建立起視頻素材交易生態,説明內容變現。

鯨觀平臺在搭載了達摩院iDST人工智慧技術,讓視頻智慧編輯,並通過對視頻內容各個維度的分析,打上兩萬餘種標籤,然後利用知識圖譜對標籤進行多維度編目,讓視頻自動分解成可檢索、可再利用的短素材。同時,阿裡還計畫推出交易平臺,為這些素材在提供更好地保護和變現。

另外,基於一些音訊視頻在被盜用之後往往會被“整容”。基於這個問題,智慧編輯在打標的同時,還會在音視頻素材上抽取“指紋”,讓音視頻素材在全網範圍可追訴。“指紋”技術有助於視頻版權監控取證,且大大降低了取證成本。目前,5分鐘時長的視頻經過上述全鏈路處理可在10秒內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維權的門檻。

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維權和變現雙重問題。在維護版權的同時,説明內容創作者進行內容和版權交易,從而提升內容和版權價值。維權是基礎,變現是關鍵。通過一個平臺,既守得住自己的內容,也賣得出自己的價值。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容生態鏈,相輔相成,拉動短視頻行業進一步的升級和發展。

而在海外,由於內容量巨大,Youtube同樣是通過成熟的技術方法來説明音樂人維權。據瞭解,Youtube旗下軟體Audiam會和音樂人簽訂合約,音樂人會把自己的需要列入保護合約。之後,Audiam借用Youtube本身的內容ID軟體,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掃描和排查視頻,辨別出客戶的作品。客戶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Audiam便會有25%的提成。

在美國,有句關於版權的名言,“凡是太陽底下的新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雖然是帶有調侃性質,但是美國文化的繁盛,與與版權觀念不無相關。而國內內容創業領域,也只有解決版權問題,才能迎來真正的繁榮。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