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雜誌封面報導江南大學高血壓發生機制和干預策略方面的研究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血管穩態與重構”重大研究計畫培育專案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專案、江南大學自主科研計畫等項目資助下, 江南大學醫學院馬鑫教授課題組在高血壓發生新機制和干預新策略的研究中取得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以“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by increasing impaired endothelial TRPV4-KCa2.3 interaction”為題於2017年11月發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 馬鑫教授為文章的通訊作者。 比利時魯汶大學Bernd Nilius教授、江南大學金堅教授、無錫市人民醫院心內科羊鎮宇主任、江南大學唐春雷副教授對課題的開展給予了大力支持。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我國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 而高血壓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導致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不但發病率不斷攀升, 年輕化趨勢更為明顯。 因此, 深入研究高血壓的發生機制和發展新的干預策略,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血管內皮細胞不僅提供血液與血管壁之間的屏障, 而且通過釋放多種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 在維持血液的正常流動和調節血管張力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大動脈上, 如主動脈、頸動脈等, 一氧化氮(NO)和前列環素(PGI2)在血管舒張反應中起主導作用。 而在小動脈系統中, 如心臟冠狀動脈、大腦中動脈和腸系膜小動脈等, 起主導作用的舒張因數尚未完全明確, 但是該類小動脈系統對人體平均動脈壓的調節貢獻達到60%以上。 因此, 從小動脈內皮細胞穩態調控角度探索血壓調控新機制、發現血壓干預新策略,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研究發現, TRPV4-KCa2.3複合體是動脈內皮細胞, 尤其是小動脈內皮細胞穩態調控的重要分子靶點。 內皮細胞TRPV4離子通道和KCa2.3離子通道形成TRPV4-SKCa3空間耦聯及功能耦聯, TRPV4負責Ca2+內流、調控鈣穩態、向臨近的KCa2.3離子通道遞呈活化所需的Ca2+, KCa2.3感受經TRPV4內流的Ca2+後、通道開放, 調節K+外流、調控血管舒張。 在動物水準, 在體減弱或增強TRPV4-SKCa3空間耦聯, 可以相應調控血壓。 基於TRPV4-KCa2.3複合體的耦聯位點, 我們篩選得到一個具有連接作用的小分子JNc440, 該小分子識別耦聯損傷的TRPV4-KCa2.3複合體, 通過空間耦聯的拉近和增強達到功能耦聯的恢復, 展示出良好的干預高血壓發生發展的作用。

該項研究從基礎醫學和轉化醫學研究層面,

豐富了高血壓發病機制和干預策略的研究。 這個故事也成為EMBO molecular Medicine 2017年第11期的封面故事“A bridging approach against hypertension”(一種對抗高血壓的橋式設計新方法)。 封面故事的設計, 體現了科學和傳統、融入了江南大學頗具傳統風格的北大門, 講述了“鵲橋相會”的研究故事:小分子(JNc440, 喜鵲)通過識別耦聯損傷的TRPV4(牛郎)和KCa2.3(織女), 以橋式保護的方式維護了血壓的穩態。

雜誌封面

本期編輯:黃淑格

Copyright © 2014-2017 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