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座多彩的小城

《那座多彩的小城》

富民一中高1601班 王玉榕

“人生旅途崎嶇, 起點站是童年, 初生嬰兒第一眼看見的世界, 便是生我育我的鄉土。 ”我的鄉土便是富民。

富民是一座紫紅色的小城。

富民縣楊梅栽種已有超過二十年的歷史, 目前, 全縣大樹楊梅園達3000多個, 最大面積達1000多畝。 所以, 每到成熟時節, 紫紅色的楊梅便會染紅了富民的山崗山坡, 無論是在路邊還是在楊梅園, 你都隨處可以看見紅豔欲滴、爽口誘人的楊梅壓彎了樹枝。 去年六月, 在上河圖舉行的“中國·富民國際楊梅節”以及今年九月舉行的“舌尖富民美食節”都讓在場所有人難以忘懷, 活動中主要推薦的東西正是我們富民的楊梅, 有巨型的楊梅酥、楊梅果凍還有新鮮的楊梅汁等各種小吃。 所以我說, 富民是一座被楊梅環繞的紫紅色的小城。

富民是一座粉白相間的小城。

寧靜清幽的十月迎來了祖國第六十八個生日, 同時也為富民這座小城換上了粉白色的新裝——格桑花。 當你開車疾馳在高速公路上時, 你可能就能在路兩旁見到格桑花, 可當你走進富民, 或是走到大風埡口, 或是老青山, 或是南營石橋後山, 你就能遇見格桑花。 滿山的花兒肆意的開著,

大多為白色和粉色, 偶爾有幾朵紅色, 伴著山上縈繞的霧氣和天空低垂的雲, 穿過小徑, 行走在花間, 可別提那感覺多麼美妙。 記得上一次我去的時候, 耳塞裡剛好傳來了《那些花兒》:“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的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待百花開過後才盡顯柔情的格桑花毫無疑問地把富民裝飾成了一座粉白相間的小城, 也成了“昆明的後花園”。

嚴家訓烈士之墓

富民是一座具有紅色革命氣息的小城。

小時候就聽老輩人說元山村有座將軍墳, 那是富民人的驕傲, 是富民人的英雄, 後來才知道裡面躺的是抗日烈士嚴家訓將軍。 1929年前, 富民縣境內盜匪倡狂, 賭博成風, 人心惶惶, 嚴家訓得知後為民除害, 親自深入土匪頭子家中勸其改邪歸正並清除擺賭團夥, 維護了家鄉的安寧。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嚴家訓請求出戰並在臨行前對妻子說:“我是一個軍人, 隨時都有為國捐軀的可能, 但死而無憾。 子女託付給你, 你要多辛苦了。 ”嚴家訓自1938年4月22日率部參加台兒莊戰役,

身先士卒, 奮勇當先。 4月28日, 嚴家訓在戰壕巡視指揮時, 不幸被日寇的炮彈擊中, 紅色的鮮血灑在了與日軍奮戰的戰壕中, 年僅40歲。 1938年8月13日, 嚴家訓靈柩運抵昆明, 雲南省主席在哀悼會上發表悼詞說:“嚴團長的死, 是為國家民族爭生存, 為滇人爭光榮……”在這座極具紅色革命氣息的小城, 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我們將永永遠遠地繼承下去。

藝術家廖新學

富民是一座具有藝術氣息的小城。

著名的藝術家廖新學,曾先後獲得法國春季沙龍藝術之友雕刻金獎、繪畫銀獎等。求學十五年後歸國的廖新學投身中國的美術事業建設中,成為了現代美術的奠基人,同學與他聯歡時,他開口唱的就是富民的山歌,他會拉二胡、會唱花燈,吃的是富民老家的糯米,雕刻時也用從家鄉帶去的木材。他短暫的56年人生,幾乎都寫滿了“藝術”兩個字,同時也為富民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

這就是我的家鄉——富民,一座色彩繽紛又極具多種韻味的小城!

藝術家廖新學

富民是一座具有藝術氣息的小城。

著名的藝術家廖新學,曾先後獲得法國春季沙龍藝術之友雕刻金獎、繪畫銀獎等。求學十五年後歸國的廖新學投身中國的美術事業建設中,成為了現代美術的奠基人,同學與他聯歡時,他開口唱的就是富民的山歌,他會拉二胡、會唱花燈,吃的是富民老家的糯米,雕刻時也用從家鄉帶去的木材。他短暫的56年人生,幾乎都寫滿了“藝術”兩個字,同時也為富民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

這就是我的家鄉——富民,一座色彩繽紛又極具多種韻味的小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