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揚州樹人、育才請老師上課教這個,家長說:“做法值得嘗試!”

其實在揚州, 不會說揚州話。

你就等於吃飯不會用筷子!

聽懂這些揚州最通俗的口頭禪。

就算你來自外地,

你也能稱得上半個揚州人了!

近日, 不少揚州市民都在轉發一張

《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

揚州只有不到一半的年輕人能夠熟練使用方言

面對揚州方言逐年“失傳”

揚州不少學校也注意到了揚州方言的問題

其中也有部分學校開設了關於“揚州話”的課程。

比如育才小學、樹人學校小學部

經常請揚州知名的評話大師等

揚州方言標準的人士前去上課

這也說明揚州已經開始“挽救”地方方言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周圍就會發現, 身邊每天還在講“揚州話”的人確實大幅減少, 有的甚至爸爸媽媽都是揚州人, 孩子卻不會講“揚州話”。

群裡的家長說:“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 沒有孩子會講揚州方言, 全部都在用普通話交流, 回到家和爺爺奶奶交流會有些困難, 久而久之可能就不會想和他們說什麼了, 我們覺得學校這樣的做法是值得嘗試的!”

雖然普通話的確利於知識傳承, 但它是一種工具, 而方言是一種文化傳承, 是一種紐帶。

有些人擔心孩子太小, 接觸不同的語言會產生混淆, 實際上,

人類大腦的語言功能就像一扇大門, 小時候大門是完全敞開的, 隨著年齡增長有些就關閉了, 所以孩子學習語言要比成年人容易得多。 複雜的語言環境反而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多種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很可能一開口就會說兩種甚至更多語言。

關於方言的傳承, 方言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變遷過程, 比如上海很早就開放了, 可上海話並沒有消失, 這是因為上海人對自己的語言有認同感、自豪感, 因此傳承揚州話也需要揚州人的凝聚力、認同感。 方言一直在演變, 及時搶救, 子孫後代才能知道先輩怎麼說話以及其中包含的歷史、社會學價值, 而這就需要媒體和藝術家們的共同推廣。 方言是需要傳承的, 不能夠消失。

最後小編想要考考各位了

這些地道揚州話你都會說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