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沉痛悼念基礎教育領航者于永正先生:有的人走了,他還活著……

文:閩農

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二十一世紀專家型人才, 徐州教育領航者于永正先生, 在其七十七歲高齡時, 乘秋而去, 駕鶴西歸。

今年九月十號的鼓樓區教師節表彰大會上, 一開幕, 就投演于永正老師的教海生涯專輯片, 並邀請滿頭銀髮的於老親臨現場, 再次現身說法, 言傳身教。 誰曾想, 笑容可掬, 娓娓而談, 並顯然情緒有些許激動的於老, 竟是最後一次與鼓樓教育人面授教海趣事, 竟是晚輩最後一次聆聽前輩的生涯回顧。

您輕輕地走了, 正如您輕輕地來, 您輕輕地揮揮衣袖, 不帶走半片雲彩。

第一次耳聞此名——於永正, 還是上師範之時。 記得教授語文教法的專業老師, 曾把於永正四十出頭執教的《烏鴉喝水》的教學實錄, 投影與學生們觀摩。 那年那時, 對此位教學先行者的初步印象, 僅僅是和藹可親, 幽默風趣。

第二次相見於永正, 已是近在咫尺的促膝攀談。

記得剛剛調配到徐州大馬路小學任教, 年近六十歲的于老師, 在校禮堂開完展示課後, 又馬不停蹄地輾轉校長室, 為我們八九位小年輕, 解讀教學設計思路, 講解課堂應變技巧。 真可謂推心置腹, 毫無保留。

直到而今, 猶記得那時那刻,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 竟當著眾人面, 唐突地給于老師提個建議:您說的輕而易舉, 有條不紊, 可我們操作起來, 實在難於上青天。 能否把您每次精心籌備、用心執教的公開課視頻, 搜集整理成錄影帶, 人手一冊, 供我們這群初出茅廬者按部就班、學習借鑒?!

其實不是我刁鑽古怪, 更非溜鬚拍馬, 對於我們這群剛剛步入教壇的初生代, 即便于老師過去的授課視頻再過時, 再不成熟, 再有瑕疵, 都會使後生如獲至寶, 受益匪淺, 倍受啟迪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 就如一條河, 對於老牛來說是淺而又淺, 對於牛犢而言, 可是有滅頂之災。 初入教海的我們, 難道不就是只牛犢!

然謙遜的于老師, 沒有任何言辭, 僅僅是坐在對面三米外的木制沙發上,

眯著眼睛, 隔著茶几, 瞅著我, 泯然一笑。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 能與于永正老師面對面的交談對話。

雖然次次年, 他老人家親自授予我的小班長全區作文大賽第一名的獎勵, 以及頒發與我優秀輔導員的證書。 但遺憾的是, 都是由校長轉發, 而非親授。

隨後幾年, 作為於永正五重教學法的實驗基地——大馬路小學, 肯定多次配合區教育體局, 由於老率領弟子們, 面向六縣, 面向蘇魯豫皖, 面向全國, 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活動。

至此, 近水樓臺先得月, 無名小卒的我, 得以獲贈並捧書夜讀其《教海漫記》、《于永正文集》;得以每每親耳聆聽其壓軸京劇唱腔表演;得以耳聞目染其幽默靈動, 深入淺出的教學藝術, 並陶醉傾心其談笑風生, 機智儒雅的人格魅力。

花開不多時, 堪折直須折。 就現而今的生活醫療水準, 于永正老師走得似乎有些偏早。 然生命不在於長短, 更貴于給予後人的財富。

從這一點來看,于永正老師的一生是不虛人世之行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是活出生命價值的一生。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祈福於老,一路走好!

從這一點來看,于永正老師的一生是不虛人世之行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是活出生命價值的一生。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祈福於老,一路走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