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沒對這套「了不起」國產綜藝失望過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點開這篇的你, 有眼福了。

恩……

當然不是那種圖。

這種更帶勁好嘛——

大興安嶺森林深處馴鹿村。

臺灣東南部火山小島蘭嶼島。

新疆喀納斯盡頭禾木村。

黃山山脊 , 雲海中央木梨硔(念hong)村。

你感覺如何?

Sir感覺比SPA還SPA。

就像, 就像靈魂洗了個澡。

它們都出自同一部紀錄片,

國產的, 相見恨晚——

《了不起的村落》

沒錯, 來自了不起頻道, 繼《了不起的匠人》又一力作。

品質依然高杆。

如果說《匠人》講的是人與物, 那《村落》則是人與地。

攝製組橫跨大江南北, 將鏡頭對準10個中國最古老隱秘的村落。

除了上面四個, 還有福建紫菜村、雲南老達保村、杭州東梓關村、湖南坪郎村、山西老牛灣村和四川達祖村。

怎麼樣, 是不是一個都沒聽過。

別找了。

這些可是連地圖都無標識的古老村莊。

說《了不起的村落》,兩個字,絕、美。

先說美。

哎美有什麼好說的,直接上圖——

又是航拍、又是特寫,就是要盡可能還原這些世外桃源的原真

當這份美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僅有,它就更稀罕了。

《村落》太絕。

比如其中一集提到的,新疆禾木村。

新疆最西北的喀納斯,被譽為“神的後花園”,禾木村,簡直是“神的自留地”。

更遙遠,更絕密,更天上人間。

禾木村一面群山環繞,一面森林密佈。

這裡生活著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所留下的士兵後裔:圖瓦人。

圖瓦人說蒙古語,以放牧和狩獵為生,至今,家家戶戶還掛著成吉思汗畫像。

禾木村冬天很長,整整七個月,常常秋天就來了好幾場雪。

這鍛煉了生活於此的圖瓦人,他們可能是中國最會“過冬”的民族。

冬天最怕什麼?

冷風啊。

圖瓦人的木屋一律松木建造,保暖防寒。壘牆的木頭和木頭之間,都被鋪上一層苔蘚,苔蘚蘸了鹽水,會膨脹,一膨脹,就會填滿縫隙。

四面木牆,密不透風。

冬天最想什麼?

葛優癱啊。

為了讓大夥身體活泛起來。

圖瓦人多才多藝,擅長呼麥(純粹用器官發聲,能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

唱歌跳舞,賽馬射箭,還有夜夜不停的篝火晚會。

最後,為了讓冬天不那麼漫長。

村民們還會做一種優酪乳酒。

此酒度數不高,易入口,但酒鬼都知道,最容易醉的,就是這種“好喝的低度酒”。

醉得你毫無防備,醉得你措手不及。

據說,這也是圖瓦人留住客人的秘訣。

再來一個:黃山木梨硔村。

被稱雲端上的村莊。

這裡與世隔絕。

從山腳到山頂,只有一條藏于竹林的木棧道。800多級臺階,繞山而行。

木梨硔村的房屋,也是順著山脊,一字排開的。

這不僅能讓山上的大風穿堂而過。

一推開門,還就是森林雲海。

村民們世代在家門口修棧道,用一根根圓木,吊下懸崖,硬是在空中,無中生有出一片“陽臺”。

它也被稱為曬臺,是村民串門的路。

生活在木梨硔村的村民,自認山裡人,很少下山,只搬運必要物資上山。

熱鬧於他們,更像負擔。

住的是自己修建的房,吃的是自家後院種的瓜果蔬菜。

這裡有一種放養的高山雞,吃蟲子長大,肉質鮮嫩。入鍋後,基本不用放什麼調料,鹽和清水,就香氣四溢。

《村落》有意把每集長度縮至10分鐘。

10分鐘瞭解一個村落,當然蜻蜓點水,但不精悍,如何隨時隨地利用年輕人的碎片時間。

一次打開,一次停留,一次轉發,就能讓更多人看到。

讓更多人看到,正是《了不起的村落》目的所在。

海報上,除了片名,還有六個大字——

存檔東方村落。

《村落》要的不是情感的震撼,主題的深刻,它要的,就是做一份份小而美的備忘錄。

或者說,這是中國正在消失村落的百科全書。

提起今天的中國村落,大多數時候,後面都跟著兩個字——

消亡。

這裡有一組資料:

近十年有近90萬個中國村落消失;

2000年的360萬個村落如今只剩不到200萬個;

幾乎每天消失100個。

誇張嗎?

一點不誇張。

《了不起的村落》出現的村莊,每一個,都面臨消亡可能。

大興安嶺的馴鹿村,曾經一片繁榮。

由一群從西伯利亞遷往大興安嶺的鄂溫克人建立,歷史三百多年。

現在呢?

只剩下14戶。

柳霞是其中一戶,她希望兒子雨果能留在這。

兒子堅決要去城市發展。

黃山木梨硔村,始建于明萬曆十五年,歷史三百多年。

如今人也越來越少。

山裡剩下12戶,155人,大部分是老人。

村長洪福春最擔心的是,年輕人相繼離開,老人相繼去世,村子就沒了。

臺灣蘭嶼島,村民世世代代住在抵抗颱風的地下屋,用一種叫MANAWI的方式捕魚。

過去,他們做拼板舟,穿丁字褲,群情激昂地出海……

如今村子會做拼板舟、會以獨特漁法捕魚的,只剩幾位年長的人。

14戶、12戶、幾位元……數字是不是越來越少?

做拼板舟、傳統捕魚……小眾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註定遺忘?

《了不起的村落》沒有給出答案,也給不了答案。

這幾乎是今天一代人的困境,我們背井離鄉,來到北上廣,奮不顧身地投身於濤濤的商業洪流中,信奉效率,崇尚奮鬥,但又一次次在不用趕路的時候,停在十字街頭,迷茫自己在這片土地的方位感。

人與土地相依相偎的情感,看《了不起的村落》,Sir最大感受其實是這個。

生活於此的人,都發自內心地敬畏土地,敬畏土地上的生靈。

他們燒柴,絕不燒鮮木。

他們捕魚,夠吃飽就行。

他們打獵,碰到10個只打5個。

為了讓獵物繁殖長大,甚至願意不斷在森林中搬家。

我們要讓我們的海洋也要休息

保護山河,也就是保護自己。

不對動物趕盡殺絕,也為了不被趕盡殺絕。

這些看上去笨拙的生產方式,於大自然的邏輯,恰恰是讓每一個生命都活得更好更長的最優解。

鳥兒生活的地方在空中

我們生活的地方就在這裡

我們的牛羊在山上

這裡是我們一直生活的木屋

只是……

只是我們常常想得太好,說得太多。

做得太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愛奇藝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說《了不起的村落》,兩個字,絕、美。

先說美。

哎美有什麼好說的,直接上圖——

又是航拍、又是特寫,就是要盡可能還原這些世外桃源的原真

當這份美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僅有,它就更稀罕了。

《村落》太絕。

比如其中一集提到的,新疆禾木村。

新疆最西北的喀納斯,被譽為“神的後花園”,禾木村,簡直是“神的自留地”。

更遙遠,更絕密,更天上人間。

禾木村一面群山環繞,一面森林密佈。

這裡生活著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所留下的士兵後裔:圖瓦人。

圖瓦人說蒙古語,以放牧和狩獵為生,至今,家家戶戶還掛著成吉思汗畫像。

禾木村冬天很長,整整七個月,常常秋天就來了好幾場雪。

這鍛煉了生活於此的圖瓦人,他們可能是中國最會“過冬”的民族。

冬天最怕什麼?

冷風啊。

圖瓦人的木屋一律松木建造,保暖防寒。壘牆的木頭和木頭之間,都被鋪上一層苔蘚,苔蘚蘸了鹽水,會膨脹,一膨脹,就會填滿縫隙。

四面木牆,密不透風。

冬天最想什麼?

葛優癱啊。

為了讓大夥身體活泛起來。

圖瓦人多才多藝,擅長呼麥(純粹用器官發聲,能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

唱歌跳舞,賽馬射箭,還有夜夜不停的篝火晚會。

最後,為了讓冬天不那麼漫長。

村民們還會做一種優酪乳酒。

此酒度數不高,易入口,但酒鬼都知道,最容易醉的,就是這種“好喝的低度酒”。

醉得你毫無防備,醉得你措手不及。

據說,這也是圖瓦人留住客人的秘訣。

再來一個:黃山木梨硔村。

被稱雲端上的村莊。

這裡與世隔絕。

從山腳到山頂,只有一條藏于竹林的木棧道。800多級臺階,繞山而行。

木梨硔村的房屋,也是順著山脊,一字排開的。

這不僅能讓山上的大風穿堂而過。

一推開門,還就是森林雲海。

村民們世代在家門口修棧道,用一根根圓木,吊下懸崖,硬是在空中,無中生有出一片“陽臺”。

它也被稱為曬臺,是村民串門的路。

生活在木梨硔村的村民,自認山裡人,很少下山,只搬運必要物資上山。

熱鬧於他們,更像負擔。

住的是自己修建的房,吃的是自家後院種的瓜果蔬菜。

這裡有一種放養的高山雞,吃蟲子長大,肉質鮮嫩。入鍋後,基本不用放什麼調料,鹽和清水,就香氣四溢。

《村落》有意把每集長度縮至10分鐘。

10分鐘瞭解一個村落,當然蜻蜓點水,但不精悍,如何隨時隨地利用年輕人的碎片時間。

一次打開,一次停留,一次轉發,就能讓更多人看到。

讓更多人看到,正是《了不起的村落》目的所在。

海報上,除了片名,還有六個大字——

存檔東方村落。

《村落》要的不是情感的震撼,主題的深刻,它要的,就是做一份份小而美的備忘錄。

或者說,這是中國正在消失村落的百科全書。

提起今天的中國村落,大多數時候,後面都跟著兩個字——

消亡。

這裡有一組資料:

近十年有近90萬個中國村落消失;

2000年的360萬個村落如今只剩不到200萬個;

幾乎每天消失100個。

誇張嗎?

一點不誇張。

《了不起的村落》出現的村莊,每一個,都面臨消亡可能。

大興安嶺的馴鹿村,曾經一片繁榮。

由一群從西伯利亞遷往大興安嶺的鄂溫克人建立,歷史三百多年。

現在呢?

只剩下14戶。

柳霞是其中一戶,她希望兒子雨果能留在這。

兒子堅決要去城市發展。

黃山木梨硔村,始建于明萬曆十五年,歷史三百多年。

如今人也越來越少。

山裡剩下12戶,155人,大部分是老人。

村長洪福春最擔心的是,年輕人相繼離開,老人相繼去世,村子就沒了。

臺灣蘭嶼島,村民世世代代住在抵抗颱風的地下屋,用一種叫MANAWI的方式捕魚。

過去,他們做拼板舟,穿丁字褲,群情激昂地出海……

如今村子會做拼板舟、會以獨特漁法捕魚的,只剩幾位年長的人。

14戶、12戶、幾位元……數字是不是越來越少?

做拼板舟、傳統捕魚……小眾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註定遺忘?

《了不起的村落》沒有給出答案,也給不了答案。

這幾乎是今天一代人的困境,我們背井離鄉,來到北上廣,奮不顧身地投身於濤濤的商業洪流中,信奉效率,崇尚奮鬥,但又一次次在不用趕路的時候,停在十字街頭,迷茫自己在這片土地的方位感。

人與土地相依相偎的情感,看《了不起的村落》,Sir最大感受其實是這個。

生活於此的人,都發自內心地敬畏土地,敬畏土地上的生靈。

他們燒柴,絕不燒鮮木。

他們捕魚,夠吃飽就行。

他們打獵,碰到10個只打5個。

為了讓獵物繁殖長大,甚至願意不斷在森林中搬家。

我們要讓我們的海洋也要休息

保護山河,也就是保護自己。

不對動物趕盡殺絕,也為了不被趕盡殺絕。

這些看上去笨拙的生產方式,於大自然的邏輯,恰恰是讓每一個生命都活得更好更長的最優解。

鳥兒生活的地方在空中

我們生活的地方就在這裡

我們的牛羊在山上

這裡是我們一直生活的木屋

只是……

只是我們常常想得太好,說得太多。

做得太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愛奇藝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