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擺地攤到中國首富,一門四傑成中國第一家族丨雲掌財經

作者:雲掌財經 財艾笨

有一個家族長期佔據著富豪榜, 他們是這個榜單的常客。

胡潤曾經說過, 自己最尊敬的中國首富是劉永行。 他說, 第一個原因是劉永行穩定, 能夠連續10年上百富榜的, 只有3個, 劉永行、劉永好家族就是其中一個;第二個原因是, 劉永行當了富豪後, 敢說他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大概是怎麼來的。

這個家族就是四川的劉家, 誇張一點說, 他們是中國的第一家族都不為過。

2017年, 劉永行家族以470億財富躋身2017中國富豪排行榜第24位, 所涉行業是飼料、重化工和氧化鋁, 都是難啃的骨頭。 但他卻在外人看來盈利難的行業裡“用35年將1000元做到700億”。

劉氏四兄弟, 一門四傑, 指劉永言, 劉永行, 劉永美(陳育新), 劉永好,他們旗下的企業, 希望集團、東方希望集團、新希望集團、都是赫赫有名。

養殖業創業, 飼料業發家

說起劉氏四兄弟, 首先就必須提到他們的大哥劉永言。

正是在大哥劉永言的帶領下, 劉氏兄弟才創下了今天的基業, 而他在功成名就之後又跑去做他的科學研究。 在創業之前, 劉永言本是一個數控軟體專家。

在公務員下海創業的1990年的許多年前, 劉永言就跟弟弟們敢為人先, 辭掉了鐵飯碗下海。 那是在1982年, 大地剛剛回春。 四人用變賣手錶、自行車等東拼西湊來的1000元作為初始資金開始了創業。

劉家兄弟的創業想法是來自于二哥劉永行, 為了能讓哭鬧著要吃肉的四歲兒子在過年時吃上一點肉, 劉永行從大年初一到初七, 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 短短幾天裡竟然賺了300元, 相當於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 這讓劉永行第一次嘗到了“下海”的滋味。

1982年,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烈討論, 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陳育新)、劉永好這四兄弟做出了一個決定:集體辭去公職幹個體。

一開始, 他們是從養雞、養鵪鶉的養殖業開始的, 憑藉著微薄的利潤, 硬是把當初1000元的啟動資金像滾雪球一樣變成了1000萬元。

在做養殖業時, 大學生出身的四兄弟運用電子電腦調配飼料和育種選樣, 並從中摸索出了一條經濟適用的生態迴圈養殖法, 使得產品品質提升的同時, 成本降低。

1987年, 劉氏兄弟轉做豬飼料。

1992年, 希望集團誕生了, 它是第一個經國家工商局批准的私營企業集團, 並迅速成為本土飼料企業的龍頭。

但就在“飼料熱”、“全民養殖”的風潮席捲當地時, 劉永行他們提前預測到, 飼料業已經進入艱苦抗戰時期,

利潤率正呈逐年下降趨勢, 騰挪的空間愈來愈窄。

1995年四兄弟和平分手, 也解決了劉氏家族企業模糊的產權歸屬: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公司, 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公司, 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公司, 而劉永好組建了新希望集團並任董事長。 他們還給妹妹劉永紅留了一部分股份,

上演了中國家族企業史上難得的“親兄弟, 明算帳”。

兄弟分家, 建立希望系商業版圖

1995年, 劉永言將已成規模的希望飼料等產業讓弟妹們去操作, 自己則專注于心愛的高科技領域的電子科研, 創立了希望電子研究所。 1997年, 又創立了以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為發展方向的大陸希望集團。

劉永行分家之後, 決定孤身闖入重化工業。 雖然靠賣飼料積累下了20億元的資本, 但這點本錢對於要投入重化工業項目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資本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對這些產業的認知和理解, 因為“確實不懂”, 所以劉永行花了十年時間去學習和瞭解重化工業。

2002年, 劉永行正式進軍重化工領域, 最終選擇了電解鋁。 選擇這個細分市場,是劉永行考察了近十年的重化工行業所有的大型工業專案,模擬了二三十種企業的死亡情況後,才下的決定。

劉永行進入鋁電業是和國有企業山東茌平信發鋁電集團合資,成立“山東信發東方希望鋁業集團”。劉永行傾注15億元參與國企改制,在他看來是雙贏的,因為參與國企改制,廠房、技術、設備都是現成的,他可以不用進行項目建設就可以迅速實現資本擴張和產業能力擴張。

鋁業堪稱全球最難賺錢的行業,95%的企業都在虧損。2008年金融危機時,由於產能過剩,重化工領域更是受到重創。作為中國頭一個進軍鋁業的民營企業家,劉永行卻正是在這一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

劉永行還常常提到“比制定政策的人只多走半步”這一理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為了不撞線,劉永行提出在現定的政策法規之內,只走出半步,去探虛實。正是由於劉永行的“保守”和“謹小慎微”,他在過去35年裡將1000元做到如今的年產值近700億。至今,他旗下的東方希望集團仍是中國最大的飼料公司之一,同時還擁有鋁冶煉廠。

而四弟劉永好則在金融和房地產上做得風生水起。目前,新希望集團最有名氣,資產規模也是四兄弟中最大的。從早期的單一飼料產業,逐步向上、下游延伸,目前擁有農牧與食品、化工與資源、地產與基礎設施、金融與投資四大產業板塊。

縱觀新希望3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明確的劃分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進軍飼料行業;第二個階段是從飼料行業單一領域到相關多元化發展的轉變;第三個階段則為:從相關多元化到非相關多元化以及國際化和互聯網化。

可以說,在這一過程中,劉永好以農牧業為核心,借助資本運作和金融驅動做強主業,最終實現集團多元化發展。

如今,希望系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飼料品牌、他們還包括了鋁電、金融、投資等等產業,年收入高達2000億元,財富比肩李嘉誠。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選擇這個細分市場,是劉永行考察了近十年的重化工行業所有的大型工業專案,模擬了二三十種企業的死亡情況後,才下的決定。

劉永行進入鋁電業是和國有企業山東茌平信發鋁電集團合資,成立“山東信發東方希望鋁業集團”。劉永行傾注15億元參與國企改制,在他看來是雙贏的,因為參與國企改制,廠房、技術、設備都是現成的,他可以不用進行項目建設就可以迅速實現資本擴張和產業能力擴張。

鋁業堪稱全球最難賺錢的行業,95%的企業都在虧損。2008年金融危機時,由於產能過剩,重化工領域更是受到重創。作為中國頭一個進軍鋁業的民營企業家,劉永行卻正是在這一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

劉永行還常常提到“比制定政策的人只多走半步”這一理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為了不撞線,劉永行提出在現定的政策法規之內,只走出半步,去探虛實。正是由於劉永行的“保守”和“謹小慎微”,他在過去35年裡將1000元做到如今的年產值近700億。至今,他旗下的東方希望集團仍是中國最大的飼料公司之一,同時還擁有鋁冶煉廠。

而四弟劉永好則在金融和房地產上做得風生水起。目前,新希望集團最有名氣,資產規模也是四兄弟中最大的。從早期的單一飼料產業,逐步向上、下游延伸,目前擁有農牧與食品、化工與資源、地產與基礎設施、金融與投資四大產業板塊。

縱觀新希望3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明確的劃分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進軍飼料行業;第二個階段是從飼料行業單一領域到相關多元化發展的轉變;第三個階段則為:從相關多元化到非相關多元化以及國際化和互聯網化。

可以說,在這一過程中,劉永好以農牧業為核心,借助資本運作和金融驅動做強主業,最終實現集團多元化發展。

如今,希望系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飼料品牌、他們還包括了鋁電、金融、投資等等產業,年收入高達2000億元,財富比肩李嘉誠。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