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國考行測比例法實戰解析

一、什麼是比例法

所謂比例法即是實際量之間的對比關係, 也就是用份數之比代替實際量之比。

二、比例法的核心是什麼?

份數思想即見到比例首先設份數,

然後求出一份所對應的實際量。

三、常考知識點解析

1、簡單的比例:

已知比例關係和實際量, 求某個量的值。

2、比例統一:關鍵找到哪個量是不變的, 對不變數的比例統一。

3、正反比:

當兩個量的乘積不變時, 這兩個量成反比;

當兩個量的比值不變時, 這兩個量成正比。 四、例題解析

【例 1】同時打開游泳池的 A、B 兩個進水管, 加滿水需 1 小時 30 分鐘, 且 A 管比

B 管多進水 180 立方米。 若單獨打開 A 管, 加滿水需 2 小時 40 分鐘。 則 B 管每分鐘進水多少立方米?

A.6 B.7 C.8 D.9

答案為 B。 A、B 管同時開用 90 分鐘, 單開 A 管用 160 分鐘, 時間比為 9∶16, 則效率比為 16∶9, 設 A+B=16 份, 則 A=9 份, 所以 B=7 份, A-B=2 份。 又90 分鐘 A 管比 B 管多進水 180 立方米, 所以每分鐘多進水 2 立方米, 即 2 份對應 2 立方米, 所以 B 的效率為 7 份, 即為 7 立方米,

故選擇 B。

【例 2】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 50%, 跑步的速度比騎車慢 50%。 如果他騎車從 A 城去 B 城, 再步行返回 A 城共需要 2 小時。 問小王跑步從 A 城到 B 城需要多少分鐘?

A.45 B.48 C.56 D.60

答案為 B。 路程相等時, 時間比等於速度的反比。 因此, 小王從 A 地到 B地, 步行時間是跑步時間的 2 倍, 跑步時間是騎車時間的 2 倍。 設從 A 地到 B 地騎車時間為 t, 則跑步時間為 2t, 步行時間為 4t, 由題意可得 t+4t=2, 解得 t=0.4 小

時, 則跑步時間 2t=0.8 小時=48 分鐘, 所以答案為 B。

【例 3】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資一個專案, 已知甲的投資額比乙、丙二人的投資額之和高 20%, 丙的投資額是丁的 60%, 總投資額比專案的資金需求高 1/3。 後來丁因故臨時撤資, 剩下三人的投資額之和比專案的資金需求低 1/12。 則乙的投資額是專案資金需求的:( )

A.1/6 B. 1/5 C. 1/4 D. 1/3

答案為 A。 根據題意可得投資額中甲∶(乙+丙)=6∶5, 丙∶丁=3∶5, 總投資額∶資金需求=4∶3, 且(甲+乙+丙)∶資金需求=11∶12。 設資金需求量為 12 份, 根據以上比例可得出四人的總投資額為 16 份, 甲、乙、丙的總投資額為 11 份, 丁為 5份, 丙為 3 份, 乙為 2 份。 因此乙的投資額是專案資金需求的 2/12=1/6,故選擇答案 A。

以上三個例題分析, 提供給大家解決數學運算的巧用方法即是比例法, 雖然題目不多, 但重點是讓大家掌握這種方法的解題思路, 以不變來應萬變, 才能高分通過。 聊城中公教育希望此次講解對大家的數學運算的提高有所幫助, 當然這還要大家多多做題, 慢慢領悟這種解題技巧, 這樣在考試的過程中行測理科才能得高分。

更多資料請登錄聊城中公教育網站http://m.liaocheng.offcn.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