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漳州“村主幹職業化管理”獲評全國最佳案例

從全國基層党建創新上千案例中脫穎而出, 漳州全面推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獲評最佳案例

創新農村基層黨建的“漳州模式”

管理納入“體制內”

將村主幹崗位納入幹部體制內來管理, 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觸角延伸到村一級, “以常住人口數和工作量為依據”來確定村“兩委”職數, 實現職數精簡、班子優化、薪酬提升

考核打破“大鍋飯”

將村主幹待遇納入財政預算內來保障, 實現全市村幹部報酬翻番。 同時強化考核激勵, 年終根據履職考評結果分等次核發績效獎金, 實行薪酬與績效捆綁, 打破平均主義

幹部戴上“緊箍咒”

將村主幹權力納入制度籠子裡來監督, 對重大事項決策和主要村務活動、財務收支實施全程監督, 結果及時或定期公開, 規範村務運作、強化村務監督、嚴格“三資”管理

11月23日下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公佈了第四屆全國基層党建創新案例評選結果, 《福建漳州:全面推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 開創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案例被評為最佳案例, 在30個最佳案例中名列第九。

從全國100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近年來, 漳州啟動“村主幹職業化管理”改革實踐, 實現將村民自治納入党的框架內來領導、將村主幹崗位納入幹部體制內來管理、將村主幹待遇納入財政預算內來保障、將村主幹權力納入制度籠子裡來監督,

形成了創新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的“漳州模式”, 有力提升農村基層党建科學化水準。 這項改革創新, 多次得到中組部和省委有關領導的肯定。

強化領導核心

創新引領治理“新模式”

“村裡新建了塑膠籃球場, 孩子們就去那打籃球”“山后小學重新改造了, 聽說比中心小學還好”“路越來越寬, 也越來越好走了”“村裡的孩子考上本科獎勵1000元呢!”提起詔安山后村今年來的新變化,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變化發生在詔安縣試行村主幹跨村任職之後。 從前, 山后村宗族房派林立, 村民習慣推選本房頭代言人當幹部, 村主幹更替頻繁, 總是缺一個有公心、有能力、有威望的帶頭人, 導致各項工作停滯不前。

詔安縣抓住推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的契機, 鼓勵隔壁“先進村”林頭村經驗豐富的村支書跨村任職, 為這個“後進村”帶來了新的蛻變。

近年來, 漳州推進村民自治建設中注重強化黨組織的領導作用。 全市各地從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入手, 理順村黨組織與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的關係, 推進村級黨組織書記參選兼任村監委會主任和黨員參選擔任村民代表。 探索將村級黨組織改為鄉鎮黨委派駐的村級黨工委, 將符合條件的村級黨支部升格為村級黨委或黨總支, 將黨支部建在產業、行業上等。 同時, 採取“支部搭台、群眾唱戲”等聯繫服務群眾的新形式, 強化黨組織對農民合作社、村級老人協會、宗親理事會等的統一領導。

針對“放任自流”的選舉模式, 漳州加強對村級組織換屆工作的領導, 對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或當選者, 運用戶代表表決通過的《村民自治章程》規定予以否決, 並實行“一村一策”, 對長期停滯不前的村, 下派縣鄉幹部到村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 推進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跨村異地任職等。 此外, 每年確定一批村財薄弱村作為幫扶重點村, 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並實行領導和部門掛鉤幫扶責任制。 全市第一批122個、第二批142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由零經營性收入提高到平均5.16萬元。

激發內生動力

納村幹部入“體制內”

“這樣的培訓每年都有, 發展農村經濟、財務管理、黨風廉政建設, 每次都會有不同的啟發。 ”12月1日, 華安縣村(社區)主幹培訓班結束後,

通過“三培養”上任的仙都鎮市後村村委會主任說。 近年來, 得益于“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中的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幹部”的“三培養”活動, 一批致富帶富領頭人紛紛成長起來, 有效服務富美鄉村建設。

著眼於管理體制突圍, 漳州將村主幹崗位納入幹部體制內來管理。 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觸角延伸到村一級, 將過去“以村人口數為依據”變為“以常住人口數和工作量為依據”來確定村“兩委”職數, 村“兩委”成員總數比上屆下降6.51%, 交叉任職達15.37%, 實現職數精簡、班子優化、薪酬提升。 同時, 指導各村在選前科學制定任期目標、村民自治章程, 引導參選對象開展紀律承諾、競職承諾、辭職承諾;在選後對村“兩委”進行設崗定責等, 做到上任有目標、履職有承諾、違諾須辭職。

針對村級人才匱乏窘局,漳州實現幹部培養常態化。參照事業幹部待遇,公開招聘回鄉大學畢業生為村級全職文員,並對優秀村主幹實行經公開考錄給“幹部身份”,考試和考核相結合單列招聘給“政策傾斜”,選拔擔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給“政治待遇”的“三給”政策,讓廣大村幹部有幹頭、有奔頭。

完善激勵機制

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

12月1日,龍海九湖鎮村主幹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召開,44位村主幹向鎮領導班子成員等進行2017年工作述職。這是九湖鎮一年一度的村幹部民主評測的一部分,測評結果將作為本年度村幹部經濟報酬、幹部使用和評先評優的直接依據。

“兌現獎的力度逐年加大,落實懲的措施逐年變硬,考評分數高的村主幹可得到最高每人10000元的獎勵,而‘後進者’將會分別進行誡勉談話。”九湖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注重完善經費保障和考核激勵機制,漳州將村主幹待遇納入財政預算內來保障,將全市現任村主幹基本報酬提高到人均每月1800元,大村和重點村2500元。鼓勵村主幹以外的村“兩委”成員兼任團、兵、婦等配套組織負責人和農村“六大員”,按照村主幹基本報酬的60%左右標準統籌確定,實現全市村幹部報酬翻番。強化考核激勵,以基本報酬10%-30%比例設立績效獎金,年終根據履職考評結果分等次核發,打破平均主義。同時,實行薪酬與績效捆綁,按每人每年保費3000元的標準,為現任村主幹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採取“先繳後補”的辦法,由個人先繳費,年底考核稱職後再發放補助。

針對運轉經費問題,漳州實行強村與弱村統籌,不搞平均化。通過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與縣級財政按市縣3:7比例落實配套資金,將全市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統一提高到村均每年10萬元,並根據各村實際,實行分檔核撥。將經費撥付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相掛鉤,實行以獎代補,消除等靠要思想。

規範權力運行

給村幹部戴上“緊箍咒”

“這個月誰排第一?”11月5日,長泰縣珪後村公開欄又更新了,村民葉龍生跟柯朱文約好一起去看。他們關心的“排名”,是村裡對7名村“兩委”幹部每月工作任務、工作完成情況、未完成情況對照工作目標等進行的排名,排名會定期公佈在村績效考評公告欄裡,年度季度考評累計三次最後一名的,將給予免職或責令辭職。

為規範村務運作、強化村務監督、嚴格“三資”管理,漳州將村主幹權力納入制度籠子裡來監督,引導各村監委會通過列席村“兩委”會議,對重大事項決策和主要村務活動、財務收支實施全程監督,結果及時或定期公開。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各村集體工程招投標等重大事項,提前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再根據程式進行票決。實行財務審批由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村監委會主任“會簽制”,做到相互制約、堵塞漏洞。同時,健全村黨組織“三會一課”、專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制度,建立村“兩委”坐班值班、周工作例會、代辦服務等日常規章制度,建立農村黨群聯席會議制,規範農村民主議事決策程式,有效防止村主幹“亂拍板”。

此外,加強鄉鎮村集體會計委託代理服務、招投標監管服務和經濟合同審核服務等“三個中心”建設,強化對村集體“三資”和村民小組財務的管理監督,推動100%村實現“村財鎮管縣督、組財村管鎮督、錢賬管用分離”,並建立村公章使用審批管理制度,有效堵住漏洞。

做到上任有目標、履職有承諾、違諾須辭職。

針對村級人才匱乏窘局,漳州實現幹部培養常態化。參照事業幹部待遇,公開招聘回鄉大學畢業生為村級全職文員,並對優秀村主幹實行經公開考錄給“幹部身份”,考試和考核相結合單列招聘給“政策傾斜”,選拔擔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給“政治待遇”的“三給”政策,讓廣大村幹部有幹頭、有奔頭。

完善激勵機制

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

12月1日,龍海九湖鎮村主幹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召開,44位村主幹向鎮領導班子成員等進行2017年工作述職。這是九湖鎮一年一度的村幹部民主評測的一部分,測評結果將作為本年度村幹部經濟報酬、幹部使用和評先評優的直接依據。

“兌現獎的力度逐年加大,落實懲的措施逐年變硬,考評分數高的村主幹可得到最高每人10000元的獎勵,而‘後進者’將會分別進行誡勉談話。”九湖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注重完善經費保障和考核激勵機制,漳州將村主幹待遇納入財政預算內來保障,將全市現任村主幹基本報酬提高到人均每月1800元,大村和重點村2500元。鼓勵村主幹以外的村“兩委”成員兼任團、兵、婦等配套組織負責人和農村“六大員”,按照村主幹基本報酬的60%左右標準統籌確定,實現全市村幹部報酬翻番。強化考核激勵,以基本報酬10%-30%比例設立績效獎金,年終根據履職考評結果分等次核發,打破平均主義。同時,實行薪酬與績效捆綁,按每人每年保費3000元的標準,為現任村主幹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採取“先繳後補”的辦法,由個人先繳費,年底考核稱職後再發放補助。

針對運轉經費問題,漳州實行強村與弱村統籌,不搞平均化。通過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與縣級財政按市縣3:7比例落實配套資金,將全市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統一提高到村均每年10萬元,並根據各村實際,實行分檔核撥。將經費撥付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相掛鉤,實行以獎代補,消除等靠要思想。

規範權力運行

給村幹部戴上“緊箍咒”

“這個月誰排第一?”11月5日,長泰縣珪後村公開欄又更新了,村民葉龍生跟柯朱文約好一起去看。他們關心的“排名”,是村裡對7名村“兩委”幹部每月工作任務、工作完成情況、未完成情況對照工作目標等進行的排名,排名會定期公佈在村績效考評公告欄裡,年度季度考評累計三次最後一名的,將給予免職或責令辭職。

為規範村務運作、強化村務監督、嚴格“三資”管理,漳州將村主幹權力納入制度籠子裡來監督,引導各村監委會通過列席村“兩委”會議,對重大事項決策和主要村務活動、財務收支實施全程監督,結果及時或定期公開。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各村集體工程招投標等重大事項,提前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再根據程式進行票決。實行財務審批由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村監委會主任“會簽制”,做到相互制約、堵塞漏洞。同時,健全村黨組織“三會一課”、專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制度,建立村“兩委”坐班值班、周工作例會、代辦服務等日常規章制度,建立農村黨群聯席會議制,規範農村民主議事決策程式,有效防止村主幹“亂拍板”。

此外,加強鄉鎮村集體會計委託代理服務、招投標監管服務和經濟合同審核服務等“三個中心”建設,強化對村集體“三資”和村民小組財務的管理監督,推動100%村實現“村財鎮管縣督、組財村管鎮督、錢賬管用分離”,並建立村公章使用審批管理制度,有效堵住漏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