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山順德區:集團化辦學“創”出優質學位

本報訊今年9月,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海琴灣社區家長開心地把孩子送到雲路小學。 而在以往, 這裡的家長更希望把孩子送入本原小學。

這一變化源于順德區近年來大力推進的集團化辦學。 雲路小學成為本原教育集團成員校, 正是在集團化發展中, 雲路小學發生了很大變化, 贏得了家長認可。

早些年, 地處珠三角的順德就已成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 但優質均衡的路怎麼走?順德區教育局局長閔樂萍說, 市民對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 “上好學”成為現實需求, 但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與市民需要存在較大差距。

為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教育關切, 2016年, 順德區啟動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通過集團化辦學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順德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 採用“動車組”代替“火車頭”模式, 既發揮優質學校帶動作用, 又為每所學校配上“電動機”。 同時, 區、鎮兩級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 鼓勵有能力的鎮街配套專項資金。

2016年10月, 大良街道依託區域內西山小學、本原小學兩所優質學校, 分別成立西山教育集團、本原教育集團。 教育集團通過名校牽頭、集約辦學、整體聯動、共同提升的辦學模式, 以課程共建為互動平臺, 以教師互助為組織紐帶, 推進理念共用、資源分享、方法共用、利益共用。

“成員校各有各的文化品牌和特色課程。

”西山教育集團理事長、西山小學校長陳志斌認為, 成員校在核心校帶動幫扶的同時, 應保持和擁有各自發展特色。 集團化辦學後, 廣東省武術網點學校李介甫小學充分利用各類資源, 把武術學科跟音樂、美術等學科對接融合, 使武術教學煥發新活力。

“我們不是削峰填穀, 而是讓集團內學校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 ”本原教育集團理事長、本原小學校長徐洪說, 在聯盟式集團辦學模式中, 不是理事長說了算, 集團內定期舉辦校長論壇、中層管理經驗交流會, 共同探索構建現代學校管理制度。

兩個集團還建立特色專業教師柔性流動、定期互派和合理有序輪轉制度, 實現集團內學校師資均衡配置。 集團化辦學後,

環城小學在西山小學書法教師胡春暉的幫助下開設了書法課。 胡春暉不僅自編書法校本教材, 為該校學生上課, 還幫助美術教師樂歡等提高書法水準。 如今, 集團內學校教育教學水準呈“並駕齊驅”之勢, 成為區辦學績效A類學校。

不僅大良, 順德容桂、勒流、均安都探索出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模式。 容桂街道劃區而治, 成立育美教育集團, 打造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帶;均安鎮實施片區聯動, 建立東西片區“1所初中+4所小學”教育共同體;勒流街道則構建“三學區一集團”, 並在江義片區開始試點九年一貫制學區教育共同體建設。

如今, 順德區又開展了初高中集團化辦學實踐。 2016年, 順德區第一中學“牽手”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

實現管理一體、資源分享、文化共建、初高貫通, 共同探索六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 今年7月, 容桂實驗學校也與順德一中“牽手”, 順德一中委託管理容桂實驗學校, 積極探索初高中銜接, 以特色課程建設為主線、以管理為依託、以文化傳承和發展為內核, 帶動區域教育快速發展。

“我們成立名師團隊, 每科有兩名教師精心設計初中課程, 把高中教學理念向初中延伸。 ”順德一中校長謝大海說, 集團內學校教研教學小組經常進行探討, 推進初高中教研教學一體化。 此外, 集團內推行學長制, 鼓勵高中部學生和初中部學生溝通交流。

“原來資源匱乏、平臺狹隘。 ”順德一中外國語學校常務副校長曾祥明說, 集團化辦學後, 該校與順德一中共用優質教學資源、國際交流資源等資源,

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實現外語特色教育發展。

閔樂萍表示, 集團化辦學整合擴大了現有優質資源, 為社會提供了更豐富多元、優質高端的教育供給。 截至目前, 順德已成立教育集團、聯盟近30個, 覆蓋普通高中、中職、義務教育、學前教育等各學段。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04日第3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