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興到底說了啥

今天中午我說:王興演講的邏輯風格很我很像(都是喜歡從國家到產業到技術這樣層層剝皮談事), 而且王興的落腳發力點也和我一貫的觀點一樣, 我呢, 人微言輕, 我過去寫的很多東西, 大家都說傻逼、妄想, 王興說出來, 大家就說太牛了高人啊。 所以我把王興說的邏輯和觀點整理出來, 大家來跪舔王興。

王興最近兩年在業界發聲, 風頭挺勁啊, 比急於想成為一代宗師不斷發表深奧模式/定義/人生哲理的傅盛要風頭勁的多。

王興炒起了兩個概念, 一個是下半場, 一個是T(今日頭條)M(美團)D(滴滴), 專門對應上半場以及上半場的巨頭B(百度)A(阿裡巴巴)T(騰訊),

暗示:你們都老了, 我們才是新一代, 未來世界是屬於我們的。

王興是咋炒下半場的?

他的方法論就是經濟發展三段論:市場紅利驅動、管理驅動、創新科技驅動。 他的論述就是從全球歐美到中國、到中國實業和中國互聯網, 層層深入剝皮分析。

但是他過去只定義了下半場, 而且通過這個論述來讓大家相信確實是下半場了, 以夯實下半場這個定論。 但是他沒說下半場美團要幹啥。

最近, 王興說了。

業界給起的標題是:下一波互聯網的方向是供應鏈和B2B的創新。

也就是說, 美團要做供應鏈, 而且是做B2B的供應鏈, 而且得創新著做。

美團為什麼要幹這個, 和王興說的下半場分析有關。

首先來說歐美, 王興覺得歐洲都沒希望了, 市場紅利(人口與消費)、管理紅利(歐洲是最早管理精良的)、創新科技紅利(高精製造)三大招都用完了。 而且最近20年也沒出現什麼大的能開闢大產業鏈體系的新的創造科技(王興認同人工智慧、新能源、生物科技是可能會開闢新增量大產業的三大創新科技), 所以經濟動盪引發政治動盪。 看看英國公投脫歐、德國組內閣失敗、西班牙政府只能組拼湊內閣聯合執政。 說到美國, 美國從一個相容並包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對立排外的國家, 從川普競選就能看出來。 這樣, 美國就不能繼續吸引全球頂級人才來發展創新科技。

再說中國, 說中國開始走入從改革開放以來從來沒走過的L形,

而且還沒有所謂的上揚時間線, 就這樣一直L, 成為常態。 看中國實業, 都是以2%的增長在發展, 即使利率成為負利率, 人們也不敢投這些企業或買這些企業的股票。

現在唯一增長亮眼的就算中國互聯網了(王興說過去20年中國唯一值得投資的就是互聯網、金融、地產三大行業, 其他都是入錯行了)。 所以人們都紛紛把錢投向互聯網, 從種子輪天使輪ABCD輪到二級市場, 能投則投。 而且過去是中國copy美國模式, 但是現在反過來了, 騰訊市值高於Facebook, 阿裡巴巴市值也快接近amazon, 中國發明了新概念O2O並且還引爆了熱潮, 這個熱潮不僅僅只限於中國互聯網圈、VC圈、媒體圈, 對於中國實業, 反而比中國互聯網圈對O2O更感興趣。 這是中國比歐美都要亮眼的地方,

這是屬於中國的獨特創新、第一次引領世界。

按照經濟發展三段論:中國的市場紅利驅動是結束了, 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 人口消費被房地產貸款壓的消費支出很低, 而且創業創新欲望也被壓的很低, 人們小心翼翼的工作養家買東西, 這給創新科技驅動就帶來傷害。 也就是說:市場紅利、創新科技紅利, 這兩個在中國也遇到問題了(他咋不反證O2O這個創新呢?)這樣來看, 中國就剩下管理驅動這個手段還沒有大力釋放。 但王興理解的管理和咱們傳統管理人員傳統企業管理人員不一樣, 咱們認為管理的重心是PDCA, 王興認為的管理是資源(包括人資源/資金資源/時間資源/產品資源/倉儲運輸資源/生產設備資源)調度分配。

王興還舉了個例子, 是說中國服裝業, 行銷方式、管道銷售方式、研發設計生產方式, 都很落後。 根本滿足不了90後的碎片注意力、個性化服裝追求、快速跟上流行的需求。

那咋辦啊?

王興說中國政府牛啊, 有高人, 想出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供給側改革, 想出來一個解決問題的落地手段:互聯網+。

但是, 王興並不認為所謂的互聯網+就是以企業SaaS為核心。 對照美國, 美國有很好的to C互聯網公司, 也有很好的to B軟體公司或SaaS公司(看Oracle資料庫和中介軟體、大資料、NOSQL資料庫雲計算雲存儲、人工智慧), 但是再看中國, to B企業軟體很慘澹, 市場很小。 這是為啥呢?

王興發現這是因為美國這個國家商業週期非常長, 所以各種手段層層加碼競爭, 而中國商業週期短, 每隔3年就有一波行業或政策紅利(互聯網甚至是一年一次熱潮),而且中國企業的生命週期也很短,所以在很短的企業生存期,追逐紅利熱潮的比較多,而沒法層層加碼競爭,還沒到動用精細化管理經營手段這個砝碼呢(說明精益管理這個砝碼手段不是優先能量啊),新的熱潮機會已經起來了,人們就紛紛調轉船頭跑了。

所以王興說要做B2B服務,但不是企業軟體(SaaS),也不是B2B電商(自己不進貨賣貨,也不開零售平臺招商協力廠商來賣貨)。而是聚焦供應鏈(供給側),以門店終端(零售門店或餐飲門店)為目標客戶:

為他們提供基於科技技術大資料的選址、選品、選供應商、定價、促銷組合、上貨倉配調度

給他們提供移動支付,做好現金流資金沉澱和對外投資、給他們提供周轉資金信貸

給他們導流,把美團的海量消費者導流,用美團最擅長的優惠券到店活動導流

給他們免費提供IT系統鋪設,打穿產供銷這個價值鏈條,沉澱資料、控制產業鏈的資源調度、品質保證、資金流向、金融信貸風控。

這是個運營(資源整合與履約執行)、金融(支付與信貸)、IT系統(產業鏈SaaS)、資料分析(資源最佳匹配調度)的綜合活。

你看滴滴,不就是這樣麼,做運營(出租司機資源整合)、金融(支付和現金流沉澱和提現)、IT系統、資料分析(打車者和計程車最佳匹配調度)。

每隔3年就有一波行業或政策紅利(互聯網甚至是一年一次熱潮),而且中國企業的生命週期也很短,所以在很短的企業生存期,追逐紅利熱潮的比較多,而沒法層層加碼競爭,還沒到動用精細化管理經營手段這個砝碼呢(說明精益管理這個砝碼手段不是優先能量啊),新的熱潮機會已經起來了,人們就紛紛調轉船頭跑了。

所以王興說要做B2B服務,但不是企業軟體(SaaS),也不是B2B電商(自己不進貨賣貨,也不開零售平臺招商協力廠商來賣貨)。而是聚焦供應鏈(供給側),以門店終端(零售門店或餐飲門店)為目標客戶:

為他們提供基於科技技術大資料的選址、選品、選供應商、定價、促銷組合、上貨倉配調度

給他們提供移動支付,做好現金流資金沉澱和對外投資、給他們提供周轉資金信貸

給他們導流,把美團的海量消費者導流,用美團最擅長的優惠券到店活動導流

給他們免費提供IT系統鋪設,打穿產供銷這個價值鏈條,沉澱資料、控制產業鏈的資源調度、品質保證、資金流向、金融信貸風控。

這是個運營(資源整合與履約執行)、金融(支付與信貸)、IT系統(產業鏈SaaS)、資料分析(資源最佳匹配調度)的綜合活。

你看滴滴,不就是這樣麼,做運營(出租司機資源整合)、金融(支付和現金流沉澱和提現)、IT系統、資料分析(打車者和計程車最佳匹配調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