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悲劇了!廣西一23歲小夥熬通宵後中風昏迷

趁年輕, 身體好, 拼一拼。 很多年輕人正是抱著這樣的心理, 猝不及防地倒下了。 在12月3日舉行的廣西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2017年學術年會上, 專家表示, 中風患者的年齡越來越輕, 病後都迫切想要恢復身體功能, 卻往往不懂得康復的秘訣在於“早”。

年會上, 來自全區的康復醫學專家分享了這一領域內的最新理念、技術和成果。 很多專家都不約而同提到一個問題——中風年輕化。

網路圖片

廣西江濱醫院脊髓康復科主任陽初玉告訴記者, 該院收治過最年輕的中風患者是一名只有23歲的小夥子。 他在熬了一個通宵後, 早上突然倒地昏迷, 送到醫院後發現是中風了。

這個小夥子由於長時間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 已經患上了高血壓和糖尿病。 可惜這沒有引起他的重視, 那次通宵熬夜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把他壓倒了。

據介紹, 該院病區裡收治的中風病人中,

二三十歲的越來越多。 年紀輕輕就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 康復治療成了他們最迫切的需求。

然而, 很多病人對康復的認識很欠缺。 有人認為康復就是針灸、按摩, 做幾次沒效果, 就放棄了。 有人認為中風是大病, 至少得養個一年半載的, 等身體養好些了, 才能開始康復訓練。

陽初玉介紹, 康復醫學早已超越人們固有的認識, 形成了很成熟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對中風、車禍、摔傷等患者, 相當一部分人通過科學的康復治療, 能夠恢復行走、工作, 甚至駕車等身體功能。 近年來, 情景模擬、機器人輔助等高新技術的應用, 讓患者看到更大的希望。

專家特別提醒, 中風後的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最好在3個月內開始接受康復訓練, 尤其是第一個月,

是關鍵時期。 不要想著先把身體養好再說, 否則一些由偏癱導致的異常運動模式已經形成, 再想糾正就會變得很困難。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張若凡

點贊(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