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土耳其最大戰艦剛服役就過時,裝兩座密集陣近防炮也白瞎

近年來, 土耳其海軍在建設方面肯花大量資金, 並極力扶持本國艦艇工業, 而“巴伊拉克塔爾”級登陸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這種登陸艦是土耳其截至目前建造的最大作戰艦艇, 同級艦共建造2艘。 但是, 其實這種登陸艦剛服役就已經過時,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巴伊拉克塔爾”級登陸艦是一種採用艦首開門的坦克登陸艦, 功能上類似於美國在半個世紀以前建造的“新港”級登陸艦。 如果倒退50年, 該級登陸艦倒是可圈可點, 但在反艦導彈已經非常發達的今天, 要想在實戰條件下沖抵灘頭再卸下車輛和物資, 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因此, 很多一流強國已經不再建造類似于“巴伊拉克塔爾”級這樣的戰艦, 更傾向於造綜合能力更強的船塢登陸/運輸艦, 甚至是兩栖攻擊艦。 土耳其海軍也希望能獲得兩栖攻擊艦, 並訂購了“阿納多盧”號。 該艦以“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為藍本, 具備起降F-35B戰鬥機的能力。

但“阿納多盧”號是從2016年4月30日開工的, 至少得等到2021年才服役。 而為了迫不及待地提升自己的兩栖作戰能力, 土耳其海軍在2015年左右訂購兩艘“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 該級艦的建造工期要短很多,

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能建成並服役。

從舷窗望出去, 可看到“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艦首。 前部武器的佈置是比較奇怪的, 為避免影響艦首艙門的高度, 專門建了個檯子用於安裝“密集陣”近防系統。 在“密集陣”的兩側, 各有一門奧托•梅臘拉型40毫米機關炮。

這樣設計, 兩門40毫米機關炮的射界受到很大影響。

“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滿載排水量為7200多噸, 武器配置顯得過於擁擠。 加裝40毫米機關炮是個很大的敗筆, 如果用於防空, “密集陣”足可以應付前半球的目標, 而如果用於對陸火力支援, 這種中小口徑的速射炮威力太小、射程太近。 該級艦由阿納多盧船廠建造, 動力是4台柴油機, 採用了比較另類的三軸推進, 航速為18節左右。

圖為“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船艙內部, 還是挺寬敞的。 該級坦克登陸艦可搭載貨物1200噸, 最多能運送486名士兵, 大致為營級規模部隊。 在貨艙上方的甲板上, 也可以用於裝貨。 抵達港口和灘頭後, 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能夠直接從貨艙裡開到岸上。

此型坦克登陸艦配軍官12人, 士兵117人。 全艦使用鋼材建成, 具備在5~6級海況下作業的能力, 使用壽命為40年。 “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除了作為支援兩栖作戰的艦艇以外, 還可擔任旗艦、後勤支援艦和運輸艦, 具備運送大量武器和彈藥的能力。

航行中的“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可能是由於土耳其海軍的戰技術任務書的要求過於苛刻,設計方才會想到讓兩門40毫米機關炮和“密集陣”擠在一起的思路。在前甲板的後部,左右舷還配備了吊臂,以及放置小艇的小艇架,導致過多的空間被佔據。

“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艦島顯得非常短,高度較大。在艦橋後部上方,則是另外一座“密集陣”近防炮。一艘7000噸級的坦克登陸艦配有兩座“密集陣”近防炮,可以說在同噸位登陸艦裡面防空能力已經很強了。

正是因為希望實現的功能太多,造成“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甲板空間過於擁擠。首先是造成艦島太短而沒有辦法設計機庫,而在現代登陸艦中這個設施已經成為標準配置。其次是小艇架和吊臂的存在,貨運甲板空間被大大擠佔。第三個方面是武器配置不合理,只能在“密集陣”近防炮旁邊裝40毫米炮湊數,對陸支援能力流於形式。

“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噸位比俄羅斯的“伊萬•葛籣”級登陸艦略大,但後者的佈局更加合理。“伊萬•葛籣”級登陸艦放棄了小艇架,獲得一個可容納2架卡-27反潛直升機或卡-29通用直升機的機庫,也沒有裝小口徑機關炮,而是配備三座近防系統,其中1門萬發炮,末端防禦能力遠比“巴伊拉克塔爾”級強。

通過建造2艘“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土耳其海軍獲得了急需的兩栖投送能力。與此同時,犧牲也是挺大的。如果土耳其選擇建造2艘“阿納多盧”級兩栖攻擊艦,那麼立體投送能力將獲得質的飛躍,而且同時還可保持隨時有一艘輕型航母可用。而採用現在的方案,如果“阿納多盧”級處於在塢修理階段,那麼就只能依靠2艘坦克登陸艦了。

航行中的“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可能是由於土耳其海軍的戰技術任務書的要求過於苛刻,設計方才會想到讓兩門40毫米機關炮和“密集陣”擠在一起的思路。在前甲板的後部,左右舷還配備了吊臂,以及放置小艇的小艇架,導致過多的空間被佔據。

“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艦島顯得非常短,高度較大。在艦橋後部上方,則是另外一座“密集陣”近防炮。一艘7000噸級的坦克登陸艦配有兩座“密集陣”近防炮,可以說在同噸位登陸艦裡面防空能力已經很強了。

正是因為希望實現的功能太多,造成“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甲板空間過於擁擠。首先是造成艦島太短而沒有辦法設計機庫,而在現代登陸艦中這個設施已經成為標準配置。其次是小艇架和吊臂的存在,貨運甲板空間被大大擠佔。第三個方面是武器配置不合理,只能在“密集陣”近防炮旁邊裝40毫米炮湊數,對陸支援能力流於形式。

“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的噸位比俄羅斯的“伊萬•葛籣”級登陸艦略大,但後者的佈局更加合理。“伊萬•葛籣”級登陸艦放棄了小艇架,獲得一個可容納2架卡-27反潛直升機或卡-29通用直升機的機庫,也沒有裝小口徑機關炮,而是配備三座近防系統,其中1門萬發炮,末端防禦能力遠比“巴伊拉克塔爾”級強。

通過建造2艘“巴伊拉克塔爾”級坦克登陸艦,土耳其海軍獲得了急需的兩栖投送能力。與此同時,犧牲也是挺大的。如果土耳其選擇建造2艘“阿納多盧”級兩栖攻擊艦,那麼立體投送能力將獲得質的飛躍,而且同時還可保持隨時有一艘輕型航母可用。而採用現在的方案,如果“阿納多盧”級處於在塢修理階段,那麼就只能依靠2艘坦克登陸艦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