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甯海這7個湖泊成名已久,卻低調地不食人間煙火

2017-12-11 寧海旅遊

有些湖泊或水庫, 成名已久卻依然低調。 在漫漫時間長河之中, 它們用自己流動的軌跡惠及倚水而生的人們, 留下了一代代的記憶, 以某種方式影響著遠方。

一汪湖水, 是鄉愁。 在寧海, 就有7條不可遺忘的湖泊、水庫。

這些流動的身姿, 有的壯闊、有的溫婉、有的輕盈、有的恬靜, 有的親切。 我們一起走近它們, 並告訴世人:水庫, 才不是刻板的;水庫, 也是有故事的。

白 溪 水 庫

兼濟天下的壯闊

在寧海縣境內, 有青溪、洋溪、鳧溪等五大水系, 而位於首位的就是白溪, 堪稱整個寧波的“大水缸”。

白溪水庫從天臺山與天姥山的崇山峻嶺中起源, 一路奔流直下, 沿著蜿蜒的天臺山南脈山麓越田間, 穿村鎮, 往東蜿蜒而去。 直至水車港頭, 匯入東海, 全長50餘公里。 雖無沖天之勢, 但對於在此間生活了千百年的寧海人來說, 白溪無啻于生命源泉。

白溪的恩澤沿著時間長河汩汩而下, 綿延至今。 20多年前白溪水庫開工建設後, 這條古老的河流又重新燃起了蓬勃的生命力。 站在水庫邊上遠眺, 寬闊遼遠的湖面上, 青山倒映, 船過處泛起波瀾推遞到更遠。 水至清至綠, 襯托著兩岸裸露的絕壁更加青白一片。

迷人的閬風晨渡、充滿奇峰怪石、溪流飛瀑的大松溪峽谷、流光溢彩的天水三絕……最如畫的場景莫過於亂入一排竹筏, 小而靈活, 與背後連綿不斷的山景相映成趣。 這是從白溪水庫開始的, 屬於浙東大峽谷的九曲十八彎。 只有親身體驗, 才能真正感知到它的宏大與險峻。

地址:寧波市甯海縣白溪幹流中游

西 溪 水 庫

氧吧天堂

相比白溪水庫, 西溪水庫算得上年輕。 2009年才正式竣工的它, 湖面和集雨面積都相當可觀。 如果說白溪水庫是寧波人的“大水缸”, 那麼西溪以及附近的黃壇水庫便是全甯海的集中供水地。

從盤山公路上遠遠望去,

水庫仿佛一顆剛剛露世的明珠, 清淩淩地鑲嵌在一眾巍峨青山間。 冒著鮮綠的梯田層層疊疊, 襯著堤壩愈發綿長。 成蔭的叢叢綠意中, 間或有阡陌交通, 小樓齊整, 比起水庫, 乍看更像青山綠水的生態公園。

黃壇西溪這塊區域, 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天然氧吧。 駛過西溪水庫再往前數分鐘,便是“閑雲隱處,野鶴落湫”的野鶴湫景區。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往上走,兩邊山峰層疊、溪水潺潺,漫山遍野都是竹林,風吹過,竹葉脫離枝幹,紛飛於天地間,多了幾份浪漫和儒雅的意味。

秋高氣爽時,環繞西溪水庫,向著雙峰方向,過西溪水庫、雙橋洞隧道,往榧坑方向開,至中央山村;拐過岔路,再左拐至過清水柒村、大陳村、張遼村,便可以到達終點的逐步村,雲霧繚繞像是神仙居地一般,美豔不可方物。這條寧海境內最經典的原生態溯溪路線,是西溪“大氧吧”的美好饋贈。

地址:寧波市甯海縣白溪支流大溪中游

黃 壇 水 庫

山林共棲

黃壇水庫位於山清水秀的甯海黃壇鎮洋溪的中游,在距離縣城8公里的山林裡獨善其身。遠遠望去自成一派風流,走近一探水質優良清澈見底。黃壇水庫在寧海擔任著眾多角色:除了防洪、供水基礎作用外,還可發電、養魚,可謂是全面發展。

沿著山路盤旋而上,“黃壇水庫”四個金燦燦的大字鑽入眼簾。黃壇水庫建於1958年,1989年加固除險,如今歷經約60載風霜。大壩壩型為粘土心牆沙殼壩,是個總庫容1830萬平方米的中型水庫。供水、發電、防洪不在話下,它更高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生態型、花園式”的水庫。

這裡溝谷縱橫,林木茂盛,藥材豐富,氣候涼爽宜人,山光水色秀麗多姿。更兼有飛瀑流泉,面積廣闊且保存較為完好的天然常綠林等自然景觀。雖說它只是黃壇水庫上游的一個支流,但卻擁有不盡訴說的美景和傳說。

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往上走,兩邊山峰層疊、溪水潺潺,漫山遍野都是竹林,風吹過,竹葉脫離枝幹,紛飛於天地間。看不厭的山清水秀,聽不膩的傳說故事,呼吸不盡的新鮮空氣。黃壇水庫在天地間有其獨特的一份美。遊人在漫步中與自然變得更親近,與清風同棲,與山林共呼吸也未必奢侈了。

地址:寧波市甯海縣黃壇鎮洋溪中游

力 洋 水 庫

一路看水,一路懷古

位於力洋鎮北力洋溪流上的力洋水庫,可以擔得起“波瀾壯闊”四個字。三面群山環抱,一面大壩高築,寬闊大氣,圍起了清澈如鏡的湖水。湖面極大極平整,青綠似玉,映射出後方高大巍峨的山群。

秋天,正午過後的陽光紛紛傾瀉下來,在水面打落出一湖波光粼粼的碎片,像撒了金銀一般,多看一會兒隻覺滿眼燈光明滅。偶爾會看到有工作人員撐著小船從遠方經過,一人一舟,緩緩移動,頗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

力洋水庫的沿線很長,穿過圈圈繞繞的盤山公路,最特別的風景莫過於周邊的古村了。力洋舊稱瀝陽,意指“蒼山之麓,瀝水之陽”。身為大族古鎮,古村落的資源相當豐富;而古人又好逐水而居,沿著力洋水庫找尋古韻,一定大有收穫。

上游到頭,便是寧海的孔子後裔聚居地,力洋孔村。村頭一條從茶山順流而下的桃花溪,蜿蜒自在,匯入的就是力洋水庫。下游頂端的力洋村是另一方淨地,相差一字,風格有別。力洋村山明水秀,歷來被稱為寧海的“東部糧倉”。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力洋鎮以北(力洋溪流上)

胡 陳 港 水 庫

壯麗似山河

胡陳港水庫水庫位於蛇蟠洋三門灣北端,呈“丫”形,水源主要由上游的胡陳溪、中宜溪和中游的西溪等三大溪流匯入。水庫就在胡陳港大橋下,站在大橋上眺望,兩岸極為開闊,波濤不定,船隻星星點點地分佈著,一眼望不到盡頭。

水面的顏色略為渾濁,與養在深山裡的水源不同,是很有煙火氣的暗青色。有風來時,波瀾四起,驚濤拍岸,看起來與江河無異。如此澎湃洶湧的水庫,著實不多見。

水庫建造於1979年的胡陳港水庫,當年便在灌溉的同時,投入了養魚生產,如今已經發展成了在周邊相當有名氣的垂釣地。釣魚可不單單是老年人的愛好,對於真正的樂者來說,釣魚其實是一種神機莫測的雙向碰撞。

除了垂釣,沿著胡陳港水庫一路向上,還會邂逅更多的戶外運動激情。比如全國排名前三的滑翔基地,40公里國家登山健身步道,80公里的山地自行車賽道;自駕車露營活動區、草坪露營區、竹林露營區等。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蛇蟠洋三門灣北端

楊 梅 嶺 水 庫

家門口的好朋友

好多水庫都隱匿在山清水秀之地,被綠意覆蓋。楊梅嶺水庫卻是特別的存在,它有別於一般的水庫,熟得就像老朋友,或者親切地似家門口潺潺流動的河流。在楊梅嶺村深處,就滿是它清澈的面容。

進村子前有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長勢喜人,農人極富有創造性,在稻田裡樹上了一個個服裝各異的稻草人,“守望者”與稻田構成了奪目的風景線,像從油畫裡走出來似的。車子繞過村子裡坑坑窪窪的小路一直開到底就是楊梅嶺水庫,一個村子裡的水庫。

楊梅嶺水庫是楊梅嶺村的後花園,到這裡就是另外一番天地,視野開闊光線充足,像被洗過的澄澈藍天上,白雲一朵朵鼓足勁了聚在一起。水庫邊上的一排房子,可以說是最占“地利”的居所,有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味。楊梅嶺水庫與楊梅嶺村朝夕相處,日日夜夜守護著這一方寧靜的家園。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梅林街道楊梅嶺村

車 嶴 港 水 庫

遙知秀色

為了水源的乾淨,水庫常常都是在遠離污染源的山裡,而把這個遠離做到極致的應該是就是車嶴港水庫了。山路九曲十八彎不知繞了多少回合,才來到這座大山深處的水庫。人煙稀少,車輛更是不見蹤影,放眼望去就是綠茫茫的山林。

湖面上的水波瀾不驚,只是偶然的落葉蕩開一些漣漪。停泊在岸邊的小舟毫無動靜,小船的身上都是歲月洗禮下斑駁的痕跡,一動不動的樣子讓人覺得似乎從這裡有水的時候,它就在這裡了。

這裡的秀色說不清是路途偏遠所致,還是由於造物主的偏愛,樹木的寧,小舟的孤,白鵝的雅,都讓這裡可愛起來,這是獨屬於這片水域的韻。左搖右擺的大白鵝打破了這長久的平靜,它們排著並不整齊的隊伍“嘎嘎嘎”而來,與水面渾然一體組成一幅明麗的畫卷。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車嶴村

寧海,因水而美,因水而勝

哪怕你初聽為“寧靜的海”也不為過

有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庫水源滋養著世代

是寧海人何其的幸運

我們用雙手開墾的水域,也應用雙手去守護

駛過西溪水庫再往前數分鐘,便是“閑雲隱處,野鶴落湫”的野鶴湫景區。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往上走,兩邊山峰層疊、溪水潺潺,漫山遍野都是竹林,風吹過,竹葉脫離枝幹,紛飛於天地間,多了幾份浪漫和儒雅的意味。

秋高氣爽時,環繞西溪水庫,向著雙峰方向,過西溪水庫、雙橋洞隧道,往榧坑方向開,至中央山村;拐過岔路,再左拐至過清水柒村、大陳村、張遼村,便可以到達終點的逐步村,雲霧繚繞像是神仙居地一般,美豔不可方物。這條寧海境內最經典的原生態溯溪路線,是西溪“大氧吧”的美好饋贈。

地址:寧波市甯海縣白溪支流大溪中游

黃 壇 水 庫

山林共棲

黃壇水庫位於山清水秀的甯海黃壇鎮洋溪的中游,在距離縣城8公里的山林裡獨善其身。遠遠望去自成一派風流,走近一探水質優良清澈見底。黃壇水庫在寧海擔任著眾多角色:除了防洪、供水基礎作用外,還可發電、養魚,可謂是全面發展。

沿著山路盤旋而上,“黃壇水庫”四個金燦燦的大字鑽入眼簾。黃壇水庫建於1958年,1989年加固除險,如今歷經約60載風霜。大壩壩型為粘土心牆沙殼壩,是個總庫容1830萬平方米的中型水庫。供水、發電、防洪不在話下,它更高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生態型、花園式”的水庫。

這裡溝谷縱橫,林木茂盛,藥材豐富,氣候涼爽宜人,山光水色秀麗多姿。更兼有飛瀑流泉,面積廣闊且保存較為完好的天然常綠林等自然景觀。雖說它只是黃壇水庫上游的一個支流,但卻擁有不盡訴說的美景和傳說。

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往上走,兩邊山峰層疊、溪水潺潺,漫山遍野都是竹林,風吹過,竹葉脫離枝幹,紛飛於天地間。看不厭的山清水秀,聽不膩的傳說故事,呼吸不盡的新鮮空氣。黃壇水庫在天地間有其獨特的一份美。遊人在漫步中與自然變得更親近,與清風同棲,與山林共呼吸也未必奢侈了。

地址:寧波市甯海縣黃壇鎮洋溪中游

力 洋 水 庫

一路看水,一路懷古

位於力洋鎮北力洋溪流上的力洋水庫,可以擔得起“波瀾壯闊”四個字。三面群山環抱,一面大壩高築,寬闊大氣,圍起了清澈如鏡的湖水。湖面極大極平整,青綠似玉,映射出後方高大巍峨的山群。

秋天,正午過後的陽光紛紛傾瀉下來,在水面打落出一湖波光粼粼的碎片,像撒了金銀一般,多看一會兒隻覺滿眼燈光明滅。偶爾會看到有工作人員撐著小船從遠方經過,一人一舟,緩緩移動,頗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

力洋水庫的沿線很長,穿過圈圈繞繞的盤山公路,最特別的風景莫過於周邊的古村了。力洋舊稱瀝陽,意指“蒼山之麓,瀝水之陽”。身為大族古鎮,古村落的資源相當豐富;而古人又好逐水而居,沿著力洋水庫找尋古韻,一定大有收穫。

上游到頭,便是寧海的孔子後裔聚居地,力洋孔村。村頭一條從茶山順流而下的桃花溪,蜿蜒自在,匯入的就是力洋水庫。下游頂端的力洋村是另一方淨地,相差一字,風格有別。力洋村山明水秀,歷來被稱為寧海的“東部糧倉”。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力洋鎮以北(力洋溪流上)

胡 陳 港 水 庫

壯麗似山河

胡陳港水庫水庫位於蛇蟠洋三門灣北端,呈“丫”形,水源主要由上游的胡陳溪、中宜溪和中游的西溪等三大溪流匯入。水庫就在胡陳港大橋下,站在大橋上眺望,兩岸極為開闊,波濤不定,船隻星星點點地分佈著,一眼望不到盡頭。

水面的顏色略為渾濁,與養在深山裡的水源不同,是很有煙火氣的暗青色。有風來時,波瀾四起,驚濤拍岸,看起來與江河無異。如此澎湃洶湧的水庫,著實不多見。

水庫建造於1979年的胡陳港水庫,當年便在灌溉的同時,投入了養魚生產,如今已經發展成了在周邊相當有名氣的垂釣地。釣魚可不單單是老年人的愛好,對於真正的樂者來說,釣魚其實是一種神機莫測的雙向碰撞。

除了垂釣,沿著胡陳港水庫一路向上,還會邂逅更多的戶外運動激情。比如全國排名前三的滑翔基地,40公里國家登山健身步道,80公里的山地自行車賽道;自駕車露營活動區、草坪露營區、竹林露營區等。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蛇蟠洋三門灣北端

楊 梅 嶺 水 庫

家門口的好朋友

好多水庫都隱匿在山清水秀之地,被綠意覆蓋。楊梅嶺水庫卻是特別的存在,它有別於一般的水庫,熟得就像老朋友,或者親切地似家門口潺潺流動的河流。在楊梅嶺村深處,就滿是它清澈的面容。

進村子前有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長勢喜人,農人極富有創造性,在稻田裡樹上了一個個服裝各異的稻草人,“守望者”與稻田構成了奪目的風景線,像從油畫裡走出來似的。車子繞過村子裡坑坑窪窪的小路一直開到底就是楊梅嶺水庫,一個村子裡的水庫。

楊梅嶺水庫是楊梅嶺村的後花園,到這裡就是另外一番天地,視野開闊光線充足,像被洗過的澄澈藍天上,白雲一朵朵鼓足勁了聚在一起。水庫邊上的一排房子,可以說是最占“地利”的居所,有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味。楊梅嶺水庫與楊梅嶺村朝夕相處,日日夜夜守護著這一方寧靜的家園。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梅林街道楊梅嶺村

車 嶴 港 水 庫

遙知秀色

為了水源的乾淨,水庫常常都是在遠離污染源的山裡,而把這個遠離做到極致的應該是就是車嶴港水庫了。山路九曲十八彎不知繞了多少回合,才來到這座大山深處的水庫。人煙稀少,車輛更是不見蹤影,放眼望去就是綠茫茫的山林。

湖面上的水波瀾不驚,只是偶然的落葉蕩開一些漣漪。停泊在岸邊的小舟毫無動靜,小船的身上都是歲月洗禮下斑駁的痕跡,一動不動的樣子讓人覺得似乎從這裡有水的時候,它就在這裡了。

這裡的秀色說不清是路途偏遠所致,還是由於造物主的偏愛,樹木的寧,小舟的孤,白鵝的雅,都讓這裡可愛起來,這是獨屬於這片水域的韻。左搖右擺的大白鵝打破了這長久的平靜,它們排著並不整齊的隊伍“嘎嘎嘎”而來,與水面渾然一體組成一幅明麗的畫卷。

地址: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車嶴村

寧海,因水而美,因水而勝

哪怕你初聽為“寧靜的海”也不為過

有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庫水源滋養著世代

是寧海人何其的幸運

我們用雙手開墾的水域,也應用雙手去守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