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天露腿,老了真得關節炎嗎?丨有請大醫生

以下為2017年12月5日【有請大醫生】直播文字實錄

Q:常見的關節炎有哪些?

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炎(包括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等。 最常見的包括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

一般情況下, 關節炎是關節部位發生炎症, 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等, 甚至活動受限。 不過單純關節疼痛不一定就是患了關節炎, 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比如骨質疏鬆、腫瘤等。

Q:年輕時不怕冷, 露腳踝、膝蓋, 老了真會得關節炎嗎?

這種說法並不科學。 關節炎與寒冷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長時間機體受凍會導致肌肉收縮, 關節僵硬, 關節血運減少, 滑液分泌減少, 產生短暫的疼痛感, 但這並非是關節炎。 只是如果天氣寒冷, 不注重對關節的保暖, 有可能增加意外受傷幾率, 造成間接危害, 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關節負擔。

許多老人會有這種概念, 可能源于心理因素的影響, 比如寒冷天氣, 人的情緒容易低落, 負面情緒降低疼痛閾值, 使人感到疼痛加劇, 或者血液迴圈不佳, 產生疼痛感覺。

造成關節炎的常見因素有:

年紀大。 關節有“壽命”, 用的時間越長, 骨關節炎發病率越高, 所以多數是中老年人。

家族遺傳。

關節損傷。 比如足球運動員、短跑運動員等, 他們使用膝蓋的頻率遠高於常人, 也會提高關節炎發病率。

女性關節炎發病率高於男性。

其他原因。 如長期姿態不良、糖尿病、低甲狀腺素、痛風等, 都會一定程度提高關節炎的發病率。

Q:風濕與類風濕關節炎是同一種病嗎?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範疇, 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西醫中通常所說的“風濕”並不是某一個獨立的疾病,

而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 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清陰性脊柱炎、乾燥綜合征、骨關節炎、痛風、皮肌炎、硬皮病等100多種疾病, 這些疾病中的大多數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也被稱為風濕免疫病。

風濕與類風濕雖僅有一字之差, 但都有關節疼痛的症狀, 為此人們常常混淆風濕病與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屬於風濕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一般好發於小關節, 如手指關節、腳趾關節、腕關節等部位, 往往累及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 且呈反復性和對稱性。 患者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晚期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 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

Q:關節炎也是老年病嗎?

“關節炎是老年病, 年輕人不會得!”是一個很常見的誤解。 關節炎分很多種, 有些好發於老年人, 有些好發于年輕人, 不能認為老年人才會得。 它會影響任何年齡段的人, 包括兒童、青年人、中年人。

以下關節炎與特定群體相關性會比較大:

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女性中比男性中更常見。

痛風關節炎和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炎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見。

老年人更常患骨關節炎, 即退化性、磨損性的關節炎。

Q:孕婦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能繼續吃藥控制疼痛嗎?

嚴格來講, 這類孕媽媽在懷孕前就應在醫生的指導下, 做好方案, 畢竟有的藥物對胎兒的發育有一定影響。

在懷孕期間, 也不要擅自使用藥物, 不要盲目進行治療。 請專科醫生查看服用的藥物是否對胎兒有致畸作用, 一般需要適當使用一些可以控制病情的藥物, 比如羥基氯喹和其他一些可用的免疫製劑等。 因此, 孕媽媽不必過分擔憂, 正規醫院的專科醫生會根據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Q:關節炎患者還能運動嗎?

要視病情程度而定,如果是損傷導致的,關節紅腫熱痛厲害,處於關節炎症的急性期,建議減少運動,適當休息;但如果不是創傷性,建議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適量運動,對關節康復有利。

合理的體育鍛煉有助減輕關節炎造成的疼痛,而關節長期不活動,會逐漸僵硬、肌肉萎縮,活動越來越受限:

合適的運動量,注意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每天30-40分鐘,每週5次。根據自己的情況拆分運動量。

必要的熱身。選擇慢走、原地踏步或拉伸肌肉,做好充足熱身。

運動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強度和時間,不操之過急。

選擇能提供緩衝的運動鞋。一些關節畸形的患者,必要時要增加矯形鞋墊以更好地支持足部。

Q: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能根治嗎?

絕大多數的類風濕關節炎無法根治,它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一樣,需要通過藥物等手段長期控制,緩解症狀和減緩疾病進展,通過合理治療,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壽命。患者如果抓住發病前三個月的視窗期,及時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指導下診斷、治療,以後停藥的機會大大增加。

飲食上,除痛風等少數幾個關節炎外,大多數風濕病或關節炎患者可以正常飲食,無需“忌口”,注意飲食健康、均衡即可。

Q:如何預防關節炎?

1.避免過度磨損關節。

減少對關節傷害大的活動,如登山、爬樓梯、負重走等,如果運動頻率過度,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加快膝關節軟骨的磨損,導致膝關節炎發生。建議選擇平地行走、跑步、游泳等。

2.儘量不要負重。

3.適當做一些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

肌肉有力能適當緩解關節壓力,減少關節磨損和損傷。

4.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有良好生活方式。

營養過剩、肥胖可誘發或加重骨關節炎。

如果不幸患了關節炎,建議遵循醫囑進行系統的藥物治療,定期監測,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因延誤治療,而出現關節永久損傷,繼而需要手術治療。

主講人:穆榮

穆榮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主任醫師

擅長:

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硬皮病)、抗磷脂綜合征(免疫性復發流產)、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綜合征、血管炎和痛風等多種風濕病及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治療。

其他榮譽: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中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病專家委員會常委兼副總幹事;

北京免疫協會常務理事;

亞太風濕聯盟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健康世界》編委。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Q:關節炎患者還能運動嗎?

要視病情程度而定,如果是損傷導致的,關節紅腫熱痛厲害,處於關節炎症的急性期,建議減少運動,適當休息;但如果不是創傷性,建議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適量運動,對關節康復有利。

合理的體育鍛煉有助減輕關節炎造成的疼痛,而關節長期不活動,會逐漸僵硬、肌肉萎縮,活動越來越受限:

合適的運動量,注意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每天30-40分鐘,每週5次。根據自己的情況拆分運動量。

必要的熱身。選擇慢走、原地踏步或拉伸肌肉,做好充足熱身。

運動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強度和時間,不操之過急。

選擇能提供緩衝的運動鞋。一些關節畸形的患者,必要時要增加矯形鞋墊以更好地支持足部。

Q: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能根治嗎?

絕大多數的類風濕關節炎無法根治,它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一樣,需要通過藥物等手段長期控制,緩解症狀和減緩疾病進展,通過合理治療,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壽命。患者如果抓住發病前三個月的視窗期,及時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指導下診斷、治療,以後停藥的機會大大增加。

飲食上,除痛風等少數幾個關節炎外,大多數風濕病或關節炎患者可以正常飲食,無需“忌口”,注意飲食健康、均衡即可。

Q:如何預防關節炎?

1.避免過度磨損關節。

減少對關節傷害大的活動,如登山、爬樓梯、負重走等,如果運動頻率過度,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加快膝關節軟骨的磨損,導致膝關節炎發生。建議選擇平地行走、跑步、游泳等。

2.儘量不要負重。

3.適當做一些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

肌肉有力能適當緩解關節壓力,減少關節磨損和損傷。

4.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有良好生活方式。

營養過剩、肥胖可誘發或加重骨關節炎。

如果不幸患了關節炎,建議遵循醫囑進行系統的藥物治療,定期監測,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因延誤治療,而出現關節永久損傷,繼而需要手術治療。

主講人:穆榮

穆榮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主任醫師

擅長:

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硬皮病)、抗磷脂綜合征(免疫性復發流產)、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綜合征、血管炎和痛風等多種風濕病及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治療。

其他榮譽: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中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病專家委員會常委兼副總幹事;

北京免疫協會常務理事;

亞太風濕聯盟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健康世界》編委。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