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浴火重生——這些世界頂級博物館守護了戰火中的“國家寶藏”

12月6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 並將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這一決定打開了潘朵拉魔盒, 為原本就不太平的耶路撒冷又扔下一枚重磅炸彈, 多地爆發示威衝突, 中東矛盾加劇。

古今中外, 由於宗教信仰、領土、資源等不平衡的問題引起的戰爭無數, 而戰爭帶來的不僅是城市的毀滅、人們肉體和精神的打擊, 還有對文化的破壞和摧殘。 博物館代表了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 好像正是由於它的代表意義, 所以博物館就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被大肆地掠奪、毀壞。

無論是經過戰火的洗禮依舊矗立的還是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博物館都無法再複製過去的歷史, 展現同樣的價值, 給人同樣的心理慰藉。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 是“聖城”, 是成為塵世間人與上帝交流的必要場所;但它也是阿道司·赫胥黎口中的“宗教的屠宰場”、福樓拜口中的“停屍房”。 塵世之城與天國之城的差別令它的征服者和訪問者遭受失望與折磨。

西牆

西牆又名哭牆, 是環繞第二聖殿庭院的古城牆的殘存部分。 在四面牆之中, 西牆被認為是當年最靠近聖殿的, 使它成為猶太教信仰中除聖殿山本身以外最神聖的地點。 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慘遭德國法西斯殺害的猶太人達600萬之多。 這些慘痛的歷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猶太人的心靈之中, 哭牆便更被猶太人視為信仰和團結的象徵。

哭牆由大石砌成, 西元前10世紀所羅門繼承王位後, 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聖殿所羅門聖殿, 俗稱“第一聖殿”。 西元前586年, 第一聖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倫人摧毀。 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流亡生活, 猶太人陸續重返家園, 後來又在第一聖殿舊址上建造第二聖殿。

西元70年, 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暴政, 結果提多將軍率軍圍攻耶路撒冷, 聖殿被焚毀, 僅留下西邊一道圍牆(哭牆)。 直至拜占庭帝國時期猶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時獲得一次重歸故里的機會,

無數的猶太教信徒紛紛至此, 面壁而泣, “哭牆”由此而名。

2001年7月29日, 猶太人極端宗教團體“聖殿山忠誠者”在耶路撒冷老城馬格裡布門外的一個停車場舉行簡短儀式, 紀念猶太第一和第二聖殿遭到外族毀滅, 並象徵性地為重建“第三聖殿”舉行奠基儀式。 結果奠基儀式引發了以巴的暴力衝突。

聖墓教堂

聖墓教堂刻滿了征戰和興亡的印記。 據統計, 它先後遭受過各國的征服共達37次之多。

聖墓教堂的各個部分被基督教的不同分支教派所控制, 由於教派紛爭厲害、爭鬥不止, 1757年國際仲裁組織判定, 以當時爭端發生時的範圍為永久範圍。 教堂內每一釘子、蠟燭、石頭都登記在案, 分歸各個教派所有, 還有些共管區。 樓梯最後一級臺階是屬於院子的延伸部分還是樓梯的爭執從未停止, 甚至在1920年有兩位教士因此被殺。

各派長年爭鬥的結果就是聖墓教堂大門的鑰匙是掌管在阿拉伯望族手中, 每天早晨由其負責打開大門。

柏林•博物館島

柏林,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但在歷史上,卻是個動盪不安的城市。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是它的代名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柏林用柏林牆分割成東、西柏林。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重新獲得全德國首都的地位。

柏林博物館島由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多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館島。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

新博物館建於1843年至1859年,是為分擔老博物館太多的藏品壓力而建。1939年,出於戰爭的原因,新博物館被迫關閉。在盟軍轟炸柏林時,新博物館受損嚴重。戰後,除個別展廳外,博物館大部遭廢棄,甚至一度有被整體拆除之虞。1985年,東德政府最終決定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復新博物館,2009年10月新館修復工作完成,重新投入使用。

法國•盧浮宮

盧浮宮從堡壘到皇宮再到博物館,其悠久的歷史見證了法國的興衰。兩次世界大戰法國都有參與,而在二戰期間,時任盧浮宮館長的賈克·喬劄以他的智慧避免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戰火的炮擊。

1939年8月25日,預感到戰爭臨近的喬劄宣佈盧浮宮閉館3日進行維修。其間數百位員工和學生緊鑼密鼓地將所有的畫作從牆上取下,打包,裝箱。包括救護車、卡車、計程車在內的203輛車裝載著1862個木箱悄聲駛向分散在法國各處的莊園。在莊園的地窖中,它們可以倖免於戰火的摧殘。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這些作品究竟藏在何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包裹運輸中的《蒙娜麗莎》

當時那些藝術品根據重要程度進行分類:黃色的圓圈代表重要,綠色代表珍品,而紅色代表舉世無雙的瑰寶。在藏有《蒙娜麗莎》的箱子上,赫然標記3個鮮紅的圓圈。《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是最後一件被運走的藏品,就在它離開盧浮宮的當天,德軍入侵波蘭,二戰就此爆發。而喬劄的一位雇員——蘿絲·瓦朗——也同時悄悄記錄著納粹從私人藏家手中掠奪的藝術品名錄,並在二戰結束後協助討回了4萬5千間作品。

1940年6月,法國政府決定放棄首都,宣佈巴黎為不設防的城市,數百萬巴黎人民背井離鄉。當納粹軍官梅特涅來到盧浮宮視察時,除了一些古典和中世紀的雕塑,盧浮宮幾乎空無一物。

納粹來臨之時,幾乎空無一物的盧浮宮

伊拉克•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與同處於中東地區的耶路撒冷相類似,伊拉克也逃不過戰火紛飛的命運。經歷了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伊拉克滿目瘡痍,暴力襲擊事件不斷,安全局勢動盪不安。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的所在國,伊拉克擁有璀璨的文物,記錄了美索不達米亞這片土地上長達7000多年的文明史。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第11大博物館,原館藏近30萬件文物。

隨著美軍攻入巴格達之後,僅在48小時內,這座世界聞名的博物館就被洗劫一空,至少有15000件藏品被盜,25000多件被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其中至少有40至50件屬於國寶級文物。

2009年2月23日,伊拉克博物館宣佈再次重新開放;在隨後的幾個月時間裡,伊拉克博物館“靜悄悄”地停止對公眾開放,而改為只對特殊團體和學生團體開放。

中國•故宮博物院

近期《國家寶藏》的大熱不僅讓觀眾對文物和博物館有了重新的認識,還讓觀眾瞭解了更多有關文物背後的故事。在介紹石鼓時,梁金生先生談到了他的長輩們參與故宮文物南遷的經歷。

故宮南遷路線圖

1933年1月31日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文物抵滬後,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的故宮博物院駐滬辦事處存放。同時在南京朝天宮搶建文物庫房。1936年存上海的文物分5批遷運至南京新庫房,1937年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1937年“七七”事變後,南京分院的文物又分3路運往四川,分存巴縣、峨嵋縣和樂山縣。1946年3處文物先集中于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運文物中的2972箱被運至臺灣,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館。1951年後留在南京的文物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1萬餘箱,仍有2221箱封存于南京庫房,由南京博物院代為保管。百萬餘件文物無一損毀。

這些博物館是幸運的,在當時戰爭不斷的大時代背景下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同時戰火為它們增添了更多的滄桑感和厚重感。當然也有很多沒能存活下來的博物館,例如,英法聯軍火燒北京圓明園,圓明園付之一炬;2001年,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摧毀了巴米揚大佛;2015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極端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古城遺址尼姆魯德擊碎藝術品,接著炸毀該處地點;2014年底,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稱,從2011年爆發衝突後,敘利亞境內至少290處文化遺產被損毀或被盜。

結語

時任伊拉克總理努裡·馬利基在出席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重開儀式時說到,“伊拉克曾經經受淒風苦雨,惡果之一就是這個文化象徵遭到摧毀。我們止住了這陣狂風,繼續重建進程。”國家博物館的重建工作也代表了伊拉克重建工作的開始。

戰爭是冷酷的。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在思想文化上的打擊遠比以經濟、軍事的手段打擊更具有毀滅性。博物館的藏品是對這個國家、民族所存有的精神形象的具象展示,或許人們平時不會太在意這種感受,但當自己親身感受到藏品時,那種精神力量就會被喚起。因此,對博物館的破壞就是在摧毀一個國家、民族的信仰和意志力,沒有了文化就相當於沒有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國家、民族無法發展和延續。

博物館是有溫度的。自由、平等、博愛這是人們一直所追求的,無論是展覽展品所要表達的主題,還是對待觀眾,博物館都可以提供這樣的一個溫暖的環境。博物館是一座收納文物和藝術品的巨大容器,同時它也是文化、政治和歷史的載體,人們可以聽見未經風雨的藏品講出它原本的故事,通過博物館看到世界的美好,那時陽光正好。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編輯:西北鍋巴 &大萌萌

柏林•博物館島

柏林,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但在歷史上,卻是個動盪不安的城市。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是它的代名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柏林用柏林牆分割成東、西柏林。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重新獲得全德國首都的地位。

柏林博物館島由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多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館島。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

新博物館建於1843年至1859年,是為分擔老博物館太多的藏品壓力而建。1939年,出於戰爭的原因,新博物館被迫關閉。在盟軍轟炸柏林時,新博物館受損嚴重。戰後,除個別展廳外,博物館大部遭廢棄,甚至一度有被整體拆除之虞。1985年,東德政府最終決定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復新博物館,2009年10月新館修復工作完成,重新投入使用。

法國•盧浮宮

盧浮宮從堡壘到皇宮再到博物館,其悠久的歷史見證了法國的興衰。兩次世界大戰法國都有參與,而在二戰期間,時任盧浮宮館長的賈克·喬劄以他的智慧避免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戰火的炮擊。

1939年8月25日,預感到戰爭臨近的喬劄宣佈盧浮宮閉館3日進行維修。其間數百位員工和學生緊鑼密鼓地將所有的畫作從牆上取下,打包,裝箱。包括救護車、卡車、計程車在內的203輛車裝載著1862個木箱悄聲駛向分散在法國各處的莊園。在莊園的地窖中,它們可以倖免於戰火的摧殘。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這些作品究竟藏在何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包裹運輸中的《蒙娜麗莎》

當時那些藝術品根據重要程度進行分類:黃色的圓圈代表重要,綠色代表珍品,而紅色代表舉世無雙的瑰寶。在藏有《蒙娜麗莎》的箱子上,赫然標記3個鮮紅的圓圈。《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是最後一件被運走的藏品,就在它離開盧浮宮的當天,德軍入侵波蘭,二戰就此爆發。而喬劄的一位雇員——蘿絲·瓦朗——也同時悄悄記錄著納粹從私人藏家手中掠奪的藝術品名錄,並在二戰結束後協助討回了4萬5千間作品。

1940年6月,法國政府決定放棄首都,宣佈巴黎為不設防的城市,數百萬巴黎人民背井離鄉。當納粹軍官梅特涅來到盧浮宮視察時,除了一些古典和中世紀的雕塑,盧浮宮幾乎空無一物。

納粹來臨之時,幾乎空無一物的盧浮宮

伊拉克•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與同處於中東地區的耶路撒冷相類似,伊拉克也逃不過戰火紛飛的命運。經歷了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伊拉克滿目瘡痍,暴力襲擊事件不斷,安全局勢動盪不安。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的所在國,伊拉克擁有璀璨的文物,記錄了美索不達米亞這片土地上長達7000多年的文明史。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第11大博物館,原館藏近30萬件文物。

隨著美軍攻入巴格達之後,僅在48小時內,這座世界聞名的博物館就被洗劫一空,至少有15000件藏品被盜,25000多件被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其中至少有40至50件屬於國寶級文物。

2009年2月23日,伊拉克博物館宣佈再次重新開放;在隨後的幾個月時間裡,伊拉克博物館“靜悄悄”地停止對公眾開放,而改為只對特殊團體和學生團體開放。

中國•故宮博物院

近期《國家寶藏》的大熱不僅讓觀眾對文物和博物館有了重新的認識,還讓觀眾瞭解了更多有關文物背後的故事。在介紹石鼓時,梁金生先生談到了他的長輩們參與故宮文物南遷的經歷。

故宮南遷路線圖

1933年1月31日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文物抵滬後,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的故宮博物院駐滬辦事處存放。同時在南京朝天宮搶建文物庫房。1936年存上海的文物分5批遷運至南京新庫房,1937年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1937年“七七”事變後,南京分院的文物又分3路運往四川,分存巴縣、峨嵋縣和樂山縣。1946年3處文物先集中于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運文物中的2972箱被運至臺灣,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館。1951年後留在南京的文物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1萬餘箱,仍有2221箱封存于南京庫房,由南京博物院代為保管。百萬餘件文物無一損毀。

這些博物館是幸運的,在當時戰爭不斷的大時代背景下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同時戰火為它們增添了更多的滄桑感和厚重感。當然也有很多沒能存活下來的博物館,例如,英法聯軍火燒北京圓明園,圓明園付之一炬;2001年,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摧毀了巴米揚大佛;2015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極端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古城遺址尼姆魯德擊碎藝術品,接著炸毀該處地點;2014年底,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稱,從2011年爆發衝突後,敘利亞境內至少290處文化遺產被損毀或被盜。

結語

時任伊拉克總理努裡·馬利基在出席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重開儀式時說到,“伊拉克曾經經受淒風苦雨,惡果之一就是這個文化象徵遭到摧毀。我們止住了這陣狂風,繼續重建進程。”國家博物館的重建工作也代表了伊拉克重建工作的開始。

戰爭是冷酷的。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在思想文化上的打擊遠比以經濟、軍事的手段打擊更具有毀滅性。博物館的藏品是對這個國家、民族所存有的精神形象的具象展示,或許人們平時不會太在意這種感受,但當自己親身感受到藏品時,那種精神力量就會被喚起。因此,對博物館的破壞就是在摧毀一個國家、民族的信仰和意志力,沒有了文化就相當於沒有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國家、民族無法發展和延續。

博物館是有溫度的。自由、平等、博愛這是人們一直所追求的,無論是展覽展品所要表達的主題,還是對待觀眾,博物館都可以提供這樣的一個溫暖的環境。博物館是一座收納文物和藝術品的巨大容器,同時它也是文化、政治和歷史的載體,人們可以聽見未經風雨的藏品講出它原本的故事,通過博物館看到世界的美好,那時陽光正好。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編輯:西北鍋巴 &大萌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