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這個清華博士,中國謝耳朵,看完他的設計我已經笑到不能自己

最近一位93年的清華大學

化工系在讀博士

突然火了

因為他常常一本正經地

去設計一些無厘頭的東西

比如:

怎麼設計出一個自動洗襪機?

微信運動步數怎麼作弊?

薯片掉在地上還能不能吃?

怎麼搶到微信群最大的紅包?

他叫畢嘯天

今天我們就看看

這位較真型天才

是怎麼去做“設計”、“發明”的

“ 讀博、做科研是非常單調的

但我發現, 當我在單調的環境裡面

就特別喜歡用做科研的思維方式

去琢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

發明1

自動洗襪機

洗襪子既無聊又麻煩又痛苦

每一次洗襪子之前都要先攢一大堆

然後鼓足了心理勇氣再去洗它們

我就想, 怎麼造一個自動洗襪機呢?

參考了洗衣機的工作原理

我取了我們家平時洗水果的盆

用來做裝襪子的盆

然後拆了電腦的主機風扇

作為帶動它旋轉的東西

然後再用兩個磁子

就可以做一個磁力攪拌器

然後我就找了一雙襪子實驗

我們看一下洗的效果

竟然失敗了, 因為力量不夠

所以我想, 有什麼東西

能提供一個強力的攪拌?

於是從廚房裡面找到了一個打蛋器

還不是成功

因為襪子在打蛋器的

兩根柱之間游來遊去

兩種方法都失敗了

於是我想到了傳統的方法:

打衣服

我就找到了一個大鼓

上鋪一個襪子

澆一些肥皂水然後開打

過了一段時間

我突然覺得不對

這比正常洗一隻襪子還要累

怎麼自動化、批量化呢?

於是我就召集了一支打鼓大隊

發條小玩具,上了發條之後

就可以聚在襪子的周圍,

打得很開心

實驗成功了!

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問題來了,它們是發條玩具

你要不停地上發條

結果你比它們還累

一直在那裡上發條

於是我覺得應該找個

更穩定持久的裝置

就有了一個點子:

靈感來自搓衣板

機械裡面有一個裝置

叫曲柄連杆裝置

這個滑塊可以把一個圓周運動

轉化為一個直線往復運動

從這個靈感

我就製作了這樣一個

機械式半自動洗襪機

可以說非常地酷炫!

發明2

防霧霾裝置

有段時間霧霾特別嚴重

那段時間每天出門

很多同學都戴著一個大口罩

目前驅散霧霾的有兩種天氣:

一種是颳風,一種是下雨

所以我不戴口罩

就戴一個

會颳風的帽子

為了加上一點下雨的效果

我還會背一個噴壺

我把它叫作風雨型防霧霾可穿戴設備

發明3

微信曬步數作弊工具

朋友們特別迷戀刷微信運動的步數

今天你兩萬步

明天我三萬步非常煩人

因為我宅在家裡面

每天步數只有八步

我開始研究微信運動監測機制

原來監測的是加速度

所以有些人把手機拿在手裡拼命地甩

可以把微信步數甩上去

知道了這個原理

作弊的方法就非常簡單了

我把它叫作招財貓微信運動作弊器

這個東西非常優秀

因為當你開心的時候你可以拿它來作弊

你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拿它擼貓

後來朋友們覺得我賴皮不玩了

他們開始玩一些新的運動App

那個App不僅可以監測手機的擺動

還可以監測手機有沒有發生位移

這樣就沒法用招財貓作弊器了

因為它不會動

但這也難不倒我

我到小攤上買了一些小玩具:小爬兵

讓它們這麼爬著帶我的招財貓往前進

很快就把這個問題克服了

當然這個東西有的時候會失敗

有的時候我發現它們會

自己把自己扭住、纏住。

理論研究1

薯片掉在地上還能不能吃

有一次我跟一個同學吃薯片

不小心一個薯片掉地上了

我趕緊撿起來就吃了

他特別不理解

他說畢導,掉地上了多髒啊,你還吃

他這一句話又讓我陷入了沉思

薯片掉地上能不能吃?

我們這麼來思考這個問題

我畫了一張Matlab的圖

這張圖模擬了一個薯片掉在地上的樣子

薯片大家都知道

一般是做成一個弧面

仙霞路特殊一點還可以做成馬鞍面

但整體上是個弧面

一個弧面掉在一個平面上面

它是什麼接觸呢?

它是一個相切接觸

相切接觸就是說,兩個面其實是相交於一條線

一條線在二維上面的面積

積分等於多少呢?面積等於零

所以我們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了

一個薯片掉在地上髒了嗎?髒了

髒了多少呢?髒了一根線

一根線的面積是多少呢?等於零

結論就是沒髒

當時他不服,說你有病吧

他說那個薯片掉地上

也不一定是這麼掉的呀

它可能反過來掉

我說反過來掉也沒有關係,我都給你畫好了

就算你直立地插在地上

它的相接就會變成從兩個點到一個點

一條線、兩個點、一個點

它面積都是零

所以這個我就總結了叫作相切可吃定理

也就是說對於薯片這樣子的東西

不管怎麼樣,都是可以吃的

理論研究2

怎樣才能搶到最大的紅包

現在搶紅包已經是我們每年過年的

一個全民競技體育了

但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就是不管別人發多大的紅包

搶到我手裡的每次都只有幾分錢

於是我想,微信發紅包一定有一個規律

如果我最後能找到這個規律的話

我就能搶到所有同學都破產為止

馬上開始實驗了

我借來了四部手機

連上我自己的共五部手機

建了五人群開始發紅包

我做了非常多次實驗,結果肯定是對的

我把它命名為末位紅包抽屜原理

也就是N個人搶N+1分錢

則必有最後一個人搶到2分錢

這個收益率很可怕,他的收益率

達到了前面一個人的兩倍

我用5個人搶50塊錢的紅包

發了150次

然後統計了每一次這5個人的資料

得到這樣750個資料

我把750個資料做在一張表上面

很驚訝的一個結果:

第一個人可能只能搶到0到20

第四第五的人

才能搶到0到50中間的任一個數字

我終於發現了微信紅包內部的演算法規則:

每個人當前能搶到的金額

服從一個0.01到當前剩餘均值兩倍的

左開右閉區間的均勻分佈

然後我程式設計給自己發紅包

然後有一天我就給自己發了五千萬個紅包

結論是:第1個人永遠不會超過20

然後我又給自己發了兩億個紅包

最後做出來這樣一張圖

這個實驗把搶紅包裡所有的情況都概括了

它統計出了從3到任意多個人搶紅包

可能發生的情形和概率

得出一個結論:

越往後往往搶到手氣最佳的概率越大!

所以後來,我看到紅包都先憋一會兒

我等前面的小紅包都搶走了

我再去把那個大的撈回來

後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

我就再也沒有搶到過紅包...

愛較真,還能夠運用科學思維

去發現現象背後本質的人

在人生中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相反,這還是牛人的特徵

所以,如果如果你某天發現娃東搞西搞

淨鑽研些無厘頭的

你可千萬不要把一位未來的大牛

掐死在腹中啊!

這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本事

還讓畢嘯天走上了講臺

他還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發明

我們還是一睹學霸的風采吧……

其實生活都是一樣的生活

有的時候我們換一個思路

開一開腦洞

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過了一段時間

我突然覺得不對

這比正常洗一隻襪子還要累

怎麼自動化、批量化呢?

於是我就召集了一支打鼓大隊

發條小玩具,上了發條之後

就可以聚在襪子的周圍,

打得很開心

實驗成功了!

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問題來了,它們是發條玩具

你要不停地上發條

結果你比它們還累

一直在那裡上發條

於是我覺得應該找個

更穩定持久的裝置

就有了一個點子:

靈感來自搓衣板

機械裡面有一個裝置

叫曲柄連杆裝置

這個滑塊可以把一個圓周運動

轉化為一個直線往復運動

從這個靈感

我就製作了這樣一個

機械式半自動洗襪機

可以說非常地酷炫!

發明2

防霧霾裝置

有段時間霧霾特別嚴重

那段時間每天出門

很多同學都戴著一個大口罩

目前驅散霧霾的有兩種天氣:

一種是颳風,一種是下雨

所以我不戴口罩

就戴一個

會颳風的帽子

為了加上一點下雨的效果

我還會背一個噴壺

我把它叫作風雨型防霧霾可穿戴設備

發明3

微信曬步數作弊工具

朋友們特別迷戀刷微信運動的步數

今天你兩萬步

明天我三萬步非常煩人

因為我宅在家裡面

每天步數只有八步

我開始研究微信運動監測機制

原來監測的是加速度

所以有些人把手機拿在手裡拼命地甩

可以把微信步數甩上去

知道了這個原理

作弊的方法就非常簡單了

我把它叫作招財貓微信運動作弊器

這個東西非常優秀

因為當你開心的時候你可以拿它來作弊

你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拿它擼貓

後來朋友們覺得我賴皮不玩了

他們開始玩一些新的運動App

那個App不僅可以監測手機的擺動

還可以監測手機有沒有發生位移

這樣就沒法用招財貓作弊器了

因為它不會動

但這也難不倒我

我到小攤上買了一些小玩具:小爬兵

讓它們這麼爬著帶我的招財貓往前進

很快就把這個問題克服了

當然這個東西有的時候會失敗

有的時候我發現它們會

自己把自己扭住、纏住。

理論研究1

薯片掉在地上還能不能吃

有一次我跟一個同學吃薯片

不小心一個薯片掉地上了

我趕緊撿起來就吃了

他特別不理解

他說畢導,掉地上了多髒啊,你還吃

他這一句話又讓我陷入了沉思

薯片掉地上能不能吃?

我們這麼來思考這個問題

我畫了一張Matlab的圖

這張圖模擬了一個薯片掉在地上的樣子

薯片大家都知道

一般是做成一個弧面

仙霞路特殊一點還可以做成馬鞍面

但整體上是個弧面

一個弧面掉在一個平面上面

它是什麼接觸呢?

它是一個相切接觸

相切接觸就是說,兩個面其實是相交於一條線

一條線在二維上面的面積

積分等於多少呢?面積等於零

所以我們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了

一個薯片掉在地上髒了嗎?髒了

髒了多少呢?髒了一根線

一根線的面積是多少呢?等於零

結論就是沒髒

當時他不服,說你有病吧

他說那個薯片掉地上

也不一定是這麼掉的呀

它可能反過來掉

我說反過來掉也沒有關係,我都給你畫好了

就算你直立地插在地上

它的相接就會變成從兩個點到一個點

一條線、兩個點、一個點

它面積都是零

所以這個我就總結了叫作相切可吃定理

也就是說對於薯片這樣子的東西

不管怎麼樣,都是可以吃的

理論研究2

怎樣才能搶到最大的紅包

現在搶紅包已經是我們每年過年的

一個全民競技體育了

但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就是不管別人發多大的紅包

搶到我手裡的每次都只有幾分錢

於是我想,微信發紅包一定有一個規律

如果我最後能找到這個規律的話

我就能搶到所有同學都破產為止

馬上開始實驗了

我借來了四部手機

連上我自己的共五部手機

建了五人群開始發紅包

我做了非常多次實驗,結果肯定是對的

我把它命名為末位紅包抽屜原理

也就是N個人搶N+1分錢

則必有最後一個人搶到2分錢

這個收益率很可怕,他的收益率

達到了前面一個人的兩倍

我用5個人搶50塊錢的紅包

發了150次

然後統計了每一次這5個人的資料

得到這樣750個資料

我把750個資料做在一張表上面

很驚訝的一個結果:

第一個人可能只能搶到0到20

第四第五的人

才能搶到0到50中間的任一個數字

我終於發現了微信紅包內部的演算法規則:

每個人當前能搶到的金額

服從一個0.01到當前剩餘均值兩倍的

左開右閉區間的均勻分佈

然後我程式設計給自己發紅包

然後有一天我就給自己發了五千萬個紅包

結論是:第1個人永遠不會超過20

然後我又給自己發了兩億個紅包

最後做出來這樣一張圖

這個實驗把搶紅包裡所有的情況都概括了

它統計出了從3到任意多個人搶紅包

可能發生的情形和概率

得出一個結論:

越往後往往搶到手氣最佳的概率越大!

所以後來,我看到紅包都先憋一會兒

我等前面的小紅包都搶走了

我再去把那個大的撈回來

後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

我就再也沒有搶到過紅包...

愛較真,還能夠運用科學思維

去發現現象背後本質的人

在人生中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相反,這還是牛人的特徵

所以,如果如果你某天發現娃東搞西搞

淨鑽研些無厘頭的

你可千萬不要把一位未來的大牛

掐死在腹中啊!

這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本事

還讓畢嘯天走上了講臺

他還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發明

我們還是一睹學霸的風采吧……

其實生活都是一樣的生活

有的時候我們換一個思路

開一開腦洞

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