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減稅對中國有何影響?你不能不知道

美國減稅對中國有何影響?你不能不知道

白 明

當地時間2017年12月2日, 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和4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參議院版本的稅改法案。 此前, 美國眾議院以227票贊成和20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稅改法案。 可以說, 特朗普的減稅方案變成法案或已是板上釘釘。 根據特朗普的減稅方案, 美國企業稅稅率將大幅下降, 或從35%降低到20%;個人和家庭的稅收抵扣獲得翻倍, 在眾議院版本中個稅從七檔減至四檔, 分別為12%、25%、35%和39.6%;遺產稅將被廢除。 算下來, 未來10年將減免稅收大約1.4萬億美元。

如此大規模的減稅, 除了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顯著的刺激作用外,

也不可避免地會對外界產生溢出效應。 作為當今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同時又是當今世界上的貿易與投資大國, 中國對於特朗普政府的減稅政策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畢竟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 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美國在稅收政策上的一舉一動, 也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經貿夥伴的利益, 尤其是中國這樣在經濟總量上最接近“門當戶對”的經貿夥伴。

特朗普的稅改政策或會強化美國相關產業特別是製造業回歸的力度。 由於稅收成本較低帶來的人造價值窪地, 一部分在海外投資的美國企業有可能被吸引回歸美國本土, 而一些先知先覺的美國企業已經開始有所動作。

據悉, 蘋果公司把一部分Mac電腦的製造從中國轉移回美國, 福特汽車公司已陸續從中國、日本和墨西哥撤回部分崗位, 而星巴克開始把其陶瓷杯的製造從中國轉回美國中西部。 與此同時, 近些年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一些企業也會對在美國投資“動心”, 有些甚至已經到了項目落地階段。 2017年11月11日, 富士康正式與美國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局簽署總計高達100億美元的投資協定, 將在威斯康辛州拉辛打造世界級液晶面板加工廠。 另外, 中國的福耀集團前不久也在美國投資生產汽車玻璃。

對於特朗普政府的減稅舉措所產生的影響, 我們除了要在投資轉移與資本流動方面加以關注外,

也要更加關注所伴生的“共振效應”。 現階段, 美國經濟指標較為向好, 伴隨著特朗普減稅措施的逐步到位, 對於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會更加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 美聯儲進一步加息應當是大概率事件。

與前段時間帶有回歸中性貨幣政策性質的加息不同, 今後的加息或會是帶有收緊貨幣政策性質的“累加”, 自然會對我國國內的流動性產生“抽血”作用。 現在看來美國的經濟政策對中國帶來的衝擊, 一是, 美國減稅會從投資上對我國實體經濟帶來壓力;二是, 美聯儲加息從資本流動上對我國金融市場帶來衝擊。 一旦兩種壓力形成“共振”, 中國經濟所受到的衝擊將會是既有“外傷”, 又有“內傷”。 眼下, 人民幣國際化正處於關鍵時期,

中國國際收支的開放也不能夠長時間“逐步”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 不可能毫無代價地將美國“減稅+加息”這樣的壓力組合完全拒之門外。

對於特朗普減稅帶來的資本流動壓力, 我們的確要重視, 但也不能夠就此驚慌失措。 中國是有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 美國企業來中國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僅僅看中勞動力成本的低廉, 而是更多希望通過在華投資在中國市場“近水樓臺”。 事實上, 近些年來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 未來的勞動力資源也未必像以往那樣“取之不盡”, 而是更加注重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下功夫。 如此, 美國在中國投資的企業也會更多致力於從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掘商業機會。

對於這樣的企業, 更多是在中國緊盯像“中國製造2025”計畫所帶來的巨大商業空間, 而不過多在意特朗普減稅政策可能帶來的“仨瓜倆棗”。 面對著如此巨大的商業利益, 有眼光、有抱負的美資企業怎能不“動心”?

當然, 面對著美國政府的減稅舉措, 我們也要盡力爭取主動。 事實上, 如果主動作為, 一些衝擊也未必會對我國產生過大壓力, 或許還能夠更自如地加以應對。

首先, 要力求變壓力為動力。 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減稅措施可能會引發的後續加息動作, 我國國內企業可利用加息導致的美元強勢週期擴大出口, 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美聯儲加息是一把雙刃劍, 客觀上容易讓美元更加堅挺, 對國內出口企業來說倒不一定都是壞事。

其次,也要擇機順勢而為。特朗普政府減稅固然會吸引美資企業回流,但客觀上也加大了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有利於“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在未來的國際分工格局中主動進行產業鏈的佈局。從這個意義上講,特朗普的減稅舉措或許是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同時也是合作共贏的機會。

再次,更要因勢利導。必須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斷改善國內的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增強對外資企業的粘性,客觀上加大外資企業從中國撤離的機會成本。當下,要積極推廣複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前期試點經驗,不斷提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水準,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進一步完善國家級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園區建設,既要從全域上改善中國的營商大環境,又要在特定範圍內因地制宜創造更加有競爭力的營商小環境。

最後,有必要做好“補台”預案。一旦有美資企業因特朗普的減稅政策而離去,我們的企業要做好“補台”的準備,減少這部分企業“跳槽”所帶來的衝擊,而有關部門也要為此予以政策支持。事實上,即使某些美資企業選擇回歸美國本土,但這些企業帶不走在中國多年形成的上下游產業關聯,也帶不走本地大量的人力資源,更帶不走有關部門的“稀罕”。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看准了方向,我國國內企業靠“補台”反而有可能補出更多發展空間。

特朗普的減稅措施生效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能夠對美國經濟成長產生更多刺激效應也是毋庸置疑的常識。但問題是,因減稅而損失財政收入是確定性的事實,因減稅所刺激的經濟增量到底會有多少卻又帶有很大不確定性。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減稅式增稅”是一步險棋,搞不好又會遇到財政懸崖,前些年因財政懸崖而導致的部分美國政府部門關門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對國內出口企業來說倒不一定都是壞事。

其次,也要擇機順勢而為。特朗普政府減稅固然會吸引美資企業回流,但客觀上也加大了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有利於“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在未來的國際分工格局中主動進行產業鏈的佈局。從這個意義上講,特朗普的減稅舉措或許是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同時也是合作共贏的機會。

再次,更要因勢利導。必須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斷改善國內的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增強對外資企業的粘性,客觀上加大外資企業從中國撤離的機會成本。當下,要積極推廣複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前期試點經驗,不斷提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水準,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進一步完善國家級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園區建設,既要從全域上改善中國的營商大環境,又要在特定範圍內因地制宜創造更加有競爭力的營商小環境。

最後,有必要做好“補台”預案。一旦有美資企業因特朗普的減稅政策而離去,我們的企業要做好“補台”的準備,減少這部分企業“跳槽”所帶來的衝擊,而有關部門也要為此予以政策支持。事實上,即使某些美資企業選擇回歸美國本土,但這些企業帶不走在中國多年形成的上下游產業關聯,也帶不走本地大量的人力資源,更帶不走有關部門的“稀罕”。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看准了方向,我國國內企業靠“補台”反而有可能補出更多發展空間。

特朗普的減稅措施生效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能夠對美國經濟成長產生更多刺激效應也是毋庸置疑的常識。但問題是,因減稅而損失財政收入是確定性的事實,因減稅所刺激的經濟增量到底會有多少卻又帶有很大不確定性。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減稅式增稅”是一步險棋,搞不好又會遇到財政懸崖,前些年因財政懸崖而導致的部分美國政府部門關門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