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裝備發展」俄透露新版《國家武器裝備計畫》詳情

俄羅斯《國家武器裝備計畫》是詳細規劃武裝力量裝備發展的國家頂層檔, 由國防部牽頭組織政府權力機關、軍工管理機構等聯合制定, 最終由聯邦總統批准。 自1996年起, 已出臺過四版, 第五版將於2017年7月初完成編制, 計畫年底審批通過,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俄新社2017年4月6日報導, 今年7月初, 俄聯邦國防部將把《2018~202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畫》(以下簡稱新版計畫)最終草案提交武裝力量最高指揮官(聯邦總統)和各界人士審議。

俄新版計畫具體內容雖屬國家機密, 但國防部副部長尤裡·鮑裡索夫於2月透露了整體發展情況。

他表示, 最主要任務是2020年前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率70%這一目標, 其中核遏制力量和空天防禦力量是發展重點。

3月10日, 俄新社援引軍事管理部門的消息稱, S-500防空導彈系統、第五代T-50戰鬥機、基於“阿瑪塔”平臺的戰車等裝備均列入新版計畫中。 但是許多軍事專家質疑, 經費的縮減可能會導致支出龐大的專案難以如期開展。

海軍預算縮減, 十年內新航母、驅逐艦難建造

新版計畫本應起始於2016年, 結束於2025年, 俄聯邦政府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稱“向後延遲兩年”的原因在於複雜的國家經濟形勢。 現行《2010~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畫》預算為20萬億盧布, 羅戈津表示剩餘預算將順延到新版計畫中。

1月, 《消息報》援引國防部門的消息稱, 2015年俄已經確定了新版計畫的初步預算。

最初軍方提出預算為55萬億盧布, 之後減至30億盧布, 財政部則表態不會超過12萬億盧布, 最終敲定的預算接近財政部提出的數額。 軍方根據預算情況調整了新版計畫的具體內容。

《武器裝備出口》期刊主編安德列·弗洛羅夫表示:因現行計畫中對海軍裝備的投入遠高於其他軍、兵種, 新版計畫預算的縮減可能會對海軍造成較大影響。 但是“北風”級戰略核潛艇建設計畫絕不會動搖, 戰略水下核力量是國家安全的主要保障之一。 水面艦艇面臨的情況會較複雜, 新型“暴風”級核動力航母將“束之高閣”, 且新型“領袖”級驅逐艦也難以在2025年前開工建造。

23560型“領袖”級驅逐艦模型

專家強調, 雖然海軍預算有所削減, 但俄羅斯會盡全力完成“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的維修, 以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改裝。 同時, 《軍工信使》期刊主編維克多·尼古拉耶夫認為, 鑒於北極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價值, 用於北極地區的艦艇建造計畫不會擱置,

2017年海軍“伊裡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會按期開工建造, 2015年國防部還同海軍部造船廠簽署了兩艘23550型多用途巡邏艦(用於北極地區)的建造合同。

21180型柴電破冰船首艦在海軍部造船廠下水

航空裝備受預算縮減影響小, 第五代T-50戰鬥機將批產

空天軍裝備方面,

專家認為不會因預算縮減造成很大影響, 經受過敘利亞作戰實踐檢驗的蘇-30CM、蘇-34、蘇-35戰機, 米-8AMTSh、米-28N、卡-52型直升機, 以及S-400防空導彈系統均將列入新版計畫中, 但是S-500防空導彈系統的首次部署可能暫緩。

安德列·弗洛羅夫認為:“2025年前後這些裝備或多或少會陸續服役, 如此供貨速度, 可保障每年有4~5個團裝備S-400防空導彈系統。 軍方可能在新版計畫中拿掉部分耗費較高的專案, 如PAK DA(遠端戰略轟炸機)項目。 因俄羅斯正在對圖-160型戰略轟炸機進行升級改裝, 即使軍費充足的國家也不會並行兩個同類項目。 但首批第五代Т-50戰鬥機會按計劃量產。

今年國防部領導反復強調, 部隊將接收新型軍事運輸機, 主要是指伊爾-112輕型(2019年起量產)和伊爾-214中型(預計今年首飛)運輸機。 此外,伊爾-76重型運輸機將繼續完成改裝。

陸戰裝備穩步發展,更新換代速度不會下降

專家認為,陸軍裝備的更新換代要保持足夠的速度,通過Т-72BZ改進型坦克的大量交付,實現2020年坦克現代化率70%的目標。

安德列·弗洛羅夫表示,基於阿瑪塔平臺研發的T-14坦克進展順利,去年國防部簽訂了100輛的採購合同,等於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雖預算削減對其略有影響,但可保證每年20~30輛的產出。完全不能理解的是,國防部對準備量產或將要量產裝備項目的擱置,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陸軍,各軍、兵種都有類似問題。

新型坦克實現了量產,但“庫爾幹人”步兵戰車、“迴旋鏢”人員運輸車的發展將不會那麼順利。這兩類裝備正根據軍方建議進行調整,據安德列·弗洛羅夫預測,它們不會早於2019~2020年列裝。

軍事專家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認為,考慮到當前威脅,新版計畫將重點發展陸軍空防系統,“山毛櫸”-M2、“道爾”-M2、S-300V4對空導彈系統會如期交付。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地面裝備——薩爾馬特重型導彈系統和巴爾古津鐵路基導彈系統也會按部就班的發展,同時會對現役裝備進行改裝。

前沿技術儲備至關重要,科研試驗經費不縮減

3月底,軍事工業委員會表示,新版計畫中將發展“智慧化武器系統”,包括通信、偵查、指控、電子戰裝備,以及高速武器等。俄武裝力量所有軍、兵種的部隊都期待這類武器的列裝。

軍事專家和評論員弗拉底斯拉夫·舒雷金認為,首要是發展高速武器,在敘利亞作戰實踐中證明了它們的有效性;其次是發展機器人系統,包括無人機和地面機器人系統;第三是現代化的指控、通信系統,可在實戰中將所有的打擊和偵查設備集中於同一樞紐;第四是科研和試驗設計工作的預算絕不應該縮減,此項工作是俄武裝力量發展,以及俄在世界軍貿市場保持現有地位的保障。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

(藍海星:孟光)

此外,伊爾-76重型運輸機將繼續完成改裝。

陸戰裝備穩步發展,更新換代速度不會下降

專家認為,陸軍裝備的更新換代要保持足夠的速度,通過Т-72BZ改進型坦克的大量交付,實現2020年坦克現代化率70%的目標。

安德列·弗洛羅夫表示,基於阿瑪塔平臺研發的T-14坦克進展順利,去年國防部簽訂了100輛的採購合同,等於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雖預算削減對其略有影響,但可保證每年20~30輛的產出。完全不能理解的是,國防部對準備量產或將要量產裝備項目的擱置,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陸軍,各軍、兵種都有類似問題。

新型坦克實現了量產,但“庫爾幹人”步兵戰車、“迴旋鏢”人員運輸車的發展將不會那麼順利。這兩類裝備正根據軍方建議進行調整,據安德列·弗洛羅夫預測,它們不會早於2019~2020年列裝。

軍事專家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認為,考慮到當前威脅,新版計畫將重點發展陸軍空防系統,“山毛櫸”-M2、“道爾”-M2、S-300V4對空導彈系統會如期交付。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地面裝備——薩爾馬特重型導彈系統和巴爾古津鐵路基導彈系統也會按部就班的發展,同時會對現役裝備進行改裝。

前沿技術儲備至關重要,科研試驗經費不縮減

3月底,軍事工業委員會表示,新版計畫中將發展“智慧化武器系統”,包括通信、偵查、指控、電子戰裝備,以及高速武器等。俄武裝力量所有軍、兵種的部隊都期待這類武器的列裝。

軍事專家和評論員弗拉底斯拉夫·舒雷金認為,首要是發展高速武器,在敘利亞作戰實踐中證明了它們的有效性;其次是發展機器人系統,包括無人機和地面機器人系統;第三是現代化的指控、通信系統,可在實戰中將所有的打擊和偵查設備集中於同一樞紐;第四是科研和試驗設計工作的預算絕不應該縮減,此項工作是俄武裝力量發展,以及俄在世界軍貿市場保持現有地位的保障。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

(藍海星:孟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