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民間流傳的降血糖中藥偏方!

中草藥降血糖偏方是降血糖較常用的方法。 降血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人們都在尋求好的治療方法。 其實一些中草藥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那麼, 中草藥降血糖偏方有哪些?

中草藥降血糖

1、生地黃:

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按每公斤體重2克計算,喂服實驗動物,能使血糖明顯下降,也能抑制和預防腎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壓病情。 臨床應用于糖尿病時,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

是清熱、涼血、散瘀的佳品。 現代藥理學證明它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3、丹參:

有活血、行血、涼血、養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絡。 丹參煎劑能明顯降低實驗動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續5小時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丹參、花粉、葛根各15克,黃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參各10克,治療糖尿病合併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4、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實驗動物血糖,對藥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顯。 用知母、天花粉、麥冬各12克,黃連5克組方煎服,能改善糖尿病上消(如口渴、多飲等)症狀。

5、地骨皮:

藥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顯的降血壓及降低血糖作用。 給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劑,先使血糖短時間升高,然後持久降低。

6、黃連:

據臨床報導,黃連素治療糖尿病可使血糖明顯降低,黃連水煎劑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 實驗表明,黃連素的降糖機制並不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與釋放,也不影響肝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目和親和力,而是通過抑制糖原異生及促進糖酵解而產生降糖作用。

7、葛根:

葛根中提取的黃酮能增加腦及冠狀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壓作用。 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顯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降血糖中藥方

(一) 活血降糖方

【辨證】氣陰兩傷, 血瘀於絡。

【治法】益氣養陰, 活血通絡。

【組成】生黃芪30克, 山藥15克, 蒼術15克, 玄參30克, 當歸10克,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益母草30克, 丹參30克, 葛根15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李毅方。

(二)滋腎蓉精丸

【辨證】腎虛。

【治法】滋腎固本, 補益肝腎,活血通絡。

【組成】黃精20克,肉蓯蓉15克,制首烏15克,金櫻子15克,淮山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6克,日服3次,30天為1療程。

(三)制糖湯

【辨證】氣虛陰虧。

【治法】益氣滋陰。

【組成】生地30克,黃芪30克,菟絲子30克,黨參30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參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當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四)蒺藜兩地湯

【辨證】血燥陰傷。

【治法】養血滋陰,生津降火。

【組成】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麥冬10克,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綠豆衣12克,元參12克,黃芪30克,山藥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五)消渴湯

【辨證】肺胃蘊熱,氣陰兩傷。

【治法】益氣、滋陰、清熱。

【組成】山藥30克,生石膏30克,黃芪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懷牛膝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菟絲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六)治消止渴湯

【辨證】脾陰不足。

【治法】滋陰清熱,生津止渴。

【組成】生地30克,山藥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參15克,麥冬15克,澤瀉1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七)治消滋坎飲加減

【辨證】陰虛陽亢,津涸熱淫。

【治法】養陰生津止渴。

【組成】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藥15克,玉竹15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麥冬15克,天花分15克,制首烏15克,地骨皮30克,烏梅肉10克,縮砂仁5克(研末分沖),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八)降糖方

【辨證】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

【組成】生黃芪30克,生地30克,蒼術15克,元參30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仁醫堂名醫館冬季養生進補節

>>>>三七活動火熱進行中,歡迎選購!!!!!!!

【結語】

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收藏~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暢暢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

補益肝腎,活血通絡。

【組成】黃精20克,肉蓯蓉15克,制首烏15克,金櫻子15克,淮山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6克,日服3次,30天為1療程。

(三)制糖湯

【辨證】氣虛陰虧。

【治法】益氣滋陰。

【組成】生地30克,黃芪30克,菟絲子30克,黨參30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參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當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四)蒺藜兩地湯

【辨證】血燥陰傷。

【治法】養血滋陰,生津降火。

【組成】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麥冬10克,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綠豆衣12克,元參12克,黃芪30克,山藥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五)消渴湯

【辨證】肺胃蘊熱,氣陰兩傷。

【治法】益氣、滋陰、清熱。

【組成】山藥30克,生石膏30克,黃芪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懷牛膝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菟絲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六)治消止渴湯

【辨證】脾陰不足。

【治法】滋陰清熱,生津止渴。

【組成】生地30克,山藥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參15克,麥冬15克,澤瀉1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七)治消滋坎飲加減

【辨證】陰虛陽亢,津涸熱淫。

【治法】養陰生津止渴。

【組成】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藥15克,玉竹15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麥冬15克,天花分15克,制首烏15克,地骨皮30克,烏梅肉10克,縮砂仁5克(研末分沖),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八)降糖方

【辨證】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

【組成】生黃芪30克,生地30克,蒼術15克,元參30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仁醫堂名醫館冬季養生進補節

>>>>三七活動火熱進行中,歡迎選購!!!!!!!

【結語】

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收藏~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暢暢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