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參考睿評|這位韓國總統即將訪華,中韓關係回暖已經拉開序幕,還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礙

據韓國媒體報導, 一個32人組成的赴韓旅遊團隊12月2日晚抵達韓國仁川國際機場。 這是時隔262天后第一批抵達韓國的中國團隊遊客。 韓方旅行社和免稅店的員工當天身穿韓服, 手捧鮮花, 歡迎來自中國的旅遊團隊。 大批嗅覺敏感的記者早在航班抵達兩三個小時前就守候在入境大廳, 爭相採訪報導。

這是中韓關係開始回暖的一個短鏡頭。 最近一段時間來, 中韓關係出現了一系列回暖的跡象。 按時間順序來看:

兩國領導人為關係回暖指明方向

10月31日, 中韓外交部門共同發表了“溝通結果”。 中方重申了對“薩德”問題的立場,

同時注意到韓方表明的立場, 即不針對第三國, 也就是不損害中方的戰略安全利益。 韓方表明了不參加美國構建的反導系統、不追加部署“薩德”、韓美日安全合作不會發展為軍事同盟的“三不”立場。 雙方同意推動各個領域交流合作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這個“溝通結果”開啟了中韓關係回暖的序幕。

11月3日, 韓國總統文在寅接受新加坡亞洲新聞頻道採訪時表示, 將在中美之間實行“均衡外交”, 既重視與美國的外交, 也重視與中國發展關係。 文在寅還表示, 韓美日三國安全合作發展為三國軍事同盟“是不可取的”。

這個表態具有積極意義。

11月11日, 習近平主席在越南峴港會見文在寅總統。 習近平指出, 中方重視同韓國的關係,

願意同韓方一道, 致力於推動兩國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習近平強調, 當前, 中韓關係正處於關鍵時期。 雙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維護政治互信, 加強溝通和協調。 習近平還重申了中方在“薩德”問題上的立場。

文在寅也表示, 希望韓中雙方共同努力, 儘早恢復兩國高層交往和各領域交流合作, 並且表示, 韓方重視中方在“薩德”問題上關切, 無意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

兩國領導人的會晤為中韓關係回暖指明了方向和今後的任務。

11月13日, 李克強總理在菲律賓馬尼拉會見了文在寅。 李克強指出, 中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潛力。 希望雙方對接發展戰略, 發揮互補優勢, 推進經貿、金融、製造業、環保等領域互利合作。

加強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 夯實兩國關係的民意基礎。 文在寅表示, 韓中關係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韓方願同中方積極努力, 重塑政治互信, 恢復經貿、人文等交流合作, 推動兩國關係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兩國領導人的再次會見充分說明雙方對中韓關係轉圜、開闢兩國合作新篇章的高度重視和深厚期望。

11月22日, 韓國外長康京和訪華, 王毅外長表示雙方應共同努力, 進一步增進相互瞭解, 最大限度減少分歧, 為兩國關係全面恢復發展創造條件。 康京和表示韓方願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 進一步加強雙方高層往來, 密切人文交流, 推動韓中關係儘快全面正常化並在各領域取得更加豐碩的合作成果。

據韓媒報導, 康京和的這次訪問實際上是為文在寅訪華做準備。 文在寅一旦正式訪華, 將對兩國關係回暖起到推動作用。

12月6日,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宣佈: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 韓國總統文在寅將於12月13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與此同時, 中韓之間各領域的交流開始恢復, 赴韓旅遊的中國遊客開始止跌回升。 中韓關係回暖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兩國有和睦共處的基礎和需要

中韓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具有不少有利條件。 中韓兩國是搬不走的近鄰, 也是天然的合作夥伴。 地理位置決定了中韓兩國必須和睦共處, 互利合作。 中韓建交25年來, 在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驚歎的成績, 為兩國人民造了福。 這些利益是實實在在的, 符合民意, 也說明發展兩國關係還大有可為。

中韓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具有相近的立場, 雙方都希望保持半島和平穩定, 都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 半島無核化是中韓都高度重視的利益攸關的問題。 雙方有著相互協調和合作的充分可能性。 此外,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有著相互接軌,共謀發展的充分餘地。雙方的政策接軌和相互合作,將為兩國帶來長遠利益。在這方面,雙方有需要也有可能進行深入探討,制訂規劃,深化合作。

回暖道路上仍有不可忽視的障礙

雖然中韓關係回暖出現了許多積極的跡象,也具有很多有利條件,但也不能不看到,在回暖的道路上還有不少需要克服的障礙。

首先,“薩德”問題並沒有畫上句號。雙方已商定“薩德”問題通過軍方管道進行溝通。軍方的溝通能不能達到讓中國滿意的程度,怎樣才能實際證明“薩德”不針對中國、不會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尚需要等待溝通結果,至少現在還是不確定的。

其次,中國讚賞韓方表示的“三不”立場,但仍需聽其言,觀其行。朝鮮半島局勢當前高度複雜敏感和脆弱。半島在局勢發生變化時,韓方能否頂住來自國內外的壓力,堅守“三不”立場不動搖,尚需時間的檢驗。

第三,中韓雖然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有著共同目標,但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差異,韓方至今沒有回應中國提出的“雙暫停”倡議就是一例。同時,過去曾一度表現出來、現在沉入水面之下的矛盾和分歧,在遇到風吹草動時也可能會重新冒頭,影響雙邊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保持良好的中韓關係不僅符合歷史和時代大勢,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時代大勢不可違,民意也不可違。在中韓關係經歷曲折而回暖之時,倍加珍惜並精心呵護來之不易的回暖萌芽,使之開花結果、重放光彩,既是兩國的責任,也是兩國面臨的一個課題。(高浩榮/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以上言論系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此外,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有著相互接軌,共謀發展的充分餘地。雙方的政策接軌和相互合作,將為兩國帶來長遠利益。在這方面,雙方有需要也有可能進行深入探討,制訂規劃,深化合作。

回暖道路上仍有不可忽視的障礙

雖然中韓關係回暖出現了許多積極的跡象,也具有很多有利條件,但也不能不看到,在回暖的道路上還有不少需要克服的障礙。

首先,“薩德”問題並沒有畫上句號。雙方已商定“薩德”問題通過軍方管道進行溝通。軍方的溝通能不能達到讓中國滿意的程度,怎樣才能實際證明“薩德”不針對中國、不會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尚需要等待溝通結果,至少現在還是不確定的。

其次,中國讚賞韓方表示的“三不”立場,但仍需聽其言,觀其行。朝鮮半島局勢當前高度複雜敏感和脆弱。半島在局勢發生變化時,韓方能否頂住來自國內外的壓力,堅守“三不”立場不動搖,尚需時間的檢驗。

第三,中韓雖然在半島無核化問題上有著共同目標,但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差異,韓方至今沒有回應中國提出的“雙暫停”倡議就是一例。同時,過去曾一度表現出來、現在沉入水面之下的矛盾和分歧,在遇到風吹草動時也可能會重新冒頭,影響雙邊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保持良好的中韓關係不僅符合歷史和時代大勢,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時代大勢不可違,民意也不可違。在中韓關係經歷曲折而回暖之時,倍加珍惜並精心呵護來之不易的回暖萌芽,使之開花結果、重放光彩,既是兩國的責任,也是兩國面臨的一個課題。(高浩榮/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以上言論系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