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窮書生受冤後被按頭認錯,發跡後歸來造橋修路,羞煞當年人

古話說“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可是今天這個故事卻會讓你明白, 如果你窮到一定的程度, 連獨善其身的權利可能都沒有。

碼頭工

在古時候, 有一個書生叫徐樹, 一心讀書, 想考取功名。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在他十六歲那一年, 父親去世了, 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斷了。 徐樹的母親靠給別人漿洗縫補衣服, 掙得錢不夠填飽肚皮。

徐樹看到了家中的情形, 主動放棄了讀書, 找到二伯, 請求去附近的碼頭上打點短工, 貼補家用。 碼頭工是個苦力活, 但徐樹為了生活, 不得不賣力地幹活。 掙的銅板不夠別人的一半, 但即便這樣, 徐樹也知道, 至少不用挨餓。

百無一用是書生, 在碼頭上, 比得是力氣, 所以連村裡的碼頭工也瞧不起徐樹, 認為他就是個來混飯的傢伙, 而且因為工錢少, 也就數他最窮, 對他也是吆三喝四。 徐樹嘗盡了人情淡泊, 但他卻不叫屈, 因為忍受著這樣的嘲笑,

才能填飽肚子。

在碼頭上幹了幾個月後, 徐樹的身子板漸漸也硬郎了, 掙的錢也比以前多了一些。 這天, 是母親的五十壽辰, 徐樹偷偷把自己存下的銀兩帶上, 買了一隻叫化雞, 準備孝敬母親。 聞著雞的香味, 徐樹幹活特別賣力, 只等收工回家。 可是事情卻偏偏出了差錯。 管碼頭的財主說自己在睡覺的時候, 有人偷了他口袋裡的碎銀子。 而偷錢的人, 就在這批碼頭工中間, 如果不交出來, 誰也不准走。

眾人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怕被懷疑, 徐樹也不例外。 這時候, 徐樹的二伯站了出來, 因為他是碼頭工的頭, 說那就搜身。 搜到誰就是誰。 大家站在一排, 拿出包袱, 搜身。 搜到徐樹這兒, 叫花雞和剩下的銅板被搜了出來。

有人說道:“誰來上工還帶錢?這錢明明就是徐樹偷的。 ”

叫花雞

徐樹想要分辯, 可越急臉越紅。 二伯見此情景, 黑著臉過來讓徐樹去給財主賠禮,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徐樹年紀還小, 哪見過這陣勢, 被冤得眼裡淚水直轉。 二伯上前按著徐樹的頭, 硬是要他向財主賠禮。

二伯也賠著笑說道:“孩子小不懂事, 這錢, 明天算我頭上, 你大人不計小人過, 饒他一回吧。 ”

財主冷哼了一聲, 說是給二伯一個面子, 但明天還想再見到這孩子了。 徐樹被按頭賠禮後, 眼淚汪汪地拿起叫化雞。 二伯上來一把將叫花雞打落在地, 用腳踩得粉碎, 並大罵徐樹, 書讀到狗肚子裡了, 再不學好, 就等著坐大牢吧。 說罷, 眾人哄笑著一人一腳踩著叫花雞離開了, 只留下徐樹看著地上踩得像泥一樣的叫花雞欲哭無淚。

回到家中, 徐樹沒再流一滴淚, 而是告訴母親, 明天他要去從軍。 母親雖有不舍, 但徐樹卻執意要去, 因為他背上背了個小偷的罪名, 雖然是冤枉的, 他也無法面對這些鄉親和工友。

就這樣, 小小年紀的徐樹,

從了軍。 到了軍中, 徐樹因為識文辯字, 又少年老成, 漸漸得到賞識。 而徐樹仿佛也漸漸找到回了自信, 也許這兒才是他發揮才能的地方, 而不是在碼頭上混日子。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 徐樹已經成為了年輕有為的將軍, 並因為戰功碩碩, 受到了皇上的嘉獎, 讓他衣錦還鄉, 接他母親去京城。

衣錦還鄉

徐樹回了家鄉,有縣令親自陪同。鄉親們敲鑼相迎。徐樹卻想要去那碼頭看一看。縣令有點慌,那個碼頭,因為經營不善,早已破敗,入不得徐將軍的眼。可是徐樹只是一笑,執意要去。徐樹讓人叫上他的二伯,一同來到破敗的碼頭邊。二伯訕笑著說:“孩子,這裡當年可是你受冤之地啊。”

徐樹皺起了眉,問二伯,當年你確認是我偷得錢,怎麼知道如今又說我是受冤的?二伯慚愧地說道:“你走的第二天,我去賠錢,財主沒要,說是錢原來在家裡。害你受了這麼多年的冤屈啊。今天我在這兒給你賠不是了。”說罷,二伯就要給徐樹低頭賠禮。徐樹一把攔住,說不必了。徐樹問那財主現在在哪兒,二伯指著碼頭邊一個落魄的老人說道:“碼頭敗了,他也就敗了。”

徐樹看了看二伯,又看了看財主,歎了口氣說道:“你們當年也不算壞人,只是太看不起窮人了。如今我回來,並不是想找回那無謂的清白,只是想看看那些工友和親人。這個碼頭,是個好地方,我會個人出錢在這兒造橋修路,讓這兒再次繁華起來,讓大夥兒都有個好生計,過上富裕一點的日子。”

當年笑話過徐樹的工友,徐樹把他們約到了一起,大宴三天,表示感謝。至於感謝什麼?徐樹沒說,大夥兒也沒問。

沒過多久,徐樹當年受侮的這個碼頭又煥然一新。而關於徐樹這個窮書生的傳說,越傳越遠。人們常常用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千萬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

衣錦還鄉

徐樹回了家鄉,有縣令親自陪同。鄉親們敲鑼相迎。徐樹卻想要去那碼頭看一看。縣令有點慌,那個碼頭,因為經營不善,早已破敗,入不得徐將軍的眼。可是徐樹只是一笑,執意要去。徐樹讓人叫上他的二伯,一同來到破敗的碼頭邊。二伯訕笑著說:“孩子,這裡當年可是你受冤之地啊。”

徐樹皺起了眉,問二伯,當年你確認是我偷得錢,怎麼知道如今又說我是受冤的?二伯慚愧地說道:“你走的第二天,我去賠錢,財主沒要,說是錢原來在家裡。害你受了這麼多年的冤屈啊。今天我在這兒給你賠不是了。”說罷,二伯就要給徐樹低頭賠禮。徐樹一把攔住,說不必了。徐樹問那財主現在在哪兒,二伯指著碼頭邊一個落魄的老人說道:“碼頭敗了,他也就敗了。”

徐樹看了看二伯,又看了看財主,歎了口氣說道:“你們當年也不算壞人,只是太看不起窮人了。如今我回來,並不是想找回那無謂的清白,只是想看看那些工友和親人。這個碼頭,是個好地方,我會個人出錢在這兒造橋修路,讓這兒再次繁華起來,讓大夥兒都有個好生計,過上富裕一點的日子。”

當年笑話過徐樹的工友,徐樹把他們約到了一起,大宴三天,表示感謝。至於感謝什麼?徐樹沒說,大夥兒也沒問。

沒過多久,徐樹當年受侮的這個碼頭又煥然一新。而關於徐樹這個窮書生的傳說,越傳越遠。人們常常用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千萬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