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並列雙座”蘇

蘇-27KUB新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是蘇-33艦載殲擊機的繼續發展型, 最初是在80年代末期, 為彌補蘇-25UTG教練戰鬥機在航母艦載航空兵飛行員培訓要求方面的不足, 而由蘇霍伊公司於1989年開始, 在T-10K試驗機基礎上設計、研製的雙座教練戰鬥機, 最初代號為10KU/10KT。

隨著研製進程的不斷深入, 上世紀90年代中期, 俄海軍和蘇霍伊公司飛機研製人員對其應解決的戰鬥任務範圍和戰術技術性能進行了較大的調整, 使其逐漸成為一種新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 除飛行員戰鬥培訓功能外, 還可遂行同敵方特別重要的空中目標(包括預警機)戰鬥對抗、使用高精武器打擊敵方艦艇和地面目標、實施航空偵察、進行無線電電子戰等任務。

新型艦載機代號更改為蘇-27KUB, 1995-1998年在阿莫爾共青城開始製造首架樣品機Т10К-4, 最後由安-22軍事運輸機運往莫斯科完成最後的組裝、補裝任務。 1999年4月29日, 試飛員普加喬夫(機長)和梅利尼科夫(第二飛行員)駕駛原型機Т-10КUB, 在茹科夫斯基機場完成了首飛試驗任務。

 蘇-27KUB新型艦載機與蘇-32前線轟炸機一樣, 採用縱向一體化三角翼空氣動力佈局, 空氣動力學性能較其前身蘇-27戰機增加了10%。 與此同時, 新型艦載機綜合採用傳統的鋁合金及新型合成材料,

機身加寬, 機翼面積也增加了1/3, 達到了71.38平方米。 燃料利用效率也大幅提高, 相同燃油儲備下的航程增加了15-20%, 由於使用多層裝甲防護, 戰鬥生存能力也隨之大大提高。

蘇-27KUB新型艦載機裝配AL-31ФП可控向量發動機, 最大起飛品質3300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 航母甲板上的著陸速度為240公里/小時。 裝配最新型數位化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 在許多性能上達到了第5、第6代設備的要求, 在重量銳減數倍的情況下, 戰鬥力成倍增加。 為保障在空中戰鬥局勢下及時獲取全部情報資訊, 首次裝配全自動高精導航系統和新型高解析度機載相控陣天線雷達, 使用超功率處理器, 同時配有帶鐳射測距儀的熱視和電視通道。

蘇-27KUB新型艦載機武器裝備先進、全面, 可對抗空中、海上和地面各種目標。 為對付“廉價”目標, 如快艇、登陸裝備等, 專門保留了30毫米機炮;為摧毀水面目標, 裝配了“縞瑪瑙”型戰役戰術超音速反艦導彈和X-31A型戰術反艦導彈;為摧毀地面目標, 可裝配各種空地制導導彈以及1500千克以下的制導航彈;為對抗空中目標, 可使用各型近、中、遠端空對空導彈;同時還可綜合使用其他非制導航空殺傷兵器。

蘇-27KUB艦載機將在阿莫爾共青城批量生產,並將以蘇-33UB的代號正式裝備俄海軍,今後將成為俄海軍艦載航空兵殲擊機的基礎,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目前24架蘇-33艦載殲擊機的數量為基礎,考慮到出口需求,如果要保持3個航母艦載機群的輪換儲備,至少需要批量生產72架蘇-33UB艦載多用途戰鬥機。

蘇-27KUB艦載機將在阿莫爾共青城批量生產,並將以蘇-33UB的代號正式裝備俄海軍,今後將成為俄海軍艦載航空兵殲擊機的基礎,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目前24架蘇-33艦載殲擊機的數量為基礎,考慮到出口需求,如果要保持3個航母艦載機群的輪換儲備,至少需要批量生產72架蘇-33UB艦載多用途戰鬥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