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美國“改朝換代” 普京把斯諾登當禮物送給特朗普計畫泡湯?

美國“改朝換代” 普京把斯諾登當禮物送給特朗普計畫泡湯?

特約撰稿 | 陳在田編輯 | 漆菲 美編 | 虎妹

原題為《斯諾登:汪洋中的一條船》

本文刊載於《鳳凰週刊》2017年第9期總第610期

“棱鏡門”的關鍵人物、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外包技術員斯諾登取道香港、輾轉寓居俄羅斯已曆3年多, 非但沒有被人遺忘, 反倒因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而再度“熱”起來。

“被獻禮”傳言不斷

早在去年11月初, 特朗普尚未當選美國總統, 就有好事者連線斯諾登, 問及“你希望特朗普和希拉蕊誰當選”, 他當時神色不寧地回答“我覺得他們兩個都是機會主義者”。 12月, 特朗普當選後不久, “俄羅斯將引渡斯諾登作為送給特朗普的禮物以改善雙邊關係”的傳聞不脛而走, 以至於雅虎新聞專門就此採訪斯諾登, 後者的答覆顯得有些“跑題”——他表示, “這個傳聞足以證明我是獨立的, 我一直是為美國而非俄羅斯工作”,

還說“對俄羅斯持嚴厲批評立場, 在人權方面尤其如此”。 當然, 他也強調“堅決反對”被當做政治籌碼, 並擔心引渡回國後會受到“不公正審判”。

傳聞愈演愈烈且不斷有所“發展”:2017年1月20日即特朗普就職當天, 前美國中情局代理局長莫雷爾公開表示, 今天“是普京把斯諾登當禮物送給特朗普的好時機”, 他還“循循善誘”地表示, 這樣做對俄羅斯有利:一來可以幫助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特朗普建立私人關係;二來可以讓已經離任的奧巴馬難堪, 三來可以讓世界把莫斯科看成是華盛頓平等的夥伴。 這句話他在兩天前就說過一遍——當時即將離任的奧巴馬宣佈為“維琪洩密”事件主要當事人、獲刑35年的前美軍士兵曼甯減刑28年,

使之可於今年5月出獄。

但就在同一天, 俄羅斯政府宣佈延長斯諾登居住權兩年(他原本的三年居住權將於7月到期)。 觀察家普遍認為, 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行將卸任卻動作不斷的奧巴馬的羞辱諷刺。 對於莫雷爾的“建議”, 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諾娃反唇相譏, 稱“俄羅斯沒有像中情局那樣出賣他人的傳統”。 或許是對這番回應的演繹, 隨後幾天坊間又出現“俄將授予斯諾登公民權”的傳聞, 一時間“電磁環境”十分混亂。

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斯諾登呢?1月20日, 他簡單回應曰“對他(特朗普)的上任我並不害怕”。 他還發推文寫道, “終於(來了):無可辯駁的證據顯示我從未與俄羅斯情報機構合作。 沒有國家會賣掉間諜, 因為其他人會擔心他們成為下一個。

斯諾登在害怕什麼

對於斯諾登的表態, 有心理學常識者大概會立即想到, 這似乎表明“他在害怕”。

畢竟, 斯諾登不可能像曼寧那樣, 得到謝幕前奧巴馬的寬縱, 因為“維琪洩密”對前任小布希的殺傷力遠超奧巴馬, 而“棱鏡門”卻結結實實打中了奧巴馬的要害;他更難被特朗普原諒, 因為“推特外交”的熱衷者特朗普早在2014年5月30日就針對當時流傳的“斯諾登美國英雄說”發推, 痛斥斯諾登“是美國的叛徒, 絕不是什麼英雄”, 此後他還多次在各種場合表示斯諾登“是個孬種”、“不敢回國自首、面對美國司法審判”。 自當選至今, 特朗普用無數事實表明自己對昔日“推特承諾”的重視, 很顯然, 讓他收回當初的“叛徒說”、“受審說”, 恐怕比登天還難。

不過, 特朗普上臺後, 有關斯諾登的態度顯得飄忽不定。 儘管去年春天他說過, “如果俄羅斯想顯示對美國的尊重, 應該很快把斯諾登交給我們。 ”但今年1月,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 引渡斯諾登對於特朗普不是優先問題, 確保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才是總統聚焦的問題。

從俄方來看, 當初普京收留斯諾登有與奧巴馬過招的用意, 如今時過境遷, 美國總統換作和普京“眉來眼去”的特朗普, 甩掉雞肋般的斯諾登換取美方一些“實實在在的善意”, 非但合理, 也屬俄羅斯的外交“傳統”。

斯諾登本人不敢且不甘在俄羅斯終老。 種種跡象表明, 生性散漫奔放的他並不適應俄羅斯的生活, 渴望和家人團聚的他更不甘心被扣上頂“俄羅斯間諜”的帽子有家難回。 正因如此,他曾多次放話稱“只要得到公正審判,就回國自首”——但這個“公正審判”的標準是什麼?他和美國政府的標準恐怕大相徑庭。

根據美國法律,斯諾登可能面臨長達30年監禁。但斯諾登一直堅持,他不會接受重罪指控,也不會接受時間過長的監禁。美國前司法部長霍爾德曾暗示,美國方面有可能和斯諾登達成認罪協議。

斯諾登的現實意義驟然下降

如今,斯諾登的故事仍在不斷演繹。

2月27日,斯諾登的律師維茲內對美國CNN披露稱,2013年斯諾登逃亡並短期滯留香港期間,曾一直藏匿於三戶斯里蘭卡難民住處,並得到後者的庇護,而如今美國刑事調查部(CID)正在香港斯里蘭卡人社區調查這幾戶斯里蘭卡難民。翌日,斯諾登本人在推特上發起眾籌,為上述3戶庇護者籌款10萬歐元,引發熱烈反應,僅當天就募集到5萬多歐元。

不久前,斯諾登還曾神奇地切換到“玄學頻道”,煞有介事地轉發了自己去年10月發過的一篇文章,聲稱在地表下生存著另一個更高級的智能物種,“政府對此心知肚明但有意隱瞞”,引發歐美科學界人士的圍觀和嘲諷。

有人指出,在俄羅斯深居簡出的斯諾登窮極無聊,只得靠“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度日。去年7月,他宣稱“發明”了可以檢測和阻攔無線監聽的iPhone手機殼,稍晚又表示“全球變暖說是CIA臆造的一個騙局”、“我有的是證據”,但上述“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隨後都沒了下文。

很顯然,多年處於“半封閉狀態”的斯諾登,並不具備從事真正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的軟硬體條件,其在這兩方面的“孜孜不倦”,真正意義無非兩點,一是打發漫長、無聊且不知何時才到頭的時光,二是藉以向久違了的外部社會顯示“我還存在”、“別忘了我”。

短期來看,他既變不成俄羅斯送給美國的“大禮包”,也吞不下俄羅斯號稱保障的“定心丸”。之所以不可能吞下“定心丸”,因為他“身份有期限”對普京方面有利,更便於“到點做文章”,而他本人也不願從此獨在異鄉為異客。

誠如俄軍事科學院教授蘇達諾夫對俄《觀點報》所說,國家安全局等美國情報部門現代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斯諾登2013年獲取的情報資訊到今天大都已經過時了,“情報技術不會原地踏步,斯諾登本人的現實意義已經驟然下降。”蘇達諾夫認為,即便要交出斯諾登,也必須確保出現對俄美“雙贏的結果”。“俄羅斯手上有好牌,但必須很有技巧地去打。俄羅斯至少必須要求特朗普很快取消制裁。雙方互釋善意,這才合理。特朗普明白,如果自己得到了斯諾登,將是十分具有象徵意義的。”

那麼,斯諾登何以成不了“大禮包”?不論特朗普內心是否真的“親俄”,他上任前後的對俄姿態,都在美國朝野、共和黨內甚至政府內部引發激烈反彈,國防部長馬蒂斯和中情局局長蓬佩奧雙雙在國會聽證會上公開唱反調,強調“俄羅斯是戰略對手”、“和俄羅斯無對話基礎”。

如果說上任之初,特朗普還能憑自己“火力壯”、憑幕僚班子的支持和內閣團隊暫時湊不齊而堅持己見,隨著內閣團隊的成形,“俄羅斯駭客干預大選說”陰魂不散,尤其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與俄駐美大使之間的通話被解職,他在美俄關係問題上絕不敢再冒險,以免被坐實“和俄羅斯串通”。

同樣,奉行百分百實用主義原則的普京眼見“交換無望”,也不可能白白送出一份大禮,既然剛批了“續兩年”,那就讓斯諾登先這麼住著吧。隨著美國的“改朝換代”,斯諾登的“含金量”正迅速貶值,蛻變為一個既無留用價值、也乏交換價值的“閑棋冷子”——一如他窮極無聊中所搞的那些“科研成果”一般。

新媒體編輯 | 豐澤 馬茹均

爆料!雄安樓市“速凍”前本地炒房團曾2億掃樓!

思密達的“雄安特區”——韓國也搞城市副中心

×

- END -

×

「爲全球華人提供獨立意見」

INDEPENDENT THINKING FOR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

版權歸香港《鳳凰週刊》所有,轉載請聯系

010-65233690 / fhzkxinmeiti@163.com

×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快速訂閱通道

正因如此,他曾多次放話稱“只要得到公正審判,就回國自首”——但這個“公正審判”的標準是什麼?他和美國政府的標準恐怕大相徑庭。

根據美國法律,斯諾登可能面臨長達30年監禁。但斯諾登一直堅持,他不會接受重罪指控,也不會接受時間過長的監禁。美國前司法部長霍爾德曾暗示,美國方面有可能和斯諾登達成認罪協議。

斯諾登的現實意義驟然下降

如今,斯諾登的故事仍在不斷演繹。

2月27日,斯諾登的律師維茲內對美國CNN披露稱,2013年斯諾登逃亡並短期滯留香港期間,曾一直藏匿於三戶斯里蘭卡難民住處,並得到後者的庇護,而如今美國刑事調查部(CID)正在香港斯里蘭卡人社區調查這幾戶斯里蘭卡難民。翌日,斯諾登本人在推特上發起眾籌,為上述3戶庇護者籌款10萬歐元,引發熱烈反應,僅當天就募集到5萬多歐元。

不久前,斯諾登還曾神奇地切換到“玄學頻道”,煞有介事地轉發了自己去年10月發過的一篇文章,聲稱在地表下生存著另一個更高級的智能物種,“政府對此心知肚明但有意隱瞞”,引發歐美科學界人士的圍觀和嘲諷。

有人指出,在俄羅斯深居簡出的斯諾登窮極無聊,只得靠“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度日。去年7月,他宣稱“發明”了可以檢測和阻攔無線監聽的iPhone手機殼,稍晚又表示“全球變暖說是CIA臆造的一個騙局”、“我有的是證據”,但上述“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隨後都沒了下文。

很顯然,多年處於“半封閉狀態”的斯諾登,並不具備從事真正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的軟硬體條件,其在這兩方面的“孜孜不倦”,真正意義無非兩點,一是打發漫長、無聊且不知何時才到頭的時光,二是藉以向久違了的外部社會顯示“我還存在”、“別忘了我”。

短期來看,他既變不成俄羅斯送給美國的“大禮包”,也吞不下俄羅斯號稱保障的“定心丸”。之所以不可能吞下“定心丸”,因為他“身份有期限”對普京方面有利,更便於“到點做文章”,而他本人也不願從此獨在異鄉為異客。

誠如俄軍事科學院教授蘇達諾夫對俄《觀點報》所說,國家安全局等美國情報部門現代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斯諾登2013年獲取的情報資訊到今天大都已經過時了,“情報技術不會原地踏步,斯諾登本人的現實意義已經驟然下降。”蘇達諾夫認為,即便要交出斯諾登,也必須確保出現對俄美“雙贏的結果”。“俄羅斯手上有好牌,但必須很有技巧地去打。俄羅斯至少必須要求特朗普很快取消制裁。雙方互釋善意,這才合理。特朗普明白,如果自己得到了斯諾登,將是十分具有象徵意義的。”

那麼,斯諾登何以成不了“大禮包”?不論特朗普內心是否真的“親俄”,他上任前後的對俄姿態,都在美國朝野、共和黨內甚至政府內部引發激烈反彈,國防部長馬蒂斯和中情局局長蓬佩奧雙雙在國會聽證會上公開唱反調,強調“俄羅斯是戰略對手”、“和俄羅斯無對話基礎”。

如果說上任之初,特朗普還能憑自己“火力壯”、憑幕僚班子的支持和內閣團隊暫時湊不齊而堅持己見,隨著內閣團隊的成形,“俄羅斯駭客干預大選說”陰魂不散,尤其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與俄駐美大使之間的通話被解職,他在美俄關係問題上絕不敢再冒險,以免被坐實“和俄羅斯串通”。

同樣,奉行百分百實用主義原則的普京眼見“交換無望”,也不可能白白送出一份大禮,既然剛批了“續兩年”,那就讓斯諾登先這麼住著吧。隨著美國的“改朝換代”,斯諾登的“含金量”正迅速貶值,蛻變為一個既無留用價值、也乏交換價值的“閑棋冷子”——一如他窮極無聊中所搞的那些“科研成果”一般。

新媒體編輯 | 豐澤 馬茹均

爆料!雄安樓市“速凍”前本地炒房團曾2億掃樓!

思密達的“雄安特區”——韓國也搞城市副中心

×

- END -

×

「爲全球華人提供獨立意見」

INDEPENDENT THINKING FOR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

版權歸香港《鳳凰週刊》所有,轉載請聯系

010-65233690 / fhzkxinmeiti@163.com

×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快速訂閱通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