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福壽園(1448.HK)看殯葬行業到底有多賺錢

作者:格隆匯·迷榖

閱讀提示:此文重點分析投資價值, 未有附帶嚇人圖片, 讀者可放心大膽往下流覽。

死亡, 是我們生活中一直逃避的;死人,

也是我們一直忌諱的。 莊子曾說過, 六合之外, 存而不論。

中國的殯葬文化歷史悠久, 不同的地域對於逝者如何下葬也十分講究。 藏族地區的天葬、高坡苗人的洞藏、東北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樹葬、西北地方的火葬以及最傳統的土葬等。 下葬的形式多種多樣, 無疑目的只有一個, 希望逝者安適, 給逝去的親人最高的尊重。

也因為這種傳統,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國家, 殯葬是一個既忌諱又高利潤的行業。 因為每個生者都希望盡最大的能力給逝者一個安息。

一、中國的殯葬文化

在最原始的時代, 人類是沒有感情可言的, 受限於思維能力的低下, 對於很多東西都是沒有一個概念的, 在黃帝以前, 有親人去世了就丟到山溝裡。

正如孟子所說:“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 其親死, 則舉而委之於壑”。

後來逐漸產生了宗教迷信靈魂不死的觀念, 人類從夢中夢見已去世的親人, 意念中認為靈魂不死, 逝者的靈魂比活人的靈魂更有power, 更能造福於人。 基於這個認識, 便產生了對死人的崇拜, 於是一套送鬼魂安葬逝者的禮儀就此產生。

在奴隸社會時期, 厚葬之風和迷信活動更加盛行, 奴隸主階級利用宗教迷信維持其統治, 大力提倡對凶禮的習俗, 如統治者會把奴隸作為祭品殺掉, 殉葬。

古時候, 人活著分三六九等, 而死的時候也是。 死亡的方法千千萬萬種, 下葬的方法也多種多樣, 按level來分。 如商周時期, 制定了“貴賤有儀, 上下有等”的下葬制度, 不同level的官員,

有不一樣的葬法。 諸侯、大夫、士以及一般奴隸主死了, 在殮、葬、祭上從時間、儀式、棺材到殉葬品都有等級之分。

歷史上, 不少政治家, 思想家也對殯葬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中國歷史上, 儒家殯葬倫理思想佔據主導地位, “厚葬久喪”主導著中國殯葬觀念和行為。

何謂“厚葬久喪”, 孔子說:“處喪有禮, 而哀為本”。 孔子雖然反對商周時期的殉葬, 也反對俑, 但是他不反對“明器”, 反而提倡“明器之道”, 多得孔子, 養活了盜墓賊。 另一方面, 孔子的殯葬倫理思想是建立在周禮上, 提倡孝道, 當他的弟子提出說, 守喪三年太久了, 被孔子狠批,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後免于父母之懷, 夫三年之喪, 天下之通喪也, 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而與孔子不一樣的是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墨子,

與其說墨子是思想家, 倒不如說他是一位殯葬改革家, 對於墨子的殯葬思想, 放在當下也是十分前衛的。

首先, 墨子提出“薄葬短喪”, 是不是跟儒家打對頭了?因為當時社會經濟並沒有很好, 很多人為了“厚葬”而傾家蕩產, 一年這麼多皇親國戚去世, 國家的庫存財務都被掏空了。 於是墨子提倡“薄葬”, 不僅不用“明器”, 連埋葬的土地都有限制。

中國千年以來推崇漢人的“入土為安”信念, 而下葬的面積自然是很大的, 皇親國戚級別的一般都幾百平米, 普通老百姓的也不會太小。 當時處於農耕時期, 對於耕地本來就匱乏的北方農業地區來說, 不能不說是一個需要特別認真對待的問題。 墨子提出,

埋葬的位置要淺, 不要造墳丘, 做個標記就好了, 棺木也不能太大, 太奢華, 也別放隨葬品。 墨子認為, 這樣做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和財富的積累。 簡單來說, 既節約, 有益於死者, 也利於生者, 真正做到了使生者得養, 而死者無憾。

同樣的, 墨子也反對儒家的“久喪”, 因為“久喪”的人是要“強不食而饑, 薄衣而寒”, 墨子認為這樣不利於身心發展, 只要做到心喪就行。 意思就是:你搞那麼多表面功夫有什麼用, 你心裡面哀傷才是最虔誠的。 墨子的這個思想, 擺在現代還是十分十分前衛!

如今當代的殯葬發展, 從文化來說, 是孔子和墨子思想的結合。 經濟寬裕的仍然”厚葬“, 買鑽石骨灰盒, 開追悼會, 風光大葬;經濟稍微拮据的, 就一切從簡。 但是無論是”厚葬“還是”薄葬“,無論是“久喪”還是“短喪”,變的只是方式。

二、殯葬行業的發展現狀

現代的殯葬服務行業,當然沒有了古時候的“殉葬、名器、久喪”等環節,但是基本的殯葬儀式還是有的。

從逝者去世到安葬這一整套的流程都屬於殯葬服務業的範疇,這也是我們平常在市場上看到的所謂“一條龍服務”。

而殯儀服務行業也細分幾個類別,分別是殯儀服務、遺體處理、墓地服務和其他產品服務。

殯儀服務包括:遺體處理、運輸、化妝、出殯、追悼服務等;遺體處理指的是:屍體的處理,包括火化服務;墓地服務就是:墓地銷售、陵墓設計、落葬服務等;其他產品服務包括:殯儀服務的產品銷售。

這四個業務中,墓地服務業務占比超過50%而且複合增速最快。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資料,2015年,我國殯葬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713.77億元,其中墓地服務市場規模為412.82億,占比達到57.84%。

目前墓地的服務類型主要為公益性墓園和經營性墓園,公益性墓園主要為農村村民提供安葬場所,經營性墓園主要為城市居民提供安葬場所。但是從各省份公開的資料來看,公益性墓園占比還是超過經營性墓園。以廣東省為例,全省經營性公墓為91座,而公益性公墓為1229座,公益性骨灰堂有916座,目標到2020年,再新建經營性公墓42座,但是數量還是遠不及公益性公墓。

經營性公墓是自改革開放之後才發展來開的,1980年代,火葬代替土葬的政策鼓勵全國經營性公墓增加300多家,而發展的高峰期在90年代,截至2015年,我國共有經營性公墓機構1567家。

殯葬行業的集中度仍然比較低,CR5只有3.2%%,福壽園以市占率1%居於首位,其行業分散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如果按殯儀類別來分的話,比如墓地服務供應商CR5市占率為4%,福壽園以1.5%市占率居於首位。

驅動殯儀行業發展的因素有: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發展、火化率率提升以及人均消費水準增長。

我國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不斷上升的趨勢。2002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共有9377萬人,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約7.3%,而到2015年,老齡人口增長至1.44億人,老齡化水準上升至10.5%。

其實一個國家老齡人口占總人口超7%,那麼這個國家就算是步入人口老齡化了。雖然中國目前的占比率比西方發達國家要低,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大,所以老齡人口的數量其實是很高的。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4.5%,老齡人口將突破2億元,2020年老齡化水準預計增長21.8%,老齡化人口突破3億人。

截至2016年,全國平均火化率為48.2%。其中,根據2015年的各省火化率,廣東、浙江的火化率是最高的,達到100%。西藏的火化率是最低的,只有4.6%。

三、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供應商”——福壽園

中國上市的公司中帶有殯葬服務的有A股中的福成股份(600965.SH),港股裡的福壽園(1448.HK)、安賢園中國(922.HK),以及已經退市的富貴生命(1438.HK)。

福壽園成立於1994年的上海,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者,市占率排行第一,於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天,上市4年多,福壽園的股價走了一個W形。

也許投資者覺得晦氣,從上市開始就一路下跌,一直到了15年,股市行情大好,福壽園也漲一波,之後也是熊市來了,福壽園跟隨大局走向下坡路,一直到今年的2月份才開始向上,還走出了一波很不錯的行情。

福壽園的收入和淨利潤增長都十分穩定,主要收入轉捩點是2015年,2015年的收入比2014年增加了60%,主要是因為福壽園於2014年收購了觀陵山藝術陵園(遼寧)和婺源萬壽山陵園,上述兩個陵園年內貢獻了1.84億元的銷售收入,占集團年內總銷售收入的16.6%。

另一方面,河南安陽天壽園公墓和江蘇常州棲鳳山陵園也為福壽園集團帶來了新增收益,使該集團收益明顯。

福壽園的主營業務是墓地服務和殯儀服務,一直以來,墓地服務是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17年上半年公佈的最新財報來看,占比高達90.2%,為6.94億,而殯儀服務為9.6%,只有7388萬。

福壽園的地域擴張不算很明顯,剛上市的時候業務涉及8個省市,4年後,2017年最新公佈的上半年財報,業務也就只增加了2個省市,增加了江西和江蘇。而上海、安徽、遼寧一直都是收入的前三位。根據2015年各省火化率來看,上海、遼寧的火化率已經達到100%,安徽稍微低點,只有73.1%。

加上合營公司,福壽園現在有14個墓地,其中位於上海的上海福壽園和海港福壽園站總收入的59.3%,位於遼寧的觀嶺山藝術陵園位列第三,占總收入的10.2%。

從福壽園銷售墓地的品種來看,它把孔子和墨子的殯葬思想結合在一起,“厚葬”“薄葬”相結合。但事實上,它主要還是銷售高端高價的墓穴。低價格的墓穴,主是為了配合政府的公益性政策,如遷墓等。

福壽園提供多種多樣的“厚葬”,其中以定制藝術墓的售價是最貴的,2017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售價為42.74萬每座;第二貴的是,成品藝術墓,12.24萬每座;第三貴的施傳統成品墓,2萬每座。

但是銷量最高的是室內葬、傳統成品墓以及成品藝術墓,分別為2814座、2765座和2362座。

如果不包含公益性以及遷墓的話,福壽園2017年上半年售出10075座墓穴,平均每座墓穴的售價為93884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加20.9%。福壽園出售的墓穴平均面積為3.05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售價93884元來算,那代表一方米價格為30781元人民幣,是國內三四線城市房價的3倍!

另一方面,福壽園的現金流也是杠杠的,2017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就有3.22億人民幣;截至2017年上半年,手裡的現金結餘還有16億。

四、福壽園的發展優勢

1、定價高、利潤空間大

有人說墓穴銷售就如一門“房地產”生意,但是其實又與房地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房地產的銷售成本中,土地成本的銷售占比是最大的,在一、二線城市高達50%以上,而墓地的土地成本十分低廉,福壽園最新公佈的財務資料中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土地成本占銷售本只有15.1%。

而2016年收購常州棲鳳山陵園80%的股權,總代價為1.84億,按照陵園的面積85332平方米來計算的話,這個收購成本約為2156元,可以說十分廉價了。

而墓地的銷售成本是極高的,福壽園最新公佈的財務資料中,一座墓穴的平均售價為93884元。

因為售價高,成本低,所以福壽園的毛利是很高的,其中墓地服務為82%,殯儀服務為62.7%。

2、墓地儲備面積大,整合能力強

墓地的的需求是剛性的,但是由於政策原因,墓地可供開發的量又是有限的。

殯葬土地屬於一地難求,不同於房地產土地,你需要在一個地方新收一塊地來建墓園是極其困難的,都是每個地區有劃分好的殯葬專用地。所以一般都會採用收購整合的模式,A股的福成股份和港股的福壽園無一不是這樣。

而在收購整合這塊,福壽園要略優於A股的福成股份,從2013年只有7個公墓到現在,福壽園已經有14個營業性公墓。而福成股份從2014年收購第一個寶塔陵園至今,下面有共有三個公墓,另外兩個分別是宜興的龍野公墓和杭州的錢江公墓。

由於殯葬專用地的稀缺,近幾年公墓的數量並沒有高速增長,不僅緩慢,還有退後的趨勢。

根據上海民政局檢查資料顯示,上海約有7500畝土地可以用作公墓,截至2015年已經用去了5500畝,僅剩下2000畝左右。物以稀為貴是自然的,從福壽園在上海地區的公墓來看,售價是最高的,如定制藝術墓,在上海福壽園價位是29到49萬,在河南福壽園是10萬到20萬,而普通的草坪墓,上海福壽園是4萬到七萬多,河南福壽園只要1萬左右。

因為這有限的資源,福壽園在這上面有土地儲備的優勢,2013年公司消耗土地面積17848平方米,2014年消耗20690平方米,2015年消耗40998平方米,2016年消耗35644平方米,目前福壽園可供出售的墓地面積為191萬平方米,如果保持2016年的開發節奏,公司的土地面積夠支撐公司50多年的發展。

3、有創新能力的殯葬服務供應商

福壽園不僅在墓地定位中顯示高端,其配套服務產品也走的是高端路線。在2015年與麼過最大的殯葬提供商SCI合作後,開始推行“生前契約”服務,“生前契約”這種新式服務,讓客戶在生前就可以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身後事,以達到為子女減負的目的。

服務內容包括臨終關懷、遺體接送、靈堂搭建、告別儀式及相關後續服務等。據介紹,簽訂“生前契約”,具有經濟和服務的雙重保障。養老產業和殯葬行業在這個老齡化社會快速發展,殯葬服務價格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提前鎖定服務價格,也規避了通貨膨脹的風險,也算是一種投資手段。

截至2017年上半年,已經成功售出了500多份“生前契約”。

小結:

中國數千年來的殯葬文化可以看出,就算是現代,人們追悼逝者的方式千千萬萬種,但是都會盡最大的能力以最好的方式送逝者最後一程。

而福壽園的經營模式,看似多種多樣,實質上都是傳統的“厚葬”模式,走的主要是高端路線,利潤高。

另一方面,這個行業門檻高,監管嚴,習俗深厚,不是想進就能進,不是想幹就能幹。福壽園佔據首位,近幾年也不斷加快收購進程,而2015年開始已經步入盈利,目前手裡還有大把的土地儲備,忽略傳統的“忌諱”思想,還是可以多關注關注這檔股票的。

但是無論是”厚葬“還是”薄葬“,無論是“久喪”還是“短喪”,變的只是方式。

二、殯葬行業的發展現狀

現代的殯葬服務行業,當然沒有了古時候的“殉葬、名器、久喪”等環節,但是基本的殯葬儀式還是有的。

從逝者去世到安葬這一整套的流程都屬於殯葬服務業的範疇,這也是我們平常在市場上看到的所謂“一條龍服務”。

而殯儀服務行業也細分幾個類別,分別是殯儀服務、遺體處理、墓地服務和其他產品服務。

殯儀服務包括:遺體處理、運輸、化妝、出殯、追悼服務等;遺體處理指的是:屍體的處理,包括火化服務;墓地服務就是:墓地銷售、陵墓設計、落葬服務等;其他產品服務包括:殯儀服務的產品銷售。

這四個業務中,墓地服務業務占比超過50%而且複合增速最快。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資料,2015年,我國殯葬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713.77億元,其中墓地服務市場規模為412.82億,占比達到57.84%。

目前墓地的服務類型主要為公益性墓園和經營性墓園,公益性墓園主要為農村村民提供安葬場所,經營性墓園主要為城市居民提供安葬場所。但是從各省份公開的資料來看,公益性墓園占比還是超過經營性墓園。以廣東省為例,全省經營性公墓為91座,而公益性公墓為1229座,公益性骨灰堂有916座,目標到2020年,再新建經營性公墓42座,但是數量還是遠不及公益性公墓。

經營性公墓是自改革開放之後才發展來開的,1980年代,火葬代替土葬的政策鼓勵全國經營性公墓增加300多家,而發展的高峰期在90年代,截至2015年,我國共有經營性公墓機構1567家。

殯葬行業的集中度仍然比較低,CR5只有3.2%%,福壽園以市占率1%居於首位,其行業分散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如果按殯儀類別來分的話,比如墓地服務供應商CR5市占率為4%,福壽園以1.5%市占率居於首位。

驅動殯儀行業發展的因素有: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發展、火化率率提升以及人均消費水準增長。

我國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不斷上升的趨勢。2002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共有9377萬人,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約7.3%,而到2015年,老齡人口增長至1.44億人,老齡化水準上升至10.5%。

其實一個國家老齡人口占總人口超7%,那麼這個國家就算是步入人口老齡化了。雖然中國目前的占比率比西方發達國家要低,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大,所以老齡人口的數量其實是很高的。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4.5%,老齡人口將突破2億元,2020年老齡化水準預計增長21.8%,老齡化人口突破3億人。

截至2016年,全國平均火化率為48.2%。其中,根據2015年的各省火化率,廣東、浙江的火化率是最高的,達到100%。西藏的火化率是最低的,只有4.6%。

三、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供應商”——福壽園

中國上市的公司中帶有殯葬服務的有A股中的福成股份(600965.SH),港股裡的福壽園(1448.HK)、安賢園中國(922.HK),以及已經退市的富貴生命(1438.HK)。

福壽園成立於1994年的上海,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者,市占率排行第一,於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天,上市4年多,福壽園的股價走了一個W形。

也許投資者覺得晦氣,從上市開始就一路下跌,一直到了15年,股市行情大好,福壽園也漲一波,之後也是熊市來了,福壽園跟隨大局走向下坡路,一直到今年的2月份才開始向上,還走出了一波很不錯的行情。

福壽園的收入和淨利潤增長都十分穩定,主要收入轉捩點是2015年,2015年的收入比2014年增加了60%,主要是因為福壽園於2014年收購了觀陵山藝術陵園(遼寧)和婺源萬壽山陵園,上述兩個陵園年內貢獻了1.84億元的銷售收入,占集團年內總銷售收入的16.6%。

另一方面,河南安陽天壽園公墓和江蘇常州棲鳳山陵園也為福壽園集團帶來了新增收益,使該集團收益明顯。

福壽園的主營業務是墓地服務和殯儀服務,一直以來,墓地服務是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17年上半年公佈的最新財報來看,占比高達90.2%,為6.94億,而殯儀服務為9.6%,只有7388萬。

福壽園的地域擴張不算很明顯,剛上市的時候業務涉及8個省市,4年後,2017年最新公佈的上半年財報,業務也就只增加了2個省市,增加了江西和江蘇。而上海、安徽、遼寧一直都是收入的前三位。根據2015年各省火化率來看,上海、遼寧的火化率已經達到100%,安徽稍微低點,只有73.1%。

加上合營公司,福壽園現在有14個墓地,其中位於上海的上海福壽園和海港福壽園站總收入的59.3%,位於遼寧的觀嶺山藝術陵園位列第三,占總收入的10.2%。

從福壽園銷售墓地的品種來看,它把孔子和墨子的殯葬思想結合在一起,“厚葬”“薄葬”相結合。但事實上,它主要還是銷售高端高價的墓穴。低價格的墓穴,主是為了配合政府的公益性政策,如遷墓等。

福壽園提供多種多樣的“厚葬”,其中以定制藝術墓的售價是最貴的,2017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售價為42.74萬每座;第二貴的是,成品藝術墓,12.24萬每座;第三貴的施傳統成品墓,2萬每座。

但是銷量最高的是室內葬、傳統成品墓以及成品藝術墓,分別為2814座、2765座和2362座。

如果不包含公益性以及遷墓的話,福壽園2017年上半年售出10075座墓穴,平均每座墓穴的售價為93884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加20.9%。福壽園出售的墓穴平均面積為3.05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售價93884元來算,那代表一方米價格為30781元人民幣,是國內三四線城市房價的3倍!

另一方面,福壽園的現金流也是杠杠的,2017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就有3.22億人民幣;截至2017年上半年,手裡的現金結餘還有16億。

四、福壽園的發展優勢

1、定價高、利潤空間大

有人說墓穴銷售就如一門“房地產”生意,但是其實又與房地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房地產的銷售成本中,土地成本的銷售占比是最大的,在一、二線城市高達50%以上,而墓地的土地成本十分低廉,福壽園最新公佈的財務資料中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土地成本占銷售本只有15.1%。

而2016年收購常州棲鳳山陵園80%的股權,總代價為1.84億,按照陵園的面積85332平方米來計算的話,這個收購成本約為2156元,可以說十分廉價了。

而墓地的銷售成本是極高的,福壽園最新公佈的財務資料中,一座墓穴的平均售價為93884元。

因為售價高,成本低,所以福壽園的毛利是很高的,其中墓地服務為82%,殯儀服務為62.7%。

2、墓地儲備面積大,整合能力強

墓地的的需求是剛性的,但是由於政策原因,墓地可供開發的量又是有限的。

殯葬土地屬於一地難求,不同於房地產土地,你需要在一個地方新收一塊地來建墓園是極其困難的,都是每個地區有劃分好的殯葬專用地。所以一般都會採用收購整合的模式,A股的福成股份和港股的福壽園無一不是這樣。

而在收購整合這塊,福壽園要略優於A股的福成股份,從2013年只有7個公墓到現在,福壽園已經有14個營業性公墓。而福成股份從2014年收購第一個寶塔陵園至今,下面有共有三個公墓,另外兩個分別是宜興的龍野公墓和杭州的錢江公墓。

由於殯葬專用地的稀缺,近幾年公墓的數量並沒有高速增長,不僅緩慢,還有退後的趨勢。

根據上海民政局檢查資料顯示,上海約有7500畝土地可以用作公墓,截至2015年已經用去了5500畝,僅剩下2000畝左右。物以稀為貴是自然的,從福壽園在上海地區的公墓來看,售價是最高的,如定制藝術墓,在上海福壽園價位是29到49萬,在河南福壽園是10萬到20萬,而普通的草坪墓,上海福壽園是4萬到七萬多,河南福壽園只要1萬左右。

因為這有限的資源,福壽園在這上面有土地儲備的優勢,2013年公司消耗土地面積17848平方米,2014年消耗20690平方米,2015年消耗40998平方米,2016年消耗35644平方米,目前福壽園可供出售的墓地面積為191萬平方米,如果保持2016年的開發節奏,公司的土地面積夠支撐公司50多年的發展。

3、有創新能力的殯葬服務供應商

福壽園不僅在墓地定位中顯示高端,其配套服務產品也走的是高端路線。在2015年與麼過最大的殯葬提供商SCI合作後,開始推行“生前契約”服務,“生前契約”這種新式服務,讓客戶在生前就可以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身後事,以達到為子女減負的目的。

服務內容包括臨終關懷、遺體接送、靈堂搭建、告別儀式及相關後續服務等。據介紹,簽訂“生前契約”,具有經濟和服務的雙重保障。養老產業和殯葬行業在這個老齡化社會快速發展,殯葬服務價格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提前鎖定服務價格,也規避了通貨膨脹的風險,也算是一種投資手段。

截至2017年上半年,已經成功售出了500多份“生前契約”。

小結:

中國數千年來的殯葬文化可以看出,就算是現代,人們追悼逝者的方式千千萬萬種,但是都會盡最大的能力以最好的方式送逝者最後一程。

而福壽園的經營模式,看似多種多樣,實質上都是傳統的“厚葬”模式,走的主要是高端路線,利潤高。

另一方面,這個行業門檻高,監管嚴,習俗深厚,不是想進就能進,不是想幹就能幹。福壽園佔據首位,近幾年也不斷加快收購進程,而2015年開始已經步入盈利,目前手裡還有大把的土地儲備,忽略傳統的“忌諱”思想,還是可以多關注關注這檔股票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