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江縣東壩村走出脫貧新路子

9日, 首屆“雲舍農婦 鼎罐美食節”在南江縣關 田鄉東壩村和西坪村拉開 帷幕, 來自巴中、達州等地 1000 多名遊客來到現場 賞美景、品美食, 體驗農家 生活。 不同於以往的各種 旅遊節, 這次活動和當地 政府沒有絲毫關係, 活動 的發起、組織、參與都是社 會力量。

活動現場

皆大歡喜

遊客有需求 村民有收入

9 日, 南江縣關田鄉首屆“雲 舍農婦鼎罐美食節”開幕, 秀美的 山水、地道的山貨、純正的鼎罐飯 ……一張張美圖刷爆了許多人的 朋友圈。

據悉, 此次活動為期兩天, 活 動地點在該鄉東壩村和西坪村, 除了本地應聲而來的商販, 還有 不少貧困戶拿出了家裡準備的山 貨, 在當地扶貧幹部的組織和幫 助下, 搞起了土特產展銷, 熙熙攘 攘的場面好不熱鬧。

“這袋幹菌子多少錢?少點 兒, 我都買了。 ”在當地村民陳英 的土特產展銷攤上, 遊客張敏說, 當地百姓賣的都是純正的山貨,

這些蘑菇都是村民在山上採摘後 曬乾的, 純天然無污染, 因而打算 多買一些。 最後, 陳英以 50 元一 斤的價格賣給了張敏5斤。

“這種牛肝菌, 每年只有栽秧 後才有, 口味很好, 野生菌每斤能 賣100多元, 以前大夥兒沒有看到 其中商機, 後來幫扶幹部讓大夥兒 將其曬乾出售, 搶手得不得了。 ”陳 英說, 當天他一共賣了 3000 多元 的山貨, 預訂的就更多了, 這種賺 錢的模式以前連想也不敢想。

不僅當地百姓高興, 遊客也 覺得倍兒爽。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 高, 大夥兒吃膩了城市美食, 就倍 加想念鄉村味道, 而地道的鄉村 美食、鄉村生活方式正是遊客需 要的。 ”張敏說, 遊客有需求, 老百 姓有錢賺, 這次活動的舉辦算得 上皆大歡喜。

社會辦節

我市民間力量探索扶貧新模式

“這次活動的舉辦, 不同於 ‘酥肉節’、 ‘庖湯節’等當地政府 主導的活動, 而是社會愛心力量 集結成的。 ”活動發起人之一陽 光攝影部落的負責人鄧林森表 示, 當前正值關田鄉東壩村、西 坪村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 陽光戶外運動群的朋友在想怎 樣為當地百姓貢獻一些力量,

幾 番思索, 決定將兩村作為該群的 定點旅遊基地。 本著“鄉村旅遊 社會辦, 少給政府添麻煩”的理 念, 群友們爭相號召, 組織 200 餘人拖家帶口, 來這裡欣賞美 景、品嘗美食。 與此同時, 群友 們還精心編排了滿是正能量的 相聲、小品、特技、歌舞等節目, 並在 9 日晚上進行了演出, 為當 地群眾送去了一份孕育攻堅力 量的精神食糧。

“我們晚上除了在家看電視 就是打麻將, 生活極為單調。 今 晚的節目雖不是高大上的明星 在表演, 但都是貼近生活、接地氣 的節目, 十分符合老百姓的胃 口。 ”該村村主任王軍海說, 關田 鄉歷來人氣不旺, 搞這樣的活動, 一來可以增加人氣, 盤活當地經 濟, 二來可以借助人氣發展農家 樂等,

促進當地群眾生活水準提 高, 希望每年都搞這種活動。 此次“美食節”上, 巴城某公 司還為當地貧困戶捐贈衣物500 餘件。 該公司負責人趙俊傑表示, 將繼續做類似的公益活動。 其實, 發生在關田鄉的這一幕只是我市 民間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一個縮 影。 隨著越來越多熱衷公益、樂於 奉獻的社會團體及個人的積極參 與, 一股“愛心捐贈、公益扶貧”的 熱潮在我市迅速升溫, 此次南江縣 關田鄉首屆“雲舍農婦鼎罐美食 節”的舉辦, 算得上是對新型扶貧 發展之路的一次探索。

造血式扶貧

政府參與變成政府引導

南江縣關田鄉東壩村與通江縣鐵廠 鄉接壤,素有南江縣“東大門”之稱。這裡 平均海拔 800 米,森林覆蓋率 80%左右, 有“詩畫關田,世外桃源”的美譽。該村雖 系非貧困村,但建檔立卡貧困戶有 59 戶 208人。據統計,為幫扶當地困難群眾,作 為幫扶單位,巴中市政府投資專案代建管 理局

造血式扶貧

政府參與變成政府引導

南江縣關田鄉東壩村與通江縣鐵廠 鄉接壤,素有南江縣“東大門”之稱。這裡 平均海拔 800 米,森林覆蓋率 80%左右, 有“詩畫關田,世外桃源”的美譽。該村雖 系非貧困村,但建檔立卡貧困戶有 59 戶 208人。據統計,為幫扶當地困難群眾,作 為幫扶單位,巴中市政府投資專案代建管 理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