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稅2018年1月開徵 還在擔心炒菜煙太大會被徵稅?

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熊浩然

明年1月1日起,備受關注的綠色稅法《環保稅法》將正式施行,屆時已實行近40年的排汙費制度,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由“費”到“稅”,這樣的變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誰會被成為該稅種的納稅主體,市民的生活環境是否會因此發生變化呢?

近日,成都市律協財稅專委會主任、成都市青羊區第七屆人大城鄉發展與環境保護專委會委員高永東接受封面新聞(thecover.cn)專訪,對環保稅進行瞭解讀。

為什麼要征環保稅?

高永東說,過去4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環境也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和污染,人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極度尖銳。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2016年12月25,全國人大常委會於日表決通過了《環保稅法》,定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高永東說,過去排汙費等環保費用的徵收,在一定程度打擊了污染環境行為,為環境保護和修復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由於中國國情複雜,地域廣闊,各地發展不平衡,地方差異很大,各地對環境保護治理力度也不同,通過“費改稅”,將增加針對環保領域一般預算支出的剛性,加大政府投入,強制性保護環境,更有助於生態文明建設。

誰會被徵稅?

根據《環保稅法》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用繳納環境保護稅。

高永東解釋,這樣的規定明確了普通市民不屬於需要納稅的人群,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響,不用擔心因為自家炒菜或燒烤導致煙太大而被課稅。

此外,還有以下五類情況可予免稅: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國務院批准免稅的其他情形。

排放什麼會被徵稅?

高永東說,本次徵稅主要針對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 對應的污染物種類和稅率目前已公佈。

根據目前公佈的資訊,一些環境保護形勢相對嚴峻的地區,當地在自主稅額調整區間內上調較多。

以河北為例,因當前京津冀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河北省環保稅稅額方案規定,與北京相鄰的淶水縣、涿鹿縣等13個縣和雄安新區及相鄰的永清縣、文安縣等12個縣執行一檔稅額標準,將按最低規定稅額的8倍徵收。

環保稅徵收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高永東表示,徵收環保稅之後,之前涉及環保的相關費用將無需再繳納,大多數地方都是“稅費平移”,對於納稅人來說,負擔變化不大,相較之前的支出不會有太多增加。

另一方面,納稅人將從之前的被動收費轉變為主動根據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納稅,理論上以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的規則進行,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也可以按次數申報。

高永東說,根據《環保稅法》的相關規定,污染排放物的測算資料按照以下順序測定:

優先以安裝的符合國家標準的自動監測設備所記錄的資料為准;沒安裝前述設備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範的監測資料為計算資料;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汙係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

不能按照前述第一至第三規定的方法計算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

此外,根據《環保稅法》的相關規定,如果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30%的,減按75%徵收環境保護稅;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50%的,減按50%徵收環境保護稅。

高永東表示,這樣的規定體現了一種良性“倒逼”,有助於環境污染治理的良性迴圈,“促使企業主動加大環保投入,減少污染物排放,獲取大量的減稅優惠,同時,提升企業瞞報和不報的違法成本,一旦被認定為偷逃稅款,可能面臨一系列的刑事追責和高額罰款。”

環保稅法的施行有怎樣的意義?

高永東表示,環保稅法是真正意義上在十八大之後制定的第一部稅法,體現了“稅收法定”精神,對環境保護和稅收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以前的稅收政策往往是以法規的形式體現,在執行過程中很容易存在一些問題。而環保稅法則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職能,制定了稅收過程中的‘權力清單’,有助於更好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體現了對法律尊崇。”

高永東認為,環保稅法的施行體現了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是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未來一段時間,稅務部門、環保部門和納稅人之間可能會有一個磨合期,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或許還將出現一些問題,但總體來說,環保稅的徵收符合新時代中國國情,是國家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

高永東說,根據《環保稅法》的相關規定,污染排放物的測算資料按照以下順序測定:

優先以安裝的符合國家標準的自動監測設備所記錄的資料為准;沒安裝前述設備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範的監測資料為計算資料;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汙係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

不能按照前述第一至第三規定的方法計算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

此外,根據《環保稅法》的相關規定,如果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30%的,減按75%徵收環境保護稅;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50%的,減按50%徵收環境保護稅。

高永東表示,這樣的規定體現了一種良性“倒逼”,有助於環境污染治理的良性迴圈,“促使企業主動加大環保投入,減少污染物排放,獲取大量的減稅優惠,同時,提升企業瞞報和不報的違法成本,一旦被認定為偷逃稅款,可能面臨一系列的刑事追責和高額罰款。”

環保稅法的施行有怎樣的意義?

高永東表示,環保稅法是真正意義上在十八大之後制定的第一部稅法,體現了“稅收法定”精神,對環境保護和稅收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以前的稅收政策往往是以法規的形式體現,在執行過程中很容易存在一些問題。而環保稅法則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職能,制定了稅收過程中的‘權力清單’,有助於更好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體現了對法律尊崇。”

高永東認為,環保稅法的施行體現了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是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未來一段時間,稅務部門、環保部門和納稅人之間可能會有一個磨合期,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或許還將出現一些問題,但總體來說,環保稅的徵收符合新時代中國國情,是國家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