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來成都工作的人,後來後悔了嗎?

少不入川, 老不出蜀。

這句四川民諺講了幾百年, 直到今天, 這句話似乎依然適用於這個天府之國的溫柔鄉。

聽起來, 成都不是一個太適合工作的地方, 連古人都要奉勸年輕人:少年當胸懷天下, 若早年入川, 樂不思歸, 如此則一生平淡, 難成大事。

“錦城雖雲樂, 不如早還家。 ”

數百年之後, 成都依然是一個慢性格的城市。 交通緩慢並且擁堵, 太陽出來了城市便會癱瘓, 雨水綿綿而冗長, 網路熱點全是飲食推介, 城市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生活在這裡, 看上去平穩但卻無趣。

那些來成都工作, 尤其是“逃離北上廣”的人們,

他們曾經後悔過嗎?

於是我採訪了八位來自不同城市、不同職業的朋友。 他們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喜歡二環高架, 那些綠色的藤蔓讓鋼筋水泥不那麼冰冷。 ”

by Angie, 來自湖北, MoreFun魔方健身教練。

“在上海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鋼管舞教練。 到成都之前做好了連英文都用不上的準備, 沒想到, 成都卻像是一座小上海。 ”

“在這裡認識的外國人比上海還多。 ”

“它太能留住人了。 在上海, 大家都是漂著的蘆葦。 那座城市實在是太大, 大到無法紮根。 ”

“成都的同事卻可以是生活上的朋友。 能夠和同事一起玩兒, 一起說出心底的話語, 一起經歷生命中的許多瞬間。 ”

“就像我最喜歡的街景是二環高架, 那些綠色的藤蔓讓這些鋼筋水泥不那麼冰冷。

“來的契機有兩個:一個是嘗試新的生活, 還有一個是成都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

“為什麼身為健身教練還那麼好吃?吃多少就練多少, 及時行樂, 得追隨這個城市的性格。 ”

“我能感覺自己在live my life。 我享受在這裡的工作, 以及我的生活。 我謀生的工作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再是高高在上。 ”

“我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同時我也玩得很開心。 ”

“同樣的一份工作, 在上海, 我可能只能考慮如何生存下去。 壓力之下, 我得同時做很多份工作。 上海很魔幻好玩的東西多太多, 但大多數時間, 我連玩的精力都沒有。 ”

“而這個城市和這裡的人, 都是真實可觸摸的。 ”

“它和上海、北京最大的區別就是無處不在的市井。 ”

by 吳昕, 來自四川, Camelia雞尾酒吧老闆。

“成都就是市儈。 我就是個市儈的人。 ”

“我也可以說它優雅有氣質, 有文化, 但它的內核就是一個:生活氣息。 我不想它和上海、北京的CBD變得一樣, 它和上海、北京最大的區別就是無處不在的市井。 ”

“市井是無差別的, 人人平等的。 ”

“初中和高中我爸想把我送到英國去, 我給他說:我生到成都, 就要死到成都。 和朋友出去旅遊的時候, 也只是選個日照好的地方, 待個十天半個月, 打一桌成都麻將。 ””

“點將台的老街是我生長的地方, 茶館,館子,剃頭鋪,我的生命裡全是它們的印記。”

“這些老茶館在死掉,這不是我能管到的事情,我也沒有辦法把這個茶館盤下來,去運營它。我只能作為一個顧客,來保存這份生活方式。”

“我的主業是做水電設備的,但是我還開了間酒吧。”

“吃喝嫖賭這四件事情,吃這件事情我沒有福氣了,怎麼吃都長不胖;嫖這個事情,我確實腎不好,還有精神潔癖;賭喃,打麻將也總是輸;只有喝這個事情,還能做點文章。”

“學國畫學了十五年,大學學的是遊戲設計,但一天也沒做過。又去搞了了西服定制,做這個是因為我瘦,腳又小,所以只能定制。”

“我發現我的從業軌跡,總是圍繞著我自身出發的,都是剛需啊,都是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不太會受其他東西的影響,我可能總是選擇自己的決定。”

“小時候的時候,這個城市把我培育成這樣子。外地人覺得成都人懶,成都人覺得外地人不懂生活,太陽出來了班都不上了。這個東西看你咋個想,錢是賺不完的,權力是拿不完的,人生在世就三萬天,那麼為什麼不開心一點,平衡的生活豈不是很好。”

“在成都,我有太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如果想給自己找事情做,那麼我有做不完的事情,那麼既然做不完,那我做來搞啥子喃?”

“這個城市最初教給我的東西,就是這些。”

“靈感和創作需要去碰,我無法在高壓的環境下去闡釋那些突然出現的亮光。”

by Evan,來自四川,服裝設計師。

“我是個戀舊的人。”

“家鄉是資陽的一個小縣城。我在那座縣城的老城區生活了十多年,我的童年到青少年的時間,成長在那裡。那裡很安靜,能讓我靜下心來做一些事情。我總是能宅在家裡畫畫和看電影,做自己的一些的東西,向內發展。”

“沒有外界多元的干擾,我懷念那些安靜的歲月。”

“東糠市街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讓我想起了童年時的舊夢。我驚訝在這樣快速發展的城市中,還能找到這樣一個街區,那麼破舊,那麼市井,那麼熟悉。”

“而一街之隔,就是魔幻的太古裡。”

“成都還有很多這樣安靜又低調的街區,它們都令我感到賓至如歸,我能很好地延續我記憶中的生活狀態。作為一個四川人,成都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是親近的,我能感覺自己從未離開家鄉。

“說四川話令我感到自我表達的暢快。”

“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服設是一門設計美學,不像繪畫和藝術,是一個內向的。服設需要看到市場和消費。”

“成都恰好是一個動靜皆宜的城市,它能幫我更好地理解我的職業。”

“靈感和創作需要去碰,我無法在高壓的環境下去闡釋那些突然出現的亮光。我更喜歡,慢性子地,不溫不火地去做一件事情。成都更能容納我這種緩慢的人格。”

“它讓我在絕大多數的時間傾聽自我的聲音。”

“你想奮鬥可以奮鬥,想安穩也可以安穩。它鼓勵勇者,但也不會責備懦夫。”

by Stephanie,來自河北,資深酒店公關。

“因為一個人來到成都,我放棄了在北方的工作來了這裡。來了之後,他卻離開我了。”

“然而,成都留下了我。”

“我是酒店從業者,對於酒店人來說,哪裡有人,哪裡就有酒店;哪裡有消費群體,哪裡就有精品酒店品牌。這是我選擇成都的原因之一,它的潛力不可小看。”

“這是一個保留了自己的韻味,但卻做到了國際化的大都市。”

“在北京和上海分別生活了四年和五年,在瑞士和菲律賓也待過一段時間。對一線城市感到厭倦,我卻從不厭倦成都。”

“更重要的原因是成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它能夠適應不同的人在這裡發展,你想奮鬥可以奮鬥,想安穩也可以安穩。它鼓勵勇者,但也不會責備懦夫。”

“而我恰恰是個亦動亦靜的人。”

“同時這也是一個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城市,你會面臨著你所想像不到的多元選擇。”

“文化氛圍超級好。我所認識的人,大多從事著以興趣為導向的工作。每天都會有新鮮的事情發生。””

“成都人享受生活的狀態像極了法國人。”

“剛來成都時在青城山周邊,一次雨後出了太陽,附近的田野間,一個農民大爺背對著太陽,在耕地裡放了一個竹椅,放了一個茶几,把收音機掛在了犁耙上,一個人躺著曬起了太陽。那個平淡的畫面令我震驚,那是我對成都的第一印象。”

“最終我選擇入鄉隨俗,安家在文殊院旁。”

“在北上廣工作的效率和節奏很快,這聽起來是件好事情。但我卻更喜歡成都的鬆弛有度,這個城市懂得給人留出自我的空間。”

“我去過80多個國家,但我最後在這裡待了七年。是成都選擇了我。”

by Antonio,來自瑞士,藝術家-WM藝術畫廊。

“我去過80多個國家,但我已經在成都待了七年了。是成都選擇了我。”

“從這裡路過的時候,坐在計程車上看著外面的城市,我的內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告訴我:我要留下來。”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七年的時間,成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畫廊旁的太古裡從無到有,一躍變成了中國最棒的商圈。成都的潛力令人驚訝。”

“但這卻不是一個完全革命的街區,它還保留著許多歷史的、舊的建築,那是一種現代和歷史的平衡。”

“我的創作理念中,包含有道教的陰陽,那同樣也是一種平衡的象徵。”

“我的家鄉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雖然只有四十萬人,但卻有150多個藝術館展覽館,在那裡你不會感到無聊。”

“成都也未讓我無聊。最大的區別就是:這裡真的太熱鬧了。”

“走在路上的時候,我不知道該去哪裡,成都的人會停下來慢慢地聽你說,給你指路;但在其他城市,路人會直接急匆匆地跑過去。成都不是一個很忙的城市,這是我留下來的原因。”

“我的時間一半是在畫畫,另一半是和朋友們在一起。我的朋友們,都是一群生活與工作保持平衡的傢伙,我正在向他們學習。”

“所以我在成都的生活就是:努力地工作,努力地休息。”

“我和成都的緣分結在了我最好的年紀。我37歲來到成都,排骨還是7塊錢一斤的時候。”

by 胖哥,來自臺灣,梯舍咖啡老闆。

“留下來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叫鄭宇成,我的名字裡有個成字,我覺得很親切。第二,這裡的臺灣老鄉有很多,七八萬的樣子。”

“我和成都的緣分結在了我最好的年紀。我37歲來到成都,排骨還是7塊錢一斤的時候。我不是一個在成都的臺灣人,成都是養育了我的第二故鄉。”

“臺灣的朋友都會問我,為什麼要娶一個大陸妻子,臺灣人應該找個臺灣的,大陸人是‘非我族類’。我都會告訴他們,我首先是個成都人,我首先是個中國人。”

“2000年的那一天,在玉林街道的十字路口下計程車的那一刻,我和成都就密不可分了。”

“我的妻子是成都人,但來這裡的原因不是因為她。我和她後來才認識,最初的原因是這裡美女很多。成都的男生女生,都很好看。”

“在這裡,遇到漂亮的女孩很容易的,有很多。但過盡千帆,驀然回首,最後發現那個人也許就在你的身旁。”

“同樣的你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瞭解一個城市。人的年紀大了,沒有過多的能量再去其他地方了,一個人的一生往往就只能待在幾個有緣分的城市。而成都,是我覺得有緣的城市。”

“我的工作和咖啡有關,這份工作沒有看起來那麼輕鬆,我一直都在學習,去做咖啡的衍射品,去做咖啡教育。我的工作式是不停歇的。”

“這不是一份典型的成都式工作,但成都卻是一個令人舒服的工作載體。”

“人們在生活,我們得保障人們的生活。華西教會我這一點。”

by 一愷,來自陝西,醫療從業者。

“華西是我心目中,老成都的模樣。”

“它不像一個醫科大學,它更像是一所和城市共用的公園。”

“學醫是很辛苦的,醫療行業也是很辛苦的,熬夜背書,熬夜值班,當大多數人在過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我們在我們的崗位上。這是我們的行業特質,這和我們所處的城市環境是格格不入的,有時當然會失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們在生活,我們得保障人們的生活。母校教會我這一點。”

“華西是一個海納百川的校園,包容歷史,包容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人群。它從建立之初,就旨在服務成都百姓。它不是一個封閉的洋人學堂,而是一個對所有人敞開大門的古老大學。”

“鐘樓的指標從近代起就一直在為城市報時。”

“教室是一個世紀前的教室,銀杏是一個世紀前的銀杏,校園是一個世紀前的校園,年輕人在這裡和先輩共用同樣的學習之地。”

“古老的東西使人安穩。華西讓我能沉下心,來繼承那份厚重的責任。”

“在成都的大街上,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就是我,個人意識開始喚醒。”

by 肯亞,來自江西,廣告人。

“成都是非常愛面子的城市,不是說它裡子不好。作為一個廣告人來說,它的城市行銷和城市硬體是做得非常不錯的。”

“反正我的朋友們來了都會再來。”

“同大多數城市相比,它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它的發展階段是一步一步的,每個階段都是有條不紊的,沒有激進的大起大落。這是一個平的城市,平就意味著舒服。”

“我很懷念在深圳工作時,身邊全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生活中全是工作的那種衝刺感和忙碌感。”

“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工作。”

“在深圳的時候,身邊大多是漂泊在外的年輕人,除開工作之外,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而在成都的朋友,你能感受到他們背後的家庭和朋友圈,那是他們生活中更重要的一個部分。一種更溫暖的關係鏈構成了這個城市,大家的關係也更為緊密。”

“我常常來這家紋身店,老闆是朋友的朋友,我看著它一點一點地拼湊完整。我無處可去但又不想回家的時候,會來這裡工作、打發時間,這裡像第二個家。”

“成都一直給我一種溫暖的感覺,不管是人還是城。”

“在南昌的餐館裡,常常聽到隔壁桌客人和服務員激烈地對罵;在成都的餐廳裡,老闆會給你說:妹兒三兩吃不完,我給你換個二兩嘛。”

“在深圳,加班是一種自我證明;在成都,加班是一種自我傷害。”

“在北京的大街上走著,覺得自己像只螻蟻;而在成都的大街上,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就是我,個人意識開始喚醒。”

“於是最後我選擇了成都。”

“來到成都,我未曾後悔過

因為到了之後,才知道

在那裡見到的一切美好

居然要用此生往後的時光來不斷緬懷”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朱毀毀的成都」,搜索「i-love-my-city」即可關注。

茶館,館子,剃頭鋪,我的生命裡全是它們的印記。”

“這些老茶館在死掉,這不是我能管到的事情,我也沒有辦法把這個茶館盤下來,去運營它。我只能作為一個顧客,來保存這份生活方式。”

“我的主業是做水電設備的,但是我還開了間酒吧。”

“吃喝嫖賭這四件事情,吃這件事情我沒有福氣了,怎麼吃都長不胖;嫖這個事情,我確實腎不好,還有精神潔癖;賭喃,打麻將也總是輸;只有喝這個事情,還能做點文章。”

“學國畫學了十五年,大學學的是遊戲設計,但一天也沒做過。又去搞了了西服定制,做這個是因為我瘦,腳又小,所以只能定制。”

“我發現我的從業軌跡,總是圍繞著我自身出發的,都是剛需啊,都是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不太會受其他東西的影響,我可能總是選擇自己的決定。”

“小時候的時候,這個城市把我培育成這樣子。外地人覺得成都人懶,成都人覺得外地人不懂生活,太陽出來了班都不上了。這個東西看你咋個想,錢是賺不完的,權力是拿不完的,人生在世就三萬天,那麼為什麼不開心一點,平衡的生活豈不是很好。”

“在成都,我有太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如果想給自己找事情做,那麼我有做不完的事情,那麼既然做不完,那我做來搞啥子喃?”

“這個城市最初教給我的東西,就是這些。”

“靈感和創作需要去碰,我無法在高壓的環境下去闡釋那些突然出現的亮光。”

by Evan,來自四川,服裝設計師。

“我是個戀舊的人。”

“家鄉是資陽的一個小縣城。我在那座縣城的老城區生活了十多年,我的童年到青少年的時間,成長在那裡。那裡很安靜,能讓我靜下心來做一些事情。我總是能宅在家裡畫畫和看電影,做自己的一些的東西,向內發展。”

“沒有外界多元的干擾,我懷念那些安靜的歲月。”

“東糠市街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讓我想起了童年時的舊夢。我驚訝在這樣快速發展的城市中,還能找到這樣一個街區,那麼破舊,那麼市井,那麼熟悉。”

“而一街之隔,就是魔幻的太古裡。”

“成都還有很多這樣安靜又低調的街區,它們都令我感到賓至如歸,我能很好地延續我記憶中的生活狀態。作為一個四川人,成都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是親近的,我能感覺自己從未離開家鄉。

“說四川話令我感到自我表達的暢快。”

“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服設是一門設計美學,不像繪畫和藝術,是一個內向的。服設需要看到市場和消費。”

“成都恰好是一個動靜皆宜的城市,它能幫我更好地理解我的職業。”

“靈感和創作需要去碰,我無法在高壓的環境下去闡釋那些突然出現的亮光。我更喜歡,慢性子地,不溫不火地去做一件事情。成都更能容納我這種緩慢的人格。”

“它讓我在絕大多數的時間傾聽自我的聲音。”

“你想奮鬥可以奮鬥,想安穩也可以安穩。它鼓勵勇者,但也不會責備懦夫。”

by Stephanie,來自河北,資深酒店公關。

“因為一個人來到成都,我放棄了在北方的工作來了這裡。來了之後,他卻離開我了。”

“然而,成都留下了我。”

“我是酒店從業者,對於酒店人來說,哪裡有人,哪裡就有酒店;哪裡有消費群體,哪裡就有精品酒店品牌。這是我選擇成都的原因之一,它的潛力不可小看。”

“這是一個保留了自己的韻味,但卻做到了國際化的大都市。”

“在北京和上海分別生活了四年和五年,在瑞士和菲律賓也待過一段時間。對一線城市感到厭倦,我卻從不厭倦成都。”

“更重要的原因是成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它能夠適應不同的人在這裡發展,你想奮鬥可以奮鬥,想安穩也可以安穩。它鼓勵勇者,但也不會責備懦夫。”

“而我恰恰是個亦動亦靜的人。”

“同時這也是一個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城市,你會面臨著你所想像不到的多元選擇。”

“文化氛圍超級好。我所認識的人,大多從事著以興趣為導向的工作。每天都會有新鮮的事情發生。””

“成都人享受生活的狀態像極了法國人。”

“剛來成都時在青城山周邊,一次雨後出了太陽,附近的田野間,一個農民大爺背對著太陽,在耕地裡放了一個竹椅,放了一個茶几,把收音機掛在了犁耙上,一個人躺著曬起了太陽。那個平淡的畫面令我震驚,那是我對成都的第一印象。”

“最終我選擇入鄉隨俗,安家在文殊院旁。”

“在北上廣工作的效率和節奏很快,這聽起來是件好事情。但我卻更喜歡成都的鬆弛有度,這個城市懂得給人留出自我的空間。”

“我去過80多個國家,但我最後在這裡待了七年。是成都選擇了我。”

by Antonio,來自瑞士,藝術家-WM藝術畫廊。

“我去過80多個國家,但我已經在成都待了七年了。是成都選擇了我。”

“從這裡路過的時候,坐在計程車上看著外面的城市,我的內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告訴我:我要留下來。”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七年的時間,成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畫廊旁的太古裡從無到有,一躍變成了中國最棒的商圈。成都的潛力令人驚訝。”

“但這卻不是一個完全革命的街區,它還保留著許多歷史的、舊的建築,那是一種現代和歷史的平衡。”

“我的創作理念中,包含有道教的陰陽,那同樣也是一種平衡的象徵。”

“我的家鄉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雖然只有四十萬人,但卻有150多個藝術館展覽館,在那裡你不會感到無聊。”

“成都也未讓我無聊。最大的區別就是:這裡真的太熱鬧了。”

“走在路上的時候,我不知道該去哪裡,成都的人會停下來慢慢地聽你說,給你指路;但在其他城市,路人會直接急匆匆地跑過去。成都不是一個很忙的城市,這是我留下來的原因。”

“我的時間一半是在畫畫,另一半是和朋友們在一起。我的朋友們,都是一群生活與工作保持平衡的傢伙,我正在向他們學習。”

“所以我在成都的生活就是:努力地工作,努力地休息。”

“我和成都的緣分結在了我最好的年紀。我37歲來到成都,排骨還是7塊錢一斤的時候。”

by 胖哥,來自臺灣,梯舍咖啡老闆。

“留下來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叫鄭宇成,我的名字裡有個成字,我覺得很親切。第二,這裡的臺灣老鄉有很多,七八萬的樣子。”

“我和成都的緣分結在了我最好的年紀。我37歲來到成都,排骨還是7塊錢一斤的時候。我不是一個在成都的臺灣人,成都是養育了我的第二故鄉。”

“臺灣的朋友都會問我,為什麼要娶一個大陸妻子,臺灣人應該找個臺灣的,大陸人是‘非我族類’。我都會告訴他們,我首先是個成都人,我首先是個中國人。”

“2000年的那一天,在玉林街道的十字路口下計程車的那一刻,我和成都就密不可分了。”

“我的妻子是成都人,但來這裡的原因不是因為她。我和她後來才認識,最初的原因是這裡美女很多。成都的男生女生,都很好看。”

“在這裡,遇到漂亮的女孩很容易的,有很多。但過盡千帆,驀然回首,最後發現那個人也許就在你的身旁。”

“同樣的你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瞭解一個城市。人的年紀大了,沒有過多的能量再去其他地方了,一個人的一生往往就只能待在幾個有緣分的城市。而成都,是我覺得有緣的城市。”

“我的工作和咖啡有關,這份工作沒有看起來那麼輕鬆,我一直都在學習,去做咖啡的衍射品,去做咖啡教育。我的工作式是不停歇的。”

“這不是一份典型的成都式工作,但成都卻是一個令人舒服的工作載體。”

“人們在生活,我們得保障人們的生活。華西教會我這一點。”

by 一愷,來自陝西,醫療從業者。

“華西是我心目中,老成都的模樣。”

“它不像一個醫科大學,它更像是一所和城市共用的公園。”

“學醫是很辛苦的,醫療行業也是很辛苦的,熬夜背書,熬夜值班,當大多數人在過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我們在我們的崗位上。這是我們的行業特質,這和我們所處的城市環境是格格不入的,有時當然會失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們在生活,我們得保障人們的生活。母校教會我這一點。”

“華西是一個海納百川的校園,包容歷史,包容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人群。它從建立之初,就旨在服務成都百姓。它不是一個封閉的洋人學堂,而是一個對所有人敞開大門的古老大學。”

“鐘樓的指標從近代起就一直在為城市報時。”

“教室是一個世紀前的教室,銀杏是一個世紀前的銀杏,校園是一個世紀前的校園,年輕人在這裡和先輩共用同樣的學習之地。”

“古老的東西使人安穩。華西讓我能沉下心,來繼承那份厚重的責任。”

“在成都的大街上,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就是我,個人意識開始喚醒。”

by 肯亞,來自江西,廣告人。

“成都是非常愛面子的城市,不是說它裡子不好。作為一個廣告人來說,它的城市行銷和城市硬體是做得非常不錯的。”

“反正我的朋友們來了都會再來。”

“同大多數城市相比,它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它的發展階段是一步一步的,每個階段都是有條不紊的,沒有激進的大起大落。這是一個平的城市,平就意味著舒服。”

“我很懷念在深圳工作時,身邊全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生活中全是工作的那種衝刺感和忙碌感。”

“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工作。”

“在深圳的時候,身邊大多是漂泊在外的年輕人,除開工作之外,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而在成都的朋友,你能感受到他們背後的家庭和朋友圈,那是他們生活中更重要的一個部分。一種更溫暖的關係鏈構成了這個城市,大家的關係也更為緊密。”

“我常常來這家紋身店,老闆是朋友的朋友,我看著它一點一點地拼湊完整。我無處可去但又不想回家的時候,會來這裡工作、打發時間,這裡像第二個家。”

“成都一直給我一種溫暖的感覺,不管是人還是城。”

“在南昌的餐館裡,常常聽到隔壁桌客人和服務員激烈地對罵;在成都的餐廳裡,老闆會給你說:妹兒三兩吃不完,我給你換個二兩嘛。”

“在深圳,加班是一種自我證明;在成都,加班是一種自我傷害。”

“在北京的大街上走著,覺得自己像只螻蟻;而在成都的大街上,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就是我,個人意識開始喚醒。”

“於是最後我選擇了成都。”

“來到成都,我未曾後悔過

因為到了之後,才知道

在那裡見到的一切美好

居然要用此生往後的時光來不斷緬懷”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朱毀毀的成都」,搜索「i-love-my-city」即可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