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平:“百分之四”的力量

花白的頭髮, 墨一般的兩道彎眉, 如此強烈的反差, 加上魁梧的身材, 讓人一眼就能在人群中辨出這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 網路圖片

趙平既是治療腫瘤的大咖, 也是一名出色的醫院管理者。 他為數以萬計的患者看過病, 因“德醫雙馨”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 據記者所知, 他在擔任院長時獲得過國內幾乎所有關於院長的榮譽。

北師大附中的校友如此評價:在北師大附中所有畢業生中, 趙平的成就至少可以排到前五。

趙平沒有否認這樣的評價, 笑著對記者說:“自己的這點成就, 48%來自國內老師的培養, 48%來自國外老師的影響, 而另外4%來自父母的影響。 ”

趙平沒有解釋為何將自己成功因素占比精確到個位, 只是說國內國外老師對他的成長影響非常大, 基本上一半一半。

“父母的影響只占4%嗎?”記者問。

“你覺著少是吧, 可你知道這4%意味著什麼?”趙平反問。

趙平生在北京一個教育之家。 父親在北京輔仁大學學的是教育, 後來參與創辦了北京紅旗業餘大學;母親是小學教員。 正是因為父母都從事教育, 所以最注重的就是人才培養, 他們並不指望孩子能夠當什麼大官, 而是要做一個有道德、對社會有用的人。

“怎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道德是基礎。 ”趙平回憶了父母影響她一生的兩件小事兒。

1976年唐山大地震, 北京受到波及, 不能在家裡住了, 很多人準備修房子, 家裡沒木頭, 就向單位借。 地震過去了, 房子沒事兒, 有些人就拿這些木頭打了傢俱。 趙平的父親不是這樣, 他強迫趙平把這些木頭送回去。

趙平拉了一個三輪車把木頭送到父親單位, 單位的人說:“誰都沒送回來, 你也別送了, 拉回去自己用吧!”趙平拉回來了, 可父親固執地說:“不是咱們家的東西, 不能要, 你就給他擱到庫房裡, 他愛怎麼處理怎麼處理。 ”趙平又把木頭拉回去了, 來回兩趟累得他夠嗆。

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趙平的母親也是這樣教育孩子。 趙平上北師大附中時, 他家住在法源寺, 離學校有八九站。 他和姐姐一般都是步行上下學, 偶爾坐公車。 那時候坐公交也很擠, 有時候擠得買不了票。 結果有一次沒買票就下來了。 回家以後一說, 媽媽的臉就變了, 讓趙平和姐姐趕緊回去, 等下一趟車把票補上。 當時多少錢一張票呢?4分、7分、9分。

其實開始的時候,

趙平也不太理解, “幾根木頭、一張幾分錢的車票, 多大點事兒啊!”可母親總是給他講一個相反的故事——有一個小孩, 小的時候老到別人家拿東西, 因為小, 人家就沒管他, 他父母也不覺著這是什麼錯, 等到上學以後就學會偷東西, 長大後就成了大盜了, 殺人了。 在槍斃他的時候, 他說:“我要再見我媽一面。 ”媽媽來了, 他說:“我還想最後一次吃您的奶。 ”母親答應了。 結果他一口把媽媽的乳頭咬掉了, 然後懊悔不已地對媽媽講:“您如果真愛我的話, 從小就應該告訴我, 哪些是不應該做的, 我也不至於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人這一輩子會面臨各種誘惑, 比如我在當院長的時候, 有各種好處, 可是我抵禦住了。 根本原因就是父母讓我有這樣的信念———不是你的東西不要拿。

”趙平表情嚴肅而平淡。

公廢於貪, 行成于廉。 記者的思維在古代和現代之中飛快地穿梭, 尋找著那些拜倒在“貪欲”下的“名人”, 再次回味趙平小時候的兩件小事兒, 大抵明白了4%對他一生的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