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Westone Audio的那些事:介紹篇

從1959年開始做助聽器, 後因SONY創造WALKMAN, 為迎合市場1985年威士頓利用助聽器的製造經驗為WALKMAN的配塞製作半膜, 這使得威士頓由醫用領域向音訊行業邁出了第一步。

1990威士頓將平衡電樞也就是動鐵單元放進腔體作為音樂監聽耳塞, 95、96年和Jerry Harvey合作創立Ultimate Ears以及合作出品經典UE5定制耳機, 97、99和舒爾合作開發E1和E5這兩款被我奉為神物的產品。 而後進入21世紀, 從02年開始, 威士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生產線, 利用之前的合作經驗, 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經營。 這段歷史的簡介來自官網(非裝逼科普, 純搬運分享), 而當中涉及三個品牌的死忠粉也對此存有爭議, 諸如:“到底是誰第一個創造了動鐵定制耳塞、舒爾和威士頓到底誰抄了誰, 威士頓到底坑沒坑Jerry Harvey”等等問題, 而在我看來不過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罷了。

威士頓的耳塞產品線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系列, 首先老本行出道的定制耳機ES系列, 當年老燒口中“321”的神器就包含威士頓的定制耳機ES3, 傳說中的人聲塞皇。 不過由於年代久遠, 再加上ES系列是威士頓特有的軟膜, 保存到現在就算完好無損也都是跟ES80一樣自由私膜所以聽不到, 可能只能讓它活在傳說裡了(當然也是期待真大神秀出ES3讓大家開開眼)。

不過坊間傳聞最接近ES3的UM3XRC我倒是買過一條, 下期收藏篇會拿出來說說。 其次則是“專業PRO”的公膜舞臺監聽UM系列, 這個應該從02年開始到現在更新了四五代, 包括最近新出的NEW UM PRO 10/20/30/50在內, 也都在每期末尾一併說了。

再者則是民用非定制的W系列, 坊間也有傳聞這個系列是國內代工的, 也就是所謂東莞產的MADE IN Italy。 不過在我看來其實誰做的並不重要, 反而國產的品質還比美國大媽的更為靠譜, 我說的國產是洋大人下訂單國內代工哈, 不包括自產自銷的部分作坊品牌, 畢竟有些從單元匹配到報廢率的要求都比較放寬。 最後這個系列則是去年還是前年新興起的AM系列, 實在在我看來就是UM系列給做成半開放的外殼,

稍微調整了聲音風格而已, 不過確實挺有特色, 算是不錯的嘗試吧, 當然也算是威士頓裡為數不多劍走偏鋒的調音風格系列。

以上所有的威士頓旗下系列產品, 貫穿始終的特色都圍繞“佩戴舒適, 用途明確, 風格自主”為核心。 如果你上手玩過幾條威士頓的耳塞, 你就會發現這確實是佩戴最好的非定制塞子, 包括我最喜歡的舒爾全系, 一樣沒擺脫線皮特硬外加鐵絲耳掛的渣佩戴, 最頭疼的還是翡翠綠的線材。 從C套的廣為附送到每條耳塞配有大大小小極多尺寸的矽膠套和海綿套, 再到麻花線和不帶鐵絲的熱塑成型耳掛, 越是細節越要做好。 就像同樣配置的國產車, 就算再怎麼標榜德國技術, 坐進去總是有大大小小的細節瑕疵不夠完美一樣。

配置能學, 婁氏開門做生意, 誰都能買單元, 但能把耳塞做出來不只是聽個響而是愉快的聽的住就是另一回事了。

每次寫這種品牌故事貼總有人噴我百度摘抄裝大神的, 從頭到尾看完沒收穫的, 對於這部分人, 我只想送你們一句話,你說得對,但我就是不改!本著打是親罵是愛的原則,這篇本來想水水介紹就完了,現在覺得還是得加點有用的東西,關於以上幾個系列如何選擇:

首先,ES系列這個不用說了,定制的東西你能買肯定就是威士頓的鐵粉了,起碼不會像我玩個三分鐘熱度就膩,畢竟定制出二手可是往死裡虧。對於ES系列感興趣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多去大型展會,一般思維參展的展會都會帶著公模去,確認你的喜好之後還可以當場免費取耳印。當然你愛之深直接盲狙也沒問題,反正工期也不會很長,但我得提醒你軟膜不適合油耳,基本你用不了一兩年就變得很醜甚至報廢了,再就是雖然耳道出音口漸變色是威士頓的強項,但一定不要用透明做軟膜出音部分,一定會氧化發黃如耳屎一樣噁心的。

W40和50多數人買了都會覺得坑,實際上我也不太喜歡這兩個塞子,明顯的聲音偏向和悶的處理是減分項,但是在其價位以及單元個數的信息量保證之下,買倒是也行,但我就不推薦這倆了,真心不如加錢一步到位。至於W80,我上手第一感受覺得這不是W系列以往的風格,很通透,低頻比較飽滿,算得上動鐵裡優秀的幾個,素質自然也沒得說,可是就讓我找不到W60的感動,而且那個價格我是覺得不太合理的,如果正價賣個六七千我覺得沒什麼問題,所以W系列我最推薦的還是60,二手也就3000不到,完全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裂殼的問題,螺絲不要擰太緊就好,而且思維兩年質保只換不修也確實是威士頓在國內的核心競爭點之一,畢竟我846壞一邊單元大昌收2900是真的坑。

最後AM系列是基於UM外觀作出了開殼調整,這裡的三條我建議有興趣可以買個30試試就可以了,其他兩個就不推薦了,當時618我買了一條AM PRO 10,上手可以說毫無驚喜,反倒是後來聽了朋友的30覺得不錯。不過至於是不是如大家說的女毒,我倒真沒感受出來,純粹覺得這種開放式的聲場體驗下低頻仍然能保持不散,整體密度也有,挺不錯的。好了,這篇不能算我百度搬運大神了吧,下篇說說幾個威士頓的老東西W4R/UM3XRC/UM1初版,不要期待,一定會跳票的,2020年見!

篇末彩蛋:關於新版UM PRO 30/20/10中UM PRO 20的分享

相比UM PRO 10的清淡去低音化監聽風格,UM PRO 20就肉感十足很多,增加了一個單元後,低頻明顯改觀很多,量的存在感有提升,但也屬於正常水準,不算刻意突出,下潛水平較為普通。發生明顯變化的還有中低頻部分,主要體現在一些樂器的中下盤能量感相比10有提升,並且男聲的厚度也有所改善,甚至說男聲也可以算作優秀的點來拿出來講。

與此同時10的監聽素質並沒有下線,高靈敏度快速反應的動鐵單元可以將中高頻段的樂器有較好的呈現,但亮度明顯不如10刺激。這個變化其實也像正常發燒友的聽音觀的變化,一開始玩喜歡刺激的,慢慢覺得有些紮耳朵就想玩玩厚度,再往後追求暖糊慵懶,然後再來個素質全能去追求旗艦,最後歸於平淡選擇均衡白開水。而這個20的定位就是從刺激單薄到羽翼漸漸豐滿的過程品。

UM PRO 20我建議可以用它聽各種流行樂,不拘泥於10的小編制樂器,更多可以用來聆聽人聲豐富的歌曲,而且這次的男聲表現尤為出色,厚度密度俱佳,相對來說有超過女聲的意思。鼓點清晰之後,搖滾樂或者一些歐美流行都變得比較順耳,這部分的樂曲也是建議聆聽的。但問題依然還是可聞的,如整體不夠溫潤,動鐵的味道還是明顯,有些發幹,飽滿度和潤澤度均有欠缺,而且聲場相對10來說有稍顯局促的意思,大編制沒有鋒芒畢露而是在銳度解析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參考售價:2199RMB

聽感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留言討論。

我只想送你們一句話,你說得對,但我就是不改!本著打是親罵是愛的原則,這篇本來想水水介紹就完了,現在覺得還是得加點有用的東西,關於以上幾個系列如何選擇:

首先,ES系列這個不用說了,定制的東西你能買肯定就是威士頓的鐵粉了,起碼不會像我玩個三分鐘熱度就膩,畢竟定制出二手可是往死裡虧。對於ES系列感興趣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多去大型展會,一般思維參展的展會都會帶著公模去,確認你的喜好之後還可以當場免費取耳印。當然你愛之深直接盲狙也沒問題,反正工期也不會很長,但我得提醒你軟膜不適合油耳,基本你用不了一兩年就變得很醜甚至報廢了,再就是雖然耳道出音口漸變色是威士頓的強項,但一定不要用透明做軟膜出音部分,一定會氧化發黃如耳屎一樣噁心的。

W40和50多數人買了都會覺得坑,實際上我也不太喜歡這兩個塞子,明顯的聲音偏向和悶的處理是減分項,但是在其價位以及單元個數的信息量保證之下,買倒是也行,但我就不推薦這倆了,真心不如加錢一步到位。至於W80,我上手第一感受覺得這不是W系列以往的風格,很通透,低頻比較飽滿,算得上動鐵裡優秀的幾個,素質自然也沒得說,可是就讓我找不到W60的感動,而且那個價格我是覺得不太合理的,如果正價賣個六七千我覺得沒什麼問題,所以W系列我最推薦的還是60,二手也就3000不到,完全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裂殼的問題,螺絲不要擰太緊就好,而且思維兩年質保只換不修也確實是威士頓在國內的核心競爭點之一,畢竟我846壞一邊單元大昌收2900是真的坑。

最後AM系列是基於UM外觀作出了開殼調整,這裡的三條我建議有興趣可以買個30試試就可以了,其他兩個就不推薦了,當時618我買了一條AM PRO 10,上手可以說毫無驚喜,反倒是後來聽了朋友的30覺得不錯。不過至於是不是如大家說的女毒,我倒真沒感受出來,純粹覺得這種開放式的聲場體驗下低頻仍然能保持不散,整體密度也有,挺不錯的。好了,這篇不能算我百度搬運大神了吧,下篇說說幾個威士頓的老東西W4R/UM3XRC/UM1初版,不要期待,一定會跳票的,2020年見!

篇末彩蛋:關於新版UM PRO 30/20/10中UM PRO 20的分享

相比UM PRO 10的清淡去低音化監聽風格,UM PRO 20就肉感十足很多,增加了一個單元後,低頻明顯改觀很多,量的存在感有提升,但也屬於正常水準,不算刻意突出,下潛水平較為普通。發生明顯變化的還有中低頻部分,主要體現在一些樂器的中下盤能量感相比10有提升,並且男聲的厚度也有所改善,甚至說男聲也可以算作優秀的點來拿出來講。

與此同時10的監聽素質並沒有下線,高靈敏度快速反應的動鐵單元可以將中高頻段的樂器有較好的呈現,但亮度明顯不如10刺激。這個變化其實也像正常發燒友的聽音觀的變化,一開始玩喜歡刺激的,慢慢覺得有些紮耳朵就想玩玩厚度,再往後追求暖糊慵懶,然後再來個素質全能去追求旗艦,最後歸於平淡選擇均衡白開水。而這個20的定位就是從刺激單薄到羽翼漸漸豐滿的過程品。

UM PRO 20我建議可以用它聽各種流行樂,不拘泥於10的小編制樂器,更多可以用來聆聽人聲豐富的歌曲,而且這次的男聲表現尤為出色,厚度密度俱佳,相對來說有超過女聲的意思。鼓點清晰之後,搖滾樂或者一些歐美流行都變得比較順耳,這部分的樂曲也是建議聆聽的。但問題依然還是可聞的,如整體不夠溫潤,動鐵的味道還是明顯,有些發幹,飽滿度和潤澤度均有欠缺,而且聲場相對10來說有稍顯局促的意思,大編制沒有鋒芒畢露而是在銳度解析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參考售價:2199RMB

聽感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留言討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