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港金像獎好尷尬 繁體字難倒張靚穎小S講冷笑話

騰訊娛樂訊

大家還對2017年奧斯卡頒獎禮上鬧出的影史最大烏龍記憶猶新吧——頒獎嘉賓在現場宣佈最佳影片是《愛樂之城》, 當《愛樂之城》主創人員懷著激動的心情走上領獎臺, 說了一大串獲獎感言後, 他們被告知獲獎影片其實是《月光男孩》, 並被趕下了台……

電影頒獎禮環節眾多, 規模盛大, 又是即時播出, 在現場發生一些小狀況在所難免, 但像今年奧斯卡烏龍這個級別的, 還是十分罕見。

而馬上,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就要舉辦了, 作為一個已經36屆的頒獎典禮, 香港電影金像獎還是給觀眾留下了不少可玩味的時刻,

有開心, 有感動, 但也不乏各種尷尬, 冷場, 甚至烏龍的瞬間, 這些事兒我們今天單聊一聊就會覺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繁體字和英文難倒張靚穎陳坤

2007年, 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張靚穎與陳坤受邀擔任頒獎嘉賓。

張靚穎打開最佳視覺效果的獲獎名單一看,

上面寫著:

吳炫輝 鄒志盛 餘國亮 林洪峯《鬼蜮》

怎麼辦?好幾個字不認識啊!

張靚穎:“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視覺效果, 得獎者:吳炫輝、餘……這個怎麼念?”

陳坤救場:“余國亮、林洪峰, 得獎的電影是《鬼蜮》。 恭喜!”

(陳坤機智地跳過了難度最大的“鄒”的繁體字“鄒”,

但把“余”讀成了“tú”。 )

噩夢還沒有結束, 接下來二人還要繼續頒最佳音響效果獎。

這裡陳坤又機智了, 他明確提出讓張靚穎宣佈獲獎名單。

於是張靚穎又打開了獲獎名單, 發現上面寫著:

Nakom Kositpaisal 《鬼蜮》

張靚穎硬著頭皮:“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音響效果, Na#¥%……&**”

陳坤再次救場:“電影的名字叫《鬼蜮》。 恭喜!”當場也算躲過了這次不小的尷尬。

不過說起來, 這個也不能怪張靚穎, 下次麻煩組委會改進下獲獎名單, 畢竟繁體字確實很難認的嘛!

大小S講冷笑話, 冷死了

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大S和小S姐妹同台搭檔, 頒發最佳新人獎。

大S說我都拍過兩部電影了, 我來金像獎理所應當, 你演過什麼電影?今天來幹什麼?

小S說我是來鋪路的, 我有一個計畫——《胚胎計畫》, 我打算用超音波, 拍我肚裡寶寶的成長過程。

這個笑話實在太冷了, 沒想到有多年主持經驗的大小S居然講了這麼冷的笑話, 現場都沒有什麼笑聲,大寫的尷尬!

不過這也側面說明了台下那些傲嬌的電影咖實在高冷得很,冷笑話之類實在取悅不了他們,因為他們完全不懂捧場這個詞怎麼寫啊!~

余文樂問梁洛施感情生活,瞬間尷尬冷場

2014年舉辦的第三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余文樂與梁洛施同為頒獎嘉賓。

88年出生的妹子梁洛施,年紀並不大,但已是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

她12歲加盟英皇,16歲正式出道,17歲時首次主演電影《蟲不知》,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次年《伊莎貝拉》再獲好評,拿下了第27屆葡萄牙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1歲時,她為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生下一子。22歲時,她再次產下一對雙胞胎。23歲時,她與李澤楷分手。

這一年的頒獎禮上,她剛憑藉《念念》複出影壇。

余文樂問她:“你現在是和誰在一起?”

梁洛施:“……”

梁家輝問希望誰得獎,梅豔芳無言以對

2002年舉辦的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梁家輝和梅豔芳頒發最佳男主角獎。面對五位提名者,梁家輝調侃起了梅豔芳,說阿梅你朋友遍天下,是最重情義的人,本屆這幾位提名者,有阿梅的非一般朋友劉德華、親戚朋友張學友、普通朋友周星馳,以及朋友的朋友胡軍,你希望誰得獎?

這個問題聽起來也算是個普通的寒暄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情商高的梅豔芳當時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梅豔芳無言以對,港媒抓拍到了這個表情:

真是的,你話很多唉這位先生!

金像獎影響力走低,多位獲獎者未出席頒獎禮

在2016年的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多位獲獎者沒有出席頒獎禮:包括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刺客聶隱娘》(侯孝賢),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華麗上班族》(羅大佑和陳輝陽),最佳動作設計《殺破狼2》(李忠志)等。

當張學友和張家輝在臺上辦法最佳動作設計獎時,由於獲獎者李志忠沒有來到現場,張家輝為了化解現場的尷尬氣氛,只好說“我叫李志忠”。

真的不如好好頒獎呢。。。

而說到獲獎者的缺席,或許各有原因,但這也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復當年盛況,影響力逐漸走低的表現之一。

歌手拿下兩項表演獎,毫無心理準備

2015年的第三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的獎盃頒給了香港樂壇的創作型女歌手王菀之。

王菀之自己也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上臺領獎時激動得語無倫次。

這個結果如此意外,一是因為王菀之一直以歌手身份活躍在香港娛樂圈,拍電影更像是玩票。

二是雖然“金雞系列”可以說是新世紀以來港產喜劇的一塊金字招牌,但王菀之出演的這部獲獎影片《金雞SSS》其實品質平平,拿獎的幾率很低。

跑上臺兩個最佳新人

2004年,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吳彥祖、馮德倫、李心潔共同擔任頒獎嘉賓,頒發“最佳新人獎”,安志傑與吳建豪兩人憑藉電影《少年阿虎》同時獲得該獎項的提名。

在公佈獲獎人是安志傑後,吳建豪與安志傑居然一起走上了領獎臺,吳建豪還上前一步,從李心潔手裡接過了獎盃。

此時,邊上的頒獎嘉賓馮德倫有點不知所措。

安志傑還問吳建豪:“你在這邊幹嘛?”吳建豪說:“不是我贏嗎?”

接著安志傑對著觀眾說:“我想分享這個獎跟吳建豪。”

聽到這一句後,吳建豪對安志傑鞠躬致謝,並將獎盃還給了他。

從現場視頻來看,這更像是一場二人設計的烏龍,只是頒獎嘉賓事先沒有得到消息,被蒙在了鼓裡。不過回想起來,這烏龍表演設計得可真夠尷尬的,好冷。

鄭秀文三片入圍,尷尬陪跑

2002年,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鄭秀文憑藉在《同居蜜友》、《瘦身男女》和《鐘無豔》(電影版電視版)三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一人獨獲三個最佳女主角提名,風光無限。在頒獎現場,兩位頒獎嘉賓劉德華和吳鎮宇上臺頒獎時,鏡頭多次切換到坐在台下的鄭秀文,從她的表情能看出她非常期待能夠獲獎。

然而,那屆金像獎最終得獎的是張艾嘉。

其後,Sammi又分別在2006年(《長恨歌》)、2013年(《高海拔之戀II》)、2014年(《盲探》)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但始終沒有擺脫陪跑的命運。

第三十屆:後繼乏人,唏噓不已

2011年,金像獎三十周年,那一屆是毛舜筠、鄭丹瑞、穀德昭擔任司儀。為了紀念這一時刻,他們向台下的人發起了倡議:“有多少已經為香港電影奮鬥了三十年的同仁?請舉手”。

一時應者雲集,台下密密麻麻全是舉起的手臂,而他們三人也在臺上舉起了手。

這一幕令人動容,更令人唏噓。

三十年過去了,但香港影壇的中堅力量,居然還是同一批人。

後繼乏人的現狀,可能才是香港影壇面臨的最大尷尬。

現場都沒有什麼笑聲,大寫的尷尬!

不過這也側面說明了台下那些傲嬌的電影咖實在高冷得很,冷笑話之類實在取悅不了他們,因為他們完全不懂捧場這個詞怎麼寫啊!~

余文樂問梁洛施感情生活,瞬間尷尬冷場

2014年舉辦的第三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余文樂與梁洛施同為頒獎嘉賓。

88年出生的妹子梁洛施,年紀並不大,但已是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

她12歲加盟英皇,16歲正式出道,17歲時首次主演電影《蟲不知》,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次年《伊莎貝拉》再獲好評,拿下了第27屆葡萄牙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1歲時,她為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生下一子。22歲時,她再次產下一對雙胞胎。23歲時,她與李澤楷分手。

這一年的頒獎禮上,她剛憑藉《念念》複出影壇。

余文樂問她:“你現在是和誰在一起?”

梁洛施:“……”

梁家輝問希望誰得獎,梅豔芳無言以對

2002年舉辦的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梁家輝和梅豔芳頒發最佳男主角獎。面對五位提名者,梁家輝調侃起了梅豔芳,說阿梅你朋友遍天下,是最重情義的人,本屆這幾位提名者,有阿梅的非一般朋友劉德華、親戚朋友張學友、普通朋友周星馳,以及朋友的朋友胡軍,你希望誰得獎?

這個問題聽起來也算是個普通的寒暄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情商高的梅豔芳當時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梅豔芳無言以對,港媒抓拍到了這個表情:

真是的,你話很多唉這位先生!

金像獎影響力走低,多位獲獎者未出席頒獎禮

在2016年的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多位獲獎者沒有出席頒獎禮:包括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刺客聶隱娘》(侯孝賢),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華麗上班族》(羅大佑和陳輝陽),最佳動作設計《殺破狼2》(李忠志)等。

當張學友和張家輝在臺上辦法最佳動作設計獎時,由於獲獎者李志忠沒有來到現場,張家輝為了化解現場的尷尬氣氛,只好說“我叫李志忠”。

真的不如好好頒獎呢。。。

而說到獲獎者的缺席,或許各有原因,但這也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復當年盛況,影響力逐漸走低的表現之一。

歌手拿下兩項表演獎,毫無心理準備

2015年的第三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的獎盃頒給了香港樂壇的創作型女歌手王菀之。

王菀之自己也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上臺領獎時激動得語無倫次。

這個結果如此意外,一是因為王菀之一直以歌手身份活躍在香港娛樂圈,拍電影更像是玩票。

二是雖然“金雞系列”可以說是新世紀以來港產喜劇的一塊金字招牌,但王菀之出演的這部獲獎影片《金雞SSS》其實品質平平,拿獎的幾率很低。

跑上臺兩個最佳新人

2004年,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吳彥祖、馮德倫、李心潔共同擔任頒獎嘉賓,頒發“最佳新人獎”,安志傑與吳建豪兩人憑藉電影《少年阿虎》同時獲得該獎項的提名。

在公佈獲獎人是安志傑後,吳建豪與安志傑居然一起走上了領獎臺,吳建豪還上前一步,從李心潔手裡接過了獎盃。

此時,邊上的頒獎嘉賓馮德倫有點不知所措。

安志傑還問吳建豪:“你在這邊幹嘛?”吳建豪說:“不是我贏嗎?”

接著安志傑對著觀眾說:“我想分享這個獎跟吳建豪。”

聽到這一句後,吳建豪對安志傑鞠躬致謝,並將獎盃還給了他。

從現場視頻來看,這更像是一場二人設計的烏龍,只是頒獎嘉賓事先沒有得到消息,被蒙在了鼓裡。不過回想起來,這烏龍表演設計得可真夠尷尬的,好冷。

鄭秀文三片入圍,尷尬陪跑

2002年,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鄭秀文憑藉在《同居蜜友》、《瘦身男女》和《鐘無豔》(電影版電視版)三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一人獨獲三個最佳女主角提名,風光無限。在頒獎現場,兩位頒獎嘉賓劉德華和吳鎮宇上臺頒獎時,鏡頭多次切換到坐在台下的鄭秀文,從她的表情能看出她非常期待能夠獲獎。

然而,那屆金像獎最終得獎的是張艾嘉。

其後,Sammi又分別在2006年(《長恨歌》)、2013年(《高海拔之戀II》)、2014年(《盲探》)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但始終沒有擺脫陪跑的命運。

第三十屆:後繼乏人,唏噓不已

2011年,金像獎三十周年,那一屆是毛舜筠、鄭丹瑞、穀德昭擔任司儀。為了紀念這一時刻,他們向台下的人發起了倡議:“有多少已經為香港電影奮鬥了三十年的同仁?請舉手”。

一時應者雲集,台下密密麻麻全是舉起的手臂,而他們三人也在臺上舉起了手。

這一幕令人動容,更令人唏噓。

三十年過去了,但香港影壇的中堅力量,居然還是同一批人。

後繼乏人的現狀,可能才是香港影壇面臨的最大尷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