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將通地鐵?現場美圖為你大揭秘!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年底

具備通車條件的時間

已經進入倒計時。

作為大橋最重要配套設施的珠海公路口岸,

到底長啥樣?

有啥特點?

旅客、貨車如何出入境?

帶著這些問題12月8日, 記者在口岸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 一起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 “如意”造型, 打造綠色“翡翠”島

據上海華東設計院珠海口岸項目負責人潘勝龍介紹,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占地面積約70.33萬平方米, 在設計上, 根據三地攜手通關的特點, 從空中俯瞰, 整個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設計, 寓意“一地三通, 如意牽手”。

潘勝龍稱, 其中的珠海公路口岸在設計上突出綠色理念, 在交通設計上, 按照“立體疏導、逐級分流、單向迴圈“的原則設計交通線路。

其中的旅檢區, 在設計上採用立體疊層、高效集約、人車分離、出入分層、導入商業、動線融合的方式, 讓出入境的旅客可以到達口岸的任意一個區域。

此外, 在設計口岸交通時, 堅持大容量公交優先的原則, 設置了大型客車、公車停車場, 同時在交通中心與旅檢樓之間的負一樓之下, 預留了地鐵接駁線路;在交通連廊的北側地面, 也預留了有軌電車的通道和設備。

據介紹,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是珠三角唯一的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 建成後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 其口岸功能區主要包括旅檢區:

➜三層為珠澳旅客出境廳;

➜二層為珠澳旅客入境廳;

➜首層基本為架空層, 縱跨出境客車檢查區及出境貨車貨物檢查區, 並創新性地利用架空層在3.2米夾層設置出境隨車人員驗放廳。

珠澳旅檢樓效果圖

珠澳旅檢樓整體似一條紐帶, 其北側以架空通廊形式連接珠港旅檢樓, 南側與澳門側的旅檢功能區形成一棟建築, 滿足“一樓兩檢”的便捷通關模式。 張娟娟說:“‘一樓兩檢’就是在一個區域內, 把內地與澳門的查驗工作臺‘背靠背’的連在一起實現聯合查驗,

這種通關模式在國內還是第一次, 可以有效縮短旅客的通關時間。 ”

“一樓兩檢”示意圖

珠澳“背靠背”通關效果圖

珠澳出境廳效果圖

珠澳入境廳效果圖

出境隨車驗放廳效果圖

珠澳旅檢樓室內空間呈長方形,其北側、西側採用玻璃幕牆設計,視野開闊通暢。牆、頂、地面以淺色調為主,明亮舒適。珠澳出境廳牆面通過水平線條呈現隨機的變化肌理,輕鬆活潑;天窗遮陽形成豐富的光影和漸變效果,富有韻律和節奏。

珠港旅檢樓2萬平方米候檢大廳7個天窗

2

珠港旅檢樓總建築面積16.81萬平方米,主要功能是服務珠港往來旅客的通關,通過架空通廊形式與珠澳旅檢樓連在一起,共有四層(不含辦公夾層):

➜三層為珠港旅客出境廳;

➜二層為珠港旅客入境廳;

➜首層基本為架空層,為出港旅客候車大廳及設備用房;

➜地下一層,為工作人員停車庫。

珠港旅檢樓分層示意圖。

珠港旅檢樓通過大屋蓋形式與珠海側交通中心連接為一個整體,屋面鋼結構總重量約2萬噸,投影面積相當於國家鳥巢體育場的1.5倍,整體造型為流線型。珠港旅檢樓外立面採用明框玻璃幕牆設計,總面積為2.35萬平方米,約等於67個標準IMAX銀幕的面積。

珠港出境旅檢廳梭形天窗實景圖

珠港旅檢樓的出境大廳室內面積約2萬平方米,室內空間呈長方形,屋頂設有由大到小的7個梭形天窗,採光均勻。簷口薄而深遠,加上出挑的玻璃雨棚設計,在遮風避雨的同時,也為入口帶來更多光照,讓室內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依然保持明亮。

珠港入境側幕牆實景圖

珠海口岸交通連廊車輛日通關能力達7000輛

3

交通連廊共有四層(不含設備夾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

➜地上首層基本為架空層,縱跨香港入境車輛檢查區,並在3.5米夾層設置入境隨車人員驗放廳;

➜二層為到達層配套商業區;

➜三層為出發層配套商業區;

➜地下一層連通旅檢大樓地下停車場。

其中,入境車輛檢查區將採用“一站式”通關模式,共有18條小客車通關查驗通道,4條大巴車通關查驗通道,平均每條通道設置資料資訊點、監控資訊點約12個,可對車輛、司機等各類資訊進行統一採集、彙聚和共用,各查驗單位有效協同辦公,統一核放通關卡口,實現“一站式”快速放行,提高整體通關效率。

張娟娟表示,在交通連廊地面一樓的入境客車檢查區,擁有粵港兩地車牌的直通車輛可以直接出境,但隨車人員必須下車查驗後再上車出境。

據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長郭幫兵介紹,珠海公路口岸不具備內地與澳門的貨車通關功能,只具備內地與香港的貨車通關功能,每天車輛通關能力可以達到7000輛。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檢樓一角。

珠海側交通中心人車分離,出入分層

4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交通中心位於旅檢大樓西側,為珠海側旅客換乘區。

交通中心共有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其客運集散系統主要分佈在地上首層和二層。港澳入境旅客從二層進入交通中心,再下到首層選擇相應的換乘方式。首層基本為架空層,可為旅客提供充足的換乘場地和空間。

交通中心首層內含長途汽車客運站、旅遊集散中心等多種功能分區,整合了通關巴士、公車、計程車、旅遊巴士、長途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入境旅客可根據自身乘車需求,在不同車道實現快速換乘。

考慮到旅客的及時疏導,交通中心在佈置接駁換乘區時,將大運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如通關巴士、公交巴士)優先於其他交通工具貼鄰旅檢大廳佈置,能夠將抵達珠海的旅客快速分流,避免人群過於集中。

此外,交通中心地下層為社會小型車輛停車庫,並設有地鐵預留區,為將來地鐵接入預留了拓展空間。

交通中心遵循“單向迴圈”的交通策略,將區域內主要車行道路整合為單向行駛,最大程度避免交叉,使各類車輛換乘流線有序組織。

以城市公交流線為例,公車從市區進入珠海口岸後,直接將乘客送至旅檢樓前,然後逆時針到公交上客區,接上旅客後繼續逆時針返回市區,形成單向迴圈流線。

交通中心內共安裝了76台電梯,包括31部客貨梯、31部自動扶梯以及14部自動步道,是整個珠海口岸電梯最為密集的區域,可説明港澳入境旅客快速到達乘車區域。

珠海口岸俯瞰效果圖。

出入境指南

珠海口岸平面圖。

旅客出境指南:

內地旅客乘坐交通工具從珠海連接線進入珠海公路口岸人工島上的高架橋,再從高架橋的匝道進入旅檢大樓的三樓珠港出境檢驗廳或珠澳出境檢驗廳。在完成查驗後,乘坐電梯下到一樓香港或澳門側出境大廳,乘坐交通工具前往香港或澳門。

出境旅客進入口岸的交通方式有三種:

❶其中自駕私家車的出境旅客,可以先按照路牌指引,將私家車停靠在交通中心負一樓停車場,然後乘坐扶梯到達出境大廳查驗過關;

❷如果是被親友送到口岸的旅客,可以乘坐車輛直接到達旅檢三樓後,進入出境大廳查驗過關,送客車輛按照指示自行離開出島;

❸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巴士或者計程車)的出境旅客,公共交通直達交通中心的地面層後,旅客下車乘坐電梯到達三樓旅檢大廳查驗過關。

旅客入境指南:

從香港方向入境的旅客,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巴士,則通過6個車道的匝道進入旅檢樓二層進行查驗,在完成查驗手續後,通過三種方式(公共交通、私家車、接客車)進入珠海。

如果是乘坐有粵港兩地牌的車輛(私家車或旅遊大巴),抵達一層客車檢驗區後,隨車旅客在查驗通道前下車,去往3.5米層隨車驗放廳查驗通關,兩地牌客車司機載空車前行100米左右直接通關到達交通連廊西側等候乘客,檢驗通過的旅客在交通連廊西側與車輛匯合,車輛直接從地面層道路駛入高架橋並進入珠海連接線。

車輛出入境指南:

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澳門有珠澳兩地牌的小車和大巴車,可以從珠海公路口岸入境,但是澳門的貨車不能從口岸入境。

珠海方向出境港澳的客車,從珠澳旅檢樓地面層車輛檢驗區出境時,乘客必須先下車到“隨車人員檢驗廳”檢驗,出境車輛前行100米到指定區域等候乘客,待乘客查驗後再與乘客一起出發。

入境的車輛中,港澳方向的兩地牌客車從口岸交通連廊客車檢驗區入境時,乘客必須先下車到“隨車人員檢驗廳”檢驗,入境車輛前行100米到指定區域等候乘客,待乘客查驗後再與乘客一起出發。香港方向入境的貨車通過檢驗後,通過島上高架橋直接進入珠海連接線。

珠報融媒記者 陳新年/文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格力地產提供

珠澳入境廳效果圖

出境隨車驗放廳效果圖

珠澳旅檢樓室內空間呈長方形,其北側、西側採用玻璃幕牆設計,視野開闊通暢。牆、頂、地面以淺色調為主,明亮舒適。珠澳出境廳牆面通過水平線條呈現隨機的變化肌理,輕鬆活潑;天窗遮陽形成豐富的光影和漸變效果,富有韻律和節奏。

珠港旅檢樓2萬平方米候檢大廳7個天窗

2

珠港旅檢樓總建築面積16.81萬平方米,主要功能是服務珠港往來旅客的通關,通過架空通廊形式與珠澳旅檢樓連在一起,共有四層(不含辦公夾層):

➜三層為珠港旅客出境廳;

➜二層為珠港旅客入境廳;

➜首層基本為架空層,為出港旅客候車大廳及設備用房;

➜地下一層,為工作人員停車庫。

珠港旅檢樓分層示意圖。

珠港旅檢樓通過大屋蓋形式與珠海側交通中心連接為一個整體,屋面鋼結構總重量約2萬噸,投影面積相當於國家鳥巢體育場的1.5倍,整體造型為流線型。珠港旅檢樓外立面採用明框玻璃幕牆設計,總面積為2.35萬平方米,約等於67個標準IMAX銀幕的面積。

珠港出境旅檢廳梭形天窗實景圖

珠港旅檢樓的出境大廳室內面積約2萬平方米,室內空間呈長方形,屋頂設有由大到小的7個梭形天窗,採光均勻。簷口薄而深遠,加上出挑的玻璃雨棚設計,在遮風避雨的同時,也為入口帶來更多光照,讓室內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依然保持明亮。

珠港入境側幕牆實景圖

珠海口岸交通連廊車輛日通關能力達7000輛

3

交通連廊共有四層(不含設備夾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

➜地上首層基本為架空層,縱跨香港入境車輛檢查區,並在3.5米夾層設置入境隨車人員驗放廳;

➜二層為到達層配套商業區;

➜三層為出發層配套商業區;

➜地下一層連通旅檢大樓地下停車場。

其中,入境車輛檢查區將採用“一站式”通關模式,共有18條小客車通關查驗通道,4條大巴車通關查驗通道,平均每條通道設置資料資訊點、監控資訊點約12個,可對車輛、司機等各類資訊進行統一採集、彙聚和共用,各查驗單位有效協同辦公,統一核放通關卡口,實現“一站式”快速放行,提高整體通關效率。

張娟娟表示,在交通連廊地面一樓的入境客車檢查區,擁有粵港兩地車牌的直通車輛可以直接出境,但隨車人員必須下車查驗後再上車出境。

據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長郭幫兵介紹,珠海公路口岸不具備內地與澳門的貨車通關功能,只具備內地與香港的貨車通關功能,每天車輛通關能力可以達到7000輛。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檢樓一角。

珠海側交通中心人車分離,出入分層

4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交通中心位於旅檢大樓西側,為珠海側旅客換乘區。

交通中心共有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其客運集散系統主要分佈在地上首層和二層。港澳入境旅客從二層進入交通中心,再下到首層選擇相應的換乘方式。首層基本為架空層,可為旅客提供充足的換乘場地和空間。

交通中心首層內含長途汽車客運站、旅遊集散中心等多種功能分區,整合了通關巴士、公車、計程車、旅遊巴士、長途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入境旅客可根據自身乘車需求,在不同車道實現快速換乘。

考慮到旅客的及時疏導,交通中心在佈置接駁換乘區時,將大運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如通關巴士、公交巴士)優先於其他交通工具貼鄰旅檢大廳佈置,能夠將抵達珠海的旅客快速分流,避免人群過於集中。

此外,交通中心地下層為社會小型車輛停車庫,並設有地鐵預留區,為將來地鐵接入預留了拓展空間。

交通中心遵循“單向迴圈”的交通策略,將區域內主要車行道路整合為單向行駛,最大程度避免交叉,使各類車輛換乘流線有序組織。

以城市公交流線為例,公車從市區進入珠海口岸後,直接將乘客送至旅檢樓前,然後逆時針到公交上客區,接上旅客後繼續逆時針返回市區,形成單向迴圈流線。

交通中心內共安裝了76台電梯,包括31部客貨梯、31部自動扶梯以及14部自動步道,是整個珠海口岸電梯最為密集的區域,可説明港澳入境旅客快速到達乘車區域。

珠海口岸俯瞰效果圖。

出入境指南

珠海口岸平面圖。

旅客出境指南:

內地旅客乘坐交通工具從珠海連接線進入珠海公路口岸人工島上的高架橋,再從高架橋的匝道進入旅檢大樓的三樓珠港出境檢驗廳或珠澳出境檢驗廳。在完成查驗後,乘坐電梯下到一樓香港或澳門側出境大廳,乘坐交通工具前往香港或澳門。

出境旅客進入口岸的交通方式有三種:

❶其中自駕私家車的出境旅客,可以先按照路牌指引,將私家車停靠在交通中心負一樓停車場,然後乘坐扶梯到達出境大廳查驗過關;

❷如果是被親友送到口岸的旅客,可以乘坐車輛直接到達旅檢三樓後,進入出境大廳查驗過關,送客車輛按照指示自行離開出島;

❸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巴士或者計程車)的出境旅客,公共交通直達交通中心的地面層後,旅客下車乘坐電梯到達三樓旅檢大廳查驗過關。

旅客入境指南:

從香港方向入境的旅客,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巴士,則通過6個車道的匝道進入旅檢樓二層進行查驗,在完成查驗手續後,通過三種方式(公共交通、私家車、接客車)進入珠海。

如果是乘坐有粵港兩地牌的車輛(私家車或旅遊大巴),抵達一層客車檢驗區後,隨車旅客在查驗通道前下車,去往3.5米層隨車驗放廳查驗通關,兩地牌客車司機載空車前行100米左右直接通關到達交通連廊西側等候乘客,檢驗通過的旅客在交通連廊西側與車輛匯合,車輛直接從地面層道路駛入高架橋並進入珠海連接線。

車輛出入境指南:

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澳門有珠澳兩地牌的小車和大巴車,可以從珠海公路口岸入境,但是澳門的貨車不能從口岸入境。

珠海方向出境港澳的客車,從珠澳旅檢樓地面層車輛檢驗區出境時,乘客必須先下車到“隨車人員檢驗廳”檢驗,出境車輛前行100米到指定區域等候乘客,待乘客查驗後再與乘客一起出發。

入境的車輛中,港澳方向的兩地牌客車從口岸交通連廊客車檢驗區入境時,乘客必須先下車到“隨車人員檢驗廳”檢驗,入境車輛前行100米到指定區域等候乘客,待乘客查驗後再與乘客一起出發。香港方向入境的貨車通過檢驗後,通過島上高架橋直接進入珠海連接線。

珠報融媒記者 陳新年/文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格力地產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