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歐洲中國隊英格蘭足球隊也求變 英足聯:聯賽杯必須有青訓球員

縱然擁有歐洲足壇觀賞性最強的聯賽, 英格蘭卻因國家隊的糟糕戰績遭飽受詬病, 被不少球迷戲稱為“歐洲中國隊”。 各俱樂部青訓球員身上寄託著國家隊未來的希望, 英格蘭足球聯盟近日頒佈新政, 致力於給年輕球員們更多成長的舞臺。

為了使更多青訓球員進入一線隊, 英足聯規定2018-19賽季的聯賽杯比賽中, 各參賽球隊的比賽日大名單裡, 至少要包含一名“俱樂部養成球員”, 也就是19歲以前, 在本俱樂部有過至少12個月在冊時間的球員。 違反此規定的俱樂部會遭到英足聯懲罰, 該球隊在比賽日提交的替補球員名單人數, 會由常規的7人被迫縮減至6人。

英足聯還對球隊大名單裡的本土青訓人數做了調整。 72家參賽俱樂部均同意英足總的提議, 將球隊大名單裡的本土球員人數由6人提升至7人。 此處的本土球員是指21歲生日前, 在英格蘭或者威爾士的俱樂部裡,

效力過至少3年的球員。

英足聯主席肖恩-哈威認為這兩項提議的通過, 有利於培育更多本土年輕球員。 “我希望最近同各俱樂部達成的協議, 能進一步證明英足聯在主動尋求幫助教練培養年輕球員的更多方法。 ”肖恩繼續表示:“我很確信這項決定會對英格蘭足球的未來, 產生積極而持久的影響。 ”

英足聯的新政巧妙地刺激了各俱樂部對於青訓重視程度。 過多的青訓球員會影響聯賽整體的觀賞性, 進而稀釋聯賽的商業價值。 英足聯選擇受關注度相對較低的聯賽杯作為推進試點, 既可以提升各俱樂部對青訓的投入, 又可以保證英超聯賽的觀賞度和商業價值。

中國足協也面臨著類似的權衡。 在短期的聯賽觀賞性、商業價值同長期的青訓培養之間,

足協給出的選擇是中超各隊每場比賽中, 必須有2名U23球員進入大名單, 且至少一人首發。 對此國內各俱樂部做出了積極回應:河南建業和貴州恒豐經常派出兩名U23首發, 廣州富力隊內也有不少年輕球員。 今天對於青訓的投入可能收穫明天的果實:本世紀初歐洲杯的慘敗, 讓德國隊痛定思痛狠抓青訓, 14年後日爾曼戰車開始收穫世紀初栽培的青訓果實, 問鼎巴西世界盃冠軍。

重視青訓的國內足球在未來能否複刻德意志的輝煌?這需要小球員們自身的勤奮努力, 教練的悉心栽培, 以及在浮躁多金的中超金元大背景下, 外界更多的耐心和支持——十年育樹, 百年育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