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蘋果X居然有這麼多黑科技

iPhone X使用 全新的Face ID代替使用紅外光線識別可以保證iPhone X在弱光環境下依然有不錯的解鎖成功率, 。

2015年11月蘋果收購Faceshift

Faceshift是一家動作捕捉公司,

開發了即時追蹤人臉表情, 然後再用動畫表現出來的技術, 這項技術曾用於《星球大戰》電影, 讓動畫人物的表情更準確地模仿演員的表情。 在遊戲領域, 使用者可以使用根據自身表情即時更新的頭像。

後來證明, Faceshift除了用作人臉識別之外, 還被蘋果用在iPhone X的Animoji中。

2016年1月蘋果收購Emotient

Emotient這家公司致力於通過面部表情分析來判定人的情緒, 這項技術會抓取人的面部, 然後利用識別技術識別出面部表情。

2017年2月蘋果收購RealFace

RealFace擅長面部識別, 該公司開發了一種獨特的面部識別技術, 其中整合人工智慧並將人類的感知帶回數字過程。

RealFace人臉識別

大規模的收購讓蘋果公司迅速的掌握了3D視覺尤其是在人面識別領域的核心技術, 也避免了競爭對手通過收購快速追趕蘋果, 於是在2017年秋季新品發佈會上, 搭載Face ID功能的iPhone X驚豔登場。

小小的空間

回頭來看“小小的空間”高度集成了蘋果在人面識別上的研究成果,

其中點陣投影器會投射超過 30,000 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 並對它們進行分析, 為我們的臉部繪製精確細緻的深度圖。 紅外鏡頭會讀取點陣圖案, 捕捉它的紅外圖像, 然後將資料發送至 A11 仿生這款晶片中的安全隔區, 以確認是否匹配, 所利用的正是PrimeSense的結構光技術。 另外蘋果還通過泛光感應元件, 借助不可見的紅外光線, 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識別你的臉。 。

蘋果之所以選擇PrimeSense的結構光而不是TOF, 更多的看中了結構光恰到好處的識別距離和高解析度, 相比TOF較低的功耗也讓結構光更適用於移動平臺。 不過結構光在強光下表現有著天然劣勢, 不知道iPhone X在大太陽下能夠依舊表現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Face ID僅僅是蘋果積累7年的3D視覺所釋放能量地的一部分,而在iPhone X上除了人臉解鎖,還打造了一系列看似秀肌肉卻很有趣的功能,比如“動話表情”。

通過原深感攝像頭這個複雜的系統iPhone X能夠分析50多種不同的面部肌肉運動,來偵測面部3D輪廓。在此基礎上就衍生出了“動話表情”,也就是將使用者的面部捕捉到3D建模上。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的特效就屬於此類,但這次我們通過手機就能實現。

結合A11仿生的深度學習,Face ID還具備了深度學習的能力,它帶有一個特殊的神經元引擎,夠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識別你樣貌的變化,最近蘋果披露的Face ID白皮書中透露,如果你的面部發生較大變化,比如刮了鬍子,Face ID會通過密碼輸入的形式確認面部變化並自動記錄在庫,而不是讓你重新錄入面部。

透過專利,我們看到蘋果還儲備了一系列3D手勢操作技術,在體感操作一直不溫不火的今天,我們很欣喜的看到,未來的體感操作仍需要蘋果這個“後來居上”者來顛覆,而這才是3D視覺真正的用武之地。

3D手勢操作可能在Mac平臺上實現,移動平臺上Face ID只是3D視覺的小試牛刀,蘋果表示AR將是未來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後置雙攝加入3D視覺所發揮的能量更是不可小覷。

iPhone X AR遊戲

目前蘋果已經發佈了ARKit開發平臺,並一舉成為體量龐大的AR開發平臺,不過iPhone X的AR體驗仍然基於傳統攝像頭,與3D攝像頭差距甚遠,因此當庫克在發佈會上熱情洋溢的介紹iPhone 的AR功能時,不僅給出了未來十年手機的期待,更是早就已經瞄上了你下個十年的錢袋。

值得一提的是Face ID僅僅是蘋果積累7年的3D視覺所釋放能量地的一部分,而在iPhone X上除了人臉解鎖,還打造了一系列看似秀肌肉卻很有趣的功能,比如“動話表情”。

通過原深感攝像頭這個複雜的系統iPhone X能夠分析50多種不同的面部肌肉運動,來偵測面部3D輪廓。在此基礎上就衍生出了“動話表情”,也就是將使用者的面部捕捉到3D建模上。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的特效就屬於此類,但這次我們通過手機就能實現。

結合A11仿生的深度學習,Face ID還具備了深度學習的能力,它帶有一個特殊的神經元引擎,夠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識別你樣貌的變化,最近蘋果披露的Face ID白皮書中透露,如果你的面部發生較大變化,比如刮了鬍子,Face ID會通過密碼輸入的形式確認面部變化並自動記錄在庫,而不是讓你重新錄入面部。

透過專利,我們看到蘋果還儲備了一系列3D手勢操作技術,在體感操作一直不溫不火的今天,我們很欣喜的看到,未來的體感操作仍需要蘋果這個“後來居上”者來顛覆,而這才是3D視覺真正的用武之地。

3D手勢操作可能在Mac平臺上實現,移動平臺上Face ID只是3D視覺的小試牛刀,蘋果表示AR將是未來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後置雙攝加入3D視覺所發揮的能量更是不可小覷。

iPhone X AR遊戲

目前蘋果已經發佈了ARKit開發平臺,並一舉成為體量龐大的AR開發平臺,不過iPhone X的AR體驗仍然基於傳統攝像頭,與3D攝像頭差距甚遠,因此當庫克在發佈會上熱情洋溢的介紹iPhone 的AR功能時,不僅給出了未來十年手機的期待,更是早就已經瞄上了你下個十年的錢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