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被世界名校錄取?看深圳中學“學霸”傳授秘笈

南方網訊深圳中學今年在國外名校錄取上取得優異成績, 多名學生收到了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發出的錄取通知。

記者從深圳中學6日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 截止4月5日, 美國排名前20的學校錄取了41名深中學子, 發放了68份錄取通知、CTB哈佛中國大智匯創新研究挑戰賽、美國高中學生數學建模競等。 通過參加這些國際學術活動, 學生們在收穫榮譽的同時, 學術研究、創新等能力也得到培養和鍛煉。 學校還通過與企業共建創新體驗中心、與大學共建創新實驗室等多種途徑, 滿足學生高端學習需求。

在學生剛進入深中時, 學校升學指導團隊會通過一系列專業的心理測試, 採用一對一面談方式, 説明學生認識自己, 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讓學生學會接納自己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採訪中, 多位學生提到學校的社團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廣闊平臺,

很好的培養或鍛煉了領導力、執行力、創造力等能力。 據介紹, 深中學生社團有100多個,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加入不同的社團, 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相關能力。 有學生表示, 深中學習生活對其最大的幫助, 就是讓他發現了自己究竟喜歡什麼, 並且知道以後要往什麼方向發展。

“我們將繼續推進深中的教育國際化, 不僅僅是把中國的學生送進國外的名校, 也要為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教育貢獻自己的文化與國際課程, 為國際教育貢獻中國自己的經驗和智慧。 ”朱華偉強調。

【學霸故事】

被哈佛、耶魯青睞的陽光男孩邵卓涵

做任務表對學習提前做規劃

因為同時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這樣的世界頂尖高校錄取, 且打破哈佛在深中錄取的“零記錄”, 被同學成為“邵神”的邵卓涵6日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語速快、健談、思維縝密且富有邏輯, 是不少人對這個陽光大男孩的初步印象。 更深入瞭解, 會發現18歲的他, 對自己有著超強的規劃和管理能力,

在學習上也注重並享受過程。

在邵卓涵看來, 一些學生會每天按照老師佈置的任務規劃學習, 但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缺乏主動探尋, “我覺得無論是考國外還是國內的大學, 在高中階段可能的情況下, 可以多參加校內社團或者校外活動, 這個過程會加深對自己的認識, 初步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是什麼。 ”高二時, 邵卓涵擔任深中模擬聯合國社團常務秘書長, 和同學組織300多人的模聯會議等經歷, 極大地鍛煉了他的組織力和領導力;高一、高二, 他還堅持參加英語辯論賽, 以此鍛煉自己的思辨、表達等能力。

高中的學習緊張而繁忙, 但因為有做每週、每月任務規劃表的好習慣, 並且盡可能的完成, 邵卓涵能夠較為自如的在學業和社團活動中做好平衡。

不管社團活動多忙, 他都會留下專門的時間去學習。 有時候他也會給自己加壓安排任務, 甚至熬夜到一兩點做功課。

邵卓涵小學就讀于福田區新蓮小學、初中就讀於深圳高級中學初中部。 他說自己屬於那種從小到大各學科學習比較均衡的學生, 但對歷史、社會科學方面尤為鍾愛。 對自己感興趣的社會話題, 邵卓涵會想盡辦法去瞭解、鑽研。 在他看來, 學習中的探索精神、以及對學科的熱情和興趣都極為重要。

他愛看電影, 也愛閱讀。 初中時就開始讀英文小說、以及《基辛格論中國》等著作。 對邵卓涵來說, 英語學習並不是負擔, 通過閱讀英文著作, 他不僅學習了詞彙、語法, 鍛煉了口語, 也感受到與不同語言、文化魅力, 更重要的是讓他對英語學習更有動力。

如何愛上學習?邵卓涵給出的建議是多思考、注重學習過程。“當你一直在為考多少分而焦慮的時候,學習就會成為負擔。真正把一個學科學好、學深,需要對過程本身有興趣,真正享受過程的話,一般結果也不會差。”邵卓涵說。

父母開放而民主的家庭教育也深刻影響著邵卓涵,在其成長中扮演重要作用。“他們會給我很多的引導,教我做事的方法,而不會規定死我必須要怎麼做。”邵卓涵說,其從事白領工作的父母,會鼓勵他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沒有強迫邵卓涵上補習班,而是鼓勵他讀喜愛的歷史類書籍。對於怎樣安排社團活動、想學哪些專業等事情,父母也會尊重邵卓涵的決定。邵卓涵很感謝父母教會他如何做規劃和管理時間。小學時,父母就會給他一張空白的紙,引導邵卓涵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做規劃。這個好習慣,他堅持到了現在。

讓邵卓涵最近糾結的一件事情是,在哈佛、耶魯之間如何作出選擇,“畢竟兩所學校都非常優秀,我還需要時間去想想。”他說自己在大學時可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社科類方向學習。但對於未來規劃,目前還沒有深入考慮,“想懷著更加開放的態度去探索,希望給自己未來留更多的可能性。”

被三所牛校同時錄取的“姐妹花”:

數學學習要多思考琢磨注重“化未知為已知”

因為同時被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校、加州理工學院三所名校錄取,徐梓萱和鄭含之被成為“姐妹花”。除了被同樣的名校錄取外,兩人還都非常喜歡數學,且都選擇理科方向。

徐梓萱當年是通過自主招生進入深圳中學高中部的,目前在深中實驗體系出國方向。除了數學,她還喜歡電腦。在中學階段,她已經學會了在網上搜尋適合自己的學術類拓展專案。這些年,她參加了國際數學建模比賽等多個大賽,還加入了一位美國教授主導的科研專案,這個專案是她在網上主動找到的,經過激烈競爭才得以加入,參與該項目的大多數學生來自美國。徐梓萱說,這些國際化的學術活動,極大地培養和鍛煉了她的各項能力。

鄭含之在數學競賽方面頗有天賦。她就讀深中榮譽體系,曾獲得國內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北大降至一本線錄取的資格。從小癡迷數學,也鑽研過數列等方面的專業課題,鄭含之還喜歡足球、喜歡音樂,在她看來,音樂與數學都有一種和諧的美。

在學習方面有哪些“秘訣”和建議?鄭含之說,她比較注重“化未知為已知”,將一個大的問題拆分成幾個小問題,分步驟、分層次解決。另外自己也喜歡思考和琢磨,常常會在標準答案之外探索更多更好的解法。而徐梓萱則比較推崇“學時好好學,玩時好好玩”。她利用假期參加各種有品質的學術交流拓展項目,這讓她大開眼界、提升了學術素養,也培養和鍛煉了她的各項能力。

兩人的父母推崇的都是開放、民主的家庭教育,她們都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選擇,並給與鼓勵和支持。

更重要的是讓他對英語學習更有動力。

如何愛上學習?邵卓涵給出的建議是多思考、注重學習過程。“當你一直在為考多少分而焦慮的時候,學習就會成為負擔。真正把一個學科學好、學深,需要對過程本身有興趣,真正享受過程的話,一般結果也不會差。”邵卓涵說。

父母開放而民主的家庭教育也深刻影響著邵卓涵,在其成長中扮演重要作用。“他們會給我很多的引導,教我做事的方法,而不會規定死我必須要怎麼做。”邵卓涵說,其從事白領工作的父母,會鼓勵他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沒有強迫邵卓涵上補習班,而是鼓勵他讀喜愛的歷史類書籍。對於怎樣安排社團活動、想學哪些專業等事情,父母也會尊重邵卓涵的決定。邵卓涵很感謝父母教會他如何做規劃和管理時間。小學時,父母就會給他一張空白的紙,引導邵卓涵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做規劃。這個好習慣,他堅持到了現在。

讓邵卓涵最近糾結的一件事情是,在哈佛、耶魯之間如何作出選擇,“畢竟兩所學校都非常優秀,我還需要時間去想想。”他說自己在大學時可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社科類方向學習。但對於未來規劃,目前還沒有深入考慮,“想懷著更加開放的態度去探索,希望給自己未來留更多的可能性。”

被三所牛校同時錄取的“姐妹花”:

數學學習要多思考琢磨注重“化未知為已知”

因為同時被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校、加州理工學院三所名校錄取,徐梓萱和鄭含之被成為“姐妹花”。除了被同樣的名校錄取外,兩人還都非常喜歡數學,且都選擇理科方向。

徐梓萱當年是通過自主招生進入深圳中學高中部的,目前在深中實驗體系出國方向。除了數學,她還喜歡電腦。在中學階段,她已經學會了在網上搜尋適合自己的學術類拓展專案。這些年,她參加了國際數學建模比賽等多個大賽,還加入了一位美國教授主導的科研專案,這個專案是她在網上主動找到的,經過激烈競爭才得以加入,參與該項目的大多數學生來自美國。徐梓萱說,這些國際化的學術活動,極大地培養和鍛煉了她的各項能力。

鄭含之在數學競賽方面頗有天賦。她就讀深中榮譽體系,曾獲得國內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北大降至一本線錄取的資格。從小癡迷數學,也鑽研過數列等方面的專業課題,鄭含之還喜歡足球、喜歡音樂,在她看來,音樂與數學都有一種和諧的美。

在學習方面有哪些“秘訣”和建議?鄭含之說,她比較注重“化未知為已知”,將一個大的問題拆分成幾個小問題,分步驟、分層次解決。另外自己也喜歡思考和琢磨,常常會在標準答案之外探索更多更好的解法。而徐梓萱則比較推崇“學時好好學,玩時好好玩”。她利用假期參加各種有品質的學術交流拓展項目,這讓她大開眼界、提升了學術素養,也培養和鍛煉了她的各項能力。

兩人的父母推崇的都是開放、民主的家庭教育,她們都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選擇,並給與鼓勵和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