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震驚了,青雲竟然發佈了這麼牛逼的功能

經過 5 年的服務經驗積累與技術演進, 青雲QingCloud 在 12 月 12 日正式發佈了同時滿足集中式和分散式架構, 對高性能與敏捷性有共同需求的全模雲架構, 還上線了物理主機、大容量高性能共用塊存儲 QingStor™ NeonSAN 與分散式資料庫服務 RadonDB 三款產品。

十分鐘部署, 物理主機給你極致計算性能與完整雲端體驗

在沒有雲平臺之前, 傳統 IT 基本都使用物理機託管業務, 企業需要和大量物理設備、機房環境打交道, 異常繁瑣。

雲計算是對 IT 資源交付的一次重大變革, 將傳統的物理交付變成軟體定義的方式, 企業可以直接獲取和使用彈性資源。

最初, 雲模式環境下主要有虛擬主機、容器主機兩種雲服務模式。

虛擬主機, 使用者可以非常便捷的在公有雲或者私有雲上創建自己需要配置的虛擬主機, 其性價比非常高, 同時還具備秒級回應、離線更改配置、彈性擴容等優勢。

容器主機,

因為使用了基於 Linux Kernel 的容器技術, 所有的主機之間使用隔離的方式, 而不是虛擬化的方式來隔離業務, 相比虛擬主機, 容器主機減少了虛擬化在性能中的損失。

但是部分企業的核心應用或傳統企業軟體對伺服器性能有更極致的需求,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在雲端部署核心業務,

構建物理、虛擬化與容器的混合架構, 承載高性能計算及大規模資料分析負載。 我們推出了新一代主機服務 —— 物理主機。

相比虛擬主機和容器主機, 物理主機獨享高性能的專屬物理機資源, 性能與物理機一致, 不存在任何虛擬損耗。

相比傳統 IDC 託管, 物理主機服務具備雲服務的完整特性, 並且能夠實現自動交付、自動管理與自動運維。



青雲QingCloud 基礎平臺研發總監 陳海泉

青雲QingCloud 基礎平臺研發總監陳海泉表示, 青雲QingCloud 物理主機服務提供高性能、資源獨享、安全隔離的專屬物理主機, 滿足各類核心應用對高性能及可靠性的需求。

物理主機除了作為計算資源交付給用戶, 還可以以應用的方式來交付。

青雲QingCloud AppCenter 中的所有應用都支援部署到物理主機並由此獲得更佳的運行性能。 此外, QingCloud 物理主機還支援私有雲應用, 可以把集群定義成應用, 按需選擇使用物理主機或者虛擬主機。

隨著物理主機的發佈,我們還推出硬體 SDN 。通過硬體 SDN 可以將虛擬網路與物理網路聯通,實現虛擬主機與物理主機的高速互通。如上圖所示,虛擬主機和物理主機之間通過 Border(物理邊界路由器) 互相聯通,響應延遲基本 0.2 毫秒,物理主機之間的延遲是 0.05 毫秒,基本達到實際網卡應用的性能。

通過邊界路由器和青雲QingCloud 提供的混合雲接入服務,企業可更加便捷的構建混合雲架構。

NeonSAN:高性能、大容量、資料強一致的共用塊存儲

塊存儲是企業系統架構中最基本的存儲需求,企業業務對其有嚴重的依懶性。但傳統 SAN 擴展能力差、成本高、無法使用雲計算架構,已經無法跟上雲計算的步伐。

青雲QingCloud 存儲高級技術專家 劉樂樂

青雲QingCloud 存儲高級技術專家劉樂樂表示,這次上線的 QingStor™ NeonSAN,是由軟體定義存儲技術實現的新一代分散式超大容量塊存儲系統,能夠滿足雲計算時代企業低投入、高彈性橫向擴展的需求。

QingStor™ NeonSAN 支援廣泛的虛擬化平臺及資料庫應用,支援超融合與獨立部署,提供企業級的高性能、低延遲與極強的橫向擴展能力,滿足資料庫集群、雲資源池、桌面雲及開發測試雲等場景的 SAN 存儲需求,可顯著降低構建 SAN 存儲平臺的總體擁有成本。

談到性能的時候,劉樂樂表示 NeonSAN 有三個指標:

第一,它的單卷容量大於 100 TB。

單卷容量是指計算節點上的一塊硬碟。在沒有雲計算或者資源虛擬化技術之前,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一塊硬碟 4T、8T 就了不得了。但是有了 NeonSAN 之後,可以拿到一塊 100 TB 的硬碟。可能很多人要問,如此大容量的硬碟真的有人用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迫切。

第二,單卷性能可以達到 100K IOPS 。

在一些核心應用裡,比如 Oracle 在跑 Benchmark 的時候,一般也就是用到 30 K 到 50 K IOPS。這也就意味著不管你的業務壓力有多大,都不可能超過資料庫的 Benchmark,因為 Benchmark 就是專門用來製造壓力的。

換句話說,NeonSAN 絕對能夠滿足你任何 OLTP 的業務壓力需求。

第三,延遲小於 100 微秒。

延遲就是說當你訪問資料時,請求發出去到資料回來需要的時長,這對於用戶體驗來說非常關鍵。

除此之外,NeonSAN 的容量和性能完全支援 Scale out,使用者可以隨時通過加節點的方式進行擴展。
在部署層面,NeonSAN 在青雲QingCloud 公有雲以超高性能容量型盤交付,同時支援多主機掛載;在私有雲交付中,NeonSAN 支持雲平臺集成部署和獨立部署。

在網路層面,NeonSAN 同時支援 TCP 和 RDMA 網路,獲得更好的性能;存儲方面支援快閃記憶體(高性能型)和機械硬碟(容量型),並支援資料分佈與多副本,可以將 Volume 分片為 Shard,每個 Shard 的 3 個副本存儲在不同的物理節點上,副本數按 Volume 可配。

最後說說應用場景,如上圖所示,NeonSAN 既可以在 VM 上使用,也可以在物理主機上使用,還可以在容器主機上使用。在這三種場景下面可以跑各種資料庫,RadonDB 也會跟 NeonSAN 有一個非常好的適配。

RadonDB:新一代分散式關係型數據庫

為滿足大型企業用戶(如電商、金融、製造、零售等)處理大規模結構化資料的要求,同時説明傳統企業將核心業務逐步向雲端遷移,青雲QingCloud 自主研發了具備大規模、高可靠、高擴展及高性能特點的新一代分散式資料庫。

青雲QingCloud 資料庫高級專家 張雁飛

青雲QingCloud 資料庫高級專家張雁飛表示,青雲QingCloud RadonDB 是基於 MySQL 研發的新一代分散式關係型數據庫,規模可無限水準擴展,支援分散式事務,具備金融級數據強一致性,滿足企業級核心資料庫對大容量、高併發、高可靠及高可用的苛刻要求。

如上圖所示,RadonDB 採用分散式 SQL 節點 + 分散式存儲節點的高可用分散式架構,每個分區內採用一主多從的架構設計,資料多副本存儲,可自動實現故障秒級切換與瞬間生效。同時支援跨資料中心部署,全面保障服務高可用。

存儲層由多個 Node 組成,每個 Node 負責部分資料存儲,同時在存儲節點內,通過 GTID + Raft + Semi-Sync-Replication 機制保障資料寫入的高度一致性。 底層硬體一般採用低成本的 X86 架構存儲伺服器。

同時,存儲層採用一主多從的 MySQL 作為存儲引擎,這點與行業內其他的分散式資料庫不同(Google Spanner)。之所以選擇經典的 MySQL 作為存儲引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MySQL 使用廣泛,其可靠性和穩定性經過長期驗證;

使用者的 MySQL 資料庫不需要進行太多修改,即可遷移至 RadonDB;

MySQL 不斷的演進,功能日益完善,如支援計算下推,資料就近計算原則;多索引寫原子保證;SQL 與 Storage 層資料傳輸最小化等等。

RadonDB 還支援 HTAP 混合模式,在傳統的解決方案裡,一般都是兩套系統,就是兩個埠。在需要事務和需要分析的時候,分別在兩個埠處理,中間通過ETL通道進行資料同步。

但是,在 RadonDB 裡就一個埠,如果是 OLAP 的操作,我們會自動路由到計算節點,而且 OLTP 和 OLAP 這兩個計算的資源是隔離的,互不影響。

接下來看一看 RadonDB 的性能。上圖是單機 MySQL 和四個存儲節點的 RadonDB 的對比。

我們用 sysbench 16 個表、512 個執行緒,隨機寫了 5000 萬條資料,測試得出來的結果,RadonDB 基本上可以做到 26589 TBS,單機是 9346 TBS,可以看到在 TBS 層面 RadonDB 性能將近是單機的三倍,延遲卻只有的三分之一。

這就是分散式資料庫的威力,性能和容量可以通過節點的增加而線性增長。

除了以上特性之外,作為一款基於雲模式的大型分散式資料庫服務,RadonDB 具備雲服務所有的彈性、敏捷、按需和輕運維特性,同時還可跨資料中心部署,支持智慧化自動分表、平滑擴容及自動運維,擴容與故障切換時業務零中斷,無需人工干預;並提供完善的服務監控、審計日誌及安全防護措施。

賦能關鍵業務,開啟「全模雲」時代

青雲QingCloud CTO 甘泉

青雲QingCloud CTO 甘泉表示,數位化浪潮的興起與深化同時對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的 IT 架構提出挑戰。兼顧「敏態」與「穩態」,並實現高效、統一的運維管理,這已經成為傳統企業與新興企業的共同要求。

首先,青雲QingCloud 是如何解決敏態問題。

新興業務很明顯的一個要求就是需要彈性和敏捷,這種問題稱為敏態的問題。用傳統的架構顯然是滿足不了的,雲計算對於這種敏態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融合模式。

所謂融合模式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融合機、超融合機,即把計算域、存儲域和網路域三者融合在一起。上圖右邊的 Cluster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集群,每一個節點都具有計算、存儲和網路的能力,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節點比另外一個節點更重要,它們是對等的。

這個架構就非常適用於分散式業務,也就是說橫向擴展的能力會非常強。在業務不大的時候,集群可以很小,當你需要一個很大的處理能力的時候只需要增加節點就可以了。

其次,青雲QingCloud 是如何解決穩態問題。

很多企業的傳統業務有一個很重要的屬性,它不要求橫向擴展,它要求縱向擴展。相對敏態而言,這種業務,對彈性和敏捷不是強需求,我們把它成為穩態的問題。

青雲QingCloud 本次推出物理主機、大容量高性能共用塊存儲 QingStor™ NeonSAN 與分散式資料庫服務 RadonDB 都是面對穩態的解決方案。

如上圖所示,NeonSAN + Bare Meta + 硬體 SDN 的分離模式的解決方案,跟傳統的刀片機+存儲櫃有著本質的不同。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它的縱向擴展能力非常強,所以最適合處理核心業務或者說關鍵業務。比如你想要很強的計算能力的話,只需要提供一個超強配置的 Bare Metal 就可以了;存儲就更不用說了,可以提供一張超大容量的硬碟。

同時,在關鍵業務裡一個最普遍的業務形態就是資料庫,90% 以上的業務都是圍繞著資料庫構建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提供一個分散式資料庫的原因。RadonDB 提供強一致、高性能、大容量,並且使用 MySQL 作為存儲引擎。這種分散式資料庫結合我們剛剛談到的分離模式架構的話,就提供了核心業務的基本形態,用戶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去做各種周邊業務。

最後,青雲QingCloud 獨創的全模雲架構。

上面我們提到了解決敏態問題和穩態問題,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案,一個是融合模式,一個是分離模式,這兩種模式不是相互替代的關係,談不上誰比誰更好,它們有各自的優缺點:

融合模式的橫向擴展能力超強,它可以做到非常大的規模,成本也非常的低;

傳統的分離模式縱向擴展能力確實非常強,但是它的規模到一定程度就會受限,成本也特別高,而且隨著規模的擴大,它的成本會呈幾何級數往上漲。因此,青雲QingCloud 在雲端交付的分離模式解決方案就必須解決上述問題。

它們各有優缺點,我們在面對這個挑戰的時候就在思考,如何能用一種統一的方式、一體化的方式將這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去解決用戶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發佈會的主題——全模式(全模雲的基礎)。

從上張圖就可以看到,全模式實際上是把融合模式和分離模式結合起來,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給上層應用。當然這種結合的方式並不是簡單的堆砌,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一體化的方式向上交付資源,同時對兩種模式進行統一管理。

這種全模式提供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和網路能力會非常地全面。

計算資源包括:Virtual Machine;CM 就是 Container Machine;Bare Metal ,就是物理主機。

存儲包含:SDS 分散式存儲、NeonSAN 集中式存儲。

網路包含軟體 SDN 和硬體 SDN ,將計算節點與計算節點之間,計算節點與存儲節點之間,通過網路來高速互聯。

全模式的架構能夠提供多種模式的資源對上層進行交付,在全模式之上有 QingCloud Application Framework,它能夠對應用層提供統一的、一致性的介面,把底層的複雜性遮罩掉。

舉個例子,在部署業務資源時,你可以選擇將一個應用部署在分離式架構或者融合式架構上;也可以選擇將業務拆分,分別部署在不同的架構上。更重要的是,無論採用一種還是多種架構形態,都必須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

所以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講,你可以根據業務不同的特點,決定用什麼樣最合適的資源去承載,這其實就是全模雲最核心的意義所在。

最後說一下全模雲的幾個特點:

第一,所有產品都是青雲QingCloud 自主研發的,擁有全部的智慧財產權;

第二,青雲QingCloud 是首家獨立完成全模雲產品的佈局與能力輸出;

第三,青雲QingCloud 是唯一一家通過統一架構支持的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和託管雲全維度雲業務形態,靈活支持企業構建兼顧「敏態」、「穩態」和「混合態」的「全模雲」架構,同時實現全模架構的統一管理。

甘泉最後說道,青雲一直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建立一朵更好的雲,全模雲的推出也標誌著我們在實現這個目標上往前走了一大步。

歡度雙十二,RadonDB 體驗券免費領

為更好的幫助您體驗 RandonDB 的功能特性,我們向您提供了一份體驗券,您可通過如下步驟獲取:

第一步,註冊青雲QingCloud 帳號並完成認證;(已完成認證的註冊用戶可直接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提交工單,申請開通使用配額,並獲得面值 500 的體驗券;

第三步, 通過控制台部署 RadonDB,開始體驗測試。

申請加入「RadonDB 免費深度試用」計畫

RadonDB 面向大規模高性能資料庫需求,如果您的機構有明確的資料庫建設計畫,希望對 RadonDB 進行深度的試用,您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申請加入「RandonDB 免費深度試用”」計畫。

第一步,填寫申請調研問卷:https://jinshuju.net/f/9gtJAm

第二步, 青雲QingCloud 安排專人與您取得聯繫,並審核您的申請;

第三步,審核通過後,我們將依據您的具體業務需求提供定制化試用計畫,試用期內,RadonDB 免費使用;回饋測試結果,分享試用體驗。

隨著物理主機的發佈,我們還推出硬體 SDN 。通過硬體 SDN 可以將虛擬網路與物理網路聯通,實現虛擬主機與物理主機的高速互通。如上圖所示,虛擬主機和物理主機之間通過 Border(物理邊界路由器) 互相聯通,響應延遲基本 0.2 毫秒,物理主機之間的延遲是 0.05 毫秒,基本達到實際網卡應用的性能。

通過邊界路由器和青雲QingCloud 提供的混合雲接入服務,企業可更加便捷的構建混合雲架構。

NeonSAN:高性能、大容量、資料強一致的共用塊存儲

塊存儲是企業系統架構中最基本的存儲需求,企業業務對其有嚴重的依懶性。但傳統 SAN 擴展能力差、成本高、無法使用雲計算架構,已經無法跟上雲計算的步伐。

青雲QingCloud 存儲高級技術專家 劉樂樂

青雲QingCloud 存儲高級技術專家劉樂樂表示,這次上線的 QingStor™ NeonSAN,是由軟體定義存儲技術實現的新一代分散式超大容量塊存儲系統,能夠滿足雲計算時代企業低投入、高彈性橫向擴展的需求。

QingStor™ NeonSAN 支援廣泛的虛擬化平臺及資料庫應用,支援超融合與獨立部署,提供企業級的高性能、低延遲與極強的橫向擴展能力,滿足資料庫集群、雲資源池、桌面雲及開發測試雲等場景的 SAN 存儲需求,可顯著降低構建 SAN 存儲平臺的總體擁有成本。

談到性能的時候,劉樂樂表示 NeonSAN 有三個指標:

第一,它的單卷容量大於 100 TB。

單卷容量是指計算節點上的一塊硬碟。在沒有雲計算或者資源虛擬化技術之前,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一塊硬碟 4T、8T 就了不得了。但是有了 NeonSAN 之後,可以拿到一塊 100 TB 的硬碟。可能很多人要問,如此大容量的硬碟真的有人用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迫切。

第二,單卷性能可以達到 100K IOPS 。

在一些核心應用裡,比如 Oracle 在跑 Benchmark 的時候,一般也就是用到 30 K 到 50 K IOPS。這也就意味著不管你的業務壓力有多大,都不可能超過資料庫的 Benchmark,因為 Benchmark 就是專門用來製造壓力的。

換句話說,NeonSAN 絕對能夠滿足你任何 OLTP 的業務壓力需求。

第三,延遲小於 100 微秒。

延遲就是說當你訪問資料時,請求發出去到資料回來需要的時長,這對於用戶體驗來說非常關鍵。

除此之外,NeonSAN 的容量和性能完全支援 Scale out,使用者可以隨時通過加節點的方式進行擴展。
在部署層面,NeonSAN 在青雲QingCloud 公有雲以超高性能容量型盤交付,同時支援多主機掛載;在私有雲交付中,NeonSAN 支持雲平臺集成部署和獨立部署。

在網路層面,NeonSAN 同時支援 TCP 和 RDMA 網路,獲得更好的性能;存儲方面支援快閃記憶體(高性能型)和機械硬碟(容量型),並支援資料分佈與多副本,可以將 Volume 分片為 Shard,每個 Shard 的 3 個副本存儲在不同的物理節點上,副本數按 Volume 可配。

最後說說應用場景,如上圖所示,NeonSAN 既可以在 VM 上使用,也可以在物理主機上使用,還可以在容器主機上使用。在這三種場景下面可以跑各種資料庫,RadonDB 也會跟 NeonSAN 有一個非常好的適配。

RadonDB:新一代分散式關係型數據庫

為滿足大型企業用戶(如電商、金融、製造、零售等)處理大規模結構化資料的要求,同時説明傳統企業將核心業務逐步向雲端遷移,青雲QingCloud 自主研發了具備大規模、高可靠、高擴展及高性能特點的新一代分散式資料庫。

青雲QingCloud 資料庫高級專家 張雁飛

青雲QingCloud 資料庫高級專家張雁飛表示,青雲QingCloud RadonDB 是基於 MySQL 研發的新一代分散式關係型數據庫,規模可無限水準擴展,支援分散式事務,具備金融級數據強一致性,滿足企業級核心資料庫對大容量、高併發、高可靠及高可用的苛刻要求。

如上圖所示,RadonDB 採用分散式 SQL 節點 + 分散式存儲節點的高可用分散式架構,每個分區內採用一主多從的架構設計,資料多副本存儲,可自動實現故障秒級切換與瞬間生效。同時支援跨資料中心部署,全面保障服務高可用。

存儲層由多個 Node 組成,每個 Node 負責部分資料存儲,同時在存儲節點內,通過 GTID + Raft + Semi-Sync-Replication 機制保障資料寫入的高度一致性。 底層硬體一般採用低成本的 X86 架構存儲伺服器。

同時,存儲層採用一主多從的 MySQL 作為存儲引擎,這點與行業內其他的分散式資料庫不同(Google Spanner)。之所以選擇經典的 MySQL 作為存儲引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MySQL 使用廣泛,其可靠性和穩定性經過長期驗證;

使用者的 MySQL 資料庫不需要進行太多修改,即可遷移至 RadonDB;

MySQL 不斷的演進,功能日益完善,如支援計算下推,資料就近計算原則;多索引寫原子保證;SQL 與 Storage 層資料傳輸最小化等等。

RadonDB 還支援 HTAP 混合模式,在傳統的解決方案裡,一般都是兩套系統,就是兩個埠。在需要事務和需要分析的時候,分別在兩個埠處理,中間通過ETL通道進行資料同步。

但是,在 RadonDB 裡就一個埠,如果是 OLAP 的操作,我們會自動路由到計算節點,而且 OLTP 和 OLAP 這兩個計算的資源是隔離的,互不影響。

接下來看一看 RadonDB 的性能。上圖是單機 MySQL 和四個存儲節點的 RadonDB 的對比。

我們用 sysbench 16 個表、512 個執行緒,隨機寫了 5000 萬條資料,測試得出來的結果,RadonDB 基本上可以做到 26589 TBS,單機是 9346 TBS,可以看到在 TBS 層面 RadonDB 性能將近是單機的三倍,延遲卻只有的三分之一。

這就是分散式資料庫的威力,性能和容量可以通過節點的增加而線性增長。

除了以上特性之外,作為一款基於雲模式的大型分散式資料庫服務,RadonDB 具備雲服務所有的彈性、敏捷、按需和輕運維特性,同時還可跨資料中心部署,支持智慧化自動分表、平滑擴容及自動運維,擴容與故障切換時業務零中斷,無需人工干預;並提供完善的服務監控、審計日誌及安全防護措施。

賦能關鍵業務,開啟「全模雲」時代

青雲QingCloud CTO 甘泉

青雲QingCloud CTO 甘泉表示,數位化浪潮的興起與深化同時對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的 IT 架構提出挑戰。兼顧「敏態」與「穩態」,並實現高效、統一的運維管理,這已經成為傳統企業與新興企業的共同要求。

首先,青雲QingCloud 是如何解決敏態問題。

新興業務很明顯的一個要求就是需要彈性和敏捷,這種問題稱為敏態的問題。用傳統的架構顯然是滿足不了的,雲計算對於這種敏態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融合模式。

所謂融合模式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融合機、超融合機,即把計算域、存儲域和網路域三者融合在一起。上圖右邊的 Cluster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集群,每一個節點都具有計算、存儲和網路的能力,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節點比另外一個節點更重要,它們是對等的。

這個架構就非常適用於分散式業務,也就是說橫向擴展的能力會非常強。在業務不大的時候,集群可以很小,當你需要一個很大的處理能力的時候只需要增加節點就可以了。

其次,青雲QingCloud 是如何解決穩態問題。

很多企業的傳統業務有一個很重要的屬性,它不要求橫向擴展,它要求縱向擴展。相對敏態而言,這種業務,對彈性和敏捷不是強需求,我們把它成為穩態的問題。

青雲QingCloud 本次推出物理主機、大容量高性能共用塊存儲 QingStor™ NeonSAN 與分散式資料庫服務 RadonDB 都是面對穩態的解決方案。

如上圖所示,NeonSAN + Bare Meta + 硬體 SDN 的分離模式的解決方案,跟傳統的刀片機+存儲櫃有著本質的不同。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它的縱向擴展能力非常強,所以最適合處理核心業務或者說關鍵業務。比如你想要很強的計算能力的話,只需要提供一個超強配置的 Bare Metal 就可以了;存儲就更不用說了,可以提供一張超大容量的硬碟。

同時,在關鍵業務裡一個最普遍的業務形態就是資料庫,90% 以上的業務都是圍繞著資料庫構建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提供一個分散式資料庫的原因。RadonDB 提供強一致、高性能、大容量,並且使用 MySQL 作為存儲引擎。這種分散式資料庫結合我們剛剛談到的分離模式架構的話,就提供了核心業務的基本形態,用戶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去做各種周邊業務。

最後,青雲QingCloud 獨創的全模雲架構。

上面我們提到了解決敏態問題和穩態問題,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案,一個是融合模式,一個是分離模式,這兩種模式不是相互替代的關係,談不上誰比誰更好,它們有各自的優缺點:

融合模式的橫向擴展能力超強,它可以做到非常大的規模,成本也非常的低;

傳統的分離模式縱向擴展能力確實非常強,但是它的規模到一定程度就會受限,成本也特別高,而且隨著規模的擴大,它的成本會呈幾何級數往上漲。因此,青雲QingCloud 在雲端交付的分離模式解決方案就必須解決上述問題。

它們各有優缺點,我們在面對這個挑戰的時候就在思考,如何能用一種統一的方式、一體化的方式將這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去解決用戶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發佈會的主題——全模式(全模雲的基礎)。

從上張圖就可以看到,全模式實際上是把融合模式和分離模式結合起來,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給上層應用。當然這種結合的方式並不是簡單的堆砌,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一體化的方式向上交付資源,同時對兩種模式進行統一管理。

這種全模式提供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和網路能力會非常地全面。

計算資源包括:Virtual Machine;CM 就是 Container Machine;Bare Metal ,就是物理主機。

存儲包含:SDS 分散式存儲、NeonSAN 集中式存儲。

網路包含軟體 SDN 和硬體 SDN ,將計算節點與計算節點之間,計算節點與存儲節點之間,通過網路來高速互聯。

全模式的架構能夠提供多種模式的資源對上層進行交付,在全模式之上有 QingCloud Application Framework,它能夠對應用層提供統一的、一致性的介面,把底層的複雜性遮罩掉。

舉個例子,在部署業務資源時,你可以選擇將一個應用部署在分離式架構或者融合式架構上;也可以選擇將業務拆分,分別部署在不同的架構上。更重要的是,無論採用一種還是多種架構形態,都必須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

所以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講,你可以根據業務不同的特點,決定用什麼樣最合適的資源去承載,這其實就是全模雲最核心的意義所在。

最後說一下全模雲的幾個特點:

第一,所有產品都是青雲QingCloud 自主研發的,擁有全部的智慧財產權;

第二,青雲QingCloud 是首家獨立完成全模雲產品的佈局與能力輸出;

第三,青雲QingCloud 是唯一一家通過統一架構支持的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和託管雲全維度雲業務形態,靈活支持企業構建兼顧「敏態」、「穩態」和「混合態」的「全模雲」架構,同時實現全模架構的統一管理。

甘泉最後說道,青雲一直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建立一朵更好的雲,全模雲的推出也標誌著我們在實現這個目標上往前走了一大步。

歡度雙十二,RadonDB 體驗券免費領

為更好的幫助您體驗 RandonDB 的功能特性,我們向您提供了一份體驗券,您可通過如下步驟獲取:

第一步,註冊青雲QingCloud 帳號並完成認證;(已完成認證的註冊用戶可直接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提交工單,申請開通使用配額,並獲得面值 500 的體驗券;

第三步, 通過控制台部署 RadonDB,開始體驗測試。

申請加入「RadonDB 免費深度試用」計畫

RadonDB 面向大規模高性能資料庫需求,如果您的機構有明確的資料庫建設計畫,希望對 RadonDB 進行深度的試用,您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申請加入「RandonDB 免費深度試用”」計畫。

第一步,填寫申請調研問卷:https://jinshuju.net/f/9gtJAm

第二步, 青雲QingCloud 安排專人與您取得聯繫,並審核您的申請;

第三步,審核通過後,我們將依據您的具體業務需求提供定制化試用計畫,試用期內,RadonDB 免費使用;回饋測試結果,分享試用體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