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節節敗退委身銀聯雲閃付 銀行類APP集體“何棄療”?

最近幾年, 移動支付市場雖然暗流湧動, 但支付寶和微信兩強抗衡、中小支付機構各自偏安一隅的局面卻不曾改變, 所以暗流之上水波不興一片清平。 12月11日, 中國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各方共同發佈銀行業統一APP“雲閃付”, 同時包括“銀聯錢包”在內的原有C端APP退出市場。 消息一出, 讓平靜已久的支付行業再次泛起漣漪。

少年子弟老江湖

從“雲閃付”APP的功能來看, 這是一款業內首創的新產品, 也是一款只有銀聯才有實力創造出來的新產品。 儘管每個功能都讓人似曾相識, 但在高速成長導致過早成熟的移動支付行業,

已很久沒看到這樣的“新物種”了。

據銀聯負責人表示, 校企園區、菜市場、自助售貨機、公共繳費、智能停車等硬場景是“雲閃付”未來重點拓展的領域。 這表明未來銀聯雲閃付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會有越來越多的場景重合。 從銀聯雲閃付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來看,

其勢必對支付行業產生一定程度的震動。

銀行APP或無心戀戰

從2017年第三季度的資料來看, 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依然保持增長勢頭, 但是總量增長的同時, 競爭格局卻是萬年不變的“兩強”局面, 支付寶和微信佔有絕對優勢, 包括銀聯在內的其它支付機構並沒有在增量市場上獲得明顯進步, 這被認為是銀聯推出“雲閃付”, 企圖改變當前競爭格局的背景因素。

對於銀聯來說, 推出雲閃付並不存在技術上的困難, 但即使從2013年支付寶發力線下算起, 雲閃付的問世也整整“遲到”了五年, 不僅錯過了最佳的推出時間, 甚至比微信支付的發佈時間還晚了三年。 排除技術上的阻礙, 只有一種解釋:在剛開始幾年裡, 各大銀行不甘心將自身的“命運”拱手讓出。

在過去幾年, 各大銀行並非眼睜睜看著支付寶和微信做大, 在支付寶出世不久後, 他們就推出了自己的銀行APP, 並不遺餘力甚至不擇手段的推廣。 幾乎所有銀行客戶都曾在辦理業務的時候“被開通”手機銀行,

為了刺激用戶的需求, 有的銀行還推出優惠、返利、免年費等手段鼓勵用戶下載手機APP。

可惜, 即使銀行將發展移動APP放進一線員工的績效考核中, 一線工作人員又不惜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來大力推廣, 但收效卻微乎其微。 除了“僵屍用戶”和怨聲載道, 這些推廣工作並沒有給予銀行絲毫幫助。 對於多數用戶來說, 銀行類APP可能是手機中最雞肋的應用, 唯一實用的功能是偶爾查詢餘額。

隨著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 移動支付的發展也接近尾聲, 銀行APP各自為戰的模式也愈發看不到出頭之日。

此次銀聯升級“雲閃付”, 整合了各大銀行資源, 固然有更高遠的考量, 但或許也意味著銀行APP在使出渾身解數依然節節敗退後,

已經“放棄治療”了。

移動支付三足鼎立

雲閃付的推出, 意味著群雄逐鹿的支付行業將迎來新的變革, 不過恐怕不會是大眾認為的“劍指支付寶”。 儘管, 這也確是雲閃付的初衷。

無論是為了講好品牌故事, 還是更長遠的考量, 雲閃付有必要旗幟鮮明的對標支付寶, 或者至少給外界這樣的印象。但是,銀聯自己也必須承認,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其產品成熟度和使用者忠誠度都不是雲閃付短期內可以撼動的。

對於雲閃付來說,只要在實際的運營中做好產品,拋棄過往銀行APP的“工具思維”,以用戶為中心並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再加上其強大的背景和實力,必將在未來的增量市場和現有的存量市場中有所收穫。除了將散落在銀行APP的部分使用者集合起來,在更多的使用場景和更大力度的行銷宣傳下,雲閃付最有可能收編的應該是中小機構的市場份額。

屆時,移動支付行業或將呈現全新局面:支付寶、微信支付、雲閃付三足鼎立,而京東支付依附京東電商、快錢依附萬達場景割據一方。

或者至少給外界這樣的印象。但是,銀聯自己也必須承認,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其產品成熟度和使用者忠誠度都不是雲閃付短期內可以撼動的。

對於雲閃付來說,只要在實際的運營中做好產品,拋棄過往銀行APP的“工具思維”,以用戶為中心並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再加上其強大的背景和實力,必將在未來的增量市場和現有的存量市場中有所收穫。除了將散落在銀行APP的部分使用者集合起來,在更多的使用場景和更大力度的行銷宣傳下,雲閃付最有可能收編的應該是中小機構的市場份額。

屆時,移動支付行業或將呈現全新局面:支付寶、微信支付、雲閃付三足鼎立,而京東支付依附京東電商、快錢依附萬達場景割據一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