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爹利新趣人物|80後經典廣告導演說:保持好奇心靈感自會到來

導語:因為看了一條漂洋過海的酒類廣告片, 他從廣美油畫系老師轉身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影視廣告導演之一。

此行來到美食之都廣州,

我們特別拜訪了這位帶給無數人美味想像的廣告導演——姚明偉先生, 聽說他也是一位有故事的“飲者”。

“中國著名廣告導演30強”, “中國最具影響力創意總監50強”, “多次獲得全國電視廣告大獎最高獎項”……這些是伴隨姚明偉最多的關鍵字。 除了南方黑芝麻糊,

在許多耳熟能詳的品牌廣告裡, 我們其實都和這位導演的署名打過照面:健力寶、李寧、三棵樹、納愛斯、七匹狼……現在, 他還是廣州盛邦德廣告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兼創意總監, 女裝品牌“未必Maybe”的合夥人。

初見姚導:不曾離手的Montecristo雪茄, 黑框眼鏡後睿智而沉靜的雙眼——讓人聯想到費裡尼電影中那些《八部半》式的藝術型知識份子, 然而不同于費裡尼義大利式的頹廢高冷, 眼前這位來自廣西北海的導演, 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溫和從容的東方氣質。

“我是傳說中比較腹黑的天蠍座。 ” 姚明偉笑著說, “但還要綜合分析上升星座和血型嘛, 我對這個有研究, 一下午都聊不完。 ”

在藝術氣息濃重的紅專廠創意園區, “未必Maybe”品牌體驗館是一抹獨特的風景:紅磚牆上爬滿藤蔓植物, 咖啡館和極富質感的服裝共用了“木質調”復古傢俱裝飾的高闊空間, 每一個細節和擺設都別出心裁, 值得玩味。

“參與創建這樣一個服裝品牌館, 一方面是出於興趣、覺得好玩兒;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它更多延伸的可能性——它可以變成一個生活體驗館、容納更多我們想做的東西:攝影、畫廊、美食美酒, 甚至衍生出一個文化沙龍, 都有可能。 ”

總是對生活中的新事物保持好奇心, 又能隨時關注到事情變化的可能性, 這樣的個性也是姚明偉走上廣告導演道路的契機

從廣美油畫系畢業後, 姚明偉在珠影做過一段時間電影, 又調回美院做老師。 當時正值80年代末, 廣告業剛剛興起, 廣州又是這個行業的先鋒地, 姚明偉敏銳的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領域。

“那時候南方黑芝麻糊拍廣告, 請我過去做美術指導。 因為當時又懂美術又懂電影的人很少, 客戶很信任我, 就把從劇本修改到攝影剪輯這些工作也全交給我去做。 雖然還沒有太多做廣告導演的經驗, 但是覺得很有信心, 片子一出來就很成功, 獲得了全國金獎。 ”

其實在這之前, 姚明偉就已經對“廣告”這種新事物有了自己的留心觀察和理解。

“當時廣州這邊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看到香港電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個酒類廣告系列,每一集都會講一個故事,很巧妙地傳達出一些人生哲學和智慧,非常走心,能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這也是我之後一直喜歡的風格和所追求的效果。”

天生就能把美的東西和生意結合起來,汲取所有事物的靈感,是姚明偉對自己的定義和總結。“對生活的方方面面,萬千事物,你都要有瞭解,然後吸收那些能被容納到你領域裡的精華。”

有了一次絕好的機會之後,姚明偉就開始了“無師自通”的廣告導演生涯,從拍攝執導到和客戶談判、簽約,無往不利,不久就被珠影破格升職為總經理。

“說起來,我也算是做過處級幹部的人,如果一直待下去,現在也差不多是個副廠長了吧”,姚明偉笑著說,“但我還是一個忠於自己感覺,憑著興趣走下去的人吧。” 2000年,他決定和做平面設計的朋友聯手,創建了現在的盛邦德廣告公司。

從承接低成本的片子,到成為許多知名大企業的“御用導演”,創業一路走來,姚明偉拿過很多含金量很高的獎項。做一個既能滿足客戶又能獲得藝術獎項的乙方,應該是很多廣告人的夢想,姚明偉說:“我覺得還是要堅持自己獨特的東西,儘管有時候會付出更大的成本,但這其實才是最終的捷徑。”

姚導還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很有寓意的笑話:羅丹給一個金主做雕像,金主嫌鼻子太大,羅丹就拿碎石假裝敲改,其實沒碰到那個鼻子,再問金主怎麼樣,金主說——這樣就對了嘛。

“平衡藝術和商業,堅持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對峙的姿態。我經常會一條片子做幾個版本,客戶的A版,自己的B版,再請一些專業人士參與進來比較,這樣B版勝出的幾率大概是50%,當然了,反正聽我的基本都獲獎(笑)。”

這些人生哲學聽上去非常理性、智慧、雲淡風輕,然而細細品味下來,這背後的驅動力仿佛又是七分感性,和三分不斷探索的熱忱。

“我喜歡的廣告風格始終是那種或溫情、或幽默的動人小故事,以人為主。那種沒有內容的、堆積了許多後期卻不地道的片子,還不如不做。”

從來到廣美讀書,40年過去,姚明偉覺得“不想離開”廣州這座城市,儘管和北京、上海相比,資源會少一些、發展會慢一些,但這座城市溫和、寬容的氣質反而讓他看到了更多新創意萌芽的滋潤土壤。

“這是個很神奇的城市,在這裡,你只要按照你的初心和做人做事的方式走下去,你的身邊就會自然聚集到一幫氣場相同的朋友。這些朋友會是你打開新領域的鑰匙,每個人自身都是一個圈子,有太多值得汲取卻不張揚的養分,我覺得這就是在廣州做‘跨界’的優勢。“

姚導的身邊,以廣美為中心,彙聚了眾多廣州城的文藝界精英,他更願意形容自己是朋友們的“聯絡人”、“紐帶”。

“我很挑朋友,不過一旦彼此投契,就會尊重每個人的特別之處。低調的,保護他的低調;高調的,給他更多機會高調。”

聊到這兒,姚導還帶我們去了一處隱藏在紅專廠的“黑膠密室”:這處黑白兩色的視聽空間被1000多張來自世界各地的古典樂黑膠唱片所包圍,房間中心的唱片播放機在精心布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步入一個小型的私人訂制音樂廳。

這裡是姚導一個低調好友——潘總的音樂空間,也是姚導和一幫朋友們相聚的“窩”。在這裡,聽黑膠、品茶、抽雪茄、喝酒、聊天,是他和朋友們共同的愛好,也是他們最自然的相處方式。

“無論是品茶、還是喝酒,氛圍很重要。我喜歡喝烈酒多一些,幹邑、威士卡都很喜歡,也會收藏一些佳釀。年輕的時候天賦異稟,非常能喝,現在更願意慢慢的品酒、挑一些精品酒來喝。馬爹利的尚選就是我很鍾愛的一款烈酒濃香的口感中透露著層層遞進的果味 仿佛在思緒的長流中那一抹獨到的光,往往只有在微醺的時候神經會變得很敏感,激發很多‘本我’的靈感,才能抓住那一道屬於我自己的光,同時這也是最放鬆、最適合和朋友交心的時刻。每當品味馬爹利尚選的時候都能有這麼一股奇妙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享受這一刻舒服的狀態,才能把自己的真實一面打開。”

姚導還有一個大家皆知的愛好,就是愛請人吃飯,為了一頓美食,去再遠的地方也在所不惜。吃完了飯,可能還會再背上相機去拍膠片、畫畫、旅行、聽音樂——“許多靈感和啟發就蘊含在吃喝玩樂之間,或者說蘊含在生活的美學中。”

“我非常享受這些創作的過程,不管是做廣告、跨界、和朋友交流,還是自由創作,只要是發現跟美有關,就會有新的驅動力。時代一直在變,商業模式也一直在變,但是把生活和美結合在一起的需求一直存在。”

談到接下來的打算,姚導說會繼續擴展“未必Maybe”品牌生活館的概念範疇,容納更多的創意、新的朋友和生活方式內容進來,“也許還會留出更多沉澱的時間創作油畫、展出”,甚至還對做餐飲、民宿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說不定哪天就會幹點什麼傻事兒。”

平和但充滿力量,理性中飽含感性的激情,永遠對生活美學充滿好奇——這大概就是屬於經典的非凡品質。

“當時廣州這邊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看到香港電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個酒類廣告系列,每一集都會講一個故事,很巧妙地傳達出一些人生哲學和智慧,非常走心,能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這也是我之後一直喜歡的風格和所追求的效果。”

天生就能把美的東西和生意結合起來,汲取所有事物的靈感,是姚明偉對自己的定義和總結。“對生活的方方面面,萬千事物,你都要有瞭解,然後吸收那些能被容納到你領域裡的精華。”

有了一次絕好的機會之後,姚明偉就開始了“無師自通”的廣告導演生涯,從拍攝執導到和客戶談判、簽約,無往不利,不久就被珠影破格升職為總經理。

“說起來,我也算是做過處級幹部的人,如果一直待下去,現在也差不多是個副廠長了吧”,姚明偉笑著說,“但我還是一個忠於自己感覺,憑著興趣走下去的人吧。” 2000年,他決定和做平面設計的朋友聯手,創建了現在的盛邦德廣告公司。

從承接低成本的片子,到成為許多知名大企業的“御用導演”,創業一路走來,姚明偉拿過很多含金量很高的獎項。做一個既能滿足客戶又能獲得藝術獎項的乙方,應該是很多廣告人的夢想,姚明偉說:“我覺得還是要堅持自己獨特的東西,儘管有時候會付出更大的成本,但這其實才是最終的捷徑。”

姚導還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很有寓意的笑話:羅丹給一個金主做雕像,金主嫌鼻子太大,羅丹就拿碎石假裝敲改,其實沒碰到那個鼻子,再問金主怎麼樣,金主說——這樣就對了嘛。

“平衡藝術和商業,堅持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對峙的姿態。我經常會一條片子做幾個版本,客戶的A版,自己的B版,再請一些專業人士參與進來比較,這樣B版勝出的幾率大概是50%,當然了,反正聽我的基本都獲獎(笑)。”

這些人生哲學聽上去非常理性、智慧、雲淡風輕,然而細細品味下來,這背後的驅動力仿佛又是七分感性,和三分不斷探索的熱忱。

“我喜歡的廣告風格始終是那種或溫情、或幽默的動人小故事,以人為主。那種沒有內容的、堆積了許多後期卻不地道的片子,還不如不做。”

從來到廣美讀書,40年過去,姚明偉覺得“不想離開”廣州這座城市,儘管和北京、上海相比,資源會少一些、發展會慢一些,但這座城市溫和、寬容的氣質反而讓他看到了更多新創意萌芽的滋潤土壤。

“這是個很神奇的城市,在這裡,你只要按照你的初心和做人做事的方式走下去,你的身邊就會自然聚集到一幫氣場相同的朋友。這些朋友會是你打開新領域的鑰匙,每個人自身都是一個圈子,有太多值得汲取卻不張揚的養分,我覺得這就是在廣州做‘跨界’的優勢。“

姚導的身邊,以廣美為中心,彙聚了眾多廣州城的文藝界精英,他更願意形容自己是朋友們的“聯絡人”、“紐帶”。

“我很挑朋友,不過一旦彼此投契,就會尊重每個人的特別之處。低調的,保護他的低調;高調的,給他更多機會高調。”

聊到這兒,姚導還帶我們去了一處隱藏在紅專廠的“黑膠密室”:這處黑白兩色的視聽空間被1000多張來自世界各地的古典樂黑膠唱片所包圍,房間中心的唱片播放機在精心布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步入一個小型的私人訂制音樂廳。

這裡是姚導一個低調好友——潘總的音樂空間,也是姚導和一幫朋友們相聚的“窩”。在這裡,聽黑膠、品茶、抽雪茄、喝酒、聊天,是他和朋友們共同的愛好,也是他們最自然的相處方式。

“無論是品茶、還是喝酒,氛圍很重要。我喜歡喝烈酒多一些,幹邑、威士卡都很喜歡,也會收藏一些佳釀。年輕的時候天賦異稟,非常能喝,現在更願意慢慢的品酒、挑一些精品酒來喝。馬爹利的尚選就是我很鍾愛的一款烈酒濃香的口感中透露著層層遞進的果味 仿佛在思緒的長流中那一抹獨到的光,往往只有在微醺的時候神經會變得很敏感,激發很多‘本我’的靈感,才能抓住那一道屬於我自己的光,同時這也是最放鬆、最適合和朋友交心的時刻。每當品味馬爹利尚選的時候都能有這麼一股奇妙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享受這一刻舒服的狀態,才能把自己的真實一面打開。”

姚導還有一個大家皆知的愛好,就是愛請人吃飯,為了一頓美食,去再遠的地方也在所不惜。吃完了飯,可能還會再背上相機去拍膠片、畫畫、旅行、聽音樂——“許多靈感和啟發就蘊含在吃喝玩樂之間,或者說蘊含在生活的美學中。”

“我非常享受這些創作的過程,不管是做廣告、跨界、和朋友交流,還是自由創作,只要是發現跟美有關,就會有新的驅動力。時代一直在變,商業模式也一直在變,但是把生活和美結合在一起的需求一直存在。”

談到接下來的打算,姚導說會繼續擴展“未必Maybe”品牌生活館的概念範疇,容納更多的創意、新的朋友和生活方式內容進來,“也許還會留出更多沉澱的時間創作油畫、展出”,甚至還對做餐飲、民宿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說不定哪天就會幹點什麼傻事兒。”

平和但充滿力量,理性中飽含感性的激情,永遠對生活美學充滿好奇——這大概就是屬於經典的非凡品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