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萬種浙江名特優農產品亮相上海,五大特點精彩紛呈

2017浙江農業博覽會剛剛落幕不久, 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又將隆重開幕。

展銷會將於2017年12月16-20日在上海光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其中, 12月16-19日展銷時間為每天上午8:30至下午4:30;20日展銷時間為上午8:30-12:00。 展區分佈在光大國際會展中心一、二兩層樓面, 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

本屆展銷會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 浙江省農業廳承辦, 浙江各市政府組團參展。 展銷會的主要目的在於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優質豐富農產品。 浙江省農業廳總農藝師蔡元傑指出, 連續15年來, 浙江每年都會在上海舉辦浙江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 在這個良好的基礎上, 今年展銷會又將是一次促進兩地農產品交流、推動農業合作的盛會。

本屆展銷會五大特點:

一是參展產品品種豐富。 近年來, 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知名度不斷擴大, 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

成為上海市民和客商採購浙江農產品的重要平臺。 今年, 我省各地參展積極性高漲, 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報名參展十分踴躍。 為體現參展產品的水準, 我們對參展物件和產品進行了嚴格審核把關, 確定了參展企業和合作社有715家, 參展產品包含了名特優新的農產品近萬種, 品種多樣, 內容豐富。 既有大家喜愛的品牌產品和特色產品, 又有一些創新性產品。 根據消費者購物習慣, 在布展上我們專門按市進行展區劃分, 其中, 一樓有溫州、嘉興、湖州、金華、衢州、台州六個市的產品, 二樓有杭州、寧波、紹興、舟山、麗水五個市的產品。

二是參展產品優質安全。 近年來, 我省按照“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

積極創建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省, 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 為“吃得放心”構築了一道道農產品品質安全防線。 積極加快農產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目前, 全省4.4萬家規模主體納入品質追溯平臺管理。 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 在全國率先將合格證管理納入地方性法規, 制訂了《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辦法》, 累計印發食用農產品合格證1500余萬張。 本屆上海展銷會, 參展的食用農產品大都掛上合格證或相關等同標識(追溯標識、三品一標或動物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其實也是展示我省農業經營主體對自產產品的一種自信,
增強消費者的信心, 進一步提高浙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同時, 為便於市民電子支付, 參展企業大都可實行掃碼支付。

三是參展產品品牌響亮。 今年以來, 我省積極組織實施農業品牌推進年活動, 加快培育區域公用品牌、知名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 開展“浙江好稻米”、“禽類十大名品”、“豬肉十大名品”、“十佳柑桔”、“十佳楊梅”等系列推選活動, 組織舉辦浙江農業品牌大會, 發佈浙江知名農業品牌百強推薦榜, 開展浙江知名品牌農產品巡禮活動, 進一步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 本次上海展銷會, 我們特別注重品牌農產品的展示展銷。 據初步統計, 參展農產品中, 有50餘個區域公用品牌, 有80余個百強榜品牌產品, 有近120個省農博會金獎產品。

可以說, 本次上海展銷會, 也是我省品牌農產品的集中展示展銷和巡禮活動。

四是特色小吃回味無窮。 今年的上海展銷會, 首次展示展銷“浙江十大農家特色小吃”。 這些特色小吃在11月的浙江農博會上引起了品嘗熱潮, 每天平均有近十萬人次湧到現場品嘗小吃, 呈現了杭州空前的小吃熱。 現在, 我們把這些小吃帶到上海, 讓上海市民嘗一嘗地道的浙江農家味道。 十大農家特色小吃除了獨特的風味, 還都有深厚的文化傳承, 可謂是好吃、好看、好玩。

1.新昌炒年糕。 新昌年糕由於多用晚米做原料, 質地相較其他年糕更為細密, 韌性足, 煎、炸、炒、烤、湯五種做法各具風味, 而炒年糕最為常見, 新昌炒年糕最具特色在“帶湯”, 先炒後煮,年糕充分吸收湯汁,久煮不爛,既有米糕的醇香又各具風味。

2.縉雲燒餅。縉雲燒餅亦稱“桶餅”,世代傳承,久負盛名,為縉雲民間一大著名特產。縉雲燒餅選用麵粉、五花肉為主要原料,縉雲菜幹、白糖、蔥、芝麻、糖油為輔料,經特定的工序、特製的餅桶,用炭火高溫燒烤而成。剛出爐的燒餅融麥香、肉香、蔥香、菜幹香、芝麻香、糖油香於一體,表面呈棕黃色油光發亮,表皮鬆脆,內質軟糯,咸淡適宜,油而不膩,鮮香可口,回味無窮。縉雲燒餅品牌建設成功經驗成為我國“品牌扶貧”、“精准扶貧”的典範。

3.金華酥餅。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其餡心以乾菜為主料,故又名乾菜酥餅。據傳首創者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到明代已聞名於世、民間更有李白“聞香下馬”的傳說。其入口酥碎,遇濕消融,即使牙齒脫盡的人也有口福品嘗其味;同時,酥餅還以濃烈的陳香和鮮鹹的回味彰顯著其特有的魅力,強烈地吸引著顧客。2013年金華酥餅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目前,金華酥餅在本市內已有較大規模生產廠家40餘家,日產量50萬隻,與全國20多個城市建立了產銷聯繫。

4.蒼南礬山肉燕。蒼南礬山肉燕精選上好的本地豬後腿精肉,趁肉有餘溫馬上切塊,將肉捶打成漿狀,配上本地手工番薯粉,經過一棍一棍的反復壓打而成燕皮,再取肉之精華做餡包入其中,用手捏成燕子形狀,一鍋湯水,旺火燒開,下肉燕,肉燕遇水一熱,燕皮一舒一張,“形似飛燕,食似燕窩”。蒼南礬山肉燕由礬山本地著名廚師朱為唐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創立,選料精良,配方獨特,手工精湛。現傳承人朱師勤礬山肉燕的製作技藝已被確認為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5.建德狀元餅。建德狀元餅是江南農村流傳的特色小吃,採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而成。主要特色在於其陷料——倒篤菜,具有鮮、嫩、香、脆,不含防腐劑等特點。狀元餅採用純手工製作,皮薄餡多,伴有淡淡的清香,鮮味十足。很多人品嘗過後有一種說不出的兒時親切感。

6.永康肉麥餅。永康肉麥餅又稱永康肉餅,外省稱永康食果。相傳肉麥餅從唐代開始流傳,永康農家在豐收喜慶季節向有製作肉麥餅作為佐餐的傳統,是永康市的一種漢族特色小吃。其表面粗糙,褶皺呈放射狀金黃色圖案,且外形厚實,稍顯粗糙,雖相貌不佳,但“餅不可貌相”,肉麥餅因餡更為厚實,皮更有韌勁,肉餡更為鮮美,口味更為獨特,而異於其他餅。

7.龍遊發糕。龍游發糕始於明代,因風味獨特,製作精美,又是“福高”諧音,象徵吉利,因而成為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餐桌上的必備品。龍遊發糕花色多樣,品種豐富,製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2009年龍遊發糕製作技藝入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6年又被G20峰會指定為專供特色小吃。

8.嵊州小籠包。嵊州小籠包初創於20世紀30年代,做法講究,口味獨到。剛出籠的小籠包,個個晶瑩剔透,薄薄面皮裡的肉餡若隱若現,似一盞盞小燈籠,讓人捨不得吃進嘴裡。嵊州小籠包隨著天南地北闖世界的嵊州人走向全國,小籠包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實現了嵊州人的“小籠包大經濟”——帶著一副蒸籠闖天下,藏著滿身鈔票回到家。

9.黃岩紅糖烤糖。黃岩紅糖烤糖以紅糖、糯米炒米為主要原料,黃中帶亮,顆粒均勻,狀如蜂蛹,軟硬適中,甜而不膩,香甜酥脆。烤糖的口味很多,紅糖烤糖是其中一種。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必須要備點。長輩們經常把它藏在“酒刁”裡,或者放在籮筐裡吊在高處,一來防潮,二來防鼠。

10.象山米饅頭。象山米饅頭起源於南宋象山九頃村,據記載,南宋宰相史浩曾將九頃村的米饅頭帶入臨安給宋孝宗品嘗,宋孝宗連說好吃。此後,米饅頭就成了象山民間傳統的吉利點心。該點心選用上好的象山產粳米,而且必須是新米;並配以白砂糖和水,自然發酵而成,是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2008年,九頃村的米饅頭製作工藝被列入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糕點類唯一入選的項目。

11.開化氣糕。開化氣糕歷史悠久,與孝文化聯繫緊密,是當地孝敬老人的傳統美食,具有“鬆軟柔糯”的特點。剛出爐的氣糕呈圓餅形,晶瑩剔透,潔白的表面鑲嵌著豆腐乾絲、小河蝦、筍乾、蘿蔔絲、豬肉等餡料,因此被譽為“東方披薩”。開化氣糕正華麗蝶變,先後獲得中國名點、首屆浙江省點心展評會金獎、衢州名點等榮譽,正成為開化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12.梁弄大糕。梁弄大糕是余姚梁弄獨有的一種傳統特色米糕點,因其製作精良,工藝獨到,味香粉糯,口感鬆軟,甜而不膩,老少皆宜而受到群眾歡迎。地方民風新人結婚嫁娶指定用的挑禮喜糕;農忙時節,送到田頭,犒勞辛苦耕耘的勞動者;家中裝修,訂幾盒大糕給師傅們當點心,解決主婦們的煩惱;走親訪友,捎上幾盒,送上一片心意……已然成了梁弄當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小點心。大糕製作技藝於2012年列入寧波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五是專題活動值得期待。展會期間,將組織開展產業宣傳、產品推介等專題活動,展示農業精品,弘揚農業文化。主要有2017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開幕式暨品牌農產品推介會、寧波佐餐王複合調味料推介會、李大師食品進上海等等。

這裡特別要向大家推薦的是,12月15日18:00,組委會將在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舉辦2017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開幕式暨品牌農產品推介會。我們在2017浙江農博會金獎產品中,擇優選出近百個農產品進行現場展示推介,屆時,多個地方政府負責人將為本地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代言推介,如金華市推薦金華兩頭烏、湖州市推薦湖羊、黃岩區推薦本地早柑桔、象山縣推薦梭子蟹等等。不少農業企業負責人也將現場宣傳品牌農產品。這場活動集展示、推介、品鑒、洽談於一體,絕對是一場視覺和味覺的盛宴,很值得期待。我們誠邀有關客商和諸位媒體記者,蒞臨現場進行鑒賞、宣傳和對接洽談。

這次展銷會是浙江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浙江優質農產品在上海的一次集體亮相。浙江人民竭誠歡迎廣大企業、客商和上海市民參觀展會、選購產品、交流洽談。讓更多人瞭解浙江農業,喜歡浙江農產品。

先炒後煮,年糕充分吸收湯汁,久煮不爛,既有米糕的醇香又各具風味。

2.縉雲燒餅。縉雲燒餅亦稱“桶餅”,世代傳承,久負盛名,為縉雲民間一大著名特產。縉雲燒餅選用麵粉、五花肉為主要原料,縉雲菜幹、白糖、蔥、芝麻、糖油為輔料,經特定的工序、特製的餅桶,用炭火高溫燒烤而成。剛出爐的燒餅融麥香、肉香、蔥香、菜幹香、芝麻香、糖油香於一體,表面呈棕黃色油光發亮,表皮鬆脆,內質軟糯,咸淡適宜,油而不膩,鮮香可口,回味無窮。縉雲燒餅品牌建設成功經驗成為我國“品牌扶貧”、“精准扶貧”的典範。

3.金華酥餅。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其餡心以乾菜為主料,故又名乾菜酥餅。據傳首創者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到明代已聞名於世、民間更有李白“聞香下馬”的傳說。其入口酥碎,遇濕消融,即使牙齒脫盡的人也有口福品嘗其味;同時,酥餅還以濃烈的陳香和鮮鹹的回味彰顯著其特有的魅力,強烈地吸引著顧客。2013年金華酥餅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目前,金華酥餅在本市內已有較大規模生產廠家40餘家,日產量50萬隻,與全國20多個城市建立了產銷聯繫。

4.蒼南礬山肉燕。蒼南礬山肉燕精選上好的本地豬後腿精肉,趁肉有餘溫馬上切塊,將肉捶打成漿狀,配上本地手工番薯粉,經過一棍一棍的反復壓打而成燕皮,再取肉之精華做餡包入其中,用手捏成燕子形狀,一鍋湯水,旺火燒開,下肉燕,肉燕遇水一熱,燕皮一舒一張,“形似飛燕,食似燕窩”。蒼南礬山肉燕由礬山本地著名廚師朱為唐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創立,選料精良,配方獨特,手工精湛。現傳承人朱師勤礬山肉燕的製作技藝已被確認為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5.建德狀元餅。建德狀元餅是江南農村流傳的特色小吃,採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而成。主要特色在於其陷料——倒篤菜,具有鮮、嫩、香、脆,不含防腐劑等特點。狀元餅採用純手工製作,皮薄餡多,伴有淡淡的清香,鮮味十足。很多人品嘗過後有一種說不出的兒時親切感。

6.永康肉麥餅。永康肉麥餅又稱永康肉餅,外省稱永康食果。相傳肉麥餅從唐代開始流傳,永康農家在豐收喜慶季節向有製作肉麥餅作為佐餐的傳統,是永康市的一種漢族特色小吃。其表面粗糙,褶皺呈放射狀金黃色圖案,且外形厚實,稍顯粗糙,雖相貌不佳,但“餅不可貌相”,肉麥餅因餡更為厚實,皮更有韌勁,肉餡更為鮮美,口味更為獨特,而異於其他餅。

7.龍遊發糕。龍游發糕始於明代,因風味獨特,製作精美,又是“福高”諧音,象徵吉利,因而成為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餐桌上的必備品。龍遊發糕花色多樣,品種豐富,製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2009年龍遊發糕製作技藝入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6年又被G20峰會指定為專供特色小吃。

8.嵊州小籠包。嵊州小籠包初創於20世紀30年代,做法講究,口味獨到。剛出籠的小籠包,個個晶瑩剔透,薄薄面皮裡的肉餡若隱若現,似一盞盞小燈籠,讓人捨不得吃進嘴裡。嵊州小籠包隨著天南地北闖世界的嵊州人走向全國,小籠包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實現了嵊州人的“小籠包大經濟”——帶著一副蒸籠闖天下,藏著滿身鈔票回到家。

9.黃岩紅糖烤糖。黃岩紅糖烤糖以紅糖、糯米炒米為主要原料,黃中帶亮,顆粒均勻,狀如蜂蛹,軟硬適中,甜而不膩,香甜酥脆。烤糖的口味很多,紅糖烤糖是其中一種。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必須要備點。長輩們經常把它藏在“酒刁”裡,或者放在籮筐裡吊在高處,一來防潮,二來防鼠。

10.象山米饅頭。象山米饅頭起源於南宋象山九頃村,據記載,南宋宰相史浩曾將九頃村的米饅頭帶入臨安給宋孝宗品嘗,宋孝宗連說好吃。此後,米饅頭就成了象山民間傳統的吉利點心。該點心選用上好的象山產粳米,而且必須是新米;並配以白砂糖和水,自然發酵而成,是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2008年,九頃村的米饅頭製作工藝被列入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糕點類唯一入選的項目。

11.開化氣糕。開化氣糕歷史悠久,與孝文化聯繫緊密,是當地孝敬老人的傳統美食,具有“鬆軟柔糯”的特點。剛出爐的氣糕呈圓餅形,晶瑩剔透,潔白的表面鑲嵌著豆腐乾絲、小河蝦、筍乾、蘿蔔絲、豬肉等餡料,因此被譽為“東方披薩”。開化氣糕正華麗蝶變,先後獲得中國名點、首屆浙江省點心展評會金獎、衢州名點等榮譽,正成為開化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12.梁弄大糕。梁弄大糕是余姚梁弄獨有的一種傳統特色米糕點,因其製作精良,工藝獨到,味香粉糯,口感鬆軟,甜而不膩,老少皆宜而受到群眾歡迎。地方民風新人結婚嫁娶指定用的挑禮喜糕;農忙時節,送到田頭,犒勞辛苦耕耘的勞動者;家中裝修,訂幾盒大糕給師傅們當點心,解決主婦們的煩惱;走親訪友,捎上幾盒,送上一片心意……已然成了梁弄當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小點心。大糕製作技藝於2012年列入寧波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五是專題活動值得期待。展會期間,將組織開展產業宣傳、產品推介等專題活動,展示農業精品,弘揚農業文化。主要有2017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開幕式暨品牌農產品推介會、寧波佐餐王複合調味料推介會、李大師食品進上海等等。

這裡特別要向大家推薦的是,12月15日18:00,組委會將在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舉辦2017浙江(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開幕式暨品牌農產品推介會。我們在2017浙江農博會金獎產品中,擇優選出近百個農產品進行現場展示推介,屆時,多個地方政府負責人將為本地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代言推介,如金華市推薦金華兩頭烏、湖州市推薦湖羊、黃岩區推薦本地早柑桔、象山縣推薦梭子蟹等等。不少農業企業負責人也將現場宣傳品牌農產品。這場活動集展示、推介、品鑒、洽談於一體,絕對是一場視覺和味覺的盛宴,很值得期待。我們誠邀有關客商和諸位媒體記者,蒞臨現場進行鑒賞、宣傳和對接洽談。

這次展銷會是浙江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浙江優質農產品在上海的一次集體亮相。浙江人民竭誠歡迎廣大企業、客商和上海市民參觀展會、選購產品、交流洽談。讓更多人瞭解浙江農業,喜歡浙江農產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