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大病保險:廣泛播種後還需精耕細作

□記者 張爽

大病保險真的保得了大病嗎?

3月11日,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記者會上,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用資料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介紹, 2016年, 大病保險已經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 當年累計賠付資金超過300億元。 大病患者住院費用的平均實際報銷比例在70%左右, 有些省份更高, 達到80%。 受益的人群大概是1010萬人次, 比2015年增加近400萬人次。

資料顯示, 自2012年我國啟動大病保險試點工作開始, 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報銷的基礎上提高了10-15個百分點, 有效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2016年, 這項制度終於實現了全國覆蓋。

但是在實際運行中, 大病保險仍是全民醫保體系中的一塊短板。 因此, 接下來如何提高大病保險的保障水準和服務可及性, 如何做好與基本醫保、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銜接, 成為兩會關注的熱點。

提高保障水準要先籌資

“本來日子過得挺好, 有人生了大病, 生活一落千丈, 打擊多大!”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認為, 大病保險的賠付額度應該再高一些, “比如一個白血病人, 或者腫瘤病人, 花費200萬元, 如果保險能賠150萬元, 基本就不會因病致貧”。

的確, 需要進一步提高保障水準是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大病保險的共識。 “完善大病保險制度, 提高保障水準”被寫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可見,

這不僅是代表委員的共識, 更是全社會的共識。

兩會期間, 在央視推出的一檔《兩會有啥事兒, 我們幫你問》欄目中, 就有觀眾提出, 能不能逐年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和封頂線, 特別是對於一些貧困人群, 報銷比例能否提高到100%?

事實上, 無論政府還是醫院, 都希望能提高大病保險的保障水準, 讓所有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減輕一點, 再減輕一點。 但是, 錢從哪裡來?

政府工作報告或許提供了今年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線索。

按照制度安排, 大病保險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從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 從各地實施情況看, 大病保險籌資占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年籌資額的比例在5%左右。

今年,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提出“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

這意味著每人增加的這30元中, 將會有一部分劃轉到大病保險基金當中, 大病保險的籌資能力可能因此獲得提高。

李斌在記者會上的表態更有說服力。 “隨著基本醫保籌資水準的進一步提高, 將在確保基本醫保報銷比例不降低的基礎上, 進一步增加大病保險籌資, 這樣使得大病保險的受益人數和受益程度都有新的提高。 ”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溫建民看來, 大病保險的籌資管道可以更廣泛一些。 他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 除政府之外, 可以為慈善機構或個人開設一個針對大病保險的捐助項目, 將所籌資金充實進大病保險基金當中,

“這樣一來社會籌資管道就擴展了”。

獨行近, 眾行遠

事實上, 對於大病保險來說, 提高保障水準的含義除了賠付額度增加外, 還應該包括執行能力的提升, 特別是對於經辦大病保險的商業保險公司尤為如此。

在2月22日國新辦的新聞發佈會上,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提到, 2015年、2016年兩年, 保險公司審核發現的問題案件有86萬件, 為國家節約資金近50個億。

儘管保險公司通過管控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支出, 提高了醫療資金使用效率, 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對超額的醫療費用而不是大病費用進行報銷, 推高了不合理的醫療費用。 因此, 經辦大病保險的各家商業保險公司都把審核控費作為有待突破的重點工作。

不過, 這個困境涉及大病保險的另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大病”?溫建民提出, 應該在以費用為標準提高大病保險公平性的同時, 按病種分類提高精准性。

對此, 李斌表示, 今年將提高大病保險精確性。 做好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專項救助工作, 特別會集中在9種大病上, 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人群進行救治。

此外, 李斌表示, 衛計委今年還將增加大病保險的便利性。 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應急救助“一條龍”“一站式”服務, 方便群眾。

目前, 江西省贛縣已經實現了不同保障制度的銜接。 全國人大代表、贛縣五雲鎮黨委書記明經華介紹, 贛縣建立起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四位一體”的保障網, 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起到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

獨行近,眾行遠。大病保險需要與其他保障制度進行有效銜接,發揮與其他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險和公益慈善的協同互補作用,這樣才能釋放出制度的合力。

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起到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

獨行近,眾行遠。大病保險需要與其他保障制度進行有效銜接,發揮與其他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險和公益慈善的協同互補作用,這樣才能釋放出制度的合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