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工具到平臺:豌豆莢要做阿裡的“小程式”?

應用商店除了APP還能提供啥?工具類產品不好好當工具你莫非想上天?

阿裡應用分發近日在廣州舉辦了它2017年的第一場開發者沙龍。

阿裡應用分發成立不到一年, 它在去年完成了對以豌豆莢為核心的、阿裡巴巴•九游、PP助手、UC應用商店、神馬搜索等應用分發平臺的整合。 成立沒多久, 便宣佈“內容分發”戰略, 表示要流量、內容雙管齊下。

在本次沙龍上, 阿裡再次強調了去年12月推出的“內容分發”戰略, 表示造內容將賦能APP推廣, 全景式大資料説明精准對接使用者需求, 助力內容分發;同時正式推出自己的兩大計畫,

青藤計畫和光合計畫, 青藤計畫將投入10億元挖掘潛力優質開發者。

為什麼要造內容?差異化品牌打造

阿裡應用分發品牌行銷總監蘇新傑表示, 移動互聯網從流量紅利時代到內容經濟時代, 如何通過內容行銷打造差異化的品牌成為APP推廣的重要因素。 阿裡應用分發將更多地利用阿裡大文娛的資源優勢, 拉動更多的行業開發者一起聯合共創, 比如跨界青年藝術家的豌豆莢藝術館、豌豆莢聯合梵古與Uber的合作等。

↑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豌豆莢總經理張博

造內容還是輕應用試水?內前置APP功能只為“服務使用者”

除差異化品牌打造以外, 前置APP功能也是造內容的重要因素。

阿裡負責人以共用單車的APP為例向南都記者解釋:“共用單車更看重的指標是每日訂單量、每日成交額, 我們能夠幫他直接達成訂單, 這對於他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 事實上, 豌豆莢的內容分發就是希望能夠將更多的APP內容和功能前置出來。 ”

事實上, 早在2013年, 百度李彥宏就已經提出了“輕應用”概念,

並在手機百度APP中推出, 其核心與小程式、阿裡應用分發大同小異。

那麼阿裡提出的造內容、前置APP功能, 是否意味著BAT三大巨頭中的阿裡也將試水輕應用?

阿裡應用分發負責人表達了他的看法:小程式確實是非常高效, 但小程式沒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入口, 本質上並沒有產生新的流量。 同時他明確, 目前阿裡沒有單獨針對H5應用的開發者扶持。 “不管是現在的APP,還是說小程式, 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更好更快地滿足用戶需求。 假如用戶對輕應用有更多的一些需求, 不排除我們會做相關的內容。 ”他強調。

青藤計畫有啥用?挖掘潛力股

針對這些非頭部的優質應用, 阿裡才提出了專門的開發者扶持青藤計畫。 “優質應用需要有人去發現,

有人去使用, 整個行業才能夠有序地良性發展。 ”

阿裡應用分發開放平臺負責人透露, 2017年, 青藤計畫將會投入10億流量扶持優質app, 每月會從申請的名單中評選出一款優質app, 成功獲選的app將有機會能獲得豌豆莢或PP助手用戶端閃屏推薦, 單品推薦活動的推廣資源曝光, 及多品牌聯合行銷的機會。

除此以外, 阿裡應用開發在沙龍上還提出了另外一項光合計畫。 據瞭解, 光合計畫是阿裡應用分發2017年面向開發者的資訊和資源交流平臺, 致力於向開發者分享阿裡應用分發流量資源、應用推廣、開發者扶持等政策內容, 以及行業趨勢、優質app經驗等價值資訊, 在品牌傳播、流量整合、聯合推廣等方面共用行業資源, 推動行業知識的分享和資源的共創合作。

2017年該計畫將會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巡迴開展。

作者:南都記者 蔡輝 實習生 姜冠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