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業規劃師解析:要不要聽父母的話

上周週末, 我參加了教練藝術與科學3、4模組的學習, 讓我突然受益的是學習了螺旋動力理論。

這個理論的學習, 讓我忽然想到了我的那些客戶朋友們, 尤其是那些在銀行工作或者被父母逼著回家考公務員、進機關單位的客戶朋友們, 他們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本次, 我將以第七層次---Flexflow(彈性流動)為例, 分析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背後的深層原因。

01

什麼是螺旋動力學?

螺旋動力學探討的是關於人類意識演化

人類生存於一個潛在開放的價值體系之中, 與之相應的是無窮無盡的生存模式, 因為人類系統發展狀態所表現出來的這種階段漸進和複雜性, 用螺旋來描述最為形象。

人類螺旋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 亦將每一階段和生存環境下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包容進來, 做螺旋狀向上發展。 換而言之, 新的時代最終造就了新的思想

這個理論揭示了人類價值觀的演進的8個層次:

第一層次:生存感。 在狩獵時代, 價值觀是本能, 生存的本能;

第二層次:小神論。 宗族聚集, 大家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如果不被群體認同, 被驅逐出去就意味死亡, 價值觀體現為安全感;

第三層次:有力之神。 崇尚個人力量, 價值觀為權力和身份;

第四層次:真理力量。 更加注重規則和秩序。 價值觀為有序和紀律;

第五層次:努力驅動。 價值觀是成功、進步和繁榮;

第六層次:人性紐帶。 更強調人類的尊嚴。

第七層次:彈性流動。 價值體現為創造力, 創新, 多元化和多樣性。

第8層次:全域觀。 價值體現在全面整體。

02

第七層次的到來, 你準備好了嗎?

因為互聯網時代的發展, 推動了第七個層次的到來, 我們現在的外部環境更多處在這個層次。 這個層次的價值觀是創新, 創造, 多元化和多樣性。

互聯網把地球變成一個地球村, 人類的大規模合作更加緊密, 朋友的界限也打破洲際, 而許多新的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 比如共用式的民宿Airbnb, 小豬;共用式的交通出行如Uber, 滴滴以及共用單車。

而在行業上, 互聯網行業和這個層次連接更加緊密。

在小組展示中, 我抽到的是第七層次Flexflow(彈性流動), 哈哈, 很開心!因為我的狀態和這個層次非常符合。 作為獨立職業規劃師, 我的客戶來自全國各地, 還有美國, 英國, 紐西蘭的華人或者留學生。 之前因為海外志願者的工作, 跨越美洲、非洲, 認識的朋友有亞洲, 美洲, 歐洲, 非洲。

而平時辦公, 不是在家, 就是到我加入的共用辦公室裡。 這家共用辦公的公司在世界的很多國家都有分公司, 在上海我可以到他們位於40個不同寫字樓的辦公室裡辦公, 如果有需求也可以到他們的海外的辦公點辦公。

這種創新, 自由, 共用、靈活也是我所喜歡的。

而我們小組也給我了這樣的展示。

我們選擇的格言是:流動.力量

代表的物體:水

典型人物:馬化騰和紮克伯格, 以及邁克爾傑克遜。 2位創業者用他們企業的把這種共用元價值觀充分展現出來, 而後者用自己的歌融合了多元和多樣性的思想。

而在動物代表上我們選擇了迪士尼公司的Micky, 迪士尼本身就代表著創新。

希望這個展示能讓更多的人瞭解第七層次。

03

父母拿第二層次的穩定要求我,我該何去何從?

小林,我的一位元女性客戶,在三線城市的一家國有銀行工作多年,2次遞辭呈,都被父親拿回來了,更有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自己只能繼續上班。

她非常期待能有自己經營的美食店,但是在父母的眼中,在銀行工作是多麼的穩定,怎麼能丟了這份穩定的工作呢?

這背後的原因,我另外一位元客戶朋友之之在她的6個月後的回饋表上的一段話,可以作為最好的解釋:

“現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最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太快,人們不再需要只考慮口腹之欲,年輕人會在馬斯洛金字塔中向上走,但是大部分父母是沒有這種自我成長的想法或者敏感性,對待子女仍然延續自己的經歷。”

之之提及, 她媽媽對她說的最多的就是“你怎麼能和別人不一樣呢?”(言下之意就是你和別人不一樣你就有危險了)

後來她才知道每個人就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的基因和性格和成長環境都不一樣,而要把不一樣的人變成一樣的,不就擰巴了嗎?

她在6個月的輔導後,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堅定了走自己路的信念。

“我可以理解父母在用自己方式愛護子女,但是我就是我,跟別人不一樣,也不需要跟別人一樣。過去已經無法改變,既然知道自己哪裡不足,那就慢慢來改變。”

從父母的角度而言,他們是沒有錯的。由於他們成長的環境,他們的價值觀就是安全,能生存下來,穩定就代表著豐衣足食,可以活下來。

他們所處的層次更多在第一層次的生存感和第二層次的小神論中,價值觀也表現為生存本能和安全。

但是中國的社會發展太快,僅僅50年的時間,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外部環境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第7個層次,要求我們更加創新,多元,共用。

出生在80,90年代的年輕人可以跟得上,但他們60,70年代的父母可能就接受不了了,尤其是父母在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中的。

04

彈性流動時代,什麼是真正的安全?

如今,一波波的銀行從業者要轉型,和長輩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從孩子的角度,理由十分明顯

現在的80,90後,甚至很多70後的人

有多少人轉帳或者匯款去銀行的?

微信,支付寶一刷,出門連卡都不用帶,手機搞定一切。

投資也直接用投資軟體,在銀行裡買基金的基本都是老人家。

在其中工作的年輕人自然也感覺到危機:

這真的穩定嗎?

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客戶說:

“我最大的擔心是現在看似穩定的工作以後就不穩定了。”

上個世紀,去工廠當工人也是被看做鐵飯碗。但一場國企改革,出現了那麼多的下崗工人。

一位元在東北一家銀行裡工作的客戶表示,行裡已經變相裁員,把櫃員都放到行銷口,不願意的櫃員可以辭職,而願意轉崗的櫃員按照績效考核,達不到的也要走人。

在這個浪潮中也有做得特別果斷的。

一位元上海的客戶朋友,碩士畢業進了銀行,工作3年後,堅決要換!

在找到我的時候,已經提交辭職報告,在輔導的2個多月後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對她來說,就是先把後路斷了,辭職了,不得不重新開始!

父母不斷逼迫孩子進入他們以為穩定的地方,那樣才有安全感

那麼,真正的安全到底是什麼?

05

來自內心的安全感才是最穩定的安全感

在螺旋動力中,各種生存形式都並存,但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趨勢主導。如果我們已經處於第七層次,還把第二層次的價值觀強加給後代,矛盾自然出現。

而那些對社會快速變化出現焦慮的人群,這個層次的不匹配也是他們焦慮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心,內心穩定才是最安全的!

-END-

作者王虹,系中國職業規劃師、資深職業規劃導師。作為國內職業規劃的先行者,具有7年職業規劃個案諮詢經歷,累計諮詢近千餘案例。作者旅行9國,並參加美國和非洲18個月海外志願者項目,跨越美洲,非洲,對跨國文化有深入瞭解,具有豐富人生經歷。通過職業規劃諮詢案例分享職場、自我探索、個人成長、夢想實現!

微信公眾號:

職業規劃師王虹(careerplanningecho)

瞭解更多,關注職業規劃師王虹 。

希望這個展示能讓更多的人瞭解第七層次。

03

父母拿第二層次的穩定要求我,我該何去何從?

小林,我的一位元女性客戶,在三線城市的一家國有銀行工作多年,2次遞辭呈,都被父親拿回來了,更有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自己只能繼續上班。

她非常期待能有自己經營的美食店,但是在父母的眼中,在銀行工作是多麼的穩定,怎麼能丟了這份穩定的工作呢?

這背後的原因,我另外一位元客戶朋友之之在她的6個月後的回饋表上的一段話,可以作為最好的解釋:

“現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最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太快,人們不再需要只考慮口腹之欲,年輕人會在馬斯洛金字塔中向上走,但是大部分父母是沒有這種自我成長的想法或者敏感性,對待子女仍然延續自己的經歷。”

之之提及, 她媽媽對她說的最多的就是“你怎麼能和別人不一樣呢?”(言下之意就是你和別人不一樣你就有危險了)

後來她才知道每個人就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的基因和性格和成長環境都不一樣,而要把不一樣的人變成一樣的,不就擰巴了嗎?

她在6個月的輔導後,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堅定了走自己路的信念。

“我可以理解父母在用自己方式愛護子女,但是我就是我,跟別人不一樣,也不需要跟別人一樣。過去已經無法改變,既然知道自己哪裡不足,那就慢慢來改變。”

從父母的角度而言,他們是沒有錯的。由於他們成長的環境,他們的價值觀就是安全,能生存下來,穩定就代表著豐衣足食,可以活下來。

他們所處的層次更多在第一層次的生存感和第二層次的小神論中,價值觀也表現為生存本能和安全。

但是中國的社會發展太快,僅僅50年的時間,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外部環境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第7個層次,要求我們更加創新,多元,共用。

出生在80,90年代的年輕人可以跟得上,但他們60,70年代的父母可能就接受不了了,尤其是父母在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中的。

04

彈性流動時代,什麼是真正的安全?

如今,一波波的銀行從業者要轉型,和長輩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從孩子的角度,理由十分明顯

現在的80,90後,甚至很多70後的人

有多少人轉帳或者匯款去銀行的?

微信,支付寶一刷,出門連卡都不用帶,手機搞定一切。

投資也直接用投資軟體,在銀行裡買基金的基本都是老人家。

在其中工作的年輕人自然也感覺到危機:

這真的穩定嗎?

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客戶說:

“我最大的擔心是現在看似穩定的工作以後就不穩定了。”

上個世紀,去工廠當工人也是被看做鐵飯碗。但一場國企改革,出現了那麼多的下崗工人。

一位元在東北一家銀行裡工作的客戶表示,行裡已經變相裁員,把櫃員都放到行銷口,不願意的櫃員可以辭職,而願意轉崗的櫃員按照績效考核,達不到的也要走人。

在這個浪潮中也有做得特別果斷的。

一位元上海的客戶朋友,碩士畢業進了銀行,工作3年後,堅決要換!

在找到我的時候,已經提交辭職報告,在輔導的2個多月後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對她來說,就是先把後路斷了,辭職了,不得不重新開始!

父母不斷逼迫孩子進入他們以為穩定的地方,那樣才有安全感

那麼,真正的安全到底是什麼?

05

來自內心的安全感才是最穩定的安全感

在螺旋動力中,各種生存形式都並存,但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趨勢主導。如果我們已經處於第七層次,還把第二層次的價值觀強加給後代,矛盾自然出現。

而那些對社會快速變化出現焦慮的人群,這個層次的不匹配也是他們焦慮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心,內心穩定才是最安全的!

-END-

作者王虹,系中國職業規劃師、資深職業規劃導師。作為國內職業規劃的先行者,具有7年職業規劃個案諮詢經歷,累計諮詢近千餘案例。作者旅行9國,並參加美國和非洲18個月海外志願者項目,跨越美洲,非洲,對跨國文化有深入瞭解,具有豐富人生經歷。通過職業規劃諮詢案例分享職場、自我探索、個人成長、夢想實現!

微信公眾號:

職業規劃師王虹(careerplanningecho)

瞭解更多,關注職業規劃師王虹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