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江歌案會如何宣判?為將殺害女兒的兇手繩之以法,這部電影裡的父親執著30年

昨天起, 備受關注的中國留學生江歌被害案在日本開庭審理, 將於12月20日宣判。

1992年出生的江歌, 是單親媽媽江秋蓮的獨女, 2016年入讀日本法政大學院碩士研究生一年級, 於去年11月3日淩晨在自己租住房屋門口被人用利刃數刀砍傷致死, 兇手作案手段殘忍。 案發前, 江歌收留朋友劉鑫住在自己的租房中, 而劉鑫在案發時就在屋內。 當月24日, 日本警方對外通報, 以殺人罪對中國籍男性留學生、劉鑫前男友陳世峰發佈逮捕令。

很多人知道這一案件, 是因為江歌母親鍥而不捨地奔走, 募集簽名要求判處兇手死刑。 由於日本死刑制度量刑謹慎, 因而兇手判處死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也引起了一些關於不同國家法律制度的討論。

在關注本案的同時, 藝綻君(ID:bjvariety)也想為大家推薦一部法國影片《以女兒之名》, 它講述的是一位父親給異國遇害的孩子執著討回正義的故事。

影片根據法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

法國男人邦貝奇有一雙可愛的兒女, 妻子與他離婚後嫁給了很有名望的德國醫生科拜。 在女兒卡琳卡14歲的這一年, 妻子帶著兒女去德國度假。

這一次揮手, 變成了父女的訣別。

邦貝奇沒有想到, 忽然傳來卡琳卡離奇身亡的消息。

邦貝奇迅速抵達德國, 悲痛地接受了這一事實。 然而, 面對女兒繼父所說的“游泳後過於疲憊”等死因解釋,

他不肯相信, 默默尋找在場法醫翻譯的說法。

法醫翻譯告訴他的所見所聞令人震驚——卡琳卡身上有針眼, 而且很有可能遭遇了性侵。 作為醫生的繼父科拜, 很可能掩蓋了一些秘密。

科拜解釋稱,給卡琳卡注射的是“補鐵劑”,原因是卡琳卡希望自己膚色更黑一些。邦貝奇在德國報案無果,返回法國報案。

邦貝奇想不到的是,再度報案後法國警方重新屍檢,此時的遺體早已沒有了私處部分,一切罪行都被因此掩蓋……

眼看兇手逍遙法外,邦貝奇不得不四處奔走,發放傳單,找第一次屍檢的證據,尋求法國與德國政府方面的支持。在每個輾轉反側的夜晚,邦貝奇都會想起女兒,她生命的最後一天究竟經歷了什麼?

令人無語的是,前妻拒絕為邦貝奇提供幫助,因為她懷疑前夫意在報復自己出軌德國醫生而進行荒謬指控,毀了自己的生活。

經過邦貝奇13年的苦苦努力,1995年,兇手終於被送上了法庭。在德國方面不讓重判的強力施壓下,兇手科拜僅被判處了15年有期徒刑。

當庭審結束後,法官勸他“你應該覺得滿足了”,畢竟跨國犯罪自然會受到兩國外交方面的壓力,而且這位德國醫生在政商界也頗有人脈。

然而,諷刺的是,由於德國沒有遵從引渡條約,在這一輪法院判決後,兇手並沒有服刑。在宣判後的多年時間裡,科拜還涉嫌用同樣手法強暴多名女病人。由於事件中的太多部分已經過了追訴期,還有的證據已經滅失,科拜被判處兩年,緩期執行。這讓邦貝奇意識到,自己必須加快速度才能讓兇手得到懲罰,而當務之急就是讓科拜到法國境內受審。

邦貝奇決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搞清科拜住處後,他將其“綁架”至法國境內後立即報警。在法國法律的框架下,科拜重新接受審判,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很快入獄服刑。而邦貝奇承擔綁架罪的責任,被判刑1年。此時,距離卡琳卡去世已經過去了30年。

這樣的做法,當然是不值得提倡的“有瑕疵的正義”,但在追訴期即將過了的緊迫情況下,邦貝奇只能為了女兒出此下策,他也主動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影片的最後,近70歲的邦貝奇帶上鮮花為女兒掃墓。頭髮花白、面容蒼老的他,終於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後釋然——

“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諾,從沒放棄。這場戰役,我是為你而打的,儘管路途崎嶇,犧牲了漫長的歲月,我絲毫沒有後悔。今天,你就44歲了,我很想你。”

卡琳卡與爸爸揮手作別的一幕再次浮現在邦貝奇的眼前,笑意滿滿的她似乎在說:“爸爸,再見,再見。”

回到江歌案,在庭審中,關於兇器所屬、鎖門與否的關鍵證據正逐步揭開,案件受到了中日兩國民眾的強烈關注。我們期待兇手在法律框架內得到應有的懲罰,也希望江歌媽媽等待的正義能夠早一些抵達。

-End-

父母對孩子的親情

是最真摯和永恆的

你們對江歌案怎麼看?

歡迎留言討論分享

本期作者、編輯:王廣燕

訂閱號:藝綻 · 微信號:bjvariety

至 臻 文 藝 · 綻 放 如 花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誠意奉獻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佈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注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機構或個人未經協定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或發表。違者將由北京日報社依法追究責任。

原創新媒體制作人員:王廣燕

科拜解釋稱,給卡琳卡注射的是“補鐵劑”,原因是卡琳卡希望自己膚色更黑一些。邦貝奇在德國報案無果,返回法國報案。

邦貝奇想不到的是,再度報案後法國警方重新屍檢,此時的遺體早已沒有了私處部分,一切罪行都被因此掩蓋……

眼看兇手逍遙法外,邦貝奇不得不四處奔走,發放傳單,找第一次屍檢的證據,尋求法國與德國政府方面的支持。在每個輾轉反側的夜晚,邦貝奇都會想起女兒,她生命的最後一天究竟經歷了什麼?

令人無語的是,前妻拒絕為邦貝奇提供幫助,因為她懷疑前夫意在報復自己出軌德國醫生而進行荒謬指控,毀了自己的生活。

經過邦貝奇13年的苦苦努力,1995年,兇手終於被送上了法庭。在德國方面不讓重判的強力施壓下,兇手科拜僅被判處了15年有期徒刑。

當庭審結束後,法官勸他“你應該覺得滿足了”,畢竟跨國犯罪自然會受到兩國外交方面的壓力,而且這位德國醫生在政商界也頗有人脈。

然而,諷刺的是,由於德國沒有遵從引渡條約,在這一輪法院判決後,兇手並沒有服刑。在宣判後的多年時間裡,科拜還涉嫌用同樣手法強暴多名女病人。由於事件中的太多部分已經過了追訴期,還有的證據已經滅失,科拜被判處兩年,緩期執行。這讓邦貝奇意識到,自己必須加快速度才能讓兇手得到懲罰,而當務之急就是讓科拜到法國境內受審。

邦貝奇決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搞清科拜住處後,他將其“綁架”至法國境內後立即報警。在法國法律的框架下,科拜重新接受審判,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很快入獄服刑。而邦貝奇承擔綁架罪的責任,被判刑1年。此時,距離卡琳卡去世已經過去了30年。

這樣的做法,當然是不值得提倡的“有瑕疵的正義”,但在追訴期即將過了的緊迫情況下,邦貝奇只能為了女兒出此下策,他也主動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影片的最後,近70歲的邦貝奇帶上鮮花為女兒掃墓。頭髮花白、面容蒼老的他,終於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後釋然——

“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諾,從沒放棄。這場戰役,我是為你而打的,儘管路途崎嶇,犧牲了漫長的歲月,我絲毫沒有後悔。今天,你就44歲了,我很想你。”

卡琳卡與爸爸揮手作別的一幕再次浮現在邦貝奇的眼前,笑意滿滿的她似乎在說:“爸爸,再見,再見。”

回到江歌案,在庭審中,關於兇器所屬、鎖門與否的關鍵證據正逐步揭開,案件受到了中日兩國民眾的強烈關注。我們期待兇手在法律框架內得到應有的懲罰,也希望江歌媽媽等待的正義能夠早一些抵達。

-End-

父母對孩子的親情

是最真摯和永恆的

你們對江歌案怎麼看?

歡迎留言討論分享

本期作者、編輯:王廣燕

訂閱號:藝綻 · 微信號:bjvariety

至 臻 文 藝 · 綻 放 如 花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誠意奉獻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佈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注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機構或個人未經協定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或發表。違者將由北京日報社依法追究責任。

原創新媒體制作人員:王廣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