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國足輸日本因後防不穩,這筆學費交的真值

東亞四強賽第二場面對日本隊, 國足遺憾地以1-2告負, 從比賽的過程來看, 日本隊並未像韓國人一樣帶給國足太大的壓制力, 只可惜最後時刻國足兩次防守中犯下錯誤, 被對手接連抓住機會攻破球門, 由此來看, 這條年輕的防線距離磨合完畢仍然需要時間。

與上一場比賽相比, 裡皮本場對陣容調整的幅度不小。 首戰韓國的下半場, 裡皮在變陣3中衛後取得奇效, 因此本場再戰日本, 裡皮延續了自己的成功經驗, 他讓小將劉奕鳴、高准翼一起與鄭錚搭檔組成三中衛, 再讓李學鵬和傅歡分居左右, 如此大的人員輪轉和陣型調整無疑給國足的年輕小夥們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由於旅歐球員仍在征戰聯賽, 因此日本隊本次徵召的球員中有不少只是國家隊的邊緣人物, 這也使得他們的技戰術水準有所下降, 面對國足的銅牆鐵壁, 日本隊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控球壓迫, 但他們兩翼的傳中和頭球卻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中國隊雖然使用了5後衛的陣型, 但是兩翼的於大寶和韋世豪對於後防的保護不夠, 這就使得日本人可以輕鬆地突破防守在局部形成傳中攻勢, 儘管前鋒小林悠高度不夠,

但在缺乏經驗的劉奕鳴和高准翼面前, 日本人還是利用頭球製造了不少威脅。

中國隊本場的首發陣容彼此之間配合比較生疏, 而且由於年輕球員居多, 這也讓他們在比賽經驗上與日本隊有所差距。 被裡皮譽為鄭智接班人的小將何超雖然拼搶積極, 但是他的身體不夠強壯, 本身也不是防守球員出身, 這就導致了中國隊的後防在選位和協防上存在一些隱患, 雖然中國隊最後時刻的兩粒丟球均有運氣因素作祟, 但我們也應看到在此之前日本人已經多次創造出過不錯的射門機會。

不過話說回來, 裡皮本次征戰東亞四強賽的第一目標並不是取得多麼好的成績, 在裡皮徵召的陣容裡, 不少球員也都是年輕球員或者國家隊的邊緣國腳, 裡皮也是想通過實戰去檢驗這些球員的能力, 因此丟球或者輸球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也並不可怕, 如果他們能從這些比賽中吸取經驗, 在日後對自己的弱項加以改進, 那這筆學費其實交的還是值得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