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雙十二支付大戰再升級,巨頭真正的用意是背後激烈的場景之爭

本文總計1683字 預計閱讀:4分鐘

雙十一剛剛過去沒多久, 各大支付平臺又打響了雙十二新的戰役。 不同的是,線上的促銷被更多地搬到了線下。

支付寶、微信、銀聯紛紛與線下商業合作促銷,開啟移動支付大戰搶奪“雙12”消費市場。

今天的電商大戰其背後實際上是一場支付大戰、一場中國金融科技平臺的消費大戰, 一場巨頭瘋狂的場景之爭。

線上線下融合的支付大戰

與雙十一的天量數字相比, “雙12”還像一個初生的孩子, 不過對阿裡來說, 其目的並不在於銷量, 而在於佔領線下消費場景, 發力移動支付和消費金融。 線上下市場, 口碑“雙12”是每年優惠力度最大的消費節日。 在節日的推動下, 線下消費也在那一天也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雙12”也不再僅僅是一個單純“剁手”的節日。 在經過多年的演變之後, 雙十二已經從線上走到線下。 去年, “雙12”走向線下的趨勢更為明顯。

全國將有近1000家大型購物中心、5萬家超市便利店、55萬家餐廳參加支付寶口碑推出的雙十二活動。

2015年淘寶雙十二的銷售額就達到了912億元, 雖然由於2016年其策略注重線下影響了業績, 但目測今年加大了行銷力度, 超過1000億不成問題。

今年雙十一美滋滋的京東,

在雙十二多方面向移動支付髮卡了進攻, 在此次雙十二電商大戰中, 京東金融整合了京東小金庫、白條、京東支付、鋼鏰、京東錢包餘額等所有支付。

京東金融旗下支付體系在依託於線上京東商城、京東到家等自有資源外, 還與眾多校園、旅遊、裝修等垂直細分類消費市場平臺達成了戰略合作, 這為其線上支付生態補充了彈藥。 同時線上消費還可以享受白條、京東支付等全場6期免息, 最高減免1212元活動。

目前京東的發展非常快, 今年雙十一銷售收入翻了5倍, 雙十二還能差的了嗎, 過千億也沒啥難度。

微信則通過接連幾次的紅包大戰, 啟動數億活躍用戶, 成為實力威脅支付寶的支付巨頭。

此次雙十二, 微信支付的線上佈局一方面通過打通微信公眾號千千萬萬的商家支付體系, 為商家提供線上支付, 同時通過入股的形式為微信支付補充了京東商城、滴滴出行、美麗說、58到家、大眾點評、微電影、藝龍酒店、同程火車票機票等消費場景。

放眼整個移動支付市場,

支付寶依託於淘寶、天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協力廠商支付平臺;

微信支付的前身財付通也是基於拍拍商城等, 而後借助微商以及投資入股京東商城、美團點評、滴滴出行、美麗說、58到家、藝龍、同程旅遊等構建了電商消費場景從而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地位;

京東金融旗下支付同樣也是依託于京東商城、京東到家等自有消費生態, 而後通過與眾多垂直細分消費平臺以及線下商家達成合作才有了今天。

眼紅的銀聯能否扳回一局?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通過掃碼支付引發了各大傳統銀行以及銀聯的高度重視, 同時也引起了其他支付平臺對於線下支付市場的垂涎。

與此同時, 各大銀行機構也紛紛推出掃碼支付前來阻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比如建設銀行推出了自身支付品牌龍支付、農業銀行推出了K碼支付等。

12月11日,中國銀聯聯合產業各方開發的移動支付產品——“雲閃付App”正式發佈,這是繼今年年中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方案後,再次試圖撼動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雙巨頭壟斷的移動支付市場。

據說,“雲閃付”依託人民銀行移動支付便民示範工程,實現老百姓衣食住行線上線下主要支付場景的全面覆蓋,目前可在鐵路、民航、全國10萬家便利店商超、30多所高校、100多個菜市場、300多個城市水電煤等公共服務行業商戶使用,下一步有望實現各行帳戶餘額查詢、交通罰款繳納等特色“硬場景”落地,並在全國更多地市公交地鐵、醫院社保、校企園區以及智慧停車等各類場景實現應用。

推出雲閃付App,對於銀聯來說,好的地方是,銀行終於有了一個統一的線上的入口,生活繳費、掃碼、購物、理財等場景統一;但不足是,銀聯的統一入口來的太晚了。如今當支付寶、微信已經佔據用戶,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互聯互通,再去做這樣的事情,就需要花更大的力氣。

對支付寶、微信和京東支付來說,百度錢包、蘇甯、萬達等虎視眈眈,如今銀行機構也妄圖分一杯羹,線下場景爭奪遠比想像的更激烈。

從雙十一到雙十二的電商大戰,不論是線上商家還是線下商家,都一直是移動支付大戰,對於平臺而言,他們更深的用意卻是背後的場景之爭。

不過對於用戶而言,剁手是天性,大爺大媽們又要去超市瘋狂搶購了。

比如建設銀行推出了自身支付品牌龍支付、農業銀行推出了K碼支付等。

12月11日,中國銀聯聯合產業各方開發的移動支付產品——“雲閃付App”正式發佈,這是繼今年年中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方案後,再次試圖撼動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雙巨頭壟斷的移動支付市場。

據說,“雲閃付”依託人民銀行移動支付便民示範工程,實現老百姓衣食住行線上線下主要支付場景的全面覆蓋,目前可在鐵路、民航、全國10萬家便利店商超、30多所高校、100多個菜市場、300多個城市水電煤等公共服務行業商戶使用,下一步有望實現各行帳戶餘額查詢、交通罰款繳納等特色“硬場景”落地,並在全國更多地市公交地鐵、醫院社保、校企園區以及智慧停車等各類場景實現應用。

推出雲閃付App,對於銀聯來說,好的地方是,銀行終於有了一個統一的線上的入口,生活繳費、掃碼、購物、理財等場景統一;但不足是,銀聯的統一入口來的太晚了。如今當支付寶、微信已經佔據用戶,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互聯互通,再去做這樣的事情,就需要花更大的力氣。

對支付寶、微信和京東支付來說,百度錢包、蘇甯、萬達等虎視眈眈,如今銀行機構也妄圖分一杯羹,線下場景爭奪遠比想像的更激烈。

從雙十一到雙十二的電商大戰,不論是線上商家還是線下商家,都一直是移動支付大戰,對於平臺而言,他們更深的用意卻是背後的場景之爭。

不過對於用戶而言,剁手是天性,大爺大媽們又要去超市瘋狂搶購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