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女醫“春誦”朗誦會——作品及作者簡介(一)

1 -春日感想馬向娟(胸內二科)作者寄語:“有時去治癒, 常常去幫助, 總是去安慰。 ”

馬向娟, 臨床醫學博士, 2010年來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科工作, 現任胸部腫瘤內二科主治醫師。 春光明媚的時節, 看到“落紅”由耀目的枝頭化作平凡的“春泥”, 總有一絲感慨:時間萬物都逃不出盛衰更替的客觀規律, 人立於天地之間, 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淡個人成敗得失, 才能走出傷春悲秋的“小我”。 作為醫者, 當下陰霾四起的行醫環境裡, 堅守著“化作春泥”初心的我們, 心情也有些複雜。 一早開始工作, 想著無論如何也要把那個十六歲花季的孩子收入院治療,

住院考核指標先拋一邊吧, 醫者誰沒有一顆父母之心嗎?上午, 跟與我同歲的女病人談換方案治療, 看著她睫毛間閃爍的淚花, 我必須鼓足勇氣, 再說些鼓勵的話, 轉過頭去眼淚何嘗不已淌了下來, 真實的“虐心”。 為了入組臨床研究的患者, 我一下午用盡洪荒之力的奔波, 換來的卻是不滿和揚言要去投訴, 心裡的火啊……可一想到已經倒在社會怨氣利刃下的同伴, 再大的怒火也只能強壓下去, 因為我也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女兒和妻子。 下班前, 去看一眼剛術後的老張, 我們的治療為他爭得了手術的機會, 更贏得了治癒的希望, 忍著術後的劇痛, 他對我咧嘴笑笑, 一切仿佛都得到了回報。
作為醫者, 我早已習慣了像這樣的一天中心情的百轉千回, 可以做到面目改色, 有人說這是專業, 我知道那是麻木的另一種說法。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誰說醫者無情, 也許他只是不懂這份深沉的對生命的敬畏和愛。 縱有陰霾、更兼風雨, 擋不住春的腳步, 只因希波克拉底誓言早已鐫刻在靈魂深處, 醫者的情懷不會變, 踐行誓言的決心不會變。 2 -報答作者:曹崑朗誦者:李靖作者寄語:“你若盛開, 清風自來;心若浮沉, 淺笑安然。 ”

曹崑, 醫學影像科醫生。 2003年北京大學醫學研究生畢業後來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工作至今, 現任醫學影像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影像教研室副主任。 下班回到家, 七歲的女兒跑過來摟著我開始撒嬌:“媽媽親親,

媽媽我愛你!”我親一下她小臉蛋:“我也愛你啊”。 正從廚房出來的老媽不樂意的念叨:“不要老把這些話掛嘴邊, 老說就不珍惜了……”我其實很想辯解一下, 跟她講講現代的育兒觀念和相處之道, 但終究沒有說、只是笑笑而已。 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自己也不知道, 也許, 只是長大了……小學畢業就開始離家住校, 總以為性格中的自立和倔強都是因住宿培養起來的, 在家裡也時常會因一些瑣事而非要和老媽爭辯個對錯。 因為把父母接到北京帶孩子, 相處的時間比原來多了很多, 慢慢發現倔脾氣的母親其實會在爭辯之後偷偷按我說的改正, 嘴上不服氣總要回老家的她會無時不惦念外孫女有沒有吃飽穿暖,
而在我遭遇問題的時候只有她毫無顧慮的支持著我的想法……於是明白, 那份倔強, 其實只是因為, 我是她的翻版。 年底, 母親病了, 從來不肯去醫院的她平生第一次輸液, 我也是第一次陪她看病。 被腹痛折磨的母親一句話也說不出, 我也只能默默看著那滿頭白髮祈禱藥到病除。 七十歲了, 那曾經在每週三中午包好熱乎乎的飯盒到校門口盼我下課吃頓家裡飯的媽媽, 在把我送上去北京讀書的火車後在月臺默默流淚的媽媽, 在完全不識路卻獨自橫穿北京城第一時間出現在我產房門口的媽媽, 她真的老了。 但, 至少, 她還在這裡, 我也還在這裡。 有多少事情值得辯論出孰是孰非?有多少公正需要在家人面前衡量?有多少時間還能給予不再年輕的父母?……仍然很少說“愛你”,
但會儘量下班回家吃她做的飯, 聽她嘮叨大媽們的家長里短, 聽她抱怨老爸做錯了事。 也很少再爭執, 不講所謂的道理, 只讓她按自己的喜好做事。 母愛不可能有報答, 也許, 陪伴就是最好的愛。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得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 不用送。 ”—龍應台《目送》 4 -報答 孟欣(腎癌黑色素瘤內科) 作者寄語:“愛是貫穿所有女性一生的主線, 我們因愛而來到世間, 在愛中成長, 工作是提供職業關懷, 不斷地學習愛與被愛, 有一天離去,什麼都帶不走,除了,滿懷的愛。

孟欣,腎癌黑色素腫瘤科護士,從事腫瘤專科護理十六年。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人生一直在做減法,唯對讀書生冷不忌,所謂生活從簡,讀書宜雜。 這是我們一家4代女性的成長故事。 四十多年前,我的母親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去了東北,成了“知識青年”。後來落戶到了河北衡水,和同是天津知青的父親結婚生女。因為雙方老人都不在身邊,我很小的時候就被媽媽送到北京的姥姥家。媽媽那時每週單休,她會幾個月不休息,攢下假期差不多每個3個月左右才會看我一次,每一次都帶來我愛吃的零食和姥姥愛吃的點心。那時交通不發達,有時要坐一夜的火車,媽媽會熬夜為姥姥織圍巾或者為我織一條小毛褲。後來,我上小學終於回到了父母身邊,每個寒暑假都充滿了火車的汽笛聲。那時我不止一次的抱怨:姥姥家怎麼這麼遠呀。六年級時,我們全家終於回到了北京,媽媽終於住在姥姥家附近了。媽媽每天都去姥姥家一邊洗洗涮涮,一邊聽姥姥嘮嘮叨叨,母女之間溫情湧動,在一旁做作業的我把這個場景深深的印在腦海裡。後來,我也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女兒。她比我幸福多了,姥姥家和媽媽家在同一個社區。媽媽幫我照看女兒時說:命運是公平的,當年她離娘家那麼遠,而現在,我離娘家這麼近。是啊,小時候,媽媽帶我出門長見識,現在輪到我帶她看世界了。現在,一切都剛剛好,孩子不小,媽媽不老。我們都是幸運的女人,當過貼心的棉襖,自己也有個小棉襖。現在,我女兒也知道把好吃的東西留給長輩了。每個生命都在報答、付出、感恩中慢慢變得豐盈,溫潤起來。這就是我們家4代女性的成長故事。我們雖然擁有不同的姓氏,卻擁有一樣的血緣,一樣的溫度。5-離別孫婷婷(胃腸腫瘤中心三病區)作者寄語“工作和生活都是我的生命力。”孫婷婷,胃腸腫瘤中心三病區,助理研究員,工作5年。愛閱讀、愛運動,一個倔強又貼心的女兒,一個不斷成長的母親。 三十年前,助產士剪斷一個嬰兒與一位母親連接的臍帶,那是我們的第一次分離。所有人都在笑,唯有你和我在哭泣,你的淚中有笑,而我只顧著攥緊拳頭,睜開圓圓的、黑夜一般的眸子,迸發全部的生命力,向這個世界宣佈:我來了!那時,“離別”亦是“相聚”。慢慢求學之路,離你愈來愈遠。送我北上的你,在歸途的火車上又一次泣不成聲。這是我們的第二次離別。其實車窗外的我也哭,但哭完偷偷笑了,因為蒲公英的種子總要離開她的花托,告別托舉她又束縛她的根莖,隨風遠行,瀟灑任性地尋一片沃土,降落、生根、發芽。此刻,“離別”是為了“成長”。三年前,你病了,我慌了,看著CT片上滿腹的淋巴結和你胸腔裡引流出的鮮紅,我屏住呼吸,電話給愛人:“我怕要失去她了。”我幾乎覺得這次不是“離”而是“別”。所幸,有白衣天使的手,有上蒼的庇佑,終是虛驚一場,您又健康地回到我們身邊。自此,我把有你在的每一天都當做金子來過活。這次,“離別”喚醒了“珍惜”。直到,有一天我也當了母親。我知道,懷抱裡那個香香軟軟的小人兒,也會像當年的我一樣,與母親一次又一次分離。其實,愛是不斷的琴弦,那旋律可跨越千里山河和無數個思念的日夜,跨越這有限的生命,即使未來的你、我、孩子,都將消逝在時間的長河裡。揣著這不可避免的“離別”,期待著每一次“再見”,媽媽,我愛你。6 -生離別康復科 作者:張葉寧朗誦者:何雙智作者寄語:“與每位患者的相遇都是一場生命的結緣,願用人文的情懷慰藉患者的心靈之痛。”

張葉寧,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復科,從事心理社會腫瘤學工作7年,致力於幫助患者控制腫瘤本身及治療相關的部分症狀:如疼痛、噁心嘔吐、失眠、譫妄等;幫助患者走出焦慮、恐懼、絕望的深谷。目前是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體驗了更多愛與被愛,感受了更多生命的跳躍欣喜,也見證過生命的逝去悲慟;生命或長或短,有所愛之人陪伴就是最穩的幸福。 一身樸素的著裝,一臉凝重的神情,在拐杖的支撐下顯得步履蹣跚。所有第一次見到杜阿姨來醫院的人都以為她肯定是一位這裡的患者;杜阿姨每次都要反復解釋說自己是替兒子來看病的。護士攙扶著孤身一人就診的杜阿姨走進診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杜阿姨其實對於手裡那一疊檢查報告已有所瞭解,然而她似乎仍然抱著一絲希望,期待現代醫學能夠眷顧一下自己本已搖搖欲墜的家庭。然而,命運之神的宣判仍然狠心地借著醫生之口將無法改變的噩耗帶到杜阿姨的眼前。“胰腺癌晚期,全身多發轉移,目前已經失去手術、放療、化療的機會,粗略估計生存期只有1個月左右”。並非像其他人那樣如聽到晴天霹靂,杜阿姨只是感到胸口一陣揪心的痛。對於暮年的老人上帝本已無情地剝奪了他們光鮮的容顏、健碩的體魄,又在他們對這個世界無所求時掠走了他們唯一能感到存在價值的後代的生命。“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給學生上課時,作為老師的杜阿姨希望傳達給學生感念母恩的情感。如今,她感受到的卻是這首《遊子吟》中流露的幸福感。她是多麼希望自己還能站在家門口殷切期盼著外出的兒子風塵僕僕地歸來,哪怕兒子經常加班,遲遲不歸也好。看著兒子逐漸消瘦的身體,沉陷的眼眸。卻是一種人雖在,卻將永別的痛苦折磨。死亡似乎毫不吝嗇用各種方法帶給人們痛苦。杜阿姨想起老伴去年臨走時安慰她的話“今生與你一起靜靜地走過,若有來世還會等你”。生命的無常才是恒久不變的真理。在無法阻擋死神一步一步臨近的當下,杜阿姨願意堅定自己的內心牽著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個男人的手再次靜靜地陪她走完這有限的路。7-慈愛

李喆 (工會)作者寄語:“縱然腳步匆匆,也請停留片刻,捧起書,靜靜地置身其中。

李喆,工作在工會辦公室,在院工作的17年間,被身邊濃厚的閱讀、寫作氣氛感染著、感動著。愛上了閱讀,它使人快樂,使人輕鬆。

姥爺去世25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慈愛依舊蕩漾在我的腦海中。隨著生活的磨練、經歷的積累,我愈加懷念姥爺。姥爺是離休幹部,他喜歡讀書,更喜歡輔導孩子們學習。姥爺的兒女多,每逢暑假,我們這些年齡相仿的孫子孫女就相聚在姥姥家。姥爺嘴邊常常掛著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他喜歡我們安靜地坐下來讀書。我喜歡姥爺的繁體字藏書,他就不厭其煩的教我這個小學生閱讀並書寫繁體字。祖孫二人在核桃樹下,用粉筆一遍一遍的書寫。為了鼓勵和獎勵我,姥爺囑咐姥姥給我煮雞蛋加餐,在那個物質比較貧乏的年代,姥爺的離休幹專供副食都給了我們。直至今日,我還能清晰的回憶起姥爺慈愛的看著我們吃飯、學習。姥爺去世前最放心不下、最牽掛的是我的媽媽。那時候,爸爸被高壓線擊傷了,媽媽成了我們家的頂樑柱。姥爺看著他的女兒日夜操勞,心疼不已,除了召集其他子女幫助我們家度過難關,還把自己攢下的生活費全部給了我們。姥爺已經很虛弱了,他眼睛深陷,臉色蒼白,他抓著我的手:“我放心不下你媽,你媽太苦了,你一定要聽她的話,孝順她……”姥爺走了,我守在他的棺木旁,沒有點點害怕,年幼的我一直在擔心,“深秋了,姥爺躺在裡面冷不冷?我喊他,他還能答應嗎?”看著姥爺下葬,我哭成了淚人。姥爺再也回不來了,那個疼愛我的姥爺和我們永別了!姥爺離開我們了,但是他的慈愛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從來不曾模糊過。

有一天離去,什麼都帶不走,除了,滿懷的愛。

孟欣,腎癌黑色素腫瘤科護士,從事腫瘤專科護理十六年。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人生一直在做減法,唯對讀書生冷不忌,所謂生活從簡,讀書宜雜。 這是我們一家4代女性的成長故事。 四十多年前,我的母親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去了東北,成了“知識青年”。後來落戶到了河北衡水,和同是天津知青的父親結婚生女。因為雙方老人都不在身邊,我很小的時候就被媽媽送到北京的姥姥家。媽媽那時每週單休,她會幾個月不休息,攢下假期差不多每個3個月左右才會看我一次,每一次都帶來我愛吃的零食和姥姥愛吃的點心。那時交通不發達,有時要坐一夜的火車,媽媽會熬夜為姥姥織圍巾或者為我織一條小毛褲。後來,我上小學終於回到了父母身邊,每個寒暑假都充滿了火車的汽笛聲。那時我不止一次的抱怨:姥姥家怎麼這麼遠呀。六年級時,我們全家終於回到了北京,媽媽終於住在姥姥家附近了。媽媽每天都去姥姥家一邊洗洗涮涮,一邊聽姥姥嘮嘮叨叨,母女之間溫情湧動,在一旁做作業的我把這個場景深深的印在腦海裡。後來,我也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女兒。她比我幸福多了,姥姥家和媽媽家在同一個社區。媽媽幫我照看女兒時說:命運是公平的,當年她離娘家那麼遠,而現在,我離娘家這麼近。是啊,小時候,媽媽帶我出門長見識,現在輪到我帶她看世界了。現在,一切都剛剛好,孩子不小,媽媽不老。我們都是幸運的女人,當過貼心的棉襖,自己也有個小棉襖。現在,我女兒也知道把好吃的東西留給長輩了。每個生命都在報答、付出、感恩中慢慢變得豐盈,溫潤起來。這就是我們家4代女性的成長故事。我們雖然擁有不同的姓氏,卻擁有一樣的血緣,一樣的溫度。5-離別孫婷婷(胃腸腫瘤中心三病區)作者寄語“工作和生活都是我的生命力。”孫婷婷,胃腸腫瘤中心三病區,助理研究員,工作5年。愛閱讀、愛運動,一個倔強又貼心的女兒,一個不斷成長的母親。 三十年前,助產士剪斷一個嬰兒與一位母親連接的臍帶,那是我們的第一次分離。所有人都在笑,唯有你和我在哭泣,你的淚中有笑,而我只顧著攥緊拳頭,睜開圓圓的、黑夜一般的眸子,迸發全部的生命力,向這個世界宣佈:我來了!那時,“離別”亦是“相聚”。慢慢求學之路,離你愈來愈遠。送我北上的你,在歸途的火車上又一次泣不成聲。這是我們的第二次離別。其實車窗外的我也哭,但哭完偷偷笑了,因為蒲公英的種子總要離開她的花托,告別托舉她又束縛她的根莖,隨風遠行,瀟灑任性地尋一片沃土,降落、生根、發芽。此刻,“離別”是為了“成長”。三年前,你病了,我慌了,看著CT片上滿腹的淋巴結和你胸腔裡引流出的鮮紅,我屏住呼吸,電話給愛人:“我怕要失去她了。”我幾乎覺得這次不是“離”而是“別”。所幸,有白衣天使的手,有上蒼的庇佑,終是虛驚一場,您又健康地回到我們身邊。自此,我把有你在的每一天都當做金子來過活。這次,“離別”喚醒了“珍惜”。直到,有一天我也當了母親。我知道,懷抱裡那個香香軟軟的小人兒,也會像當年的我一樣,與母親一次又一次分離。其實,愛是不斷的琴弦,那旋律可跨越千里山河和無數個思念的日夜,跨越這有限的生命,即使未來的你、我、孩子,都將消逝在時間的長河裡。揣著這不可避免的“離別”,期待著每一次“再見”,媽媽,我愛你。6 -生離別康復科 作者:張葉寧朗誦者:何雙智作者寄語:“與每位患者的相遇都是一場生命的結緣,願用人文的情懷慰藉患者的心靈之痛。”

張葉寧,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復科,從事心理社會腫瘤學工作7年,致力於幫助患者控制腫瘤本身及治療相關的部分症狀:如疼痛、噁心嘔吐、失眠、譫妄等;幫助患者走出焦慮、恐懼、絕望的深谷。目前是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體驗了更多愛與被愛,感受了更多生命的跳躍欣喜,也見證過生命的逝去悲慟;生命或長或短,有所愛之人陪伴就是最穩的幸福。 一身樸素的著裝,一臉凝重的神情,在拐杖的支撐下顯得步履蹣跚。所有第一次見到杜阿姨來醫院的人都以為她肯定是一位這裡的患者;杜阿姨每次都要反復解釋說自己是替兒子來看病的。護士攙扶著孤身一人就診的杜阿姨走進診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杜阿姨其實對於手裡那一疊檢查報告已有所瞭解,然而她似乎仍然抱著一絲希望,期待現代醫學能夠眷顧一下自己本已搖搖欲墜的家庭。然而,命運之神的宣判仍然狠心地借著醫生之口將無法改變的噩耗帶到杜阿姨的眼前。“胰腺癌晚期,全身多發轉移,目前已經失去手術、放療、化療的機會,粗略估計生存期只有1個月左右”。並非像其他人那樣如聽到晴天霹靂,杜阿姨只是感到胸口一陣揪心的痛。對於暮年的老人上帝本已無情地剝奪了他們光鮮的容顏、健碩的體魄,又在他們對這個世界無所求時掠走了他們唯一能感到存在價值的後代的生命。“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給學生上課時,作為老師的杜阿姨希望傳達給學生感念母恩的情感。如今,她感受到的卻是這首《遊子吟》中流露的幸福感。她是多麼希望自己還能站在家門口殷切期盼著外出的兒子風塵僕僕地歸來,哪怕兒子經常加班,遲遲不歸也好。看著兒子逐漸消瘦的身體,沉陷的眼眸。卻是一種人雖在,卻將永別的痛苦折磨。死亡似乎毫不吝嗇用各種方法帶給人們痛苦。杜阿姨想起老伴去年臨走時安慰她的話“今生與你一起靜靜地走過,若有來世還會等你”。生命的無常才是恒久不變的真理。在無法阻擋死神一步一步臨近的當下,杜阿姨願意堅定自己的內心牽著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個男人的手再次靜靜地陪她走完這有限的路。7-慈愛

李喆 (工會)作者寄語:“縱然腳步匆匆,也請停留片刻,捧起書,靜靜地置身其中。

李喆,工作在工會辦公室,在院工作的17年間,被身邊濃厚的閱讀、寫作氣氛感染著、感動著。愛上了閱讀,它使人快樂,使人輕鬆。

姥爺去世25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慈愛依舊蕩漾在我的腦海中。隨著生活的磨練、經歷的積累,我愈加懷念姥爺。姥爺是離休幹部,他喜歡讀書,更喜歡輔導孩子們學習。姥爺的兒女多,每逢暑假,我們這些年齡相仿的孫子孫女就相聚在姥姥家。姥爺嘴邊常常掛著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他喜歡我們安靜地坐下來讀書。我喜歡姥爺的繁體字藏書,他就不厭其煩的教我這個小學生閱讀並書寫繁體字。祖孫二人在核桃樹下,用粉筆一遍一遍的書寫。為了鼓勵和獎勵我,姥爺囑咐姥姥給我煮雞蛋加餐,在那個物質比較貧乏的年代,姥爺的離休幹專供副食都給了我們。直至今日,我還能清晰的回憶起姥爺慈愛的看著我們吃飯、學習。姥爺去世前最放心不下、最牽掛的是我的媽媽。那時候,爸爸被高壓線擊傷了,媽媽成了我們家的頂樑柱。姥爺看著他的女兒日夜操勞,心疼不已,除了召集其他子女幫助我們家度過難關,還把自己攢下的生活費全部給了我們。姥爺已經很虛弱了,他眼睛深陷,臉色蒼白,他抓著我的手:“我放心不下你媽,你媽太苦了,你一定要聽她的話,孝順她……”姥爺走了,我守在他的棺木旁,沒有點點害怕,年幼的我一直在擔心,“深秋了,姥爺躺在裡面冷不冷?我喊他,他還能答應嗎?”看著姥爺下葬,我哭成了淚人。姥爺再也回不來了,那個疼愛我的姥爺和我們永別了!姥爺離開我們了,但是他的慈愛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從來不曾模糊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