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高曉松怒贊的13歲天才吉他少年和他落寞的父親

少年劉嘉卓因一則吉他指彈視頻成了網路上的紅人, 背後是他父親長達十年的苦心栽培。 這是一個關於三線小城、天才少年和落寞父親的故事, 有關價值、追求和夢想的代際轉移。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衛詩婕 編輯 / 陳璿

做夢也沒想過的成名

這是個會輕易淹沒在人群中的中年男人:身穿灰色暗紋T恤衫, 中等個子, 圓臉, 小眼睛, 笑起來嘴角有兩道紋路, 語速略快。

他面頰泛紅, 聲調略高昂, 不時拉著他13歲的兒子劉嘉卓一起, 給知名足球評論員董路敬酒。 董路從北京趕來, 稱“希望盡自己的力量, 幫嘉卓一把”。

不久前,

劉嘉卓的一則吉他彈奏視頻突然在網上流傳。 視頻中的他身穿校服, 抱著吉他, 點弦、擊弦、掃弦、打板, 各種技巧之間變換自如, 將一曲《thunder struck》演繹得極為流暢。

學校老師隨手拍下的視頻, 在網上大熱

這段視頻本是今年元旦時, 劉嘉卓為學校晚會表演吉他彈奏,

在辦公室等候彩排時, 幾位老師隨手拍下的。 原本只是在老師朋友圈中流傳, 不知被誰傳到秒拍上。

網上許多人更是將劉嘉卓比作“中國的鄭成河”, 後者是憑藉指彈技藝走紅網路的“韓國吉他神童”。

董路與劉曉龍一家進行了一場私密談話, 他為劉家許下一系列願景, 其中包括希望幫助劉嘉卓聯繫更好的教育資源, “最好能去北京發展”。

在宴席上, 這個父親一杯杯往肚子裡灌酒。 劉嘉卓在一旁極少說話, 他看上去有些累了, 但還是聽著大人的話語, 不時點頭或是偷瞄爸爸幾眼。

可能是酒精的作用, 劉曉龍“無數次感到鼻頭一酸, 眼淚湧上來, 又強忍下去”。 兒子學音樂十年, 自己投入了十年, 眼下的機會來得這麼突然,

比預想中的要早了一些, 也更戲劇性——北京, 名人, 他做夢也沒有想過。

晚餐結束, 夜風中, 微醺的劉曉龍腳步有些不穩, 腰被兒子和妻子一左一右地扶住, 一家三口並排, 緩緩向家走去。 趁著夜色, 他終於沒忍住, 紅了眼睛。

劉曉龍覺得, 仿佛從今晚開始, 他的人生價值才剛剛浮現。

卡在縫隙中的父輩

和這座城市的大多數同齡人一樣, 劉曉龍是個標準的白銀“工二代”。 他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 父母都是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教不了”, 便開始自學。

指彈是難度極高的吉他演奏方式。 他從各種吉他愛好網站上找來指彈視頻, 調慢視頻節奏後, 對照著視頻一節一節地學, 父子倆稱之為“扒譜子”。

靠這樣的方式, 劉嘉卓練習了越來越多的曲目,

也掌握了更多技巧。 有網友留言, 稱他“只會模仿, 不會創作”, 他便開始下意識研究同一曲目的幾個版本, 並將不同版本的技巧融合在一起, 甚至會稍作修改。

劉嘉卓每月錄製兩個視頻上傳至網路, 收穫千名粉絲, 還有人稱他為“b站的扛把子”。

劉嘉卓在B站上傳的視頻為他贏得了很多粉絲

他對吉他愈發入迷, 由父親驅動變為興趣, 若是幾天不碰吉他, 就覺得“手癢癢”。 他每天一練幾個小時, 每隔幾首曲子站起來喝口水, 再坐下繼續練。 有時在睡夢中, 他會突然有節奏地敲擊床板。 劉曉龍知道, 那是兒子在夢中練習打板。

有時, 看著兒子彈琴, 劉曉龍仿佛看到了自己, “我做不到的事, 希望他能做到”。 劉曉龍口中“做不到的事”, 是指以自己的愛好為職業,

不用為生計發愁。

談及此處, 他數次用手抹拭濕潤的眼眶:“我喜歡上音樂時已經20歲, 太晚了, 也沒有條件。 他3歲就碰了音樂, 我覺得他一定能(練)出來。 ”

去北京深造?

如今, 劉曉龍一天會接到十多個合作邀約的電話, 有電視臺邀請劉嘉卓做節目的, 有樂器廠家願意提供贊助的, 還有自稱要簽下劉嘉卓為他做包裝的。 劉曉龍都拒絕了。

在董路等人的介入下,劉曉龍已與校方達成約定,今後劉嘉卓將不再參與學校下午的課程,轉為接受私人補習,強化語文和英語。

“嘉卓需要的是專業化學習。”董路的觀點與劉曉龍的不謀而合。不同的是,在劉曉龍原本為兒子制定的規劃中,終極目標只是“在白銀成為一名優秀的吉他老師”。他甚至與兒子商定,讀完初一就輟學,“學校的負擔太重了,孩子沒有時間練琴,我怕他兩頭不到岸,還累垮了身體”。

劉曉龍最遠去過蘭州,從沒出過甘肅。小城越發割裂的階層讓他深信,“沒有關係,基本不可能得到晉升”,而刻苦與實力在這裡可能競爭力最弱。這樣的價值觀直接影響了他對兒子未來的想像:“即使成績好,沒有關係也分配不到好工作,不如休學,練好手藝。”

去北京甚至更遠的地方深造音樂,是劉曉龍想都不敢想的事。不過現在,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改變。

兒子的突然走紅,讓劉曉龍清楚,機遇和危機都可能埋伏在前路。不斷有人提醒他,要警惕一切商業化運作,小心變成“傷仲永”的故事。劉曉龍總鄭重地點點頭。

這幾日,面對媒體和種種聲稱要“合作”的人,劉曉龍心頭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怕自己做出的某個錯誤決定,會影響嘉卓的一生”。

一個記者提醒他,“小心不要讓嘉卓成為另一個林妙可”。他立刻直起身子問,誰是林妙可?對方回答,是另一個年少成名,又因種種原因被輿論傷害的未成年人。聽罷故事,劉曉龍不忘追問:“她現在怎麼樣?毀了嗎?”

按照董路的規劃,劉嘉卓日後將舉家進京,“孩子接受專業化訓練,父母可以同去照顧”。

劉曉龍坐在沙發上,雙手不停地來回摩擦。他深感自己見識有限。“現在嘉卓面臨的舞臺太大了,”他皺起眉頭,“感覺自己黔驢技窮了。”

一段短暫的沉默後,他歎了口氣。“如果嘉卓真的能受更好的教育,我已經想好了,”他抹了一把淚,“我就放手,讓孩子往更高的地方飛。”

在董路等人的介入下,劉曉龍已與校方達成約定,今後劉嘉卓將不再參與學校下午的課程,轉為接受私人補習,強化語文和英語。

“嘉卓需要的是專業化學習。”董路的觀點與劉曉龍的不謀而合。不同的是,在劉曉龍原本為兒子制定的規劃中,終極目標只是“在白銀成為一名優秀的吉他老師”。他甚至與兒子商定,讀完初一就輟學,“學校的負擔太重了,孩子沒有時間練琴,我怕他兩頭不到岸,還累垮了身體”。

劉曉龍最遠去過蘭州,從沒出過甘肅。小城越發割裂的階層讓他深信,“沒有關係,基本不可能得到晉升”,而刻苦與實力在這裡可能競爭力最弱。這樣的價值觀直接影響了他對兒子未來的想像:“即使成績好,沒有關係也分配不到好工作,不如休學,練好手藝。”

去北京甚至更遠的地方深造音樂,是劉曉龍想都不敢想的事。不過現在,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改變。

兒子的突然走紅,讓劉曉龍清楚,機遇和危機都可能埋伏在前路。不斷有人提醒他,要警惕一切商業化運作,小心變成“傷仲永”的故事。劉曉龍總鄭重地點點頭。

這幾日,面對媒體和種種聲稱要“合作”的人,劉曉龍心頭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怕自己做出的某個錯誤決定,會影響嘉卓的一生”。

一個記者提醒他,“小心不要讓嘉卓成為另一個林妙可”。他立刻直起身子問,誰是林妙可?對方回答,是另一個年少成名,又因種種原因被輿論傷害的未成年人。聽罷故事,劉曉龍不忘追問:“她現在怎麼樣?毀了嗎?”

按照董路的規劃,劉嘉卓日後將舉家進京,“孩子接受專業化訓練,父母可以同去照顧”。

劉曉龍坐在沙發上,雙手不停地來回摩擦。他深感自己見識有限。“現在嘉卓面臨的舞臺太大了,”他皺起眉頭,“感覺自己黔驢技窮了。”

一段短暫的沉默後,他歎了口氣。“如果嘉卓真的能受更好的教育,我已經想好了,”他抹了一把淚,“我就放手,讓孩子往更高的地方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