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余祖欣:“人民群眾是大人物”彰顯公僕情懷

3月9日在陝西團, 安康代表說起楊康當時告訴父親這句話, 特意用了陝西口音, 全場都笑了。 李克強高興地說:“我記得, 小女孩很可愛。 其實, 老百姓是天, 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 ”(3月13日中國新聞網)

一次下鄉看望, 讓貧困戶和留守兒童欣喜不已, 記住了總理這個“大人物”;而在總理心目中, 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相互牽掛、共予敬重, 信賴與關懷的紐帶由此貫通。 誠然, 放在現實生活中, 一國總理確實身份重要, 但老百姓的分量顯然更重, 能夠將群眾比作“天”一般高, 這樣的態度, 彰顯的更是一種不論職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情懷。

“一切為了群眾, 一切依靠群眾”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線,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是黨的宗旨, 這些暖心之言, 並非是要掛在牆上、寫在紙上、說在嘴上, 而是要真正放在心裡、做在行動中。 然而就現實來看, 不乏一些人對自身的“公僕”身份認識不清, 特別是不少官員絲毫不接“地氣”, 熱衷於擺架子、要面子, 自認為自己就是“大人物”, 對老百姓更是缺乏該有的熱忱與重視。 在過去一些新聞報導中, 何嘗沒有這樣的典型, 辦事大廳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些領導動輒態度粗暴、言語輕浮, 更有甚者對群眾的訴求擺擺手:“這種小事不要來找我”, 寒了人心不說, 更可見不少“公僕”的內心當中, 根本不把群眾當回事,

作風漂浮、高高在上, 如此何談“急群眾之所急, 想群眾之所想”?

習近平曾經說過:“群眾利益無小事”, 轉變作風辦事不是一句空話, 真正“熟透”幾分全都體現在細節當中。 為官謀事, 所得政績歸根結底是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倘若始終保持一副“官老爺”派頭, 只怕思想上已然沉醉於手中職權, 一再將老百姓的地位看輕, 最終非但無益於民, 反要積攢弊病、漸生貽害, 朝向庸碌無為和腐敗。 其實, 總理將群眾喚為“大人物”, 更多的是一種牽掛、依賴和重視, 並非一些人極端理解的“公僕”就要事事唯唯諾諾、低聲下氣。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平等尊重的關係最為重要, 換位思考、心有職責, 工作中才能更多體現出真誠與務實,

一些人又何嘗不是嘴上把群眾說成“衣食父母”, 卻不見操心、推諉回避, 這樣的口頭“重視”更不可取。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約己愛民才能得到民意擁簇, 反之, 老百姓也會看不起那些“官威”“架子”, 更感受不到人民公僕該有的敬民情懷。 總理的一句真心話, 叫多少人汗顏, 更應叫多少人反思, 連群眾都不放在眼裡的人, 又如何期待其謀事創業的本心向善;連“大人物”的訴求都置之不理的人, 又如何期待“大人物”們報以支持?這些問題的答案和自身秉持的態度, 只有為官者本人最清楚, 但須知, 自古得罪“大人物”們的後果, 往往都是無比苦澀和愧恨的。

稿源:荊楚網

作者:余祖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