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曾被寄予厚望,掌管千億集團,如今大幅跌落,市值不如阿裡零頭

2015年6月, 年過七旬的柳傳志帶領聯想赴香港上市, IPO發行價為42.98港元/股, 按此計算市值為1010.59億港元。 那時的柳傳志意氣風發, 聯想人也對未來衝擊更高的市值充滿了憧憬, 鑄造下一個商業帝國。

可是竟沒料到, 兩年以後的今天, 聯想市值大幅縮水, 如今市值只剩515.43億港幣, 折合66億美元, 幾近腰斬。

66億美元什麼概念, 如今中國的兩大互聯網公司騰訊與阿裡巴巴, 市值一度突破5000億美元, 現在回落在4000億區間。 這差了整整十幾倍, 為什麼拿他們對比, 因為聯想同華為是中國企業的代表, 在海外有巨大的影響力, 承載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使命。

在2017雪球嘉年華活動上, 柳傳志表示, 楊元慶確實遇到了困難, 但是他當時確實起到很大的功勞, 所以我覺得應該客觀的看待一個人。 近幾年聯想戰略性的失誤, 業內有一部分人把其中一些原因都歸結為現任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的楊元慶身上。


不可否認的是, 聯想主營的pc業務已是夕陽產業, 這也是聯想市值如此低的一個原因, 不被資本市場看好。 但是, 聯想的移動業務潰敗是不爭的事實, 當年的中華酷聯, 除了華為一路高歌, 剩下的都垂死掙扎, 聯想手機現在處於一種什麼地位大家心裡已有判斷。

為什麼華為可以做強, 而聯想就不能?

柳傳志同樣說道:“戰略考慮方面, 他們也是要好好吸取經驗教訓。 ”他們顯然指的是楊元慶帶領的聯想集團高管團隊。 2001年楊元慶開始成為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領導聯想成功進行了“Lenovo”品牌的塑造、收購IBM - PC部門,

聯想的國際化步伐也走得更快。

顯然, 收購IBM的thinkpad是非常成功的, 這使聯想坐上了pc市場第一的寶座。 之後楊元慶就故技重施, 從谷歌手裡收購摩托羅拉品牌, 但這一次未能如願, moto未能使聯想振興手機業務。 對比華為研製海思晶片, 厚積薄發,

才使華為手機一步步走向高端, 如今穩占4000元價位, 可見一斑。

聯想的手機業務目前處於虧損狀態, 是應該斷臂自救開闢新市場, 還是守正出奇, 都值得期待。 聯想作為歷經幾十年的企業, 依舊有雄厚的資本, 依舊有迴旋的空間。

但是柳傳志已老, 英雄遲暮, 放手他人,誰又能擔任振興聯想的大任呢,會是他寄予厚望的楊元慶麼?

放手他人,誰又能擔任振興聯想的大任呢,會是他寄予厚望的楊元慶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